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模板錦集8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目標:
1.欣賞散文詩優(yōu)美意境,感受小雨滴頑皮的快樂。
2.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感受,結合生活經驗創(chuàng)編。
過程:
一、欣賞散文詩
1.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
2.我喜歡春天的風,輕輕的,柔柔的。你喜歡春天的.什么?
3.春天怎么樣?
4.聽春天里還有什么?
5.它會到哪里,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6.小雨滴到了哪里?
7.到了草里,是怎么做朋友的?
8.怎么到小花上的,還會去哪里?
9.師念散文詩10.小雨滴都到了哪些地方?
11.沙灘上走上去有什么感覺?
12.還到了哪些地方?
13.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雨滴?
14.什么地方覺得它很頑皮?做什么頑皮的事情很有趣?
二、創(chuàng)編
1。小雨滴還會到哪里?還會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和好朋友說說。
2。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
3。你們喜歡小雨滴嗎?不僅你們喜歡,小花、小草等都喜歡,這是為什么?
三.師總結。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欣賞,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
2、喜愛文學作品,并能用語言或繪畫的形式來表現(xiàn)。
3、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電腦動畫《小水滴旅行記》、畫筆、供幼兒繪畫的空白圖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討論話題,引出活動內容。
小朋友,你們喜歡旅行嗎?除了人喜歡旅行,還有其他的東西也喜歡旅行嗎?今天,陳老師帶你們一起來看看小水滴是怎么旅行的?
二、分段欣賞動畫《小水滴旅行記》
1、第一段:小水滴怎樣才能和大雁姐姐去旅行呢?
誰可以幫助小水滴飛上天?
下面,我們看看是誰幫助小水滴旅行的.?
2、第二段:是誰幫助小水滴旅行的?
太陽公公是怎樣幫助小水滴的?小水滴變成什么了?
小水滴變成水蒸汽,又到哪兒旅行了?
3、第三段:水蒸汽飛呀飛呀,變冷以后,三個一伙,五個一群,這時候它們變成什么了? 你們看,下面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4、第四段:這次,它變成什么?為什么會變成小雪花?
小水滴想家了,你們說說誰幫助小水滴回家呢?
5、總結:小水滴從大海出發(fā)去旅行,經過許多有趣的事情,又回到了大海。
三、完整欣賞動畫《小水滴旅行記》
1、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水滴是怎么旅行的?
2、師生共同總結:小水滴在旅行的過程中變成水蒸汽,又從水蒸汽變成白云,白云變成小雨、雪花,最后變成小水滴回到大海。
四、操作活動
1、引導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故事內容。
2、幼兒互相欣賞、自由講述。
活動反思:
一堂課下來,我覺得整堂課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互動,互動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動力,幼兒之間的互動是有感情的交流,也有經驗的分享,更有不同觀念的碰撞與提升。我們大班的孩子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他們都希望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被他人所接受。我發(fā)現(xiàn)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性較少,我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性也不多。如果我能在講故事中多多關注每個孩子的表現(xiàn),并把游戲參與故事中,多與他們建立互動的空間,并對他們的表現(xiàn)給予及時的反饋與鼓勵在提問中,多引發(fā)孩子進深層次的探討與思考,孩子的積極性可能會更高,整節(jié)課上下來效果也會更好。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善于引導孩子,善于抓住孩子的心理,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動,那么孩子才會學得更起勁,知識掌握的也會更牢固。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看圖學習兒歌,感知理解兒歌的內容,以及兒歌每一句都重復的結構形式。
2、通過提問的方式,學會分析詩歌,理解詩歌的結構,學習用動作表現(xiàn)重疊的動詞詞組。
3、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喜歡的食物,與同伴一起分享快樂。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幼兒對動物的生活習性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我喜歡",引出詩歌《喜歡》
教師:小朋友,你喜歡什么?你喜歡做什么?鼓勵幼兒用"我喜歡"說一句完整的話。
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學一篇詩歌《喜歡》
2、幼兒閱讀畫面,初步感知詩歌內容。教師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鼓勵幼兒說說:畫面上有誰?他喜歡做什么?啟發(fā)幼兒用"xx喜歡"說一句話。
3、教師引導幼兒看圖,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并學習朗誦詩歌。
教師:詩歌里有誰?他們喜歡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帶領幼兒一起完整的念兒歌23遍。
4、引導幼兒圍繞詩歌的重點學習,感知詩歌重復的結構和重疊的詞語。
教師:你覺得這首詩歌的詩句哪些地方是一樣的?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wǎng).(每一句都有"喜歡在"、每一句后面四個字兩兩重復)重復的詞組有什么用?你會做一做這個動作嗎?
