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4-02-18 08:47:2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必備10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必備10篇]

小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正確的擦嘴巴姿勢和方法。

  2、怎么樣正確地使用毛巾、并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的娃娃臉兩張,(嘴角有米粒)

  2、毛巾一條。

  活動過程:

  教師出示自制的娃娃臉,引導幼兒觀察娃娃有什么不同。

  如:孩子們,看到我手中的娃娃沒有,它多么可愛呀!但是你們有沒有看到今天這個娃娃的臉很臟,臉上有一粒白晶晶的東西,哦,這個東西還黏糊糊的(教師觸摸米粒),你們知道那白晶晶、黏糊糊的東西是什么嗎?

  引導幼兒去觸摸白晶晶的物體,讓幼兒體驗感受。

  如:下面我要請一位小朋友過來觸摸它,讓后讓他告訴大家那白晶晶、黏糊糊的東西是什么?愿意過來的請舉手。

  引導幼兒如何去除娃娃臉上的米粒。

  如:我們讓娃娃臉上干干凈凈的好不好?你看它臉上太臟了,沒有小朋友愿意跟它玩耍,讓我們來幫幫它吧!讓它和我一樣臉上干干凈凈的,而且還有它自己的好朋友好不好?我哪!手利哪了一塊毛巾,我現(xiàn)在要用這塊毛巾幫它把米粒擦掉。

  引導幼兒觀察擦毛巾的動作。

  如:孩子們,現(xiàn)在啊!我們開始要給娃娃擦米?,這塊米粒實在太討厭了,不擦掉它,娃娃就沒有朋友了,而且娃娃會哭哦,你們想讓娃娃沒有朋友嗎?想讓娃娃哭嗎?我想小朋友都希望娃娃開開心心的對吧!好啦!我們現(xiàn)在動手了!請小朋友都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看老師是怎樣用毛巾一點一點幫娃娃把米粒擦掉的,過一會,我要請小朋友上臺,再次幫娃娃擦米粒哦,如果誰擦得干凈,方法又正確,我要有小獎品發(fā)放哦。

  引導幼兒親自動手,體驗擦米粒的.感受。

  如:好了,我要請一位小朋友來給娃娃擦米粒哦,每個小朋友都要仔細看哦,如果他擦得不對,我們幫他指出來好不好?

  出示娃娃,讓幼兒體驗結果的快樂。

  如:啊!這個娃娃被小朋友擦得多干凈啊!你看你,它都笑了。(在娃娃臉上畫笑容)而且哦,它還有了一個新朋友,你看它們一起多開心啊!這都是小朋友的勞動結果,所以娃娃喜歡小朋友,而且娃娃還要告訴小朋友一句話哦,都希望小朋友豎起自己的耳朵,認真聽哦,娃娃說:娃娃娃娃,臉上臟,就用毛巾擦一擦,仔細擦,天天擦,臉上干凈,媽媽愛,小朋友愛,開心幸福好寶寶。

  教師:聽到了沒有?如果小朋友臉上臟兮兮的,不講衛(wèi)生,細菌就會進肚子利去了,肚子就會痛,痛就要去打針哦,小朋友不希望自己天天打針吧!咱都是乖寶寶,我希望孩子們養(yǎng)成勤洗手、勤動手、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哦!最后哦希望寶寶在幼兒園健健康康地成長。

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在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聲音,如:日常用具、交通工具、甚至是人體內輕微的聲音,我們都可以讓幼兒通過樂器來表現(xiàn),而且我們還可以根據(jù)不同故事情節(jié)中角色的情緒變化來配上相應的樂器。如:故事《老鷹捉小雞》,以“老鷹捉小雞”為故事情節(jié),讓幼兒通過操作擺弄樂器,來探索發(fā)現(xiàn)故事中的各種不同的聲音,如:小雞出殼時的聲音;小雞被老鷹捉住時的哭聲;母雞與小雞啄米聲、笑聲;老鷹飛來時的沉重情緒變化,等等都可以配上相應的樂器。

