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選)美術教案9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教案 篇1
課題:會爬的玩具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標新立異與積極思考。
2.啟發(fā)學生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創(chuàng)造,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能否標新立異,大膽、積極的思考。
2.能否利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創(chuàng)造。
3.能否獨立完成作品。
教學準備:
教師:各種會爬的玩具的實物、各種紙材、剪刀、膠水、顏料等。
學生:把以前美術課上學做的會搖的、會滾的玩具都帶來。各種紙材、剪刀、膠水、顏料等。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jié)
施教時間:5月24日——5月25日
活動一:玩一玩
玩一玩以前美術課上學做的會搖的、會滾的玩具,回憶什么原理使得他們會搖、會滾。
教師展示會爬的玩具,發(fā)給四個組一組一個,大家一起玩一玩,并通過協(xié)作討論說說自己組得到的玩具是以什么形式爬的,你感覺它是運用了什么原理(或是像什么動物一樣)爬的。
每組派代表上來展示并闡述觀點。
活動二:探索,解疑
四個組都以“在葉子上爬的蠕蟲”為研究對象,研究一下它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樣子的.,怎樣的組合使得它會爬的。
拆一拆,議一議,寫出簡單的觀察報告。
交流。教師總結、概括。
1.一片葉子,上面開兩個小口。
2.用以前學過的折疊紙條的方法作一條蟲子。
3.用較硬的卡紙制作一長一段兩條紙條
4.將他們粘貼、插接到一起成為會爬的玩具。
活動三:
每個人試著做一做,可以自己嘗試著改變?nèi)~子的形狀、顏色或直接利用掛歷紙表現(xiàn)葉子。
試著在葉子上改變切口的方向或者改變操縱桿的形狀來改變蟲子爬的方式。
學生展示作業(yè),以蟲子是否能流暢地爬為目標進行自評與互評、師評。
布置思考作業(yè):還可以怎樣制作會爬的玩具?
下節(jié)課講相關制作材料帶來。
第二節(jié)
施教時間:5月26日——5月28日
活動一:
各組派代表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回家研究的會爬的玩具。
思考:這些作品都利用了哪些動力使它會爬的?
討論、總結:
紙條或線的拉力,風力、下滑力……
學生中有獨創(chuàng)性的想法應及時鼓勵,即使無法做到,也應保護、表揚;也可鼓勵學生使用多種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
活動二:
鼓勵各組同學從交流中獲取新的思路,制作出與眾不同的會爬的玩具。
教師看到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遇到困難,應及時引導,適當幫學生克服困難。
活動三:
當學生們的作品完成后,可讓學生們展示,并請學生說說他們的設計思路;學生之間也可以相互評一評、議一議。有的學生作品制作得不夠美,可以提議大家?guī)退业絾栴}所在并修改一下。
課后拓展:課后可讓學生充分利用青島的地方資源,如:貝殼等動腦筋再做一個會爬的玩具。
札記:
在自己合作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合力使我唏噓不已:三班有幾個平時“淘”的令人頭疼的男孩居然用硬紙板作了一棵樹,樹上打了兩個孔做成了軌道;由于平時“敢于”觀察,他們做的毛毛蟲惟妙惟肖;兩條線繩拉著毛毛蟲爬上爬下,乍一看,嚇得女生哇哇大叫?粗麄兡菑膩頉]有過的成功的笑容,我深深的體會到一位家長在為自己孩子的調(diào)皮辯解時說的:“在淘氣的過程中,他們未必學不到知識。”
美術教案 篇2
教育理論依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藝術領域中要求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jīng)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在幼兒園里,我經(jīng)常看到許多孩子在菜地邊、草叢里,逮蝸牛,看蝸牛,圍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聊得很高興,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觀察蝸牛的活動當中,他們是那么的喜歡蝸牛這個美麗的小生命,我靈機一動,何不引導孩子把自己熟悉的小蝸牛畫出來呢,他們一定很樂意。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自由想象,畫出蝸牛的外形特征、動態(tài)及其生活環(huán)境。
2.培養(yǎng)幼兒用學過的或想象的花紋、線條裝飾蝸牛的."房子"的興趣,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3.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4.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
2、難點:運用花紋、線條、點等裝飾方法裝飾蝸牛的殼。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蝸牛的實物錄像、蝸牛裝飾圖、線條的排列組合。
2.人手一份畫紙和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幼:喜歡。
師:現(xiàn)在老師出個謎語,請小朋友猜,看誰最聰明,猜得又對又快!
