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4-06-22 10:14:37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科學教案范文集錦9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幷淼目茖W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科學教案范文集錦9篇

科學教案 篇1

  課型 課時 時間

  學習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會用感官和工具認識常見巖石,并能耐在觀察實驗中發(fā)現(xiàn)巖石的特征。

  2.能夠用相關(guān)的分類標準(如顏色、形狀、軟硬等)給巖石分類。

  3.能查閱巖漿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形成的有關(guān)資料。

  4.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語言、文字、圖畫)記錄觀察結(jié)果,能夠用恰當?shù)脑~語描述和觀察實驗等搜索等探索結(jié)果。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常見巖石在顏色、結(jié)構(gòu)、軟硬和遇算反應的特征。

  2.知道巖石有巖漿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三種類型,了解巖漿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形成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欣賞自然界巖石的美麗,產(chǎn)生喜愛祖國山水的美好情感。

  2.意識到巖石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重點難點 1.知道常見巖石在顏色、結(jié)構(gòu)、軟硬和遇算反應的特征。

  2.知道巖石有巖漿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三種類型,了解巖漿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形成的過程。

  學法指導

  課前準備 各種巖石、放大鏡、鹽酸、小錘等觀察工具,模擬巖石生成的材料,如蠟燭、酒精燈、燒杯等

  學習過程 二次備課

  1、用課件展示一些地球表面的情況,及巖石的分布。

  探索和調(diào)查

  1、讓學生在紙上寫下自己對巖石的認識。

  2、交流認識。

  3、出示P39圖,哪些是巖石,哪些不是巖石?

  4、怎樣才能稱為巖石?

  5、教師講巖石的定義。

  6、巖石有哪些特征?

  7、交流。

  8、為了進一步了解巖石,我們還可以怎樣來觀察巖石。

  9、用多種方法觀察巖石。

  10、你覺得巖石是怎樣形成的呢?

  11、小組討論,巖石形成的方式。

  12、學生交流,教師板書記錄下生成方式。

  13、做巖石生成的模擬實驗。

  14、觀察制作出來的各種巖石的特點。

  15、教師再分發(fā)一些真實的巖漿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和制作出來的'巖石進行比較,觀察這幾種巖石的特點。

  16、教師告訴學生,地質(zhì)學家就是按照巖石的生成方式,把巖石分成了3大類,巖漿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

  1、了解原認知。

  2、通過比較得出巖石定義。

  3、觀察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3、本課內(nèi)容較多,所以不安排學生自由分類了,巖石的分類學生本來就比較難理解,如果在自己分類的基礎(chǔ)上再進行分類的講解就更不容易理解。而且分類并不是本冊訓練重點。

  4、在這里學生對于巖漿巖和沉積巖可能比較容易講出來,變質(zhì)巖比較困難,如果學生講不出變質(zhì)巖,教師可以講出來,不一定非得學生講出。在這里這些巖石的名詞完全可以等會由教師講出來。

  回顧和解釋

  巖石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于在水中玩球。

  2、觀看小球從水底向上浮的現(xiàn)象,對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好奇。

  3、學說“小球躲起來了”、“小球浮上來了”。

  4、體驗與同伴一起玩水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在水箱中接滿水;乒乓球若干;石頭一粒。

  2、玩水前將幼兒的長袖外套脫掉或卷起衣袖。

  活動過程:

  1、師出示一粒石頭和一個乒乓球,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王老師手里有寶貝呢!你們猜猜看我手里拿著的是什么?(幼兒自由猜測)

  2、觀看沉浮。

  師:這兩個寶貝都喜歡在水里玩,你們來看看石頭在水里怎么玩的?(很明顯一看就知道石頭沉下去了)師:那你們說乒乓球在水里會不會沉下去?(幼兒自由猜測后教師示范)

  3、敢看游戲“小球躲貓貓”。

  (1)師:小朋友聽,什么聲音啊?(配班老師發(fā)出小貓的.聲音)哇,乒乓球可害怕小貓了,這可怎么辦。克≡谒峡隙〞恍∝埧匆姷。(幼兒自由發(fā)言)(2)師示范游戲:雙手抓住乒乓球,用力將球摁入水中,邊摁邊說:“小球躲起來了!币姏]聽到小貓的聲音后,師放開雙手,邊放邊說:“小球浮上來啦!”