  隨著幼兒擺弄操作樂器的熟練程度以及對不同樂器聲音的聽辯力的提高,我組織幼兒進行類似“樂器故事”這樣的活動。從一開始探索“天氣變化時的聲音”到現(xiàn)在探索“故事中的各種聲音或是角色的情緒變化”,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們參與的積極性是相當高的,因為這樣的活動“自由度”比較高,活動過程中,常常通過幼兒討論或是協(xié)商、合作等方式進行,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同時結合活動還能發(fā)展幼兒的探索、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想象、口語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所以,今天再次進行這樣的活動,一方面是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另一方面則是讓幼兒繼續(xù)探索和發(fā)現(xiàn)活動中存在著的更多的學問和奧秘。

  音樂活動

  目標:

  1.能創(chuàng)造性的選擇不同音色的樂器來表現(xiàn)“老鷹捉小雞”的故事情節(jié)。

  2.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培養(yǎng)幼兒合作及協(xié)商、探索和創(chuàng)造、口語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

  3.復習歌曲《許多青蛙呱呱呱》,鞏固歌曲中出現(xiàn)的輪唱及合唱的指揮和演奏方法。

  重點與難點:

  能創(chuàng)造性的選擇不同音色的樂器來表現(xiàn)“老鷹捉小雞”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老鷹捉小雞的圖片6張,各種樂器若干,十五音琴若干。;

  流程:

  復習歌曲《許多青蛙呱呱呱》--樂器故事《老鷹捉小雞》--游戲《大灰狼和小白兔》

  過程:

  (一)復習歌曲《許多青蛙呱呱呱》

  1.幼兒集體邊唱一個音,邊拍一下手。

  老師:池塘邊有許多青蛙在說悄悄話呢,我們拍拍手,唱著音寶寶把他們請出來,好嗎?

  2.幼兒演唱歌詞一遍。

  要求:老青蛙和小青蛙可高興了,我們把他們高興的樣子唱出來。

  3.分角色演唱。

  1)一半幼兒做老青蛙,一半幼兒做小青蛙,請兩位小朋友做指揮。

  (提醒:老青蛙說悄悄話時小青蛙不唱,而要仔細地聽。小青蛙說話時老青蛙仔細地聽。一起說悄悄話時注意自己扮演角色的節(jié)奏。即:提醒幼兒輪唱、合唱時注意看好指揮的動作)

  2)評價幼兒的演唱及指揮的指揮動作后,換角色,換指揮繼續(xù)演唱。

  4.演奏:

  1)幼兒選擇喜歡的角色,在十五音琴上演奏旋律。

  2)評價幼兒演奏的.情況,特別針對幼兒輪奏及合奏進行評價。

  (二)樂器故事《老鷹捉小雞》

  1.引起興趣,引出主題:

  出示圖片,上次我們看過了老鷹捉小雞的圖片,小朋友們還看著圖片編了好聽的故事,今天我們再來講講這個好聽的故事,好嗎?

  2.找聲音:

  1)今天老師想請你們找找故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哪些聲音,可以用什么樂器來表示?

  2)你為什么要用這個樂器來表示?(引導幼兒根據(jù)不同樂器的音色來選擇)

  3.幼兒分組討論操作

  1)幼兒分成五組,自由討論、協(xié)商,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選擇的樂器。

  2)教師巡回指導,適時參與幼兒的討論,對幼兒樂器與角色的選擇的了解和幫助。

  4.表演:

  請一到兩組幼兒上前進行表演,其他幼兒評價。對于評價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引導幼兒討論自己解決。

  (三)游戲《大灰狼和小白兔》

  幼兒跟著老師鋼琴上彈的旋律的變化或是老師邊彈琴邊講述的內容,來創(chuàng)造不同的動作進行表現(xiàn)。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對常見會轉動的、滾動的玩具感興趣,進一步分享和體驗會轉動、滾動的玩具帶來的快樂。

