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語言教案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能基本流暢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
2.使幼兒認識到環(huán)保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與故事相符的環(huán)境圖,動物頭飾等。
活動過程:
1.在故事的敘述中,可以邊講故事,邊讓孩子想象接下去的故事情節(jié)。
2.問一問:故事結束,可問幼兒是誰獻愛心?向誰獻愛心?怎樣獻愛心?結果又如何?
2.演一演:分組討論,讓孩子扮演喜歡的角色,可以新添角色,一個旁白。
活動延伸:
通過故事,可讓幼兒明白環(huán)保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品行,可融入"七不規(guī)范"等教育。
附故事:
小河水清清的`,映出了一張張活潑可愛的笑臉。河岸邊,草兒綠,花兒紅,蟲兒挖洞,鳥兒筑巢。嘰嘰嘰,喳喳喳……天天都開音樂會。
嘎嘎嘎!一群小灰鴨在小河里快活地叫著、游著。小猴捧起照相機,一按快門,拍下了這歡樂的場面。小狐貍和小花鹿來到河岸邊,支起畫架,一筆又一筆,描繪著小河美麗的景色。
忽然有一天,小胖豬端來一盆西瓜皮,倒在河岸邊。小熊提來一桶臟水,倒進河里…。.沒幾天,瓜皮、果殼、爛菜葉、塑料袋全漂浮在水面上。
漸漸地,小河邊黑了,發(fā)臭了。小河兩岸,草枯了,花謝了,蟲兒不叫了,鳥兒飛走了,蒼蠅蚊子到處飛,嗡嗡叫。唉,小河生病了!
小花貓急急忙忙跑到環(huán)保所,找到熊貓站長,懇求道:"站長伯伯,快救救小河吧!"熊貓站長來到小河邊,看了看,嗅了嗅,皺起眉頭說:"小河病得可厲害呢!"小花貓說:"站長伯伯,快想想辦法吧!"熊貓站長對著小花貓的耳朵說了幾句悄悄話。小花貓點點頭,走了。
第二天,河岸邊出現(xiàn)了一個大木牌,上面寫著一行醒目的大字:"請向小河獻愛心吧!"消息很快傳開了。
小熊力氣大,用手推車裝滿垃圾,運了一趟又一趟。大白鵝劃著船,和小灰鴨、大烏龜一起撈凈了漂浮在水面上的臟東西。河馬大伯和鱷魚大叔潛到河底,挖出了烏黑的淤泥。小動物們又一起動手,運來磚頭、水泥和石灰,砌了一個又一個花壇,種上花,植了草。
一天天過去了,小河又變了模樣。小河兩岸,草綠了,花紅了,蟲兒叫了,鳥兒唱了。小動物們坐在石凳上說話、看書,在樹叢里捉迷藏、逮蟋蟀,玩得可快活哩!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一)內容簡介
薩沙是小畫家,但要得到薩沙的畫可難了,他總是找理由拒絕小朋友的請求。一天,在小路上出現(xiàn)了美麗的畫和愿意為大家畫畫的小女孩——卡佳,這讓薩沙感到不快樂,他決定和卡佳“搗蛋",破壞卡佳美麗的圖畫……
(二)主題分析
這是一段發(fā)生在孩子們中間的交往風波。故事讓孩子感悟人與人交往的智慧:大方可以贏得朋友,寬容可以化解矛盾;你快樂,我也會快樂。
(三)情節(jié)分析
薩沙是小畫家,只是對同伴很不友好。卡佳也是個小畫家,但她愿意為大家畫畫,大家都喜歡卡佳。薩沙心生妒忌,存心給小路上的畫搗亂,但卡佳的寬容打動了薩沙,薩沙變了,最后他贏得了同伴的友誼。
這個故事仿似發(fā)生在孩子們中間,“薩沙”就是孩子們身邊的你和我。故事在孩子熟悉的情景中開始。在故事的進展中,孩子們感受到了卡佳的善良與寬容,禁不住喜歡上了她。
面對卡佳的寬容,薩沙終于變了。其實,這個時候,身邊的那個“薩沙”也應該變了。最后在鯨魚背上坐著一群共同生活、友好相處的快樂兒童。
(四)角色分析
對比繪本里兩個主人公薩沙和卡佳的表情,我們可以讀出他們不同的心態(tài)和情緒。故事開始,薩沙的頭拾得高高的,他是那么驕傲,這使他失去了小朋友的友誼。小路上,出現(xiàn)了卡佳和美麗的畫,這讓薩沙睜大眼睛有些吃驚,從他的表情上我們可以讀到他內心的失落和焦慮。薩沙的種種不友善舉動讓讀者擔心,也產生好奇:面對薩沙的搗蛋,卡佳會怎么做?兩個孩子之間會發(fā)生“戰(zhàn)爭"嗎?
