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4-12-05 10:27:51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科學教案范文匯總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科學教案范文匯總8篇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 三角形框架具有穩(wěn)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結(jié)構(gòu)。

  過程與方法

  ● 用三角形框架來加固框架結(jié)構(gòu)。

  ● 設計、制作一個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結(jié)構(gòu)。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 體驗動腦、動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子。

  教師自己準備:框架結(jié)構(gòu)建筑的圖片或影像。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現(xiàn)示各種框架結(jié)構(gòu)的圖片(可選視頻材料)

  二、 研究簡單框架

  1、 實踐體會

  利用筷子捆一 角形框架和長方形框架

  觀察經(jīng)們受到力的作用時有什么不同?

  哪一個容易變形?

  可以把長方形框架加固嗎?

  2、 根據(jù)要求分組操作,并作好各種形狀的記錄。

  主要思考增加斜桿起什么作用?

  并說說三角形框架有什么特點。

  三、 做一個堅固的`正方體框架

  1、 請同不思考如何制作一個堅固的方體框架。

  2、 制作一個較復雜的結(jié)構(gòu),應當先畫草圖,計算材料。

  3、 做一個堅固的正方體框架要多少根橫桿?多少根豎桿?多少根斜桿?它們的長短一樣嗎?

  4、 每根斜桿起什么作用?框架中有多少個三角形?

  5、 考驗我們的正方體的承受能力。

  在我們的正方體框架上一本一本地放書,它能承載多少本?

  四、 小結(jié)

  板書設計:

  制作的原則 做成的形狀

  穩(wěn)定

  承壓大

  用料少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回顧4年來科學探究學習的經(jīng)歷,明確、掌握探究的一般方法和過程,并初步理解科學探究中各步驟之間及各步驟與科學探究主題的關系和作用。將4年來所經(jīng)歷的科學探究實踐,上升為初步淺顯的理性認識,為今后中學的學習作好準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積極反思,樂于與他人交流,能正確對待他人的`意見。

  教學準備

  小紙條(各組必備)

  一.教學導入

  1.組織學生對本學期科學學習進行簡單的回顧,有哪些感受?

  2.那么整個小學階段的科學探究學習呢?靜心回顧寫寫各自的探究經(jīng)驗和教訓。

  二.回顧自己的探究經(jīng)歷

  1.說說你最感興趣或最難忘的科學課堂學習,在那些有趣的活動中,我們分別嘗試了哪些方法和步驟?請分別寫在一張小紙條上。

  2. 拼接“探究之龍”

  3.交流排序結(jié)果,歸納出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問——猜想——設計研究方案——實驗調(diào)查搜集數(shù)據(jù)——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作出判斷——做出科學結(jié)論。

  4.教師講述以上便是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具體的研究活動,有時也需要對這些過程作適當調(diào)整。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與小組同學合作制作簡易的科學探究所需的生態(tài)瓶,并對生態(tài)瓶中生物關系作出科學解釋。

  2、知道科學探究涉及提出問題、解答問題,能將自己研究的結(jié)果與已有的科學結(jié)論作比較,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正確修訂自己的探究方案。

  3、實際生活中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對所遇到的現(xiàn)象作出判斷和解釋,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提高生活水平。

  4、樂于與他人合作與交流、尊重事實、珍愛生命。

  教學準備

  1、生態(tài)瓶(缸)樣本(或相關圖片、課件)。

  2、供學生實驗所需的小型水生動植物及玻璃或透明塑料容器。(教師課前準備小型水生動植物,學生自備容器。農(nóng)村學?稍诮處煄ьI下到淺水池塘或水溝現(xiàn)場采集水生動植物。

  3、清潔砂、水、水槽、毛巾或衛(wèi)生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出探究問題:

  1、復習引入:池塘生物群落是怎樣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

  2、提出問題:如果我們模仿自然界的池塘做一個簡易的`小生物瓶,要如何選擇水生生物種類?

  3、讓學生拿出自備的容器,如果讓你用手中的容器做一個小生物瓶,你認為還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4、出示生態(tài)瓶(缸)樣本,如果將生態(tài)瓶放在教室的講臺上,你認為動植物能正常生長嗎?為什么?