帶領幼兒讀一讀四個字的動詞詞語,再請小朋友用身體做做這個動作,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認識。
啟發(fā)幼兒邊念兒歌邊表演動作。
5、鼓勵幼兒根據(jù)詩歌的結構,把握動物的習性,嘗試仿編詩歌。
教師:除了這些動物外,你還知道那些動物?他們喜歡在哪里做什么?鼓勵幼兒仿編詩歌,重點提醒幼兒用重疊的四字成語,表達動物或人物的動態(tài)。
教師梳理幼兒仿編的內容,采用畫圖和書寫漢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記錄,最后帶領幼兒朗誦仿編的新詩歌。
教學反思:
仿寫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一篇教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例文模仿是小學生作文訓練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學生閱讀例文,當受到了思想感情的感染或寫作技巧的啟示時,就會產生嘗試寫作的沖動。
如我在教學《我喜歡》一文時,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刻體會到作者對所喜歡事物的獨特感悟,感受到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欣賞作者的'審美品位,體會文章語言的細膩精美。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想一想自己喜歡什么?學生在例文所描繪的情景感染下,心中的喜歡呼之欲出,紛紛寫出了自己心中強烈的喜愛之情,如:“我喜歡彈琴,我喜歡讓我的指尖在黑白相間的琴鍵上飛舞!薄拔蚁矚g在雪中漫步,我喜歡那寧靜無聲的銀色世界!薄拔蚁矚g春天,我喜歡在春風中凝視那微弱的小草,我喜歡靜靜的、輕輕地撫摸它那美麗而誘人的臉蛋!薄拔蚁矚g花,不論是活潑的迎春,艷壓群芳的牡丹,清瘦的秋菊,還是孤傲的梅花,以至于不知名的野花,都讓我陶醉!薄拔蚁矚g看書,看著那些文字,我仿佛穿梭于時空之中,感受世間的冷暖人生!薄拔蚁矚g迎春花,那美麗耀眼的金黃在不被綠葉的擁抱下展開!薄拔蚁矚g秋天,我喜歡仰視那火焰一般的楓葉,露出紅彤彤的笑臉,給深秋帶來一絲溫暖!
像這樣的好詞佳句充溢在每個學生的文筆之中,字里行間流露出了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無限情趣?吹綄W生在欣賞著彼此的美文時,各個摩拳擦掌的興奮勁兒,可以想象學生的寫作欲望已強烈到了極點!因此,只要教師善于把握教育的時機,有效地借助文本,采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學生的作文興趣會很好地得到激發(fā)。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詩歌中"家"的含義,讀準"樹林、田野、花園"的字音。
2、借助教師提供的圖片,學習詩歌,并遷移生活經驗,進行仿編詩歌的活動。
3、積極參與仿編活動,體驗仿編后的成功感。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磁性圖片:云朵、花朵、小鳥、魚兒、小朋友;天空、田野、樹林、小河、幼兒園。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歌曲《辦家家》
音樂起,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邊唱歌邊表演《辦家家》。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
教師分別出示圖片:云朵、花朵、小鳥、魚兒、小朋友,提問:這是什么?它(他)們的家在哪里?啟發(fā)幼兒說出:天空、田野、樹林、小河、幼兒園。并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圖片。
三、教師采用提問的方式,鼓勵幼兒講出詩歌的部分內容。
1、教師指著天空,說:藍色的天空是誰的家?