和薩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卡佳的表情始終是平和的,臉上笑瞇瞇的。果然,卡佳總是有辦法拯救圖畫里的`“危險場面”。她胸有成竹、智慧的樣子讓小讀者不由得為她喝彩,也明白了卡佳受到小朋友喜歡的原因。
最后,薩沙終于被卡佳的寬容所感動,他找回了失去的友誼,快樂又回到了他的臉上。薩沙的回歸讓讀者欣喜,這正是大家期待的美好結局。
(五)圖畫分析
故事的畫面寫實,表現(xiàn)了角色生活的情景。兩個孩子在圖畫里的情景被描繪得具有童話色彩,真實中有些意外的好玩,表明這只是一場孩子間的游戲。
隨著孩子之間的“較量”,畫面的變化表達了兩個孩子不同的心態(tài)和情緒變化。美麗的畫面被薩沙“搗蛋"變得混亂,可以看出他內心的焦慮:而卡佳總能“拯救"混亂的場面,使畫面變得更整齊美好,表現(xiàn)了她的友善和智慧。
(六)語言分析
故事的語言符合孩子的語言特點,一些語氣詞使對白活潑、好玩,如薩沙話語里帶的語氣詞,反映了他不同的態(tài)度和心情:有時傲慢,有時好奇,有時失落,有時得意,有時驚訝……讀者可以通過模仿圖書中的角色對話,了解角色的心理活動,感受他們的心情。
(一)活動設計1
1.設計意圖共同生活的人們應該彼此相愛、充滿友誼。但是生活有快樂也會有煩惱,幼兒之間可能會產生矛盾,甚至沖突。故事講述了發(fā)生在兩個孩子之間的沖突故事。讀者通過閱讀,判斷兩個孩子的行為,尋找解決矛盾有益的、聰明的辦法。孩子體會到小朋友在一起,善良寬容是健康的心理,樂于接納同伴、自信大方的態(tài)度會受到大家的喜歡。
通過“傳紙作畫"的游戲,幼兒合作完成“我們的畫”。解讀朋友畫里的意思,了解朋友的心意,傳遞自己的情誼,感受共同生活的快樂。
2.活動目標(1)欣賞繪本,比較故事中人物的行為和態(tài)度,體驗共同生活的友善情感。
。2)共同完成圖畫,體驗合作的樂趣。
3.活動準備·《小路上的畫》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圖畫工具
4.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
出示第2面,欣賞美麗的圖畫,介紹小主人公薩沙。
一薩沙有什么本領?你從哪里可以看出?(薩沙手上拿著畫筆,表情自信;周圍掛滿他畫的美麗圖畫,他是小畫家)
一這樣圖畫很棒的人,我們怎么稱呼他?你還知道或聽說過誰也是畫家?
小結:畫家用畫筆描繪美麗的景象、人們的樣子,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畫家是會創(chuàng)造美的人。薩沙是幼兒園里的小畫家。
(2)欣賞故事
、傩蕾p故事前半段。
一為什么大家不愿意和薩沙說話呢?從他的臉上,你能找到答案嗎?
一卡佳的臉上又是怎么樣的?為什么卡佳會受到小朋友歡迎?
(孩子觀察畫面,對比兩個孩子的態(tài)度和話語:薩沙是驕傲的,不愿意為小朋友畫圖;卡佳不一樣,小朋友想畫什么,她就可以為大家畫什么)
小結:小朋友一定喜歡愿意為大家做事的孩子。
一看到卡佳在小路上畫的大輪船,薩沙開心嗎?為什么他不開心嗎?他是怎么做的?你覺得他這樣做對嗎?他的心里會怎么樣呢?(幫助孩子觀察畫面的細節(jié):從薩沙的表情讀出他內心的不安)
小結:小畫家是創(chuàng)造美麗的人,故意破壞美麗的圖畫是不對的。
一如果你是卡佳,看到美麗的圖畫被破壞了,你會怎么做呢?
一如果卡佳照你說的做,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鼓勵幼兒講出自己的想法,引導幼兒正確的行為和心理)
、诶^續(xù)欣賞故事。
一卡佳是怎么做的?這時候卡佳的心情怎么樣?你喜歡卡佳的做法嗎?為什么?
一你遇到過讓你生氣的事情嗎?你有什么好辦法讓自己不生氣呢?