 。3)師示范游戲第二遍,鼓勵幼兒一起說:“小球躲起來了! “小球浮上來啦!”

  4、分組游戲。(師講明游戲規(guī)則:聽到貓聲就躲起來,沒聽到了就浮上來。)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受熱以后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

  過程與方法:

  1、從影響物體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熱后產(chǎn)生的變化。

  2、設計實驗,觀察水受熱以后重量和體積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樂于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愿意積極探索。

  教學重點

  1、關(guān)注水在加熱過程中的變化;

  2、設計實驗,觀察水受熱以后重量和體積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教學難點

  研究水受熱上浮的原因

  教學準備

  為每組準備: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熱水,冷水;天平,試管;氣球皮,剪刀,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要使一杯冷水變成熱水,有哪些方法?

  2、師生交流。

  (預設:這個活動讓學生自主討論,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給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熱

  1、師: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裝滿冷水,然后浸入熱水中,仔細觀察冷水袋的變化。

  2、根據(jù)看到的`現(xiàn)象嘗試做出解釋。

  3、小組討論,誰的解釋更有說服力。

 。A設: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觀點,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做出解釋或推測。)

  4、全班交流。

  5、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關(guān)?

  6、冷水由沉變浮能不能用物體沉浮的幾個因素來進行解釋?

  7、再次對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測。

  (啟發(fā)學生從影響物體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體積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問題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變的情況下體積的變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

  三、研究水受熱上浮的原因

  1、研究水在變熱過程中重量是否發(fā)生變化。

  2、研究水在變熱過程中體積是否發(fā)生變化。

  3、分析整理

  水在變熱過程中哪些方面發(fā)生了變化,我們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有什么疑問?

  板書設計

  給冷水加熱

  水受熱------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認識電流的磁效應。

  知道通電導體的周圍存在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的磁場相似。

  理解電磁鐵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過程和方法

  觀察和體驗通電導體與磁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電和磁之間有某種聯(lián)系。

  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認識電與磁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界的奧妙。

  重、難點:

  1、 試驗探究電流的磁效應的'規(guī)律。

  2、 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規(guī)律。

  教學器材:

  電腦平臺、磁體、小磁針、電源、導線

  教學課時:

  2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靜止后的磁針指南的一端叫 極,又叫 極,指北的一端叫 極,又叫 極。

  2、同名磁極相互 ,異名磁極相互 ;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 發(fā)生的。

  3、磁場的方向是這樣規(guī)定的:小磁針靜止時 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 ;可以利用帶箭頭的曲線來描述磁場,這樣的曲線叫做 。

  4、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叫 。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試驗“猜一猜”

  利用隱蔽的通電螺線管吸引小鐵釘,讓學生猜是什么物體?

  磁體對進入磁場的物體會發(fā)生作用,能否利用人工作用產(chǎn)生磁場、控制磁場?

  進行新課:

  1、電流的磁效應:

  試驗:53頁圖8.2-2示,結(jié)果

  結(jié)論:通電導體的周圍有磁場,磁場的方向跟電流的

  方向有關(guān),這現(xiàn)象叫電流的磁效應。(這試驗叫奧斯特試驗)

  思考:為什么手電筒、普通電線通電時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強磁場?(做成螺線管,也叫線圈,如……開始的試驗)

  2、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猜想:通電螺線管能否產(chǎn)生磁場,磁場可能與哪種磁體的相似?

 。1)試驗:54頁圖8.2-4示

 。▽Ρ葪l形磁體)

  結(jié)論: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與 磁體的磁場相似。指出N極、S極

  猜想:改變電流方向,磁場方向會不會變化?