2、教師指出田野,說:廣闊的田野,是……采用等待或放慢速度的方式鼓勵幼兒接著往下說出:是花朵的家。
3、下面幾句詩的學習方法同上,并帶領幼兒重復說一遍。
四、教師帶領幼兒根據(jù)圖片的提問完整地朗誦1-2遍。
五、教師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每段句中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這樣提問:
1、為什么說藍色的天空是云朵的家?
2、為什么說廣闊的田野是花朵的家?
3、按照上述方法,引導提問,理解詩歌的含義。
六、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閱讀"幼兒觀察圖夾文",閱讀詩歌《家》。
七、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原詩歌的結構仿編部分詩歌。建議提問:
1、藍色的天空是云朵的家,還是誰的家?還有誰在天空上?
2、廣闊的田野還是誰的家?
3、密密的樹林還是誰的家?
4、清清的小河除了是魚兒的家?還是誰的家?(鼓勵幼兒仿編每段詩歌的第二句,教師可以將幼兒仿編的內容,快速地畫在紙上,然后,帶領幼兒完整地念一念仿編的詩歌。
八、教師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想象,鼓勵幼兒仿編詩歌。
活動反思:
我選擇“家”這首詩歌,是因為幼兒喜歡小動物,幼兒對他們的生活習性比較了解,整個活動的`設計,我以啟發(fā)和誘導為主,加之配樂詩朗誦,配備背景圖,插入圖片,幼兒戴上頭飾表演,學習詞組,最后粘貼“家”,并圍繞目標按三個層次有步驟的進行。活動過程中有欣賞、有學習詩歌;有學習表演、學習詞組;有將詩歌內容用美術活動形式表現(xiàn)出來。由于形式多樣,因而幼兒的參與意識強,學習的積極性高。尤其是讓幼兒進行詩歌表演,我給孩子提供的場地、道具、頭飾,讓幼兒在扮演中學習詞組,他們模仿小動物的動作特別優(yōu)美,幼兒完全進入角色,既理解了詩歌內容,又將自己熔于角色之中,在角色中體驗,學習詞組?傊,詩歌“家” 的活動設計,由于自己選擇的內容是幼兒喜歡的、了解的、熟悉的小動物,加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貼近幼兒的生活,我又為幼兒提供了具體、豐富的材料,讓幼兒學習詩歌、表演詩歌、學習詞組,用美術活動展示詩歌的內容,讓幼兒結隊子組合,找朋友粘貼“家”。每個層次的安排緊湊、嚴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相銜接。幼兒可以說、可以表演、可以粘貼,他們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詩歌和詞組,既不枯燥,又完成了教學目標教學效果很好。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九只小豬旅行的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2、初步懂得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3、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九只小豬旅行記的故事畫面。
2、初步了解生活中一些“禁止”的事。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你們喜歡旅行嗎?為什么?
2、有九只小豬也要去旅行了,我們來看看它們旅行時發(fā)生了些什么事情?
二、閱讀理解
1、片斷一:亂扔垃圾(完整欣賞),把握、理解小豬的一種心態(tài)。
提問:你們都看懂了嗎?有什么問題?發(fā)生了什么事?
再完整欣賞一遍。
師小結:是啊!小豬來到草地上,看到了“禁止入內”的警示牌,可它們忍不住還是進入了草地,又吃又玩真開心,可是美麗的草地卻……
2、片斷二:過危橋。
先出示場景
提問:
(1)小豬繼續(xù)往前走,這回它們又看到了什么?提示危橋。
(2)為什么要豎這塊牌子呢(為什么要“禁止”)?
(3)小豬會過去嗎?小豬過了橋又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4)結果是怎么樣?