小結:小朋友在一起總會碰到不開心、不如意的事情,試著做開心的事情,就會讓自己開心起來。
(二)活動設計2
1、設計思路
孩子在群體中會有困惑,會經常和同伴產生矛盾。他們處理問題往往意氣用事,缺少經驗,方法簡單。本書承載的主題——“大家在一起做快樂的事情”,可以提醒幼兒調整心態(tài),以樂觀的態(tài)度、友善的做法解決問題,化解矛盾,與人和諧相處。
大班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已經有合作意識,他們也能感受到共同生活的快樂。利用故事情景“小路",幼兒分小組玩“探路尋寶”的游戲。故事中“卡佳”的形象為幼兒樹立了榜樣:小朋友之間不只有競爭,更有協(xié)作與友誼;顒娱_始明確游戲規(guī)則:必須小組成員一起找到“寶貝”才算勝利;顒又薪處熖嵝延變鹤觥翱选币粯拥暮献髡摺
教師事先合理設計尋寶路線,恰當設置障礙,讓幼兒通過努力才能尋到“寶貝”。尋寶過程中,幼兒看懂“紙條提示”(指令單)是重點,依圖找準路徑,完成任務,最后才能找到“寶藏"。
2、活動目標
(1)玩“探路尋寶”的游戲,讀懂指令單,根據圖示找出路線。
(2)分小組比賽,克服障礙,共同完成任務,愿意和同伴商量解決問題。
3、活動準備
班務情況,保證幼兒安全等
·每組準備一面旗子,上面寫有數(shù)
具或食品等
4、活動過程
。1)回顧故事
—上次我們講了個故事,還記得故事里有誰嗎?你最喜歡誰呢?為什么呢?(卡佳善良大方,樂于幫助同伴,能給別人帶來快樂,這樣的孩子大家都喜歡)
—故事發(fā)生在哪里?(小路上)幼兒園也有許多小路,在幼兒園小路上可能會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發(fā)生呢?(幼兒猜想)
—幼兒園小路上有你們這些可愛的、快樂的孩子們,就會有許多有趣的、好玩的事情發(fā)生。
一告訴大家一個大秘密:幼兒園的小路上藏著許多“寶藏”,會是什么呢?想不想去玩“探路尋寶”的游戲,挖出“寶藏”呢?
。2)布置任務
幼兒三人為一小隊,帶上旗子,上面標有數(shù)字,表示第幾“尋寶小隊”。要一起找到寶藏才能算勝利!
“尋幼兒組成“尋寶小隊”,揮舞小隊的旗幟,鼓舞士氣。
—(出示“藏寶圖”,即指令單)“寶藏"藏在哪里呢?
—這是個秘密。在尋寶的小路上、樓梯口、走廊上有放著“藏寶圖”的“指令箱”。打開箱子取出“藏寶圖”,根據上面要求完成小任務,找出“尋寶”路線,繼續(xù)出發(fā)找到下一個“指令箱”……最后找到“寶藏”。在每個“指令箱”旁邊有個“指令官”(教師),他(她)可以判別你們小隊是否已經完成任務,可以過關或者不能過關。如果不能過關,只能重來,直到“指令官”認為您們已經通過,才可以繼續(xù)尋寶。最先找到寶藏的小組就算勝利。
。3)尋找寶藏
①參考路線:在走廊上、樓梯口、活動室等幼兒熟悉的地方,放置若干“指令箱”。
幼兒拿著藏寶圖1從教室出發(fā),根據藏寶圖1的指令“尋寶”,走上樓梯1層,在“指令箱”里找到另一張藏寶圖2,根據“藏寶圖”提示完成“一起唱歌”的任務,繼續(xù)出發(fā)尋找下一個“指令箱”……
、凇爸噶罟佟笨梢愿鶕£犜谝黄鹜瓿扇蝿盏那闆r和質量,判別他們是否可以過關。如果過關,繼續(xù)“尋寶”;如果不能過關,小隊將重來,直到“指令官”表示可以通過……
、塾變撼霭l(fā)去尋寶,教師指導。
幫助幼兒讀懂指令單,按照指令單的提示找出尋寶路。
根據“小任務”內容,幫助幼兒判別集體完成還是由個別幼兒完成。如有的任務必須在一起完成,而有些任務可以由幼兒商量,選擇個別小朋友來完成,如剪一個五角星,就可以選擇某個小朋友完成。
提醒幼兒一起尋找寶藏,做“卡佳”一樣的合作者,和同伴商量解決問題。
(4)分享寶藏
、俳涍^4~5個“指令箱”,幼兒尋到寶藏,一起分享“寶藏”,體驗快樂。
②評選“最佳合作者”。
(三)活動拓展
1設置心情角。幼兒把自己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情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繪制
成“心情故事”。
2找到寶藏的“尋寶小隊”,在一起分享成功喜悅,交流分享“探路尋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談談更好、更快地解決問題的辦法。沒有找到寶藏的“尋寶小隊”一起討論:為什么沒有找到“寶藏”呢?是什么原因?找出原因,可以讓他們重來一次。
3幼兒模仿“藏寶圖”(指令單)的樣子,制作新的“藏寶圖”,根據“藏寶圖”嘗試布置成“尋寶路線”,讓其他孩子嘗試“尋寶”。
(四)閱讀區(qū)的閱讀活動
1.布置幼兒園簡易地形圖。幼兒觀察地形圖。知道幼兒園教室、活動室和設施的分布,了解各種圖示、標志、符號等
。ㄖ芫辏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和含義,豐富詞語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東張西望、半信半疑。
2、能根據特定的畫面大膽猜測故事中情節(jié)的發(fā)展,能夠用完整、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
3、能根據故事內容進行表演,體會表演的快樂。
4、大膽想象,嘗試講述故事的不同發(fā)展。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PPT課件、老虎和狐貍及其他小動物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猜一個謎語,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到"遠看像只貓,生來脾氣暴,張開大嘴一聲吼,嚇得百獸都發(fā)抖。"(老虎)
師:老虎被稱為什么?(山中之王)
師:森林里的動物怕不怕老虎?