  (2)試驗:54頁圖8.2-4示,但電流方向相反

  結(jié)果:

  結(jié)論:

  指出圖8.2-5中的N極、S極討論:能否利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普遍性的規(guī)律?(參考55頁提示)

 。3)安培定則: 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電螺線管的N極。

  練習:判斷一些通電螺線管的N、S極

  3、達標練習:課本后50頁 “動手動腦學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jié)內(nèi)容。

  小 結(jié):根據(jù)板書,總結(jié)本節(jié)內(nèi)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1、 完成物理套餐中課堂未完成的內(nèi)容。

  2、 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1、重點磁場的含義,以及磁感線的含義,比較抽象,應重點分析。

  2、 多試驗。

科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自己動手實驗,獲取有關(guān)磁鐵的直接經(jīng)驗,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

  2、了解磁鐵能透過紙板、木板、玻璃板來吸引鐵或鐵制品的現(xiàn)象。

  3、能夠手眼協(xié)調(diào)地做磁力游戲。

  二、活動準備:

  1、教具:磁鐵、磁性物品、鐵制品與非鐵制品、黑板二塊。

  2、學具:人手一塊磁鐵、每桌一籃物品、小精靈胸牌人手1個、玩具若干、小毛巾、沙等

  3、場景:布置神秘王國

  三、活動過程:

 。ㄒ唬┮孕【`到神秘王國引題

  小精靈律動進場

 。ǘ┬【`到神秘王國探秘:

  1、神秘王國到了,小精靈玩一玩,試一試,什么玩具最好玩;

  2、小精靈自由分組進入神秘王國探秘:

 、傩游锉荣

 、谛∩咛

  ③釣魚

 、芊诸惡校貉篮、大頭針等

  3、組織小精靈入座,進行提問:(小樹葉音樂)

  師:到了神秘王國,你玩了什么玩具?怎么玩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4、小結(jié)。

 。ㄈ┙榻B磁鐵的.特性:

  “磁鐵寶寶”介紹自己的特性:我是鐵,但我有磁性,能吸鐵和鐵制品,所以我也叫吸鐵石。

 。ㄋ模┯變悍纸M動手操作、交流,進一步感知磁鐵的特性。

 。ㄎ澹┙處熖釂,鞏固對磁鐵的認識。

  1、磁鐵還有個名字叫什么?

  2、磁鐵能吸木珠嗎?鐵杯嗎?

  3、磁鐵能將鐵釘、牙簽分開嗎?

  4、縫衣針掉在地上了,什么辦法能找到它?

  5、塑料球、皮球、鐵球,用什么方法區(qū)別鐵球?

  6、磁鐵能吸到什么?

 。┗顒釉u價:

  師生共同評選最佳小精靈隊,發(fā)獎杯。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用手觸摸物體,發(fā)現(xiàn)物體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的屬性。

  2.發(fā)展幼兒的觸摸覺。

  3.學習運用觸摸覺和正確的詞表達自己的感覺,如:冷(涼)、熱(溫)、軟、硬、粗糙、光滑等等。

  活動重點:

  激發(fā)幼兒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

  冷水和熱水每小組各一瓶;海綿球和玻璃球,砂紙和卡紙貼起來的感知卡片等每個幼兒一套。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lǐng)孩子復習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安定幼兒的情緒。

  2.教師出示兩個形狀、顏色、大小相同的兩個瓶,里面都裝滿了水。

  教師:這里有兩瓶水,你們看看,是一樣的嗎?有沒有什么不同?

  幼兒動手探索,自由看、摸、聞、發(fā)現(xiàn)。

  “不一樣。一個冷,一個熱。”

  教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幼兒:“用手摸的”、“摸一下就知道了”。

  3.教師:用手摸一摸就知道一瓶水是熱的、一瓶水是冷的。那么請小朋友再摸一摸你自己面前籃子里的海綿球和玻璃球,捏一捏看看有什么感覺?一樣嗎?怎么不一樣呢?

  幼兒:玻璃球捏不動,海綿球能捏得動。

  教師:捏得動的,是軟的,捏不動的,是硬的。誰來告訴大家玻璃球和棉花球,是軟的還是硬的'?