沒有手,沒有腳,走路背個大房子,誰要輕輕把它碰,立刻回到房里頭。
幼A:烏龜。
幼B:不是,烏龜有腳、有手,應該是蝸牛。
幼C:對,是蝸牛,我見過。
師:你是在哪里見到小蝸牛的?它在干什么?
幼A:我在花園里看見了許多小蝸牛,它們在爬來爬去。
幼B:我在水塘里看見了許多小蝸牛,它們好像在睡覺,一動也不動。
幼C:我在操場上看見小蝸牛正在拼命地往前爬,它可能是餓極了,忙著去找東西吃。
幼D:我在欄桿上看見了小蝸牛,它好像是迷路了,老是在那爬來爬去的。
二、觀看蝸;顒愉浵,引導幼兒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環(huán)境。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蝸牛的家園,再去看一看它們(播放錄像)。
1.觀察蝸牛背上的殼師:小朋友們注意看蝸牛背上有什么?
幼:蝸牛背上有一個殼。
師:蝸牛背上的殼像什么?
幼A:像一座房子。
幼B:像一座高山。
幼C:像一塊石頭。
幼D:我覺得像山洞。
幼E:像一頂帽子。
幼F:像一顆紐扣。
師:這個殼有什么用呢?
幼A:這個殼能保護小蝸牛。
幼B:有危險的時候,小蝸牛就能躲在里面。
幼C:天熱了,小蝸牛能在里面乘涼;天冷了,能進去暖和。
幼D:我知道小蝸牛沒有家,這個殼就是它的房子,它爬到哪里就把房子背到哪里。
師:蝸牛背上的殼是什么樣的?
幼A:彎彎曲曲的。
幼B:有一頭有個洞,一圈一圈像個圓。
幼C:不對,從里往外繞的圓。
幼D:是螺旋形的。
2.觀察蝸牛的身體師:蝸牛的殼很堅硬,他是用殼往前爬的嗎?
幼:不是,它是用身體往前爬的。
師:它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
幼A:老師,我見過,蝸牛的身體全是肉,白白的。
幼B:亮亮的,好像上面有水。
幼C:頭上有兩個觸角。
幼D:蝸牛的身體軟軟的,爬的時候伸得好長。
幼E:它爬得可慢了,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爬一步呢!
幼F:它當然爬得慢了,你看那么大的殼,身體卻這么小,都要把身體壓扁了!
幼G:說什么!蝸牛的身體本來就是軟的嘛!壓不扁的!
3.觀察、了解蝸牛的生活環(huán)境。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點、短線和簡單的幾何圖形表現(xiàn)太陽散發(fā)的光芒。
2、學會用簡單的線條或圖案裝飾太陽娃娃的臉,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裝飾太陽。
3、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繪畫紙、筆、范畫。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謎語導入:一個勤勞老公公,天一亮就上工,若有一日不見他,不是下雨就刮風。
讓幼兒猜出謎底。
2、引導幼兒欣賞畫面,學習裝飾太陽娃娃。
教師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欣賞畫面,說說:圖上有什么?
太陽娃娃的頭發(fā)、眼睛、臉以及光芒是什么樣子的?