師:可是在森林了發(fā)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只動物比老虎還厲害,小動物們見了它都跑了,想不想知道它是誰?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二、出示《狐假虎威》ppt,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結合每一幅圖片有感情的講解,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尋找食物,一只狐貍從老虎身邊竄過,老虎撲過去把狐貍逮住了。小朋友猜一猜老虎會不會把狐貍吃了?若是沒有,狐貍會怎樣對老虎說呢?
2、幼兒大膽講述。
師:生動的講述狐貍的語言,并讓幼兒重復"你敢吃我"這句話,理解其含義
師:老虎相信狐貍的話嗎?(幼兒回答)
師:老虎有點相信又有點懷疑,就是半信半疑。幫助幼兒理解半信半疑這個詞。然后教師繼續(xù)講述故事:狐貍和老虎一前一后……。東張西望。你們看走在前面的狐貍是什么樣子?走在后面的狐貍是什么樣子?(狐貍: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 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請幼兒進行表演。
師:森林里的小動物們看到狐貍大搖大擺地走過來,它們會怎么樣?為什么?
猜一猜狐貍的心情是怎樣的?狐貍會對老虎說什么呢?
小動物們到底是被誰嚇跑的呢?
現(xiàn)在老虎相信狐貍說的話了嗎?狐貍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了,這就是狐假虎威。
3、完整欣賞一遍故事。
。1)聽完這個故事之后,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老虎?為什么?
。2) 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呢?你從哪里看出來?
。3)你喜歡狐貍的做法嗎? 為什么?
三、進行故事表演。
1、請小朋友表演狐貍跟老虎之間的對話。表現(xiàn)出狐貍眼珠骨碌碌一轉想壞主意的樣子。又非常"得意洋洋"的樣子。和老虎"半信半疑"的表情。
2、老虎跟著狐貍朝森林深處走去,狐貍"搖頭擺尾""神氣活現(xiàn)"的樣子。老虎"東張西望"的樣子。
3、其他小動物們見到狐貍跟老虎害怕的逃跑的樣子。
4、幼兒分組或合作表演,教師和小朋友集體評議,鼓勵幼兒大膽表演。
活動反思:
《狐假虎威》一則非常讓幼兒感興趣的成語故事,里面的狐貍跟老虎也有許多對話,詞語生動形象,性格鮮明對比,而且也非常適于幼兒來進行表演。所以,在設計活動中,特注重幼兒運用動作、表情、語氣、語調、眼神來大膽的表現(xiàn)。同時,對于故事的內容幼兒也更容易理解,老師在講述的過程中應該更善于啟發(fā)幼兒來大膽的猜測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并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來表述,在環(huán)節(jié)過渡中應注意語言的銜接,不要跨度太大。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解讀畫面中老鼠、貓、狗等進城堡的過程,根據畫面線索大膽推測情節(jié)。
2.能細致觀察,并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圖片若干(門、鞋柜、廚房、臥室、床)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廢棄的古堡
導入:瞧,這是一幢廢棄的古堡。
多媒體播放緊張的音樂——出示古堡的圖片。
關鍵問題:你覺得古堡里會有什么?
重點關注:幼兒對音樂的感知和古堡的想象。
小結:緊張的音樂、陰森森的古堡給了我們很多可怕的想象。
二、觀察判斷:誰進了古堡?
多媒體出示小老鼠。
過渡語:有一只小老鼠和你們想得有點不一樣,既然是廢棄的古堡,說明曾經有人住過,那里面會不會有一張床呢?這張床對小老鼠來說就可以睡個好覺啦。老鼠決定進古堡。
1.局部猜測:判斷老鼠進古堡的路線
多媒體出示五張剪輯的圖片:老鼠在門口、鞋子里、廚房門口、走廊和床上。
關鍵問題:老鼠在哪兒?根據這些圖片,推測一下老鼠進古堡后的路線是怎樣的`?
重點關注:能否根據圖片信息及生活經驗判斷老鼠進古堡的路線。
小結:老鼠從大門進入古堡,經過鞋柜、廚房、走廊,最后來到臥室的床上。
2.完整觀察:判斷老鼠行走中的潛在危險
過渡語:好像一切都很太平,沒有任何危險?讓我把圖片展開。
多媒體出示五張完整的圖片,每張圖片上貓都緊緊跟著老鼠。
關鍵問題:貓隨著老鼠一路跟到床上,為什么前面四次機會它都沒有下手捉老鼠?小老鼠在床上睡著了,這個機會怎樣?為什么?
重點關注:幼兒根據圖片信息的判斷、推測及豐富的想象。
關鍵問題:可是……怎么了?怎么會有狗?
