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踩高蹺》

時間:2023-10-16 09:40:38 王娟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踩高蹺》(通用11篇)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fā)現自己的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踩高蹺》,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踩高蹺》(通用11篇)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踩高蹺》 1

  目標:

  1、在爬的游戲中,能平穩(wěn)地控制自己的身體。

  2、喜歡參加體育活動,感受運動游戲的愉快。

  3、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玩法:

  1、師生一起聽音樂做律動,做好活動前的熱身準備。

  2、師生一起邊說兒歌邊玩“小猴爬山”的游戲,活動開手指和手腕。

  十個小猴來爬山,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到山頂上。(根據兒歌節(jié)奏,從腳開始,十指沿著身體爬到頭頂。)教師問:“摘什么?”幼兒答:“摘桃子。”十個小猴來摘桃,摘呀摘呀摘呀摘,摘了許多大桃子。(根據兒歌節(jié)奏,左右手輪流轉動手腕)十個小猴滑下山,滑呀滑呀滑呀滑,滑倒山坡下。(從頭開始,十指沿著身體爬到腳上)

  3、以游戲的口吻激發(fā)幼兒興趣,“今天森林里會爬的小動物們要到游樂場去玩,誰愿意跟它們一起去呀?”教師以游戲口吻介紹游戲材料和注意事項。

  4、鼓勵幼兒自由探索爬的方法,并與同伴交流、分享,互相模仿等,并說說自己學的是哪種動物。

  5、適時調整游戲材料,鼓勵幼兒再次嘗試爬的活動。

  反思:

  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設計這節(jié)課,讓幼兒在體驗手指模仿小烏龜爬行的樂趣的同時,鍛煉和提高幼兒四肢的協調能力,并促進幼兒的大腦發(fā)育;顒舆^程中,結合游戲進行了活動練習,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在學習中體驗到很多快樂。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踩高蹺》 2

  活動目標:

  1、能在高25cm,寬15cm的平衡木上走。

  2、通過有趣的情境,感受體育游戲的快樂。

  3、逐步養(yǎng)成勇敢、不怕困難的品質。

  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集體活動意識和互相謙讓的良好品德。

  活動準備:

  平衡木,大積木若干,洋娃娃一個,小熊頭飾一個。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出示洋娃娃,告訴幼兒“洋娃娃有許多好朋友,都是可愛的小熊,你們想不想來做她的小熊朋友啊?”

 。2)放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老師拿著洋娃娃,幼兒隨著音樂,圍在老師身邊自由地跳一跳。

  2、游戲活動-小熊過橋。

 。1)介紹游戲內容:這里有一座小橋,河對岸住著洋娃娃,小熊想到洋娃娃家去玩,就必須從橋上走過去,你們瞧,小熊是怎樣過橋的.教師戴上頭飾邊念兒歌,邊走過平衡木。教師對小朋友說:你們敢過這個小橋嗎?我們來試一試吧。

  (2)幼兒排隊一個跟著一個過平衡木,教師站在一旁觀察。

 。3)討論:你是怎么走的?小結:兩臂側平舉,眼睛看前面。

 。4)幼兒再走一次平衡木,老師站在一旁重點幫助個別較膽小的幼兒。

  (5)幼兒多次練習走平衡木過小橋。

  3、放松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在河對岸,與洋娃娃一起手拉手,跳一跳圓圈舞。

  評價:

  表揚大膽走過小橋、身體不搖晃的幼兒。

  反思:

  在這次的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高,對走平衡木的基本動作都掌握較好。達到了活動的目標,也突破了重難點,順利完成了游戲活動。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踩高蹺》 3

  活動目標:

  1、在學會走高蹺的基礎上,學習用高蹺帶球向前走,培養(yǎng)幼兒用高蹺來控球的能力。

  2、嘗試在高難度的挑戰(zhàn)中,培養(yǎng)幼兒自我調節(jié)和不怕困難的品質。

  3、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4、能遵守規(guī)則玩游戲。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看過世界足球賽的錄象。已掌握基本的走高蹺方法。

  環(huán)境準備:寬敞的一塊大草坪。世界杯足球賽音樂、足球一個、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

  一、播放奧運世界杯足球賽音樂,活動身體。

  教師啟發(fā):

  1、剛才這段好聽的`音樂是什么音樂?你在哪里聽過?

