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娃娃和媽媽》教案

時間:2022-10-20 11:48:55 賽賽 教案 我要投稿

《娃娃和媽媽》教案(通用1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娃娃和媽媽》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娃娃和媽媽》教案(通用17篇)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能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中的意境和節(jié)奏沒。

  2、 能掌握詩歌特點,對仿編詩歌感興趣。

  3、 能積極思考,想象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用詩歌重復結構進行仿編。

 。、 領會故事詩歌的寓意和哲理。

  5、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中的意境和節(jié)奏美,能掌握詩歌特點,對仿編詩歌感興趣。難點:能積極思考,想象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用詩歌重復結構進行仿編。

  活動準備

  1、 環(huán)境準備:自制詩歌的相關的圖片、磁帶、紙筆、獎品;

 。病 經驗準備:帶幼兒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尋找”大樹與樹葉,大地與小草,花園與花朵”等事物,了解物體與部分,大與小相關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活動過程

  一、復習詩歌“媽媽和娃娃”

  老師帶幼兒隨著音樂伴奏帶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 幼兒看圖片再次朗誦詩歌。

 。、 分析詩歌

 。ǎ保┰姼璁斨袨槭裁凑f大海是媽媽,魚兒是娃娃,讓幼兒積極思考,回答.

 。ǎ玻┮龑в變核伎,如果大海是媽媽,誰還可以是娃娃。

  (3)那你們在回來看看圖片,大海是媽媽,魚兒是娃娃,想一想娃娃在媽媽的懷里干什么呢?(回答以后,要求幼兒在完整的.說一遍)

 。ǎ矗┮蕴炜諡槔鹤層變核伎蓟卮穑绻炜帐菋寢,誰是娃娃,娃娃在媽媽懷里干什么。(鼓勵幼兒仿編幾句)

  二、 欣賞圖片

 。、 游戲:媽媽和娃娃

  2、 幼兒到教室周圍欣賞圖片,找找圖片里誰是媽媽誰是娃娃,說說娃娃在媽媽懷里干什么。(要求幼兒聽到鈴鼓聲就回到座位)

 。、 教師做示范仿編一首詩歌。

 。ǜ皆姼瑁轰浺魴C是媽媽,磁帶是娃娃,娃娃在媽媽懷里唱呀唱。

  鐵軌是媽媽,火車是娃娃,娃娃在媽媽懷里跑呀跑。

  幼兒園是媽媽,小朋友是娃娃,娃娃在媽媽懷里快樂成長。

  4、 幼兒仿編詩歌。(鼓勵幼兒編一首完整的詩歌)

  5、 (請兩名幼兒做示范后,全班幼兒進行仿編)

  三、 幼兒分組仿編

 。、 幼兒六人一組,仿編詩歌,老師巡回指導。

  2、 讓幼兒把自己編的詩歌念給同伴聽。

 。场 幼兒把仿編的詩歌畫在紙上,說給旁邊的老師聽。(老師給說的幼兒發(fā)貼貼畫鼓勵)

  四、 活動延伸

  幼兒把自己畫的詩歌說給其它班的同伴聽。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結束后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幼兒天生就具有的豐富的想象力。通過我運用的直觀教學法非常有用,孩子邊觀看圖片邊進行創(chuàng)編詩歌,通過圖片啟發(fā)了他們的想象。整個課堂幼兒非;钴S。在活動中我設計了畫出創(chuàng)編的詩歌,幼兒對這一環(huán)節(jié)非常感興趣。幼兒完全能跟著老師的指引進行整個活動。通過這節(jié)語言活動,我也對班上幼兒語言能力有了完全的了解,以后在活動多給孩子說的空間,多給他們自主發(fā)展的空間,老師成為課堂的引導者,讓幼兒成為課堂的主體。還有就是一點我以后教學上需改進的就是,針對不同的幼兒應設計不同的問題,真正讓每位幼兒語言得到發(fā)展。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2

  語言活動:

  大樹媽媽和樹葉娃娃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感受童話故事《樹媽媽和樹葉娃娃》所表達的情感脈絡。

  2、能大方地用身體動作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3、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要體諒、關心媽媽。

  活動準備:

  1、《樹媽媽和樹葉娃娃》的多媒體課件。

  2、《挪威舞曲》、自錄配樂故事磁帶各1。

  3、不同表情的樹三棵,樹葉娃娃(黃、綠)人手2片。

  活動過程:

 。ㄒ唬┲v述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提問:故事里講了什么事情?