  幼兒:玻璃球的硬的,海綿球是軟的。

  4.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一只手拿著玻璃球,一只手拿著海綿球,然后告訴我,你們覺得哪個球是重的,哪個球是輕的?

  幼兒:玻璃球是重的,海綿球是輕的。

  5.教師:現(xiàn)在,請你們再摸一摸籃子里的卡片,先摸摸藍色泡綿紙的那一面,有什么樣的感覺?再摸一摸紅色卡紙的那一面,又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幼兒:藍色的那一面摸起來粗粗的,紅色的那一面摸起來滑滑的!

  教師:滑滑的就叫光滑,粗粗,……就叫做粗糙,藍色的是泡綿紙,泡綿紙就是粗糙的。紅色的是卡紙,卡紙摸起來是什么感覺呢?

  幼兒:泡綿紙是粗糙的,卡紙是光滑的。

  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標簽:幼兒園中班常識教案,幼兒園大班常識教案, 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6.教師:現(xiàn)在,請你們再摸一摸自己的小臉,有什么感覺呢?

  幼兒:軟的,熱的,滑滑的……教師:再摸一摸你們身上衣服,有什么感覺呢?

  幼兒:衣服薄薄的、軟軟的,紐扣是硬的……

  7.教師:現(xiàn)在我們到教室外面去,摸一摸外面的東西,(墻壁、欄桿、運動器具……)看看有什么感覺,然后告訴我你摸到的東西是什么樣子的,是軟的,還是硬的;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

  8.幼兒分散開,自由的去觸摸各種各樣的物體,說出自己的感覺,要求孩子們用學到的形容詞形容出來。

  9.自由下課。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獲取天氣預報的各種辦法和途徑。

  2.感受天氣預報與生活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天氣與生活

  2.教具:電視(準備一段天氣預報的播報語言)。

  3.課件:天氣卡片

  趣味練習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播報天氣預報,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播報

  各位觀眾,大家好,現(xiàn)在播報天氣預報,

  2.幼兒播報

  誰想當天氣預報的播音員來給大家播報天氣預報。

  請幼兒嘗試播報。

  二、了解天氣預報的途徑

  1.你們是從哪里知道天氣預報的?

 。ㄗ層變夯ハ嘀v述,怎樣知道天氣預報的。)

  2.課件演示

  教師:原來我們可以從很多地方知道天氣預報呢。

  觀看電視里的天氣預報;

  手機短信提示天氣預報;

  收音機里播報天氣預報;

  網(wǎng)絡獲知天氣;

  人們互相告知天氣等。

  三、感知天氣預報與生活密切相關(guān)。

  1.人們?yōu)槭裁匆@取天氣預報的消息呢?

  知道天氣預報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意義呢?

  2.課件演示

  使幼兒充分感知天氣預報與人們生活的關(guān)系。

 。1)課件1:蔬菜大棚

  這位叔叔為什么這么關(guān)心天氣預報?

  (2)課件2:司機

  司機叔叔為什么關(guān)系天氣預報?

 。3)課件3:游客

  游客為什么也關(guān)心天氣預報呢?

  3.小結(jié): 天氣預報百姓生活離不了, 我們可以聽天氣預報出門 旅游;

  聽天氣預報增減衣服;農(nóng)民伯伯也要聽天氣預報栽種莊稼、蔬菜等;

  不知不覺間,我們每天收看收聽的天氣預報變出了新模樣。

  四、制作天氣卡片

  1.出示天氣卡片

  讓幼兒觀察天氣卡片,分別說出天氣情況,感知天氣與生活的關(guān)系。

  2.請小朋友制作天氣卡片,也來關(guān)心天氣,學習保護自己的生活常識。

  布料吸水大比拼(科學)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實驗知道各種質(zhì)地不一樣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體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過動手操作讓幼兒體驗到自由探索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3、增強幼兒與同伴間的合作意識。

  活動材料:

  棉布、絲綢、羊毛、人造絲、聚脂面料各剪成寬10厘米,長25厘米的長條若干,長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記錄卡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各種液體:清水、熱水、肥皂水、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看錄像內(nèi)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紅家里有好幾塊面料,她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她選一塊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適涼快,你們說選哪一塊呢?”