師生共同討論如何表現(xiàn)太陽的光芒,說說:你想畫什么樣的光芒,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用點、線和簡單的幾何圖形表現(xiàn),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畫一畫,幫助幼兒學習裝飾的基本方法。
3、交代繪畫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先用筆勾畫出太陽娃娃的基本形象,然后用彩色進行涂色。
鼓勵幼兒表現(xiàn)出與他人不同的太陽光芒和太陽娃娃。
教師交代繪畫要求,提醒幼兒選擇鮮艷的色彩裝飾太陽娃娃。
幫助幼兒較弱的幼兒,大膽地在操作材料上進行裝飾。
4、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展示太陽娃娃,讓幼兒說說:你最喜歡的太陽娃娃,并說也原因。
表揚畫面整潔、色彩鮮艷的作品。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多吃水果有利健康,初步建立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
2,嘗試用圓,方,三角等形狀表現(xiàn)幾種常見水果的特征。
3,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能用語言描述出來。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范例大奶牛背景一幅,小奶牛操作紙人手一份,油畫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導入:一個長滿水果的果園里,住著一頭神奇的牛,它能產(chǎn)奶,又很善良,喜歡幫助別人。村里的人都很喜歡喝它的奶,大家一起快樂地生活。可是有一天,村里的人都得了一種病,吃什么藥都沒救。后來醫(yī)生說是因為大家都沒有吃水果,要用水果奶才能拯救村民。
二, 拋出問題:“怎樣能產(chǎn)出水果奶?”
三, 幼兒思考,得出答案:
1, 出示大奶牛圖片,老師演示:如何能讓奶牛產(chǎn)出水果奶?
2, 得出答案:給奶牛吃水果,就可以產(chǎn)出水果奶了
四, 為奶牛吃水果:嘗試添畫水果,運用不同的顏色,線條,形狀表現(xiàn)不同的水果
1, 一起給大奶牛吃草莓,提煉出草莓的形態(tài)特征, 讓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草莓的形態(tài)特點:紅色,三角形,小黑點,小葉子
2,請幼兒說一說,還可以給奶牛吃什么水果?
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回憶出水果的種類:草莓,蘋果,梨子,橘子,葡萄,櫻桃,
3, 請幼兒觀察,歸納總結出說過的基本特征,并畫水果
比如:圓形的蘋果,很多圓組成的葡萄,黃色的橘子,讓幼兒充分感知水果的形態(tài)特點
五, 拯救大行動:喂奶牛吃水果
1, 師:“村里生病的人實在太多了,奶牛實在沒辦法產(chǎn)出那么多的水果奶,于是它請了很多奶牛兄弟一起來幫忙。下面就請小朋友們給奶牛們吃很多很多的水果吧!”,
2, 每個幼兒在自己的奶牛肚子里任意畫各種水果,由幼兒自己決定水果的種類,水果的數(shù)量。
3, 畫好水果的形狀后進行涂色,并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給奶牛涂色。
六, 交流與分享:
a) 欣賞作品。幼兒說一說:我給奶牛吃了哪些水果?
b) 完成故事講述:奶牛吃了水果,擠出了水果奶,村民們喝了水果奶,病都好了,大家也愛上了吃水果,從此健康快樂地生活著。
活動反思:
在一系列美術教學活動中,開展了繪畫,手工,泥工等活動,我班幼兒對操作性強的活動很感興趣。比如撕,粘貼,折疊,團紙的動作很感興趣,只要有豐富的操作材料,幼兒都顯得很感興趣。對于單純的繪畫活動,有的幼兒則表現(xiàn)出沒有堅持性,沒有興趣。所以我決定上這個有故事情境的繪畫活動。
先以一個《愛吃水果的'!返墓适伦鰧,幼兒對這個故事感興趣,很想知道奶牛怎樣救了村莊的人。幼兒能夠很積極主動地思考有哪些種類的水果,并回憶水果的形態(tài)。在喂奶牛吃水果的環(huán)節(jié),老師游戲化的形式進行了示范,畫出了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在游戲化的示范過程中,更利于幼兒認識基本的圖形,并抓住水果的基本特征。
在幼兒畫水果的過程中,我分組進行了觀察,發(fā)現(xiàn)通過之前的活動,幼兒畫出了一些水果的基本特征。比如點狀的西瓜籽,蘋果和櫻桃的水果把子。但他們比較難畫出三角形的西瓜,只能畫出大致接近的方形。但還是比較形象的,并且在老師的引導下,大部分的幼兒都能在牛肚子里畫出很多水果,并且盡量地畫滿了整個肚子。