  2、你聽了這段音樂有什么感覺?(好激動;也想踢足球;好想自己快點長大去參加足球賽……)

  3、怎樣我們長大才能做足球運動員呢?(從小練好本領;學好好多踢足球的方法……)

  4、怎樣我們象個小巨人變得好高好高呢?(站在高蹺上我們不就是變成了小巨人了嗎?……)

  二、探索高蹺的玩法。

  1、幼兒自由玩高蹺。

  教師啟發(fā)引導:高蹺除了往前走,還可以怎么玩?(橫著走、倒著走……)。

  2、幼兒練習橫著走、倒著走的方法。

  三、難點練習、重點指導,學習用高蹺帶球向前走。

  1、教師啟發(fā)引導:小朋友你們敢站在高蹺上讓球聽你的話,讓它跟你們一起走嗎?

  2、幼兒自由練習邊走高蹺邊帶球往前走,教師觀察指導,要求幼兒看好前方,讓球向前走。

  3、分紅、綠兩隊練習站在高蹺上踢球進球門,要求紅隊把球踢進紅球網,綠隊把球踢進了綠球網。

  四、游戲結束,聽輕音樂放松身體。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通過活動,幼兒各方面能力都獲得了有效的發(fā)展,勇敢、果斷的個性品質也得到了發(fā)展,幼兒興趣高,充分激發(fā)了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分析我在活動中對幼兒的要求方面,對幼兒積極鼓勵方面以及安全教育方面都做得較好。如是讓幼兒自由選擇難易不同的走法,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鼓勵幼兒方面,我以自己的情緒、表情、語言和眼神作為“武器”;情緒上,我是積極而興奮的,讓孩子受到感染而激發(fā)興趣;表情上,我是輕松自如的,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較為輕松的心理環(huán)境;在語言方面,我說“別害怕”、“不要緊張”、“沒有危險的”之類的話,等于在強調危險,說得越多,幼兒就是緊張,動作就放不開,反而容易出危險。在眼神方面當有的孩子站在高蹺上猶豫不決時,我用堅決的目光看著他的眼睛,通過這扇“扇戶”給他注入鼓勵和力量。整個過程,我用自己的表現感染孩子、鼓勵孩子。在安全教育方面,我讓孩子們在草坪上玩高人高蹺,確保了孩子的真正安全,以便于孩子們玩得更盡興。

  活動拓展:

  在體育區(qū)角擺放高蹺和球,讓幼兒多次練習鞏固,更加熟練這個技能,在熟練這個技能后,鼓勵幼兒嘗試走在高蹺上來走一層層樓梯,層層遞進難度。

  制作方法:找兩根1米左右的圓木棍(大約直徑4厘米),另找兩塊20厘米左右的木塊固定于圓木棍的下端(約15迷離處)即可。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踩高蹺》 4

  活動目標:

  1、能踩著高蹺往前走,保持身體平衡。

  2、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培養(yǎng)幼兒對傳統踩高蹺活動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正確對待輸贏,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活動準備:

  高蹺、小獎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隊列隊形練習。

 。1)聽口令由一路縱隊走成圓形隊,聽信號跑、走交替,原地踏步走。

  (2)聽口令切段分隊走成六路縱隊。

  2、游戲:和我做相反

  教師簡單介紹游戲的玩法,如我向前,你向后;我往左,你往右。

  小朋友老師今天想看看我們班哪個小朋友的反應能力更快,我說向前你們就要向后,我說向左你們就要向右,看看哪個小朋友對的次數多。

  3、教師發(fā)令幼兒集體游戲。

  表揚沒有做錯的小朋友。

  二、探索踩高蹺

  1、分發(fā)高蹺,請幼兒自由練習踩高蹺。(請幼兒自由練習嘗試怎樣才能走得又快又穩(wěn)。)

  老師今天帶來了高蹺,現在請小朋友自由練習,看看哪個小朋友能走的又快又穩(wěn),而且不會掉下來。

  2、請個別走得穩(wěn)的幼兒示范,引導幼兒發(fā)現動作要領。

  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樣走的`又快又穩(wěn),而且不會掉下來。小朋友一定要認真仔細。