  二、認識面料,并做預測。

  出示各種面料,幼兒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它們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們的名稱。

  出示幼兒記錄卡,讓自由自由討論,做出預測,在你認為合適的布料下預測欄上畫“√”,并說出理由。

科學教案 篇8

  一、教學目的要求:

  (一)過程與方法:

  1.嘗試制作照相機和眼球的實物模型;

  2.能夠解釋照相機和眼睛得成像原理。

  (二)知識與技能:

  1.了解眼球的基本構(gòu)造;

  2.了解照相機和眼球得成像原理;

  二、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照相機、眼球的模型或構(gòu)造圖;分組材料:放大鏡一個,燒瓶一個,墨汁一瓶,硫酸紙一張。

  學生準備:每組可能帶來照相機或照相機說明書;一組為單位到照相館了解照相機工作原理。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眼球的基本構(gòu)造。

  難點:能夠解釋照相機和眼睛得成像原理。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光使我們的世界變得如此的絢麗多彩,于是人們想方設法留下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麗景色,誰能做到這一點呢?是照相機,人們根據(jù)光學原理設計制造出照相機。相信大家都拍過照,有沒有誰自己使用過照相機呢?

  2.提問:關(guān)于照相機你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

  3.提問:關(guān)于照相機你們還想研究什么?

  4.教師設疑:教師出示兩張照片的投影,一張清晰,一張模糊。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什么?

  5.討論確定研究方向和問題。

 。ā瓣P(guān)于照相機你已經(jīng)知道什么??”一問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的知道什么,知道的可以少講或不講!斑想研究什么”雖是一句套話,但確實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探究意識及引導學生探究方向的簡單有效地一招。而教師的兩張照片,引發(fā)了本課探討的主要內(nèi)容,照片的清晰與否首先引發(fā)對相機工作原理的好奇,使學生認識照相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認識,其次,也為眼睛的工作原理及眼病特別是近視眼的防止打下了知識與思維方法的鋪墊。這是教師主導地位,實現(xiàn)有效幫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新授:

  1.討論照相機的工作原理

 。1)提問:有誰已經(jīng)知道照相機是怎樣拍出照來的?

 。2)談話:請你們介紹課前搜集的一些關(guān)于照相機的資料。

 。3)出示相機,再請學生猜想并交流相機的工作原理。

 。4)小結(jié)相機的工作原理:相機將恰當量的光線透過凸透鏡聚焦在膠片上形成圖像,調(diào)整光圈(光線通過的小孔)和曝光的時間,就能控制透過光線的量。

  (5)指導分析照片清晰與模糊的可能原因。

 。6)簡單介紹“傻瓜相機”:這種相機能自動測量景物到相機距離,進行自動調(diào)焦,高度自動化,即使缺乏攝影經(jīng)驗的人也能照出清晰的相片。

 。7)教師板書:照相機:鏡頭(凸透鏡、速度、光圈、調(diào)焦)

  機身(暗箱、快門、扳手)

  膠卷

  2.眼睛的工作原理研究

 。1)講述:眼睛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最精密的“照相機”。誰來說一說,為什么眼睛是精密的.“照相機”?(

 。2)提問:同桌之間相互觀察眼睛,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稍侯提示,對照照相機工作原理,說一說猜一猜眼睛是怎樣工作的?)

  (3)小組討論,并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利用黑板之板書,將相機之凸透鏡、暗箱、底片,與眼睛的晶狀體、眼球內(nèi)、視網(wǎng)膜兩兩對應地分析)

 。4)教師利用多媒體總結(jié)講解“眼睛的工作原理”。(突出教材27頁的基本內(nèi)容。)

 。5)教師板書:眼睛:眼角膜、瞳孔、晶狀體、視網(wǎng)膜、視神經(jīng)、大腦

  3.觀察分析瞳孔與光線強弱的關(guān)系

  (1)觀察與探討:看窗外陽光燦爛的天空,在鏡中自己的瞳孔,注意他們的大小變化。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同桌之間觀察2分鐘,集體交流。教師小結(jié):瞳孔是控制光線的,光線強時瞳孔縮小,防止傷害眼睛。外部光線弱時,瞳孔變大,以便看清物體。

 。3)分析貓的眼睛在白天與晚上的不同。師:不知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貓的眼睛的特別之處?學生回答。

 。4)比較:對照相機,說一說,相機的什么部件與眼睛的瞳孔相似?