  2、協(xié)助幼兒嘗試獨立整理玩具,逐漸培養(yǎng)幼兒愛護玩具的意識和習慣。

  3、幫助幼兒初步探索會轉的、滾動的.玩具的玩法并學會分類。

  活動準備:

  1、家長和幼兒一起搜集容易操作的會轉動的、滾動的玩具。

  2、在活動區(qū)布置《轱轆轱轆玩具店》。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自由玩自己帶來的玩具。

  2、請幼兒邊操作邊講述:(1)你玩的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2)誰的玩具會轉動?誰的玩具會滾動?

  3、組織幼兒參觀《轱轆轱轆玩具店》,說一說:有哪些玩具?這些玩具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4、送玩具到玩具店做客。(請幼兒把能轉動的、會滾動的玩具送到轱轆轱轆玩具店,比一比,看誰送的又多又快)

  5、學習兒歌《愛惜玩具》。

  兒歌:

  愛惜玩具

  小玩具,真有趣,天天跟我做游戲,

  你玩小熊布娃娃,我搭積木造機器。

  輕輕拿,輕輕放,不摔不扔要愛惜,

  不爭不搶多快樂,做完游戲放整齊。

小班教案 篇4

  玩球的人活動

  【活動設計】

  幼兒美術欣賞活動是一種培養(yǎng)幼兒欣賞能力的教育活動,尤其是引導幼兒欣賞名畫家的作品,可以讓幼兒從小就接觸經(jīng)典,與大師直接對話,這樣兒童發(fā)展的起點高了,眼界開闊了,對美的知覺和選擇也更敏感了,同時也有益于發(fā)展兒童性情、情感、自信和語言。《玩球的人》是法國著名畫家盧梭的作品,這是一幅具象性作品,畫面色調明快、主題鮮明、內容簡單,適合小班幼兒欣賞。

  【活動目標】

  1、感知圖畫的色彩和形象美。

  2、理解畫面內容,并能對畫面進行簡單的描述。

  【活動準備】

  1、名畫《玩球的人》。

  2、視頻轉換儀、電視機。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受畫面。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幅畫。請你仔細看,你在畫上看到了什么?

  幼1:我看到球了。

  幼2;我看到了人。

  幼3:樹。

  幼4:有很多很多樹。

  幼5:樹葉黃了

  幼6:有的變紅了。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樹葉有的綠綠的、有的變黃了,有的變紅了,綠的、紅的、黃的,和在一起真漂亮。

  (在這里,老師并不直接提出“畫上遠處有什么”,“近處有什么”之類的問題,而只以“你在畫上看到了什么”這樣的問題引入,放手讓兒童認真觀察,自由討論。在美術欣賞活動中若教師提出的問題過于具體,容易限制兒童的觀察思路,使他們無法按照自己的已有知識和興趣點,從不同角度和不同視點對作品進行獨立自由的觀察。)

  二、進一步觀察畫面,感知畫面色彩美、形象美。

  師:你感覺畫中的事情發(fā)生在白天還是晚上?

  幼:晚上。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幼:我知道的。

  幼:我覺得是白天,因為我看到了天上的云。

  師:藍藍的天上飄著白白的云,天氣真好呀!畫中的人在做什么呀?

  幼:在跳舞。

  幼:不是跳舞,是在玩球。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幼:那邊有球(孩子指著球說)。

  師:他們是怎么玩球的?