  教師小結:用腳底中心踩在高蹺上雙手要拉直繩子,眼睛向前看,這樣我們就能走的又快有穩(wěn)。我們掌握了這個要點,我們再來走走。

  3、幼兒再次分散練習,教師指導個別幼兒。

  三、游戲:我是小小雜技員

  1、介紹玩法及規(guī)則:幼兒分六路縱隊站好,在每組的前方10米處放一張椅子。每位幼兒需腳踩高蹺走到椅子處,繞過椅子走回來,將高蹺給下一位幼兒繼續(xù)游戲。途中若從高蹺上落下,應立即在落下處站上去,繼續(xù)進行。

  2、評選走得又穩(wěn)又快的幼兒為優(yōu)秀雜技員,并發(fā)放小獎品。

  3、讓幼兒分組比賽。

  現在我們一起比賽,看看哪組的小朋友最先走完。

  4、組織幼兒進行比賽活動。

  四、放松活動

  1、幼兒自由地在場地上捏捏腿,做放松活動

  2、整理好高蹺。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所選內容適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的準備過程中,自制高蹺激發(fā)了幼兒參與運動的興趣。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產生了強烈的探索欲望,活動圍繞目標層層遞進;幼兒注意力集中,主動挑戰(zhàn)自己。最后,讓幼兒合作送小動物回家,在成功的喜悅中結束整個活動,有利于消除幼兒身體的疲勞,也有利于幼兒的發(fā)展。整個活動中,幼兒的運動量和運動密度都比較適宜。

  本文擴展閱讀:高蹺道具簡單,但木質的選料很講究,必須采用堅硬而有韌性的木質,如榆木,槐木尚好,柳木次之,腐木不可用。將選好的木頭經過木匠加工成4一5尺長的木棍,木棍上扁下圓,腳踏板的設置,是根據高蹺的高度而定,一般在3尺以上裝置。個別地方的高度有五六尺。高蹺的綁腿繩,一般是用布制成的,這樣的綁繩既能綁緊,又不勒腿腳。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踩高蹺》 5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

  2.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和勇氣。

  3.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準備:

  1.高蹺。

  2.平地。

  3.指導教師。

  教學過程:

  1.介紹游戲規(guī)則。

  指導教師先向幼兒介紹游戲規(guī)則,讓幼兒了解游戲的目的'和規(guī)則,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2.練習基本動作。

  指導教師讓幼兒先在平地上練習基本動作,如步伐、平衡等,為后面的高蹺練習做好準備。

  3.練習踩高蹺。

  指導教師將高蹺分發(fā)給幼兒,讓幼兒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練習踩高蹺,培養(yǎng)幼兒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

  4.比賽環(huán)節(jié)。

  將幼兒分成小組,進行比賽。每個小組的成員輪流踩高蹺,比賽時間為兩分鐘。比賽結束后,獲勝小組可以得到獎勵。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游戲,幼兒們不僅鍛煉了身體,還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精神。在游戲中,幼兒們互相幫助、鼓勵,充分展現了他們的自信和勇氣。同時,這次游戲也讓幼兒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加強游戲的設計和安排,讓幼兒在游戲中得到更多的鍛煉和成長。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踩高蹺》 6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

  2.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和勇氣。

  3.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準備:

  1.高蹺。

  2.平地。

  3.指導教師。

  教學過程:

  1.介紹游戲規(guī)則。

  指導教師先向幼兒介紹游戲規(guī)則,讓幼兒了解游戲的目的和規(guī)則,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2.練習基本動作。

  指導教師讓幼兒先在平地上練習基本動作,如步伐、平衡等,為后面的'高蹺練習做好準備。

  3.練習踩高蹺。

  指導教師將高蹺分發(fā)給幼兒,讓幼兒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練習踩高蹺,培養(yǎng)幼兒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

  4.比賽環(huán)節(jié)。

  將幼兒分成小組,進行比賽。每個小組的成員輪流踩高蹺,比賽時間為兩分鐘。比賽結束后,獲勝小組可以得到獎勵。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游戲,幼兒們不僅鍛煉了身體,還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精神。在游戲中,幼兒們互相幫助、鼓勵,充分展現了他們的自信和勇氣。同時,這次游戲也讓幼兒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加強游戲的設計和安排,讓幼兒在游戲中得到更多的鍛煉和成長。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踩高蹺》 7