  4.制作眼球模型

  (1)提問:你們能用桌上的材料作一個眼睛模型嗎?

  (2)師生討論,得出基本方法。

 。3)學生分組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課后延伸:

  1.觀察貓眼在不同光線下的變化,并思考為什么?

  2.采訪照相館與照相器材商店了解最新相機信息。

  七、板書設計:

  照相機和眼睛

  鏡頭(凸透鏡、速度、光圈、調(diào)焦)

  照相機:機身(暗箱、快門、扳手)

  膠卷

  八、教學后記:嘗試制作照相機和眼球的實物模型。

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jié)。

  2、放大鏡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chǎn)的許多方面。

  3、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邊緣薄。

  過程與方法

  1、 正確用放大鏡觀察物體。

  2、 比較用肉眼觀察和用放大鏡觀察的不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理解使用放大鏡觀察的意義。

  2、增強用放大鏡觀察身邊世界的興趣。

  3、認識到從肉眼觀察到發(fā)明放大鏡是人類的一大進步。

  【教學重點】能正確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細微部分

  【教學難點】放大鏡是“凸”“透”鏡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器材:

  1、放大鏡2個 ,手撕的報紙(有圖片)、計算機屏幕、布料、記錄表。

  2、放大鏡片1、放大鏡片2、凹透鏡、普通玻璃片、圍棋子、記錄表。

  滴管、玻璃片、燒杯、水、裝水的礦泉水瓶、。

  【教學過程】

  一、為什么要用放大鏡觀察

  1、導入:師出示放大鏡:“這是什么?”生:放大鏡。師板書并問:“大家還記得我們用放大鏡觀察過什么嗎?”“你們平時玩過放大鏡嗎?”

  2、學生回答,教師繼續(xù)問:你還知道放大鏡有哪些用途或者哪些工作需要用到放大鏡嗎?

  3、匯報交流,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結(jié)合展示圖片。

  4、小結(jié):用放大鏡觀察比肉眼觀察有什么好處呢?

  二、放大鏡的使用和放大鏡下的新發(fā)現(xiàn)

  1、師:誰給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鏡的使用方法?

  請學生演示放大鏡的使用方法。根據(jù)學生的演示師出示講解正確使用放大鏡的兩種方法:目、鏡、物三者,目不動,鏡動或物動。

  2、師出示:

  選擇一小塊面積,運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報紙的字、圖片和邊沿、布料和電腦屏幕看誰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將新發(fā)現(xiàn)用文字或圖片記錄在記錄單上!灸贸龇糯箸R,報紙、布料、記錄表】

  3、分組觀察

  4、交流,師小結(jié):放大鏡把物體的圖像放大,讓我們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

  三、放大鏡的特點

  1、師:放大鏡把物體的圖像放大,我們注意到它的特點了嗎?老師給大家準備了這些物品,請同學們找一找。完成實驗記錄表。

  2、帶著實驗記錄表分組實驗。

  3、師:放大鏡的鏡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中間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鏡也叫“凸透”鏡。放大鏡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數(shù)也越大,由此推斷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數(shù)最大。

  四、小結(jié)

  1、師:對于熟悉的放大鏡,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或收獲嗎?(放大鏡也叫凸透鏡,凸度越大放大倍數(shù)越大。運用放大鏡細心地觀察物體,還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細節(jié))

  2、課外你可以嘗試著用一些簡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鏡,或者用你的放大鏡去仔細觀察身邊的物品,看看還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12-10

[經(jīng)典]科學教案12-19

科學教案[經(jīng)典]10-06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科學教案10-19

[精選]科學教案10-09

(經(jīng)典)科學教案10-09

【精選】科學教案07-31

科學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