在涂色的環(huán)節(jié),很多幼兒都用了不同的顏色。我看到悠悠把蘋果涂了綠色,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涂紅色,我就問了她。悠悠說:“因為我畫的是青蘋果! 并且她還把梨子,西瓜都涂了橙色和桃粉色,看起來很特別。于是我稱贊了她的大膽想法,另一個組的王夢恒還畫了一串葡萄,涂上了漂亮的紫色。妞妞在牛肚子里畫了大量的櫻桃和蘋果,都涂上了紅色和綠色。環(huán)顧了一周,才發(fā)現(xiàn)班上的幼兒畫的水果都不一樣,不光是數(shù)量,形狀,大小,顏色,都各不一樣。還發(fā)現(xiàn)孩子們涂顏色都能在線內(nèi)涂色了,比較均勻,比以前有了進步。另外很多孩子都能選擇不一樣的顏色涂色,學習更換顏色,使今天的作品看起來顏色很顯眼。相比以前的繪畫活動,有了很大的進步。
這次活動使我發(fā)現(xiàn)了美術活動前半段時間的有效性利用,通過這樣的故事引導提升活動的趣味性,并以喂奶牛吃水果的游戲結合示范,使幼兒更專注地發(fā)現(xiàn)水果的形態(tài)特點以及構圖關系,都是老師用平淡的語言講述達不到的效果。所以,在以后的美術活動中,如何通過故事,游戲,或者操作材料來提升活動的趣味性,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增加課堂的有效性,是我需要更多思考的內(nèi)容。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大膽的在紙盤上用不同的繪畫工具進行創(chuàng)作。
2.合理利用廢舊紙盤,體驗紙盤再利用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帶來的紙盤做的快樂球。教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漂亮的東西,你們看是什么呀?
2.這個好看的快樂球。是老師用紙盤和皺紋紙做的呢,你們想不想也來學一學嗎?二、觀察教師制作的快樂球范例。師:“提問:這是什么?是什么東西做成的呢?”幼兒回答教師的提問,教師進行一定的總結:這是一個花球,是拿用紙盤和皺紋紙制作成的。
二、介紹制作的方法。
1.師:我們先拿出我們紙盤和皺紋紙彩帶,然后在紙盤上邊上黏上一圈的漿糊,最后將皺紋紙彩帶粘在紙盤的周圍紙盤球就做出來了。
2.教師分發(fā)制作的材料,幼兒分組進行制作操作活動。
三、幼兒操作
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指導制作有困難的'幼兒。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問題與教室的衛(wèi)生問題。
四、展示自己的作品。
請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與同伴相互交流欣賞;顒臃此汲鍪镜目鞓非蛭擞變旱淖⒁饬Γぐl(fā)制作的欲望,在教師的講解和示范中,幼兒觀察和討論制作過程。我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利用紙盤進行制作。活動中用到的皺紋紙揉搓成小球,大部分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精細動作慢慢完善,揉搓成的小球個個都很有形,在制作的時候,個別幼兒在擺布上還需要老師的幫助才能完成。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你將紙條粘成圈狀,并發(fā)揮想象添畫成有趣的圓圈畫。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創(chuàng)作圓圈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蠟筆、膠水、剪刀、抹布、搓好的長紙繩、圓圈底稿。
2、已完成的圈圈圖畫:太陽、鐘、毛毛蟲。
活動過程:
一、 律動導入活動。
1、師:我們一起來找個朋友跳舞吧。ㄒ魳罚貉笸尥夼c小熊跳舞)
2、師:我們剛剛跳的是什么舞?(圓圈舞)
二、 教師示范紙繩黏貼成圈狀。
1、出示圓圈底稿,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誰?(圓圈寶寶)
2、師:我們的圓圈寶寶想穿上漂亮的.衣服,和我們一起來跳舞,我們請來了誰來幫助它? (出示紙繩)
3、師:我們怎么來把紙繩穿在寶寶的身上呢?需要請誰來幫助它?
4、教師示范:手指親親膠水,沿線抹一抹,拿起紙繩一頭,沿線粘一粘,小手按一按。
。ㄕ澈煤笥媚ú及研∈植粮蓛簦
三、 教師示范創(chuàng)作添畫。
。ㄒ唬┤ν馓懋。
1、師:我們的圓圈寶寶現(xiàn)在想變得更漂亮,我們可以請誰來裝扮它?(蠟筆)
2、出示粘好紙繩的圓圈紙張,師:我們看看這個圓圈寶寶變成了什么?變變變!