  幼:他的手是這樣的,腳在這樣!(孩子邊說邊模仿畫中的動作)

  師:那我們一起來學學他們玩球的動作吧。

  (幼兒自由模仿畫中人的動作。)

  (此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是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畫面色彩美、形象美。孩子的觀察往往是片面的,點的觀察,而老師的引導則是提升,它讓幼兒能更深層次的`挖掘畫面的內涵 這也就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教育的價值所在。小班孩子的思維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認識依賴于行動,所以在讓孩子感受畫面的形象美的時候,我設計了通覺得方法,讓幼兒通過模仿畫面中人物的姿態(tài)、動作來,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情緒,感受感受作者描繪的蓬勃向上的朝氣,同時它也符合動靜結合的原則,能滿足小班幼兒的身理需求。)

  三、教師與幼兒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

  師:這群人玩球玩得開心嗎?

  幼:開心。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幼:他們在笑。

  師:真的哦,他們都笑瞇瞇的。

  這幅畫的名字呀叫《玩球的人》,它是一個叫盧梭的外國畫家畫的,他畫的是在一個晴朗的秋天,一群人在楓樹林里玩球,他們玩得真開心。

  (幼兒對作品的命名往往能夠反映他們對作品的總的感覺,但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這可能有點難度,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情感上的引導,共容易激起孩子的共鳴,所以這里教師把重點放在分享看畫的感受上。)

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小班孩子的認知和游戲特點是擬人化、直觀化、過程要情境化。《我的瓶子娃娃》是一個比較綜合的活動,設計一個小朋友和瓶子娃娃玩游戲的情境,并將瓶子設想為幼兒的同伴出現(xiàn),這更利于幼兒從心理上接受老師設計的活動。活動中將通過喂瓶子娃娃吃豆讓幼兒感知數(shù)與量的關系;通過給瓶子娃娃找帽子和穿合適的衣服,讓幼兒感知匹配關系;通過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讓幼兒表現(xiàn)音樂的`強弱……這些有趣的游戲中還滲透了情感教育,幼兒會感受到幫助別人、和同伴游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數(shù)字提示往瓶子里裝相應量的豆,理解數(shù)的實際意義。

  2、能認真觀察,嘗試為瓶子娃娃找到合適的帽子、衣服,初步感知匹配意義,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心情。

  3、喜歡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做游戲,體驗其中的快樂。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和家長收集一些帶蓋的瓶子。

  2、彩色的紙許多、花生和豆、瓶子上貼數(shù)字。

  3、活動音樂。

  活動過程

  一、找個瓶子娃娃做朋友。

  1、教師談話引入:“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瓶子娃娃,這些瓶子娃娃想找你們做朋友,你們高興嗎?”

  2、請每一個小朋友找一個自己喜歡的瓶子娃娃做好朋友,說說自己的瓶子娃娃是什么樣的?

  二、喂瓶子娃娃吃豆。

  1、教師以瓶子娃娃餓了的口吻引入活動,啟發(fā)幼兒想辦法幫助瓶子娃娃。

  2、請幼兒按照瓶子上粘貼的數(shù)字,喂瓶子娃娃吃豆。

  3、教師以瓶子娃娃的口吻感謝幼兒。

  三、給瓶子娃娃找帽子。

  1、教師以瓶子娃娃丟了帽子的口吻吸引幼兒,激發(fā)幼兒幫助瓶子娃娃的愿望。

  2、請幼兒幫助瓶子娃娃找到自己的小帽子。(能“戴上”不掉的瓶蓋)

  3、教師以瓶子娃娃的口吻感謝幼兒。

  四、為瓶子娃娃選衣服。

  1、請幼兒幫助瓶子娃娃選擇大小合適的衣服,為瓶子娃娃“穿”上。

  2、表揚鼓勵做的好的幼兒。

  五、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

  1、教師引導幼兒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啟發(fā)幼兒想辦法讓瓶子娃娃發(fā)出聲音。

  2、演唱《大貓和小貓》,啟發(fā)幼兒用強弱不同的聲音演唱,并不強弱不同的力量搖瓶子。

  3、引導幼兒說說和瓶子娃娃唱歌心情怎樣?