 。ǘ┙Y合多媒體課件欣賞故事,了解故事的情感脈絡。

  1、問:

  樹媽媽長得怎么樣?

  春天和夏天樹媽媽的心情是怎樣的'?

  秋天,梧桐樹媽媽有什么變化?心情怎樣?為什么會傷心?(學唱傷心歌)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什么事讓媽媽傷心過?怎樣讓媽媽不傷心?

  假如你是小樹葉你怎樣安慰樹媽媽?

  2、看看、講講小樹葉變成養(yǎng)料的自然現象。

  3、小結:春天樹媽媽快樂——秋天樹媽媽傷心——春天樹媽媽快樂。

 。ㄈ┬蕾p《挪威舞曲》

  1、完整欣賞《挪威舞曲》

  提問:音樂里藏了一個什么故事?

  2、邊欣賞音樂邊用不同的表情、動作表現對音樂的感受。

  3、分角色表演《樹媽媽和樹葉娃娃》

 。ㄋ模┐虬鐦鋴寢,用綠、黃樹葉分別與春天的樹媽媽和秋天的樹媽媽匹配。

  四、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繼續(xù)引導幼兒關心周圍的人。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孩子們對動物很感興趣,特別是經過這個主題活動。課后經常有孩子問我,為什么魚媽媽生出來的魚寶寶一開始和媽媽張的不一樣?為什么小狗和他媽媽就一個樣?還有雞蛋里面為什么會鉆出小雞?――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讓孩子對動物的生殖方式有一定的了解,我特別設計了此次活動。

  活動名稱:

  胎生動物與卵生動物

  活動形式:

  集體活動與分組活動相結合

  活動目的:

  1、通過觀察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動物的兩種生殖方式:胎生和卵生以及其發(fā)育過程。

  2、發(fā)展幼兒分析、概括能力,豐富幼兒詞匯:胎生、卵生。

  3、激發(fā)幼兒對動物的探索興趣,培養(yǎng)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各種動物圖片(幼兒每組一份)胎生、卵生字卡每人一塊操作板(貼有胎生、卵生標志)

  2、自定義圖片(根據活動內容設計的教師用圖片)

  活動過程

  1、提出疑問,引出課題

  出示一組圖片雞媽媽在下蛋――雞蛋――雞媽媽孵蛋――小雞從蛋殼中出來。問幼兒是不是所有動物媽媽生小寶寶都是這樣呀?

  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了解一下。

  2、了解動物的兩種基本生殖方式:胎生、卵生

  通過圖片分別以魚和人為例簡單介紹胎生卵生的'過程,重點對其區(qū)別進行介紹。

  3、幼兒操作進一步鞏固胎生與卵生的知識。

  幼兒分組活動,將各種動物圖片貼在有胎生、卵生標志的操作板上。(放音樂,教師巡回指導最后集體評價)

  4、幼兒討論說說自己了解的有關胎生與卵生的知識

  總結分享

  和幼兒一起到飼養(yǎng)角找找,看看有那些動物是胎生的那些動物是卵生的。

  活動評價

  1、在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參加活動,并對動物的生殖方式(胎生和卵生)有了初步的了解。

  2、通過活動幼兒對小動物產生濃厚興趣并能積極探索。

  活動延伸

  回家與父母共同查閱有關胎卵生的資料、圖片,在活動室開展“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圖片展。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4

  目標

  通過介紹幾種動物的不同繁殖方式,使幼兒了解娃娃都是媽媽生的,動物的繁殖方式與生存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系。

  準備

  圖書:《媽媽和娃娃》(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各種動物頭飾(包括動物媽媽和娃娃)或圖片。

  過程

  1、媽媽和我

  ①小展覽——“媽媽和我”:請幼兒將自己和媽媽的照片帶到幼兒園。教師布置一個專欄,指導幼兒將“媽媽和我”的照片貼到專欄里。讓全班幼兒互相欣賞照片。邊欣賞邊議論:誰長得最像媽媽?