  二、制訂活動方案

  1、學生根據(jù)剛才所見的生態(tài)瓶樣本,分小組討論制作小生態(tài)瓶應該準備什么材料,按照什么步驟進行制作?

  2、小組討論,將所需材料名稱填寫在39頁空框中,制作方法和步驟記錄在草稿紙上。

  3、小組匯報。閱讀課本39、40頁制作步驟,與自己選用的材料和步驟進行對照,補充遺漏的材料,更改不科學的材料。

  4、小組討論課本上提示性語句所反映的問題:為什么生態(tài)瓶內(nèi)要裝沙?為什么要選擇無污染的河水或池塘水,城市學生用自來水做實驗為什么要放置24小時以后才加入生態(tài)瓶內(nèi)?生態(tài)瓶中的小動物為什么要選擇小型健康的動物?

  生態(tài)瓶制作完成后還應注意哪些方面因素來保證生態(tài)瓶中生物正常生長。

  5、分小組展開討論。

  6、各小組匯報討論結(jié)果,集體訂正、教師小結(jié)評講。

  7、學生將討論結(jié)果記錄在課本40頁空框內(nèi)。

  三、繪制生態(tài)瓶制作圖

  1、學生根據(jù)所學,初步設計繪制小生態(tài)瓶設計圖。

  2、各小組展示自己的小生態(tài)瓶設計圖,相互交流經(jīng)驗。

  3、教師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進行簡要小結(jié)和講評。

  四、課外參觀實踐

  學生參觀水族館、水族箱(生態(tài)缸、掌中缸)銷售店,向?qū)<艺埥,查閱書籍或網(wǎng)絡資料,對自己小組繪制的小生態(tài)瓶設計圖進行修改完善,將小生態(tài)瓶設計得既有科學性又有藝術(shù)性。

  第二課時

  一、分小組制作小生態(tài)瓶。

  1、學習小組各成員講述參觀實踐活動所見所聞。發(fā)表自己修改設計圖的意見。

  2、教師展示水族館、水族箱(生態(tài)缸、掌中缸)相關圖片或播放錄像(課件)。

  3、小組討論修改設計圖。

  4、各小組匯報修改小生態(tài)瓶設計圖的內(nèi)容和原因,相互取長補短。

  5、各小組有秩序地在講臺前方不同位置領取不同的材料。

  6、分小組按制訂的方案和設計圖有步驟地制作小生態(tài)瓶,教師巡回參與制作活動,對有困難的小組適當指導。

  二、交流和講評。

  1、做好了的小組展示給大家看,大家認為合格者,該小組所有同學可以在課本上規(guī)定地方畫三面小紅旗。評選小生態(tài)瓶設計得既有科學性又有藝術(shù)性的小組,該小組所有同學可以畫四面小紅旗。

  2、教師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進行簡要小結(jié)和講評。

  三、課外實踐活動安排。

  每位同學由家長陪同,在家鄉(xiāng)池塘采集小型健康生物活體和無污染水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小生態(tài)瓶,保證水生生物存活一周。

  四、安排準備“自由研究”課堂教學

  對學生“了解池塘水質(zhì)對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響”、填寫“自由研究”調(diào)查表的進度進行抽查,要求學生下一節(jié)課將“自由研究”調(diào)查表帶來。

科學教案 篇4

  內(nèi)容如下:

  科學減災依法應對主題班會以防震減災知識為基礎,圍繞地震知識、抗震減災、地震避險、自救與互救等主題內(nèi)容,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防震減災知識學習。首先組織學生觀看防震減災科普教育視頻,并根據(jù)地震資料圖片組織學生展開討論。特別是在讓學生觀看“尼泊爾大地震發(fā)生時街道路面的情況”的視頻時,學生們都被眼前的畫面震驚了,他們難以想象地震來臨時的危險和恐懼。觀看完視頻后,各班主任老師組織學生談談當?shù)卣饋砼R時該如何自救,并說說自救的建議。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七個“防震減災日”,主題為“科學減災、依法應對”,20xx年5月11日至20xx年5月17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為認真做好第七個“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廣大師生防范各類自然災害的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據(jù)克拉瑪依市教育局《關于做好20xx年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精神,結(jié)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今年“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主題,大力弘揚我國傳統(tǒng)防災減災文化,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以保障師生生命財產(chǎn)為根本,以預防和應對突發(fā)性災害事件為重點,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增強師生防災減災觀念,全面提升師生應對各類災害事件的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主題