。▽⒓垙埛崔D,出示太陽)
3、師:變成了什么?蠟筆寶寶是怎么幫助它的?在圓圈的哪里畫的?
。ǘ┤(nèi)添畫。
1、出示粘好紙繩的圓圈紙張,師:這個圓圈寶寶也想變漂亮!我們一起來變!變!變。▽⒓垙埛崔D,出示鐘)
2、師:變成了什么?蠟筆寶寶是怎么幫助它的?在圓圈的哪里畫的?
。ㄈ┤(nèi)圈外添畫。
1、師:我們來看看這個圓圈寶寶變成了什么?(出示毛毛蟲)
2、師:圓圈寶寶是怎么變成毛毛蟲,蠟筆是怎么幫助它的?在圓圈的哪里畫的?
四、幼兒創(chuàng)作。
1、師幼一起回憶圓圈寶寶變漂亮的過程。
2、我們還有許多圓圈寶寶想穿上漂亮的衣服來和我們跳舞,請小朋友們?nèi)パb扮它們,添畫成不同的東西。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和穿上漂亮衣服的圓圈寶寶一起跳圓圈舞。(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备惺苌诚沛(zhèn)的美,嘗試用水墨畫的方法表現(xiàn)沙溪古鎮(zhèn)。
、渤醪搅私馑嫷淖鳟嫹椒,體驗用水墨材料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奔、國畫顏料、清水、毛筆、小毛巾、調(diào)色盤8、濃墨和淡墨
、睵PT幻燈、音樂、攝像頭
活動過程:
一、欣賞,了解沙溪古鎮(zhèn)的美
、宀シ派诚沛(zhèn)照片
師: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小結:我們太倉的沙溪古鎮(zhèn),在唐代就已經(jīng)形成了。古時候有很多商人在這里居住,做買賣。走在古鎮(zhèn)里,隨處可見古老的臨水建筑、古橋和烏篷船。它們有一種古樸的美,很多人都喜歡到沙溪古鎮(zhèn)去旅游
、嫘蕾p古鎮(zhèn)水墨畫作品
師:水鄉(xiāng)古鎮(zhèn)也是許多畫家喜歡描繪的景色,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你覺得這些畫美嗎?美在哪里?你想說說哪一幅?
這些畫都是用什么材料畫的?我們可以叫它們水墨畫。
二、繪畫,討論繪畫方法。
㈠出示圖片:討論如何繪畫沙溪古鎮(zhèn)的房屋。
師:今天我們也要用水墨畫的方法來畫古鎮(zhèn)沙溪。
師:你覺得可以先畫房屋的哪一部分?(先把高低錯落的房屋輪廓畫好,然后再添畫瓦片、墻、窗戶、門等細節(jié))
、嬗懻摴P法 師:房屋輪廓是豎著用筆尖畫還是把筆躺下來畫?為什么? 教師小結高低錯落的輪廓畫法。 教師提升。
師:還可以畫些什么?(樹、橋、花) ㈢分工合作 師:接下來要請三個小朋友一起合作繪畫,你們覺得三個人可以怎么合作? 師:開始畫之前先商量好,注意保持衣服整潔,現(xiàn)在請你們結伴去繪畫。
三、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播放古鎮(zhèn)圖片群
四、講評分享
⒈師:我們畫的古鎮(zhèn)美嗎?(用水墨畫的方法表現(xiàn)古鎮(zhèn)真的很美)
師:你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師:你們是如何合作的?
師:這幢漂亮的房子是誰的作品?你是怎么畫的?
師:下次有機會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帶上筆和紙到沙溪古鎮(zhèn)去寫生,你會發(fā)現(xiàn)眼睛看到的.會比照片里的更美!