  討論:你是怎樣長大的?媽媽是怎樣疼愛你的?你是怎樣愛媽媽的?

  ②家庭調查:教師向幼兒提出任務,回到家中向媽媽了解自己小時候什么樣?自己是怎么長大的?爸爸、媽媽的媽媽是誰?

  2、動物媽媽和動物娃娃

 、匍喿x圖書《媽媽和娃娃》。教師用提問的方式指導幼兒閱讀:小貓咪的媽媽是誰?剛出生的小貓是什么樣子?小貓咪是吃什么長大的?還有哪些動物是吃奶長大的.?它們是怎樣吃奶的?

  雞媽媽生的是什么?雞蛋是怎么變成小雞的?小雞是吃什么長大的?鳥兒的家在哪里?它們是怎么孵蛋的?還有哪些動物會下蛋?它們會孵蛋嗎?

  毛毛蟲是誰的娃娃?它是怎樣長大的?

  ②討論:你見過動物生娃娃嗎?它們的孩子是什么樣子?教師啟發(fā)幼兒回憶并談論自己的經驗。

  3、游戲——找媽媽

  給一部分幼兒戴上各種動物媽媽頭飾,扮演動物媽媽;其它幼兒戴上各種動物娃娃頭飾,扮演動物娃娃。(注意:動物娃娃多于動物媽媽)。

  游戲開始,全體說兒歌:“今天天氣真正好,小動物出門跑呀跑!比缓笥變核纳⑴荛_。

  動物媽媽們站到恰當的位置,說:“媽媽在家真著急,我的娃娃在哪里?”

  然后模仿動物的叫聲。動物娃娃聽到叫聲要迅速跑到自己媽媽面前排好隊。動物媽媽再數一數自己一共有幾個娃娃,它們是不是都回家了。

  游戲繼續(xù)進行,可以讓幼兒變換角色。

  建議

  此活動應在飼養(yǎng)小動物活動的基礎上進行。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動物繁殖、生長的過程。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并學念兒歌;

  2.認識蘋果、梨、石榴等各種秋天的水果及其顏色;

  3.通過替換水果名稱作簡單地仿編。

  【活動準備】

  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實物;水果圖片;籃子;布;白紙;畫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提問:讓我來考考你們,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呀?

  (因為正在進行關于秋天的主題,這個問題一般都能回答。若不能,則追問:是春天、夏天、冬天,還是秋天呢?)

  提問:對呀,現在是秋天了。秋天很特別,它是豐收的季節(jié),是成熟的季節(jié),許多的果樹媽媽都結出了漂亮的水果寶寶,所以小朋友每天都可以吃到好吃的水果,那最近你們吃的最多的水果是什么呢?

  過渡:哦,原來秋天我們可以吃這么多水果啊,其實呢,秋天是一個媽媽,她有許許多多可愛的水果娃娃,讓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是誰。

  二、學兒歌

 。蕚湟粋大籃子,裝有詩歌所涉及的所有水果,那塊布將其遮住并將布綁在自己身上,扮演秋媽媽)

  師:我現在是秋媽媽了,小朋友們要仔細聽、仔細看哦。

  秋媽媽和果娃娃

  秋媽媽,肚皮大(摸摸被布遮蓋的籃子,表現出肚皮大的.樣子)

  生下許多果娃娃(雙手從上向兩側張開,表現出許多的感覺)

  蘋果,梨子和香蕉(按念到的順序將水果依次拿出來展示)

  還有石榴和葡萄

  哎呀呀,哎呀呀,裝呀裝不下(念“哎呀呀”時攤攤手,念“裝呀裝不下”搖手同時搖頭)

  哎呀呀,哎呀呀,裝呀裝不下(同上)

 。钔陜焊韬笤儆门L將水果蓋住放在一邊)

  提問:兒歌聽完了,我要問問小朋友,秋媽媽生了哪些水果娃娃呀?(如果答到了兒歌中的水果,比如香蕉,就將相應的圖片貼出,然后追問:香蕉是什么顏色的呢?兒歌中顏色一樣的水果可以適當作比較。如果記不住水果,可以重復兒歌)

 。ㄕ砗煤诎迳系膱D片后,指著圖片念第二遍兒歌,邊做動作)

  師:現在我要請小朋友來做秋媽媽,跟著老師一起念兒歌,伸出你們的小手來,小眼睛看著黑板上的圖片。

 。ㄈ绻麑W得快,可以請個別小朋友單獨念)

  三、仿編

  提問:我們已經學會念兒歌了,下面我請小朋友動動腦筋,把兒歌里的水果換掉,你想換成什么水果呢?