  科學減災、依法應對

  三、活動時間

  20xx年5月11日至17日(5月12日為“防災減災日”)

  四、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五、活動內(nèi)容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要高度重視安全教育主題活動的開展,牢固樹立“弘揚防災減災文化,提高防災減災意識”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本著對學校安全工作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切實把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擺在學校議事日程上,作為學校安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2、大力營造防災減災活動的濃厚氛圍。

  (1)制定學校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方案,明確活動目標、措施、方法等;

  (2)5月11日,在校內(nèi)宣傳欄張貼防災減災宣傳圖片和懸掛宣傳標語,營造防災減災活動的濃厚氛圍;

  (3)5月11日至15日,利用校園廣播、黑板報宣傳防災減災知識。

  3、開展防災減災系列教育活動。活動形式和內(nèi)容:結(jié)合我校小學生的.實際,開展“五個一”活動。

  (1)、閱讀一本關于防災減災的書籍。少先大隊組織各班進行讀書交流活動,并將活動內(nèi)容在各班展板中展出。

  (2)、5月11—15日,德育處安排,少先大隊利用校園廣播進行宣傳,其主題《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創(chuàng)建平安和諧校園》。

  (3)、進行一次安全教育主題活動。學校在5月11日星期一利用升旗儀式由校長進行一次識別災害風險,掌握減災技能的教育講話。德育處組織以班為單位開展“校園安檢我參與”的活動,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校園安全大檢查,寫出自己的檢查報告(不安全的行為及設施,以及好的建議)。

  (4)5月15日,各班圍繞“弘揚防災減災文化,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創(chuàng)建平安和諧校園”為主題開展一次主題班會活動,深入淺出地宣傳防災減災有關知識。

  (5)5月12日,開展一次防震應急避震疏散演練,提高師生應對自然災害突發(fā)事件的能力。

  4、開展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5月11日開始,由學校安委會組織相關人員對學校的教學樓(樓道、教室、功能室等)、校園環(huán)境、學校師生思想工作及校園周邊環(huán)境進行一次全面排查,發(fā)現(xiàn)隱患及時整改,防患于未然。

  六、活動要求

  1、要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日教育”活動。充分認識防災減災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預防為主”體現(xiàn)在“教育為主”上。要把“防災減災”活動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把防災減災活動列入議事日程,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把防災減災教育日活動抓緊、抓好、抓落實。

  2、認真開展好“五個一”活動,務求實效。從實際出發(fā),講求實效,克服形式主義,防止走過場,把各項活動抓好、抓緊、抓落實,務必使“五個一”活動取得實效。

  3、長期堅持,落實長效機制。以防災減災教育日為契機,堅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鐘長鳴”的方針,不斷夯實我校安全工作基礎,繼續(xù)深入細致地開展各項活動,為師生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的育人環(huán)境。

科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

 。1)用尺、量筒、天平、溫度計、秒表等對物體進行測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作記錄。

  2.知識與技能:

 。1)認識到測量對科學研究的重要作用。

  (2)認識常見的測量工具及計算單位,學會使用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只憑感覺是不可靠的,科學需要精確的數(shù)據(jù)。

  二、教學準備:

  兩個外觀一樣,內(nèi)放一些小物體,使質(zhì)量略有不同的紙盒;方格紙若干張、量杯、量筒、天平、溫度計、秒表、冷水、熱水、直尺、樹葉、水杯等。

  三、教學過程:

  1.探究“只憑我們的感覺是否可靠”。

 。1)學生仔細觀察P66左上的一幅圖,說說圖上的.兩條線直嗎?