多媒體出示圖片:貓正要張大嘴巴吃老鼠,可是狗出現(xiàn)了。
重點關注:幼兒對意外情況的情緒及狀態(tài)。
小結:貓一路跟著老鼠,沒想到最后最好的機會吃老鼠時,狗卻出現(xiàn)了。
3.聚焦捕捉:判斷跟隨老鼠的其他危險
過渡語:怎么會這樣?讓我們倒過來看看,圖片中有沒有我們遺漏的信息。
多媒體按前面的順序倒過來出示圖片:床、走廊、廚房門口、鞋子里、大門。
關鍵問題: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說明:床和走廊圖片中有狗的影子出現(xiàn),而廚房等地方需要教師提供更多的圖片,稍微延伸一點才能發(fā)現(xiàn)狗的影子。
重點關注:幼兒對圖片細節(jié)的觀察及判斷。
小結:原來狗一直跟著貓,而且跟蹤的距離由遠慢慢變近。
關鍵問題:還有其他的發(fā)現(xiàn)嗎?
小結:貓頭鷹也一直跟著狗。
總結:原來小老鼠進城堡,后面跟著貓;貓進城堡,后面跟著狗;狗進城堡,后面跟著貓頭鷹?匆粡垐D片時一定要仔細,才能發(fā)現(xiàn)里面的每個小秘密,看幾張圖片時一定要將前后聯(lián)系起來,才能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關系。
三、推薦繪本:《老鼠,小心》
師:老鼠最終有沒有遇險呢?大家可以去看看這本書,名字就叫《老鼠,小心》。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集中教育活動:語言——落葉(散文)
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內容,激發(fā)欣賞散文詩的興趣,感受作品優(yōu)美的意境。
2.能參照原文進行聯(lián)想,仿編。用動作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對詩歌的感受。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投影。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秋天到了,一片片的樹葉從樹枝上飄落下來。樹葉都飄到哪兒去了呢?
2.幼兒完整的欣賞教師朗誦的配樂散文詩,初步理解作品的內容。
(1)文詩的題目叫什么?
(2)落葉都飄到哪里去了?
3.教師出示圖片,有感情的朗誦配樂詩,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并學習短句。
(1)樹葉落在地上,誰爬過來了,它把樹葉當成了什么?
(2)樹葉落在溝里,誰爬過來了,它把樹葉當成了什么?
(3)樹葉落在河里,誰爬過來了,它把樹葉當成了什么?
(4)樹葉落在院子里,誰看見了,它是怎么說的?
4.幼兒分角色邊欣賞散文詩邊表演。
5.啟發(fā)幼兒進行聯(lián)想.仿編。
樹葉還會落在哪里呢?誰會看見,它會把樹葉當成什么?
6.朗誦自己仿編的新詩。
附散文:
落葉
秋風起了,天氣涼了,一片片樹葉從樹枝上飄落下來。
樹葉落到地上,小蟲爬過來,躺在里面,把它動作屋子。
樹葉落在水溝里,螞蟻爬過來,坐在上面,把它當作小船。
樹葉落在河里,小魚游過來,藏在底下,把它當作小傘。樹葉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見了,說:“來信了,催我們到南方去了!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現(xiàn)在多數(shù)父母忽視對孩子勇敢意志的培養(yǎng),表現(xiàn)在對孩子包辦代替的過多。大班幼兒在生活中有遇到困難的實際經驗,然而缺乏勇敢面對困難和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的習慣。從這個意義上說,幼兒還需要依賴于成人的教育和指導。通過講解動物寶寶心靈成長圖書《勇敢的小海龜》和播放紀錄片在《海里飛翔》的視頻,再加上我設計的《逃生訓練》小游戲,教育幼兒當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勇敢面對困難,戰(zhàn)勝困難。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和猜測閱讀,想象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并嘗試用較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海龜?shù)纳L旅程,培養(yǎng)幼兒勇敢頑強的精神。
3、激發(fā)幼兒保護小海龜,增加環(huán)保意識。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準備】
游戲時激烈的音樂、講故事播放海浪聲的優(yōu)美音樂、《在海里飛翔》視頻、故事圖片、幻燈片《勇敢的小海龜》、藍色地墊、數(shù)字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音樂導入《優(yōu)美的海浪聲》音樂,引出課題。
1、小朋友,我們首先來聽一段好聽的音樂,仔細聽。這是在哪兒呀?