五、結束
師:我們一起去古鎮(zhèn)玩一玩吧!和你的好朋友說說你看到了什么?離場
活動反思:
一、關于幼兒經(jīng)驗
這個活動來源于走班課題藝之墨,在組織這個活動時,當時的孩子已經(jīng)參加了三次藝之墨的活動,對水墨畫的工具和簡單的繪畫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本次評優(yōu)活動執(zhí)教的班級對水墨畫是缺乏經(jīng)驗的,因此在前期我和孩子們一起做了一些有關水墨畫的經(jīng)驗準備,讓孩子們初步了解了水墨畫的作畫方法。為了提升繪畫的樂趣并提高作品呈現(xiàn)的美觀性,我將原來的單人繪畫變成了三人一組合作繪畫,孩子們沒有嘗試過這樣的繪畫形式,但大班的孩子學習能力很強,也會簡單的分工合作,因此三人合作的方式還是比較成功的。
二、關于材料
在設計初期,考慮過用水暈染炫彩棒的方法營造水墨畫的效果,經(jīng)過嘗試后發(fā)現(xiàn)還是毛筆繪畫出來的效果更棒。考慮到宣紙易壞的特性不適合三人合作繪畫,因此選擇鉛畫紙代替宣紙?紤]到孩子們的經(jīng)驗有限,我為孩子們提供了濃墨和淡墨,配以兩種國畫顏色進行水鄉(xiāng)沙溪的創(chuàng)作。我為每位孩子們提供了兩支毛筆,一支用來畫墨色,一支用來繪色彩,減少了洗筆的過程。
三、關于選材
沙溪古鎮(zhèn)是我們太倉的旅游名勝,那里不僅有美麗、古老的房屋,同時也有熱鬧的現(xiàn)代街景,大多數(shù)孩子都去游玩過,有的甚至去過很多次。選擇繪畫沙溪古鎮(zhèn)一方面是從孩子的已有經(jīng)驗出發(fā),另一方面是希望通過這次的活動(前期經(jīng)驗準備和評優(yōu)活動本身)幫助孩子們了解我們太倉自己的水鄉(xiāng)古鎮(zhèn),看看它的房屋結構,街道形式等,激發(fā)他們對古老建筑和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四、活動后的調(diào)整
首先對活動目標的調(diào)整,原目標:
、备惺苌诚沛(zhèn)的美,嘗試用水墨畫的方法表現(xiàn)沙溪古鎮(zhèn)房屋的主要特征。
、渤醪搅私馑嫷淖鳟嫹椒,體驗用水墨材料合作繪畫的樂趣。其中第一條中“嘗試用水墨畫的方法表現(xiàn)沙溪古鎮(zhèn)。”對缺少水墨繪畫經(jīng)驗的大班孩子來說比較難,可以改成“嘗試用水墨畫的方法表現(xiàn)沙溪古鎮(zhèn)房屋的主要特征!笔鼓繕烁鞔_。為了達到跟之前同樣美觀的呈現(xiàn)效果,教師可以事前準備好沙溪古鎮(zhèn)中的其他景物,如樹木、古橋、流水、人物等。 其次美術繪畫具有很強的個體性,三人合作可以讓孩子們在繪畫中獲得很多的樂趣,但同時也少了很多的自我創(chuàng)作的空間,可以讓孩子們單獨繪畫古鎮(zhèn)房屋,最后拼接起來成為一條美麗的沙溪古鎮(zhèn)。 這次評優(yōu)活動從選材,設計活動過程到制定活動目標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感謝高老師、俞老師、陸老師及王玲老師的幫助,能和大家一起努力地成長是我的幸運!我們明年繼續(xù)!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名稱:可愛的動物
活動目標:
1.嘗試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工具大膽作畫。
2.愿意用肢體動作、符號等表現(xiàn)自己喜歡的動物的走路姿勢。
活動準備: 畫有隱藏動物的圖片、顏料桶若干、排筆、記錄卡等。
活動過程:
一、在情境中請出動物
1、猜你猜一猜今天會有哪些動物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幼兒自由猜測)
2、這兒有顏料和筆,等會兒你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顏色找和桶上相同標記的畫紙涂色把小動物請出來。記住圖的時候筆要在桶邊輕輕的舔一舔,那涂色應該怎么涂?(順著一個方向,從上到下)
3、你請出的動物是誰?去看一看其他小朋友請出了哪些動物?