  六、教師總結,請幼兒把瓶子娃娃帶回家。

  活動延伸

  在區(qū)角投放一些關于匹配的材料,鼓勵幼兒練習,逐漸感受匹配的實際意義,并可以讓幼兒自制簡單的聲音樂器游戲。

  活動反思

  以師生互動的流程圖為主,適度地運用一些輔助教學,提高了教學的靈活性、趣味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比較活躍,一些能力弱的孩子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操作內容。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正確發(fā)出“山(shn)、上(shàng)、三(sn )''等字音,區(qū)別s和sh,an和ang 等音。

  2.在游戲活動中,鍛煉自我控制與靈活應變能力。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木偶人玩具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木偶人,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以小木偶的口吻向大家自我介紹:“我是木頭人,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一個游戲,名字叫‘山上有個木頭人’!苯又處熞贿叢僮髂九祭,一邊念兒歌,使幼兒能夠初步了解游戲的基本內容。

  表演結束后,教師繼續(xù)以木偶的口吻與幼兒交談,例如:“誰想和我玩游戲呢?那你必須先告訴我,剛才我說了些什么?”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內容,學會游戲兒歌,正確發(fā)出每個字音特別是“山”和“上”的音。

  2.向幼兒介紹游戲的規(guī)則及玩法。

 。1)游戲時必須念兒歌,并不由自主做動作。待兒歌念完后,就不能動,也不能發(fā)出聲音。

 。2)如果誰動了或發(fā)出了聲響,就必須停止游戲,待整個游戲結束時,動了的幼兒站一排,堅持不動到最后的幼兒站一排,大家對拍手心齊聲念兒歌:“本來要打三百下,怕你太疼打三下。一、二、三!”不動者輕輕打動著手心一下。游戲結束。

  3.教師帶領幼兒游戲。 教師以游戲參與者的身份分別與全體或個別幼兒進行交往活動,給幼兒觀察和練習的計劃。

 。1)教師領著全體幼兒邊念兒歌,邊坐在椅子上自由做動作,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動作以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兒歌念完后,教師自己故意先動,然后伸出一只手讓全班幼兒邊說邊輕打三下,給幼兒以練習游戲語言的`機會。

 。2)教師與個別幼兒游戲,對幼兒個別發(fā)不準的音及時給予糾正。

  4.幼兒自主游戲。

  教師讓幼兒在同伴中組合,結伴自主開展游戲活動,注意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與同伴友好地合作游戲。

  活動延伸:

  教師啟發(fā)引導幼兒想像,進行簡單的聽指令仿編游戲兒歌的活動。教師可提下列問題,如“除了木頭人,你看見過用其他材料做成的人嗎?”引導幼兒說出“塑料人”“石頭人”“稻草人”等。

  游戲時,幼兒必須聽指令改編游戲兒歌,如發(fā)令人說“稻草人”,幼兒就念“山上有個稻草人”的游戲兒歌。具體玩法同上。

  活動反思:

  活動后大多數(shù)幼兒能夠區(qū)分這三個字音,只有部分幼兒不能夠區(qū)分,還需要進一步在游戲中多多聯(lián)系。幼兒靈活應變能力較強,但由于孩子們天性活潑好動,所以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在以后活動中要加強進步。這節(jié)活動幼兒始終處于愉快的氣氛中,所以能將活動興趣一直延續(xù)到活動結束。

小班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明亮的眼睛》是省教材小班上冊主題六《我自己》中的一個教育內容。

  三至四歲的孩子是自我認知、植物意識初步形成的時期,他們對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事和物越來越感興趣,他們對自己的五官也很感興趣,也有所熟悉,但由于他們年齡小,在玩耍中,因缺乏生活經(jīng)驗,容易受到傷害,不知如何去保護好自己的五官。現(xiàn)在的孩子到了小學里戴上眼鏡的就很多給生活、學習帶來了不便,有必要讓他們了解有關眼睛的`知識及保護眼睛的重要性,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以幫助幼兒了解有關知識和保護視力的一些方法。

  活動目標:

  1、 使幼兒萌發(fā)保護眼睛的意識

  2、 引導幼兒了解眼睛的功能,知道保護眼睛的方法

  3、 了解眼睛的外觀結構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初步了解眼睛的功能,知道保護眼睛的方法。

  活動難點:

  讓幼兒意識到保護眼睛的重要性、讓孩子學會愛護自己的眼睛。

  活動準備:

  萬花同、望遠鏡、圖書、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1、教師猜謎語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教師請幼兒猜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通過猜謎語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很自然的引出了課題的內容)。

  2、請幼兒相互觀察小朋友的眼睛,引導幼兒認識一下眼睛的外觀結構

 。1)眼瞼:它分上眼瞼和下眼瞼,找一找我們的眼瞼再哪里?摸一摸我們的眼瞼還會眨呢,我們平時說的眼皮就是眼瞼。

 。2)眼睫毛:眼瞼上長著一些小細毛,有的黑黑的、長長的,有的短一些,你可以摸一摸自己的眼睫毛在哪里。

 。3)眼球:眼睛里還有什么呢?在里面還有一個眼球,請小朋友告訴老師眼球是什么形狀的,并請小朋友轉一轉自己的眼球,,讓幼兒知道我們只有兩只眼睛,一只左眼一只右眼,眼球會轉。(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在老師的指導下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了解了眼睛的外觀結構。孩子們很直觀地觀察同伴的眼睛,參與積極性很高,有觀察開始,引導幼兒關注自身,內容貼近生活,讓幼兒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解眼睛的簡單結構,教師的指導也及時有效)。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歡快、輕松的旋律。

  2、體驗情景游戲帶來的愉悅。

  3、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水果每人一個,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我是水果”律動導入

 、彼麑殞殏儯鴭寢屢黄饋硖韬脝?

 、搽S音樂律動(我是,我是一個香蕉……)

  二、理解、學唱歌曲

  1.我們每次吃水果之前都要做什么?(教師動作提示)為什么?

  小結:因為水果上面有細菌、農藥等等,所以一定要把水果洗干凈

  2.今天,水果媽媽就要來給我們的寶寶洗個澡,先請水果寶寶聽聽媽媽在洗水果的時候發(fā)出了什么好聽的聲音?(教師范唱)

  3.有沒有水果寶寶聽到媽媽在洗水果的時候發(fā)出什么好聽的聲音?(學“啊嗚”“哦哦哦哦哦”)

  4.請水果寶寶聽聽水果媽媽喜歡什么樣的水果?(教師清唱)

  5.我喜歡什么樣的水果?(香香甜甜的水果)

  6.現(xiàn)在水果媽媽就要來給寶寶們洗澡咯!媽媽一邊唱一遍來洗水果好嗎?我看哪個水果寶寶跟媽媽一起來用好聽的.聲音唱(教師邊唱邊表演,引導幼兒學唱)

  7.我聽到這個寶寶唱得聲音很好聽,我們請他來為我們洗水果。(請兩個幼兒來給其他寶寶洗澡)

  8.還有沒有哪個水果寶寶來給大家洗澡?(要求幼兒大聲、好聽的聲音)

  三、創(chuàng)編歌詞

 、苯裉鞁寢屵帶來了一個水果箱,猜猜這里有什么呢?(自由講述)

 、参颐揭粋圓圓的、光滑的,是什么呀?蘋果寶寶在哪里?