播放《優(yōu)美的海浪音樂》,這個故事就發(fā)生在大海。
2、出示第一幅圖(沙灘上許多的海龜?shù)埃涸诤_叺纳碁┥嫌性S多的什么呀?這可能是誰生的蛋?請幼兒舉手回答。
3、出示第二幅圖(小海龜破殼而出):引出課題,今天王老師就和小朋友玩小海龜?shù)挠螒颉?/p>
二、基本部分:逐幅播放幻燈猜測閱讀,想象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并通過游戲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講述故事。最后利用海龜?shù)纳L旅程的紀錄片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一)猜想故事情節(jié),通過游戲,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第二幅圖(小海龜破殼而出):體驗小海龜是怎樣破殼而出的。
提問:你們誰知道小海龜是怎樣破殼而出的?誰來試一試?請兩個小朋友下來做動作演示。
大家站起來自由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做海龜破殼而出的動作。
2、出示第三幅圖(小海龜爬向大海):猜測故事發(fā)展并嘗試用較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小海龜破殼而出他會爬向哪里?(爬向大海。)為什么?(大海是海龜?shù)募,他要是遠離大海,爬向陸地就會脫水而死,還會被其他動物吃掉。)
提問:在爬向大海的過程中他會遇到那些危險?請幼兒舉手回答。
3、出示第四幅圖(成群的海鷗在上空鳴叫):
小海龜會怎樣勇敢的面對呢?本問題重在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散想象小海龜將會遇到的各種情形。
師:我們也試著像小海龜那樣勇敢地從沙灘爬向大海吧。引出游戲環(huán)節(jié)。
4、游戲:《勇敢的逃生訓練》,播放激烈游戲的音樂。體驗小烏龜?shù)挠赂,從原本的恐懼和害怕逐漸變得勇敢起來。
教師講解游戲玩法:幼兒當小海龜,老師當海鷗。數(shù)字墊是海龜?shù)某錾,所有小朋友在?shù)字墊上四肢著地準備好。小朋友的任務是迅速地從出生地爬向大海(藍色地墊處)。
游戲規(guī)則:小海龜在數(shù)字墊上準備好,聽到音樂聲響起時才能開始爬。在爬的過程中要注意安全,盡量不要發(fā)生碰撞。音樂停,游戲結束,爬到藍色地墊處(大海)就獲勝。被老師抓到的小朋友,停止游戲。
游戲進行三次。每次游戲結束可找一兩個小朋友總結經驗。(當海鷗抓你的時候,你是怎樣想的?你是怎樣逃脫的?)
5、出示第五幅圖(小海龜在大海里的海草叢中)
提問:小海龜爬到哪里了?(小海龜爬向了海洋深處)。小海龜在大海里就安全了嗎?他在大海里會遇到什么危險?小海龜該怎么辦?
。ǘ┎シ拧秲(yōu)美的海浪聲》音樂背景。通過播放幻燈老師完整講述故事《勇敢的小海龜》。
1、我們首先看書的封面,簡單介紹封面內容。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勇敢的小海龜》。
3、故事結束后提問:
小海龜在什么時候表現(xiàn)得勇敢?你覺得你在什么時候表現(xiàn)得很勇敢?引導幼兒聯(lián)系實際生活,使自己變得勇敢。
你認為誰是最勇敢的人?請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4、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也會像小海龜一樣慢慢長大,在成長的道路上肯定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挫折。我們小朋友能不能像小海龜一樣勇敢的面對?
。ㄈ┎シ偶o錄片《在海里飛翔》視頻片段。
1、小海龜?shù)降资窃鯓映砷L的呢?下面請老師播放小海龜在海里旅程的視頻。這是宮老師辛苦制作出的視頻,送給小朋友做禮物。
2、播放《在海里飛翔》視頻。教師稍加講解。
3、師:你們喜歡小海龜嗎?請你對小海龜說出你最想說的一句話。
4、教師小結:老師也認為小海龜特別勇敢,當困難來臨的`時候它會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我們大家都要向小海龜學習。
三、結束部分:所有海龜都被列為瀕危動物,請大家保護海龜,增加環(huán)保意識。
師:海龜現(xiàn)在已經很稀少了。因為,它們到水面透氣時,可能會被漁網、吊鉤捕到。它們最愛吃的是水母,每年許多海龜因為吞食塑料袋而死亡。這是人們亂扔塑料袋,它們把塑料袋當成了水母。如果人們長此下去,海龜就會像恐龍一樣在地球上消失。
海龜已經在海洋里生存了2、3億年了,海龜比恐龍出現(xiàn)的還要早。你們想不想讓海龜繼續(xù)在海洋里生活?那我們應該怎樣做?請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請小朋友把今天王老師講的《勇敢的小海龜》的故事講給你周圍的人聽聽,讓大家一起行動起來保護小海龜,好不好?
教學反思:
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fā)展語言的方法。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為重要部分。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為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jié)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大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大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運用豐富優(yōu)美的詞句表述四季樹木的特征及給人們的感受。
2.熟悉詩歌內容,了解詩歌句式,大膽仿編兒童詩。
3.感受詩歌的意境和韻味,體驗成功仿編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
2.圖譜(教師、幼兒)
重點:充分感受詩歌的韻味和結構,有感情地朗誦。
難點:創(chuàng)編屬于自己的兒童詩。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表述四季樹木的特征及感受
(一)認識四季的樹木
1.小朋友,你們認識圖片上的四棵樹嗎?你們知道這些樹代表的是哪個季節(jié)?
2.教師:圖片上分別是春天的桃樹、夏天的梧桐樹、秋天的楓樹和冬天的松樹。
。ǘ┟枋鏊募镜臉淠
1.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那就讓我們先來看看春天的桃樹。
春天里的桃樹怎么了?桃花是什么樣的?你有哪些好聽的詞來說一說春天里的桃花?在春天里看到*****的桃花,你想到了什么?
2.再來看看梧桐樹吧!有哪些好聽的詞可以形容夏天很綠很多的梧桐樹葉呢?閉上眼睛想想在炎熱的夏天,站在****的'梧桐樹下,會有什么感覺呢?
3.這是秋天的楓樹和冬天的松樹。楓葉到了秋天就會變的?誰有好聽的詞?