  活動目標:

  1、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與小朋友和老師互動的樂趣。

  2、在高蹺上進行各種活動,能保持平衡,提高平衡能力及動作的協調性。

  3、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4、商討游戲規(guī)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一副高蹺

  活動過程:

  1、老師教授踩高蹺要領,示范踩高蹺的動作。

  2、幼兒每人取一副高蹺,;本文分散站在場地上,自由嘗試踩高蹺。

  3、老師指導個別幼兒正確的踩高蹺方法。

  4、熟練的`幼兒可以兩兩踩高蹺比賽。

  5、小結游戲情況,老師帶領幼兒做放松動作,游戲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的主題是“利用情境貫穿游戲活動,引領幼兒體驗體育游戲之快樂”雖然孩子在游戲中足夠體驗了一把快樂,而且活動氛圍很濃郁,幼兒的積極性也很高。但是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再深刻地思考如何把情境更深入到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去。

  幼兒本身就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在體育游戲的比賽環(huán)節(jié)中體現地更加明顯。教師這時候要利用情境來想辦法設計適合所有幼兒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比如可以根據幼兒的能力讓他們有自主的選擇權,不是所有的幼兒都必需沿著這條跑道踩完全程。能力強的幼兒可以挑戰(zhàn),而能力弱的幼兒可以選擇近點的目標。這樣一來,在同一層次上的幼兒進行比賽才算得上是公平競爭。

  教學中的活動細節(jié)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關注到每一個幼兒,每一個細節(jié);顒又虚_小火車的環(huán)節(jié),高蹺是否先拿在手上,繩子事先要卷起來,以免甩到其他幼兒。在自由練習的部分,教師要注意規(guī)定幼兒練習的場地,不要讓幼兒離開教師的視線范圍。在比賽中男、女的人數及混合等都要注意,因為比賽也要顯示出公平的原理。

  在活動開展前我和幼兒一起踩過高蹺,讓他們自由地練習過,能力強的幼兒很快接受了,而能力弱的幼兒則需要老師幫忙。教師在課余時間讓幼兒自由練習是完全不夠的,還可以滲透在晨間活動,或者在家里和爸爸媽媽一起踩高蹺比賽。因為本次教學活動主要是以比賽為主,所以活動前的練習非常重要,也非常地必要。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踩高蹺》 8

  活動目標

  1、正確比較5個以上物體的高矮,能按高矮排序。

  2、在比較、操作中,體驗高和矮的相對性。

  3、能大膽的嘗試、比較,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重難點

  能大膽的嘗試、比較,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二)中腳踩高蹺的貼絨娃娃5個。

  2、師幼共同制作高矮不同的雪糕娃娃棒。

  3、幼兒用書第3頁的`"雪糕娃娃棒圖卡"、第25頁《比較高矮》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察貼絨娃娃,猜測娃娃的高矮。

  1、猜猜誰最高、誰最矮。

  2、比一比,找出正確的比較方法。

  3、從矮到高(或從高到矮)排序。

  二、操作練習,鞏固對高矮、長短的感知。

  1、雪糕娃娃排隊。

  請幼兒比較雪糕娃娃的高矮,并按從矮到高的順序為雪糕娃娃排隊,最后說一說雪糕娃娃是怎樣排隊的。

  2、插紅旗(幼兒用書第25頁)。

  師:把最高的旗桿涂成紅色,最矮的旗桿涂成綠色。用什么方法能找出最高和最矮的旗桿呢?

  3、救救小動物(幼兒用書第25頁)。

  師:小動物被困在屋頂上了,請你想個辦法救救小動物吧!有什么好辦法呢?