幼兒完整欣賞,小結。
3、片斷三:鉆木桶。
(1)九只小豬繼續(xù)往前走,突然它們聞到了什么?這香味從哪里來的?
(2)原來是個大大的蜂蜜桶,可旁邊又寫著什么?想想這回小豬們會怎么做?
(3)幼兒欣賞,小結。小豬進入木桶從山坡上滾了下來,結果會怎么樣?
師:九只小豬去旅行,它們經過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這些牌子都一樣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們知道“禁止”是什么意思?
三、提問拓展
1、九只小豬還要繼續(xù)旅行,一路上它們還會經過什么地方?.得都快。
可是一天,從波浪里沖出一條饑餓的大金槍魚,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紅魚都吞到肚子里,只有小黑魚逃掉了。他逃進漆黑的深水里,又孤獨、又害怕,可是,大海里充滿了奇妙的生物,他游啊游啊,慢慢又精神起來。
他看見了像彩虹果凍似的水母……
他看見了走起路來像怪手似的大龍蝦……
他看見了像被看不見的線牽著游的怪魚……
他看見了長得幾乎不知道自己的尾巴在哪兒的鰻魚
后來,他看見了一群跟他一樣小的.小紅魚躲在巖石和海草的黑影子里。“我們一起出去玩吧!”他高興地說。“不行,大魚會把我們吃掉的!”小紅魚說!翱墒悄銈儾荒芾洗谶@里啊,我們一定要想個辦法!毙『隰~說。
他想啊想啊,突然說:“有了,我們可以游在一起,變成海里最大的魚!”
等小紅魚們能游得像一條大魚以后,他說:“我來當眼睛”。于是,他們在清疼的早晨里游,也在充滿陽光的中午游,大金槍魚一見,弄不清這是什么魚,通身紅紅的,這么大——這家伙一定很厲害吧,嚇得扭頭逃走了。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語言《大自然的色彩》
重點難點
能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的色彩
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所見的色彩
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用較完整、具體的語言表述所見的色彩。
2.能發(fā)現(xiàn)并欣賞周圍生活中的美。
組織形式
集體
教學
準備
兒童經驗基礎
幼兒能說出幾種常見的色彩
環(huán)境準備
幼兒活動材料
過程與策略
一、以提問引出課題
二、翻看幼兒活動材料。
1.教師和幼兒一起翻看幼兒活動材料,觀察畫面中的事物。
2.觀察畫面一,并提問。
3.觀察畫面二,并提問。
4.觀察畫面三,并提問。
5.觀察畫面四,并提問,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不同。
6.教師進行總結。
三、尋找大自然的色彩。
1.教師帶來幼兒來到幼兒園內尋找“美麗的東西”。
2.鼓勵幼兒敏銳地發(fā)現(xiàn)美的事物。
3.引導幼兒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4.引導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成果
有效語言設計
一、你能想象世界都是灰色、黑色、白色會是什么樣子?
2.在田野里,你看到了哪些顏色的花?
3.你看到了哪些水果?
4.你發(fā)現(xiàn)鸚鵡幼兒哪幾種顏色?
5.你在海底世界看到了什么?
6.你能用自己的眼睛發(fā)現(xiàn)身邊的顏色嗎?