我們遠遠地看著**的楓葉感覺怎么樣?到了寒冷的冬天,火紅的楓葉就會凋零,可是你們看松樹,松樹在冬天里又是怎么樣的呢?
二、朗誦詩歌第一段,了解詩歌句式
1.四季的樹木真美呀!我也想把自己變成其中的一棵樹,聽一聽我想變成一棵什么樹?(配樂朗誦詩歌第一段。)
2.我想變成一棵什么樹?為什么要變成春天里的一棵桃樹呢?(朗誦詩歌第一段。)
3.我把這好聽的詩歌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一邊聽一邊看。(出示圖譜)
4.看著圖譜一起來朗誦。
三、仿編兒童詩,體驗成功創(chuàng)編的快樂
1.討論:假如你是一棵樹,你愿意變成一棵什么樹?為什么要變成******的樹呢?
2.分組仿編詩歌。
誰愿意變成春天的桃樹(夏天的梧桐樹、秋天的楓樹、冬天的松樹)?請你約上你的好朋友一起說一說。
3.誰愿意來朗誦一下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分組朗誦兒歌)
4.小朋友朗誦的太美了,我們把這四段連起來,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假如我是一棵樹》。
5.配上音樂,完整地來朗誦一遍吧!
四、活動延伸。
除了圖片上的樹,你還想變成一顆怎樣的樹呢?我們回去以后也把它畫下來,編成更好聽的兒歌吧!
大班語言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一、從小猴子下山一事無成的故事里,教育學生做事必須一心一意。
二、認識生字:猴、塊、非、扛、棵、桃、扔、捧、圓、可、林,會用“又……又……”“蹦蹦跳跳”,并初步學會運用量詞“一只、一塊、一個、一棵”。
三、能流利地有感情地讀課文,并能復述。
課前準備:放大課文插圖。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講故事、學生字,初讀課文。
第二課時:表情朗讀課文,復述。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一個故事,題目叫《小猴子下山》。
教學:猴。提示:猴是野獸,所以是“”。注意“侯”少了一豎。例如“喉”也是沒有一豎的。
小猴子下山,到了哪些地方,請看看圖,自己拼讀生字。學生自學后,結合學生回答,教學下列圖旁出現(xiàn)的生字。
一塊(kuài)玉米地里一棵桃(táo)樹下
結著又大又圓(yuán)的西瓜地里樹林子
教學:塊。
學生看圖識字,引導引用數(shù)量詞。
“一塊糖”,“一塊餅干”。這種東西一般有個平面!耙粔K黑板”、“一塊玻璃”.
教學:棵。
一棵樹,還有什么也說“一棵”?
“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苗”;“一棵瓜秧”。
指點:細而長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長的用“一棵”。
教學:圓(kē)。
“圓”,西瓜圓的。注意前鼻音發(fā)準。
“圓圓的月亮”、“圓圓的太陽”、“圓圓的大汽球”。
不僅圓還大,就說“又圓又大”。引導記住“圓”的字形。
教學:林。
許多樹長成一片,就是樹林。這“林”叫“雙木林”。
三、初讀課文。
學了些生字,知道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著來到“桃樹下”,而后又來到“西瓜地”,最后追到“小樹林邊”。
還有生字沒教,你們一邊讀,一邊自己學。
四、檢查自學效果。
結合引導學生弄清課文主要內容。
小猴子下山拿過哪些東西?
利用前面圖旁的板書:
教學桃(táo)。
桃子是結在樹上的,是“木”字旁。指點“兆”的`筆劃筆順,可復習“跳”。并指點“瓜”的里面是“l(fā)”。
最后又去追什么?(小兔子)
小猴子下山結果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沒得到。)
五、再教生字(出示小黑板)
掰(bāi);用手把東西分開叫“掰”。(動作演示)
扛:用手把東西放在肩上叫“扛”。(動作演示)
捧(pěn):用兩手把東西放在胸前叫“捧”。(動作演示)
扔(rēng):玉米它不要了,西瓜也不要了,東西不要了,把它丟掉叫“扔”。
。ń虒W以上生字均以手的動作演示,以幫助理解字義。)
扛、捧、扔都是表示手的動作,都是“”,重點指導寫“棒”的右下“豐”!叭印钡挠野脒叄澳恕惫P劃為橫折折折鉤。
復習鞏固生字,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出示小卡片::工、奉、乃。
拼字游戲:給“”找朋友。
1.先將“”分別與“工”、“奉”、“乃”組合,讓學生念。
2.請學生讀出字音,“捧”、“扛”、“扔”。
二、閱讀課文。
1.要求一字一字讀正確。
2.指導讀流利。
出示第三節(jié)課文,學會讀出節(jié)奏。
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一棵桃樹/下。它/看見/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指導學生看詞兒,讀出句子的節(jié)奏。
各自讀全篇;再指名輪讀全篇。
3、述課文。
1).不看書說,記不清了再看書。(各自練習)
2).指名復述。
四、指導表情朗讀。
1.第一節(jié),語氣像講故事一樣.