二、說說學學做做
1、我們來看看有誰來了,來了幾個?(加以統(tǒng)計記錄)
2、你知道這些動物是怎樣來的?請你來學一學它走路的樣子。(請個別幼兒示范,集體學樣)
三、嘗試運用符號記錄動物的走路動作。
1、剛才我們學了小動物走路的樣子,你們真棒,學的真像。我們會不會把這些小動物走路的樣子畫下來呢?
2、桌上有記號筆、水筆、蠟筆、棉簽等,你想用什么就用什么畫,畫好以后貼在小動物的旁邊。
四、交流討論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畫的符號的。誰來介紹一下你畫的代表什么意思?(及時鼓勵幼兒)
2、這些小動物夸我們很聰明,它們想和我們一起做游戲,我們也來學自己喜歡的動物走到教室里和它們一起做游戲。
設計思路: 在主題活動《可愛的小動物》中,孩子們通過活動了解了常見動物,并對常見動物行走的姿勢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小班幼兒已經(jīng)具有了運用肢體動作模仿他們喜愛動物的動作特征,能初步的感知到運動節(jié)律的變化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時而模仿小貓輕輕走的動作,時而模仿小兔蹦蹦跳跳的行走。
小班孩子已經(jīng)能用各種感官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特征,比較事物的異同,并開始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關系,包括符號與動作之間的微妙的關系。每個幼兒都會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充滿稚氣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理解,幼兒的表達符號猶如一個個千姿百態(tài)的萬花筒,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他們用自己語言表達的對事物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探索的軌跡。讓孩子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和體驗,并嘗試理解他人的表達方式,從而達到互相提高的方式。
豐富多樣的工具材料,能適合幼兒的興趣、愛好,滿足幼兒不斷探索發(fā)現(xiàn)的需要,在材料的投放上,以多元化為主,這樣幼兒就能根據(jù)活動內(nèi)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同時在表現(xiàn)的過程中引發(fā)幼兒對材料運用特性的探索,因此在活動中我投放了記號筆、蠟筆、水彩筆、棉簽等不同的繪畫工具,讓孩子有較多的選擇余地選擇自己喜歡的繪畫工具進行表現(xiàn)。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感知、認識、表達、表現(xiàn),大膽想象,因此我想讓孩子在運用美術經(jīng)驗大膽的表現(xiàn)的過程中,萌發(fā)興趣,體驗探索的興趣,學習的過程對幼兒來說才變得真正有意義。
美術教案 篇9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綜合 探索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采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和復制、粘貼游戲。
2、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chuàng)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利用復制和粘貼的功能來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創(chuàng)意、想象并組合畫面。
2、在粘貼過程中形象大小和色彩的改變。
3、利用矩形、橢圓形等工具進行形象創(chuàng)作。
教具學具:電腦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組織好學生進入電腦室上課的組織工作并安排好
二、講授新課
。ㄒ唬┮龑н^程
1、復習一年級學過畫圖游戲方法導入本課的排列、重復、變異等造型內(nèi)容。
2、師打開一些電腦美術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欣賞并演示電腦繪畫中復制和粘貼的創(chuàng)作過程,來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3、引導學生分析圖中的復制和粘貼。(讓學生了解用復制和粘貼就可以組合成一幅完整的畫)
。ǘ┌l(fā)展過程:
1、詳細的說明畫圖程序界面上的各種工具的用途,并演示與粘貼以及變化的操作方法及過程,以便讓學生更清楚的了解和掌握。可先讓學生隨意地使用一下各種工具,試著進行復制、粘貼和變化的操作,也可互相交流。
2、步驟:
打開畫圖程序。
。ㄩ_始-程序-附件-畫圖)。
打開工具箱的各種工具畫出一個形象后上色,并打開編輯進行復制、粘貼和變化。
3、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利用復制、粘貼和變化制作一副有獨特、有趣的作業(yè)。
4、鼓勵學生大膽、自由的創(chuàng)作和繪制。
三、作業(yè)完成后可讓學生互評、互欣賞。
四、收拾與整理
指導學生按正確的步驟關閉電腦,保持教室環(huán)境整潔。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幼兒美術教案大班03-10
美術教案[精選]08-03
(精選)美術教案10-06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19
美術教案【精選】11-23
[精選]美術教案10-28
【經(jīng)典】美術教案11-05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9-18
美術教案(精選)09-24
美術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