環(huán)境輔助
給幼兒人手一本幼兒活動材料
大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不要驕傲,更不要看不起別人。
2、學習字詞句:隨風舞動、婀娜多姿、安然無恙。
3、在認真、專心閱讀的基礎上,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較豐富的語言進行看圖講述。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5、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活動準備】
故事ppt一份、幼兒用書人手一份、關鍵字詞句卡片若干、柱子和牽牛花的造型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分享閱讀
教師出示ppt后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認真、專心閱讀故事---《驕傲的牽;ā贰
教師請幼兒單獨到集體前面講述故事《驕傲的牽;ā贰
2、理解閱讀
教師引導幼兒一幅一幅圖片的進行觀察并理解圖片內容,學習字詞句:隨風舞動、婀娜多姿、安然無恙。
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請幼兒認真傾聽。
教師通過提問、出示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提示圖等等形式來引導幼兒熟悉故事內容。
教師請幼兒小聲跟著老師將故事完整的講述一遍。
3、創(chuàng)意閱讀
教師請幼兒大膽形象和創(chuàng)造用表演的形式來詮釋:隨風舞動、婀娜多姿、安然無恙。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用不同的語氣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教師引導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4、小結與鼓勵
教師引導幼兒結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情來反思并懂得“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不要驕傲,更不要看不起別人”的道理。
教師針對在幼兒活動中認真傾聽、專心閱讀的一些良好表現(xiàn)進行講評并給予表揚,鼓勵大家“要向他們學習”!
大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故事畫面展開合理想象,大膽猜測、講述故事情節(jié)。
2、理解狼大叔的前后轉變原因,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體驗美好的語言和友善的動作可以讓人感到開心、快樂。
活動準備:故事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狼和雞的圖片,引出故事主題。
1、出示"狼"的圖片:這是誰?你覺得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狼?
2、出示"雞"的圖片:這是誰?
3、看圖猜測:狼和雞碰到一起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4、出示封面故事名字:"狼和雞碰到一起到底會發(fā)生什么事情?今天我們來看一個有趣的故事《狼大叔的紅燒雞》。
二、仔細觀察故事畫面展開合理想象,大膽推測、講述故事情節(jié)
(一)找雞。
教師有感情講述前部分故事:"從前……他想:"如果有什么辦法能讓這只雞再胖一點,我就能多吃幾口肉嘍。"提問:狼大叔會想什么辦法讓雞長胖點呢?
。ǘB(yǎng)雞
1、展示畫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提問:狼大叔來到了哪里?狼大叔為什么來到了廚房?他準備做什么呢?
2、出示送各種食物的畫面:哦,原來狼大叔來到廚房是要做好吃的,看看狼大叔做了哪些好吃的?給誰吃呢?
3、教師繼續(xù)講述狼大叔送各種食物時對母雞說的話,并引導幼兒說說做做。
4、提問:狼大叔為什么要給母雞做這么多好吃的?
(三)捉雞。
1、繼續(xù)講述,看圖說說:"狼大叔來到了哪里?它在干什么?"
"狼大叔為什么要從門縫里偷偷地看呢?它可能會看到什么?"
"如果這時候母雞知道狼大叔在門外,它會怎么做呢?"
3、觀察母雞畫面:"母雞有沒有把門關緊?看看母雞的'表情是害怕狼大叔嗎?"
4、出示狼吃驚害怕的畫面:"仔細看看狼大叔是什么樣的表情?狼大叔為什么要害怕、大吃一驚?"幼兒相互說說。
:狼大叔不明白母雞怎么一點也不害怕,還對它說好聽的話。
(四)感化。
1、繼續(xù)講述,觀察狼害羞的畫面:狼大叔聽了母雞的話這時候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討論:狼大叔為什么會難為情?
2、看圖說話:小雞們在干什么?他們?yōu)槭裁匆H吻狼大叔?狼大叔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3、教師簡述故事結尾,討論:狼大叔這時候還會抓母雞做紅燒雞吃嗎?為什么不會?體驗狼大叔前后想法的轉變。
4、:因為母雞和小雞對狼大叔很熱情、友好,狼大叔被感動了,改變想法不吃雞了。鼓勵幼兒生活中待人相處也要熱情友好,做個友善的孩子。
三、完整聽故事,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趣味性。
四、活動結束,請幼兒回家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朋友聽。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守株待兔教案03-24
大班語言水果教案03-18
大班語言領域教案03-20
大班語言搖籃教案04-01
大班語言春天教案03-30
大班語言兒歌教案04-01
語言教案大班07-12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9-15
大班語言《漱口》教案02-24
大班語言《春天》教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