2.指導讀“又……又……”
玉米又大又多
桃子又大又紅
西瓜又大又圓
結合進行說話訓練。
a.太陽____。蘋果。
。ㄌ峁┲髡Z)
b.獨立用“又……又……”說話。
又……又……。
3.繼續(xù)指導朗讀。(第二節(jié)一第六節(jié)。)
“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北憩F(xiàn)出很得意的樣子。(示范)
“猴子看見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你們有沒有想到它會把玉米扔了?(覺得猴子可笑的口氣)(指導)
它看見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非常高興,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保ㄗx出覺得猴子更可笑的口氣,語氣加重)
誰來試試,指名讀。
“它看見一只兔子蹦蹦跳跳,真可愛,它非常高興,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保ㄓX得猴子真不像話,用批評小猴子的口氣讀)。
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ㄒx出猴子灰溜溜的、失望的神情。)
指名讀、齊讀、練習有表情地朗讀。
五、創(chuàng)造性復述。
想象小猴子回家后,和媽媽的一段對話。
提示:①老猴子會怎么問?②小猴子可能怎么回答?③聽完了小猴子的話,老猴子又可能怎樣教育小猴子。④小猴子又會怎么回答。⑤小猴子又下山了,這一次它可能是怎樣吸取教訓的。
連貫復述。
〔板書設計〕
結合字詞教學,指導朗讀等活動,組成下列板書:
玉米又大又多掰扛扔
桃樹又大又紅摘捧扔
西瓜又大又圓摘抱扔
小兔子蹦蹦跳跳追空著手
李吉林教學設計——《小猴子下山》
大班語言教案 篇9
【活動準備】
為使活動呈現(xiàn)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與游戲之中,我做了如下準備:
(1)《猴子學樣》的課件、掛圖,《猴耍》《猴子學樣》的音樂。
(2)故事表演用的道具:四棵大樹,扁擔四根,草帽、猴子面具若干。
【教學流程】
音樂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教師講述故事——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看掛圖講述并表演故事——教師與幼兒完整表演故事——幼兒分組表演故事——活動結束
我一開始用音樂《猴!穼耄層變褐攸c模仿猴子的一些滑稽表情動作引起幼兒興趣;教師采用故事中斷法,給幼兒思考的空間并重點讓幼兒知道遇事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之后讓幼兒完整欣賞故事,重點引導幼兒感受故事中猴子、老爺爺?shù)腵滑稽動作及表情;接下來教師逐幅出示掛圖,重點讓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大膽用語言表達故事,并開始嘗試表演;教師簡短小結后與幼兒共同表演,提升幼兒表演的欲望;幼兒分組表演,人人參與活動;幼兒表演結束后,教師建議將此節(jié)目定為六一節(jié)目之一進行排練。
說活動延伸
我將在班內表演區(qū)投放道具進行表演,作為活動延伸。
對于本次活動,我簡單說以上幾點,當然整個活動下來,肯定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及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教案意義】
活動目標是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指導作用。根據大年齡特征及本班實際情況,我將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能感受故事中猴子、老爺爺滑稽動作及表情,并能夠大膽用語言表達。
2、能表演故事中夸張、幽默的動作。
3、學會遇事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
大班語言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了解多種多樣的冰激凌,感受其味道的不同。
2.知道好吃的冷飲不能多吃,認識到貪吃冷飲對身體的危害。
活動準備
1.冰箱、各種冰激凌、模擬"冷飲店"。
2.《冰激凌小姑娘》故事掛圖。
3.幼兒用書第4冊第36--37頁。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生活活動教育幼兒平日不要吃過多的冷飲,以免傷害身體。
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
1.教師啟發(fā)幼兒圍繞"天氣熱了,你想吃什么?"展開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到"冷飲店"去購買冰激凌。
購物前談話,提出要求。
幼兒分小組逛"冷飲店"?上纫龑в變河^察各種冰激凌,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請營業(yè)員(教師模仿)重點介紹幾種有代表性的冰激凌。
第二階段
1.幼兒品嘗冰激凌。
你吃的冰激凌叫什么名字?味道是怎樣的?
峽山區(qū)岞山街道岞山幼兒園教師備 課 卡
2.引導幼兒說說平時自己還吃過那些冰激凌?是什么味道的?還看見過那些冰激凌?
3.邊出示掛圖邊講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貪吃冷飲對身體的危害。
提問:這個小姑娘為什么叫冰激凌小姑娘?最后為什么小姑娘感到肚子疼了?吃冰激凌應該注意什么?
引導幼兒討論:夏天應吃什么感到涼爽而且不傷害身體?知道炎熱的夏天應多喝白開水,多吃新鮮的水果。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第4冊第36--37頁,進一步學習故事內容,理解貪吃冷飲對身體的.傷害。
2.請幼兒將知道的多吃冷飲的危害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反思:
從執(zhí)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拼音教案03-23
大班語言家教案12-30
大班語言守株待兔教案03-24
大班語言秘密教案03-26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03-26
大班語言領域教案03-20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03
大班語言教案11-04
大班語言教案(經典)08-13
大班語言教案[精選]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