  活動反思

  大班在方面給了我很大的感觸,常常會覺得有的錯誤是根本就不應該發(fā)生的。在本次中更讓我感慨良多。歸結起來有兩點:

  一、畫面觀察較差。

  在本次活動中主要是讓幼兒通過各種方法進行5個以上物體的排序。在活動中,我首先讓給踩高蹺的貼絨排隊。幼兒人人都能將娃娃按高矮排好隊伍。接下來是讓幼兒將手邊長短不一的吸管按長短排序,幼兒也都能將吸管排好?墒窃诮酉聛淼牟僮鞑牧现,幼兒在紅旗的排序上產生了很大的分歧。這些紅旗的旗桿長度有的相差非常細微,有很多小朋友容易看錯。雖然操作之前我已經引導他們要比較旗桿的節(jié)數,但了解是一回事,真正做時有很大一部分幼兒都排錯了,不是順序搞錯就是序號記錯。而這一切都反應出幼兒對畫面的觀察不夠細心,做事太過急促。

  二、對自己缺乏信心,沒有自我認同感。

  進入大班以后,我發(fā)現有許多小朋友都對自己的行為非缺乏信心。具體表現在:做作業(yè)時總喜歡看別人的,甚至有的小朋友剛剛拿到作業(yè)紙就現看別人是怎么做的。以至于有的小朋友交上來的作業(yè)讓人看了都有點哭笑不得的感覺,因為他的答案都是反寫的。明顯全是照抄別人的。

  要想從根本上增強的自信心,我覺得我們必須注意讓幼兒真正掌握我們所要讓他們掌握的。因為只有當他們真正懂了、學會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對自己產生認同感,不是嗎?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踩高蹺》 9

  一、活動目標:

  1.幼兒練習踩高蹺,能保持身體平衡,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2.幼兒對體育游戲踩高蹺感興趣。

  3.感受傳統游戲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二、活動準備:

  高蹺人手一副、積木若干(障礙物)、"果樹"教具、進場音樂"香香澡"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情景導入果園里的果子成熟了,農民伯伯一個人摘不完,我們一起幫幫他吧。(幼兒"開火車"隨音樂進場)

  1.師:果園到來,可是果樹太高了,我們夠不到怎么辦?(引導幼兒說出"高蹺")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高蹺,幼兒自由探索。

  師:它是什么呢?怎么玩?

  2.師示范。

  小結:腳底中心踩在高蹺上,雙手拉直繩子,眼睛向前看3.幼兒用正確方法練習。

  師:要幫農民伯伯摘果子必須要走得穩(wěn),走得快。

  3.游戲"摘果子"幼兒分為六組,同時繞過障礙物,進行接力比賽。(師指導幼兒)

  (三)結束部分:

  放松活動師:果子摘完了,小朋友們衣服也臟了,我們來拍拍身上的土。(幼兒拍拍腿、拍怕胳膊、拍拍背)(四)活動延伸:

  1.建構區(qū):我?guī)娃r民伯伯搭梯子

  2.美工區(qū):我們一塊捏果子

  3.益智區(qū):我來幫忙分果子四、活動反思:

  教學反思:

  在這節(jié)活動中通過錄像課件等讓幼兒了解“踩高蹺”是元宵節(jié)的一種民間習俗,我們?yōu)橛變簻蕚浜昧烁哕E,通過游戲的形式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自己總結經驗,找到踩高蹺的'訣竅,進一步的探索,在游戲中結束,孩子們很感興趣,也有的孩子在平衡能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練習,在這節(jié)活動中這點得到了驗證。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踩高蹺》 10

  一、活動目標:

  1.幼兒練習踩高蹺,能保持身體平衡,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2.幼兒對體育游戲踩高蹺感興趣。

  二、活動準備:

  高蹺人手一副、積木若干(障礙物)、"果樹"教具、進場音樂"香香澡"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情景導入

  果園里的果子成熟了,農民伯伯一個人摘不完,我們一起幫幫他吧。(幼兒"開火車"隨音樂進場)

  師:果園到來,可是果樹太高了,我們夠不到怎么辦?(引導幼兒說出"高蹺")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高蹺,幼兒自由探索。

  師:它是什么呢?怎么玩?

  2.師示范。

  小結:腳底中心踩在高蹺上,雙手拉直繩子,眼睛向前看

  3.幼兒用正確方法練習。

  師:要幫農民伯伯摘果子必須要走得穩(wěn),走得快。

  4.游戲"摘果子"幼兒分為六組,同時繞過障礙物,進行接力比賽。(師指導幼兒)

  (三)結束部分:

  放松活動

  師:果子摘完了,小朋友們衣服也臟了,我們來拍拍身上的土。(幼兒拍拍腿、拍怕胳膊、拍拍背)

  (四)活動延伸:

  1.建構區(qū):我?guī)娃r民伯伯搭梯子

  2.美工區(qū):我們一塊捏果子

  3.益智區(qū):我來幫忙分果子

  教學反思:

  在這節(jié)活動中通過錄像課件等讓幼兒了解“踩高蹺”是元宵節(jié)的.一種民間習俗,我們?yōu)橛變簻蕚浜昧烁哕E,通過游戲的形式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自己總結經驗,找到踩高蹺的訣竅,進一步的探索,在游戲中結束,孩子們很感興趣,也有的孩子在平衡能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練習,在這節(jié)活動中這點得到了驗證。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踩高蹺》 11

  活動目標:

  1、知道踩高蹺是歡慶“元宵節(jié)”的一種民間習俗。

  2、嘗試踩高蹺,發(fā)展平衡能力。

  3、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4、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1、踩高蹺錄像或掛圖。

  2、歡快喜慶的音樂,幼兒用書第一冊第20-21頁。

  3、每人一副用易拉罐和粗皮筋做成的小高蹺。

  活動流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小朋友們,你們是怎樣歡慶元宵節(jié)的,元宵節(jié)有哪些活動呢?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活動?讓幼兒自由討論,教師總結幼兒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了解踩高蹺是歡慶“元宵節(jié)”的一種民間習俗,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技藝表演,由舞蹈者綁著長木蹺在廣場表演,深受人們喜愛。)

  二、觀看錄像,讓幼兒觀看全國各地的人們是怎么踩高蹺來慶祝新年的激發(fā)幼兒表演欲望。

  1、師:小朋友想不想自己來表演呢?出示自制小高蹺,讓幼兒認識,是什么樣子的?是怎么做的?先來了解高蹺。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自己體驗初步踩高蹺的感覺。(對于膽小的幼兒,可以讓其兩人結對,一個踩高蹺,另一個攙扶幫助其保持平衡慢慢嘗試。)

  三、探索嘗試踩高蹺

  1、今天森林里有一場特殊的元宵晚會,踩高蹺比賽,你們想去參加么?呀!我們去這么多人,可王說了要看看我們班誰最會踩高蹺就選誰去?我們一起練好本領去參加好不好?

  2、音樂《火車開了》做準備活動,讓我們的全身都活動起來,踏上我們的小火車,出發(fā)了……讓幼兒動起來,重點活動腳腕手腕。

  3、請幼兒自由練習踩高蹺。

  怎樣才能走的又快又穩(wěn)呢?請幼兒自由練習嘗試怎樣走得穩(wěn),走得快。讓幼兒及時總結走得穩(wěn)走得快的訣竅。請個別走得穩(wěn)的示范引導幼兒發(fā)現動作要領。

  4、幼兒自由交流踩高蹺的感受,進一步嘗試。

  四、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想要站得穩(wěn)必須用腳底中心踩在高蹺上,然后再嘗試走動,在走動的過程中,要保持身體平衡,如果身體失去平衡,趕緊從高蹺上下來,如果摔倒,要及時用手撐住地面,避免磕傷面部和頭部,想要走的'快,必須雙手拉直繩子,要想的勝利眼睛一直向前看。

  五、游戲“踩高蹺”比賽,把幼兒分成兩組,看哪組走得好,走得穩(wěn),總結經驗,結束活動。

  孩子們都練習得很好了,王說了我們都通過他的考驗了,一起帶著我們的高蹺去參加元宵晚會吧,出發(fā)了......

  活動延伸:

  把高蹺投放到戶外區(qū),供孩子們自由活動時使用。

  小結及反思:

  在這節(jié)活動中通過錄像課件等讓幼兒了解“踩高蹺”是元宵節(jié)的一種民間習俗,我們?yōu)橛變簻蕚浜昧烁哕E,通過游戲的形式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自己總結經驗,找到踩高蹺的訣竅,進一步的探索,在游戲中結束,孩子們很感興趣,也有的孩子在平衡能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練習,在這節(jié)活動中這點得到了驗證。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踩高蹺》】相關文章: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看誰做的對》04-13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找小芽03-10

小班游戲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尋找淘氣的小猴子11-23

小班游戲教案及教學反思《紙筒》10-29

小班游戲教案優(yōu)秀11-15

小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07-10

小班數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04-04

小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01-29

小班音樂游戲的教學教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