 、澄覀兯械膶殞氁黄鸢烟O果寶寶唱到我們的歌曲里面去。(教師引導幼兒共同創(chuàng)編)

  ⒋創(chuàng)編葡萄(一顆一顆的)和草莓(上面有一粒一粒的)

  四、歌表演

  剛才我們把所有的水果寶寶都唱到歌里去了,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洗水果,把自己都洗的干干凈凈的。ㄟ叧呄磧杀椋

  洗不到怎么辦?那我們找一個好朋友幫你洗好嗎?(邊唱邊結束)

  2/41=C

  11|611│11│611|35|61|6165|33|2-|12|3532|

  啊嗚大水果啊嗚大水果我們喜歡香香甜甜的水果喜歡香香甜甜

  12|1-|35|6165|33|2-|3212|1-|

  的水果喜歡香香甜甜的水果,哦哦哦哦哦。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進行手腳著地爬行,鍛煉身體的平衡與協(xié)調能力。

  2.培養(yǎng)身體的敏捷性及團結協(xié)作的樂趣。

  3.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4.提高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枕頭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先組織幼兒練習爬行動作,指導正確的爬行姿勢。

  2.游戲:幼兒自主結合分成四組,每組排頭幼兒做好爬行準備,待教師發(fā)號口令后,同伴將枕頭放在排頭幼兒的背上,排頭幼兒快速爬行將枕頭運送到指定地點,同伴快速將枕頭取下,然后快速返回。下一位幼兒繼續(xù)。(教師提醒幼兒,若枕頭中途墜落,同伴快速幫忙放好。)在規(guī)定時間內,哪組幼兒運送的多,哪組獲勝。

  3.教師提醒幼兒遵守規(guī)則。

  教學反思:

  從執(zhí)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詼諧、有趣的風格。

  2、初步了解間奏,能在唱歌的過程中等待和正確地表現(xiàn)間奏的動作。

  3、體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5、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紙偶(老鼠)

  活動過程:

  (一)引題、激發(fā)興趣出示紙偶:"吱吱吱,吱吱吱"誰來了?(小老鼠)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只小老鼠長的什么樣?

 。ǘ⿲W唱

  1.學唱歌曲第一段

 。1)誰來說說這只小老鼠長得什么樣?(邊根據(jù)幼兒回答,邊出示圖譜)念三遍,中間可以請小朋友指圖譜

 。2)呀!原來這只小老鼠想出來干什么?(偷東西吃)有沒有被老鼠發(fā)現(xiàn)?(沒有)他心里肯定怎么樣?(很高興、很神氣)邊做動作邊唱(3遍)

  2、學唱歌曲第二段

  (1)小老鼠最怕誰呀?(小花貓)

  (2)聽到小花貓的叫聲小老鼠會怎樣?(念三遍)

  (3)剛才小老鼠還很神氣的,一眨眼功夫卻灰溜溜的逃走了,可真滑稽呀。ǔ椋

 。ㄈ┏醪礁惺荛g奏

  (1)剛才我們唱了誰和誰的.歌?(小老鼠和小花貓)下面我們把倆段連起來唱一唱。

 。2)剛才老師除了唱歌還剛什么了?(跳舞)那老師是在唱完什么的時候開始跳舞的呢?

  對,這里是給小朋友休息一下,為唱小花貓作準備的,這里小朋友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動作!我們把這一段叫作間奏(幼兒說一邊)

  (3)全體幼兒齊唱一遍,間奏時小朋友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四)延伸活動

  我們一起到草地上玩玩貓捉老鼠的游戲!

  活動反思:

  這次音樂活動,我?guī)ьI幼兒在游戲中帶動幼兒學習歌曲,用玩偶表演表現(xiàn)歌曲內容,同時培養(yǎng)了一種積極愉快的情緒。在游戲中,幼兒的興趣十分高漲,特別在道具“老鼠”出現(xiàn)時,環(huán)境氛圍的創(chuàng)設達到了非常融洽、逼真的效果,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游戲,學習唱歌的積極性。本次活動游戲和歌唱融為一體,老師的引導與幼兒的主動相得益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常規(guī)教案11-15

有關小班教案范文 小班教案優(yōu)秀03-10

小班教案11-07

小班的教案11-17

小班教案10-07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13

[經(jīng)典]小班教案10-01

小班教案11-08

(精選)小班教案11-03

【經(jīng)典】小班教案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