 。2)學生用尺子測量。

 。3)學生談感受。使用測量工具認識物體比只憑感官準確可靠。

  2.測量樹葉的長和寬。

  (1)出示兩片形狀不同,大小接近的葉子,提出問題:怎么知道誰大誰。

 。2)指導學生測量葉子的長和寬。

 。3)指導學生測量葉子的面積。將葉子放在有方格的紙上,數(shù)一數(shù)這片葉子占了幾格,不滿一格算半格。

  3.測量容積。

 。1)教師出示兩個杯子,一粗一細,粗杯中水位底,細杯中水位高,請學生猜一猜哪杯水多。

 。2)認識量杯和量筒。

 。3)指導學生使用量杯。

 。4)測量自己的杯子能裝多少水。

  4.測量質(zhì)量。

  (1)認識各種測質(zhì)量的工具,了解質(zhì)量單位及換數(shù)率。

 。2)學習使用小天平。

  A.調(diào)整小天平,使它平衡。

  B.測量物價的質(zhì)量。

 。3)測量一粒綠豆的質(zhì)量。

  5.測量溫度。

 。1)認識各種溫度計。

  (2)測量冷水、熱水、溫水的溫度。

  6.測量時間。

  (1)認識秒表的使用方法。

  (2)利用秒表測量100米的短跑時間。

  (3)用秒表測量一樓到四樓的時間。

  7.認識各種測量儀器。

  略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 會使用溫度計準確地測量水溫。

  2. 會用溫度單位做好每次測量的記錄。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 遇到問題善于思考,觀察測量時能做到細致認知。

  2. 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產(chǎn)品,關注與溫度有關的事物或現(xiàn)象。

  科學知識:

  1. 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 知道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會正確讀寫溫度計表示的溫度。

  教學準備:

  冷水、溫水、熱水、溫度計、溫度計模型、燒杯、各種各樣的溫度計。

  一.教學導入:

  1.講述1400多年前,《齊民要術(shù)》記載的人們當時制作豆豉如何判斷豆子發(fā)酵的溫度一事。

  2.提問: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情形也需要判斷物體的冷熱?

  二.活動 感覺冷熱

  1.過渡:同學們從生活經(jīng)驗中說出了需要判斷物體的冷熱的情形,我們怎樣判斷物體的冷熱呢?讓我們來做一個實驗。

  2.以小組為單位,讓同學做教材第2頁的活動。

  3.當學生發(fā)現(xiàn)同一杯溫水,不同的手感覺竟然不一樣時,教師提出:這個活動告訴我們什么?

  4.釋疑:光憑感覺難以準確的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

  5.教師講解溫度的概念。

  三.活動 測量溫度

  1.出示溫度計模型,學生觀察,認識溫度計的構(gòu)造。(刻度、玻璃管、玻璃泡)

  2.利用南車信箱介紹了“攝氏溫標”。 知道攝氏度是溫度的單位。

  3.攝氏溫度的讀和寫。

  4.測量水溫:教師應首先示范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并說明道理。讓學生學習使用 溫度計測量水溫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領。再測4杯水的溫度。(安全教育)

  四.拓展:認識各種各樣的溫度計

 。1.)出示學生搜集來的各種各樣的溫度計并先讓他們做些介紹,教師再做補充。

 。2.)詳細介紹體溫計的認識和使用。

  課后反思:

科學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自己動手實驗,獲取有關磁鐵的直接經(jīng)驗,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

  2、了解磁鐵能透過紙板、木板、玻璃板來吸引鐵或鐵制品的現(xiàn)象。

  3、能夠手眼協(xié)調(diào)地做磁力游戲。

  二、活動準備:

  1、教具:磁鐵、磁性物品、鐵制品與非鐵制品、黑板二塊。

  2、學具:人手一塊磁鐵、每桌一籃物品、小精靈胸牌人手1個、玩具若干、小毛巾、沙等

  3、場景:布置神秘王國

  三、活動過程:

 。ㄒ唬┮孕【`到神秘王國引題

  小精靈律動進場

 。ǘ┬【`到神秘王國探秘:

  1、神秘王國到了,小精靈玩一玩,試一試,什么玩具最好玩;

  2、小精靈自由分組進入神秘王國探秘:

 、傩游锉荣

  ②小蛇跳舞

 、坩烎~

  ④分類盒:牙簽、大頭針等

  3、組織小精靈入座,進行提問:(小樹葉音樂)

  師:到了神秘王國,你玩了什么玩具?怎么玩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4、小結(jié)。

 。ㄈ┙榻B磁鐵的特性:

  “磁鐵寶寶”介紹自己的特性:我是鐵,但我有磁性,能吸鐵和鐵制品,所以我也叫吸鐵石。

  (四)幼兒分組動手操作、交流,進一步感知磁鐵的特性。

  (五)教師提問,鞏固對磁鐵的認識。

  1、磁鐵還有個名字叫什么?

  2、磁鐵能吸木珠嗎?鐵杯嗎?

  3、磁鐵能將鐵釘、牙簽分開嗎?

  4、縫衣針掉在地上了,什么辦法能找到它?

  5、塑料球、皮球、鐵球,用什么方法區(qū)別鐵球?

  6、磁鐵能吸到什么?

 。┗顒釉u價:

  師生共同評選最佳小精靈隊,發(fā)獎杯。

科學教案 篇8

  新生入園時,為了穩(wěn)定幼兒的情緒,緩解分離焦慮。我們班布置了一個墻飾------列快樂火車。每節(jié)車廂里貼的是幼兒與家人的照片,孩子們看見照片后哭鬧的現(xiàn)象有所好轉(zhuǎn),不哭的幼兒還愿意把自己的照片介紹給別人。過了一段日子,照片貼的差不多了,我就帶著孩子們一起看,并建議他們把照片裝飾得更漂亮些。經(jīng)過商量,孩子們決定做花?紤]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我們把皺紋紙裁成小張教幼兒搓成小球,貼到照片周圍就像花一樣。在孩子搓小球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用手摸皺紋紙,還說“有點剌手”,“像衛(wèi)生紙”。這是孩子通過自己的感官,對皺紋紙有了最初的認識。我趕緊又拿了兩張畫紙和糖紙,讓他們摸摸是否一樣。他們摸完后告訴我:“不一樣!边告訴我他們對紙的質(zhì)地不同的感受。我問他們:“你們知道這些紙叫什么名字嗎?”孩子們都是根據(jù)紙的顏色來說的, “白紙”、“彩色紙”!澳銈兿胝J識這些紙嗎?”“想!焙⒆觽儺惪谕暤鼗卮稹

  看到孩子們有這方面的探索需求,又考慮到這個年齡段幼兒發(fā)展感知覺的目標,我們決定設計有關紙的活動并做一本紙書,有意識地讓孩子多接觸一些不同質(zhì)地的紙,通過感官操作活動去感受、比較紙的不同,發(fā)展他們的感知覺。

  撕紙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通過撕紙感受不同的紙質(zhì)地不同。

  2.讓幼兒初步嘗試撕紙,練習撕的技能。

  材料準備

  彩色紙、即時貼、皺紋紙。

  活動效果

  除了繼續(xù)提供一些皺紋紙滿足幼兒搓紙團做花的需要外,我還在美工區(qū)投放了許多用剩下的比較規(guī)則的紙,或幼兒在區(qū)域游戲中曾用過的被丟棄的復印紙、即時貼紙等,讓孩子練習撕紙。我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想讓孩子自己主動探索找出適合撕的紙,感受紙的不同;另一方面,還有一個長遠的'目的,就是讓幼兒學會珍惜身邊的資源,發(fā)現(xiàn)其新的價值。在操作中我看到,孩子們愛選擇鮮艷好看的即時貼紙撕,多次嘗試后發(fā)現(xiàn)這種紙好看不好撕,于是改用其它紙。有的孩子拿到一張折過的舊紙不太愿意用,這時,我適時引導他們看看能不能撕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并帶頭撕了起來,孩子們的注意力自然從紙的好壞轉(zhuǎn)移到撕的興趣上來了。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12-19

(經(jīng)典)科學教案10-09

【經(jīng)典】科學教案11-25

科學教案(精選)12-10

【精選】科學教案07-31

[精選]科學教案10-09

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06

科學教案10-19

科學教案【精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