  (事先準備一些水果圖片,如果孩子提到了就出示,若沒有則畫在白紙上,若不會則直接念兒歌)

  哇,又有了這么多新的水果娃娃,我們再來做一回秋媽媽,把這首新兒歌念出來。

 。顑焊钑r還是要伴隨動作)

  四、游戲環(huán)節(jié)

  師:我們剛才已經做過秋媽媽了,下面我們再來做一做水果娃娃。我們要做一個好玩的游戲,

  游戲的名稱叫做叫水果蹲,下面請看老師示范一下。

 。ㄓ晌液臀业耐瑢W示范,在示范過程中適當講解,這樣比直接講述更清楚一些)

  我要請五個水果娃娃,誰要做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

  五、結語

  師:好了,請過娃娃們回去吧。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秋天的水果,有蘋果、梨、香蕉、石榴、葡萄,回家后可以把兒歌念給爸爸媽媽聽,他們一定會覺得你們很能干。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幫助幼兒學習認識并正確區(qū)分紅、黃、綠三種顏色

  2.學習句式:我是**蘋果娃娃

  3.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集體游戲,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紅、黃、綠蘋果胸飾各10個,紅、黃、綠三種顏色蘋果的貼絨,一棵大蘋果樹。

  2.貼絨教具:小草、樹葉、香蕉、雪梨、紅氣球、燈籠等。

  3.音樂磁帶《高高的蘋果樹下》。

  活動過程:

 。ㄒ唬┲鹨怀鍪炯t、黃、綠三種顏色蘋果的貼絨

 。保 看,這是什么?它是什么顏色的.?我們叫它什么蘋果娃娃?(引出紅、黃、綠蘋果)

 。玻 看誰說得快:老師逐一變化蘋果顏色,幼兒說出蘋果名字

 。常 擴散思維:還有什么是紅色的?(綠色的、黃色的)

 。ǘ┯螒颍簩W說一句話“我是*蘋果娃娃”

  1.請幼兒從椅子底下拿出蘋果胸飾掛在胸前

  現在你們都是蘋果娃娃了,誰能告訴我,你是什么顏色的蘋果娃娃?(要求能完整回答:我是*蘋果娃娃)

 。玻蠋煱缪萏O果媽媽,幼兒扮演蘋果娃娃,進行游戲

  老師說:“我的娃娃在哪里?”請顏色相同的蘋果娃娃跑到前面說:“媽媽,我在這里!

 。ㄈ┵N蘋果

 。ㄋ模┙Y束:歌舞《高高的蘋果樹下》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繞口令的含義。

  2、在排圖講述中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能力。

  3、在圖文閱讀中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繞口令的興趣。

  教學準備:

  1、人手一套圖片

  2、對繞口令有初步的了解.

  教學過程:

  一、排圖講述

  教師指導語:今天老師帶來許多圖片,哪幅圖片是第一張,哪幅圖片是第二、三張?一起來排一排。

  二、圖文閱讀:

  教師指導語:排好了嗎?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三、創(chuàng)編繞口令:

  教師指導語:兒歌上一會兒說媽媽一會兒說娃娃,繞來繞去象繞口令,干脆我們來編個繞口令好嗎?

  四、比賽繞口令:

  教師指導語:你會說繞口令了嗎?來比一比,看誰說得好說得快。

  五、親子活動:還有哪些繞口令

  請在座的爸爸媽媽也來比一比,說說更多的繞口令。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發(fā)準“生”、“裝’等字音。

  2.通過傾聽和參與表演,感知、理解和記憶兒歌內容。

  3.能相互合作,積極有序地邊表演邊朗誦兒歌。

  活動準備:

  1.金黃色的大披風一件。

  2.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實物。

  3.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的頭飾。

  4.幼兒已經積累了關于秋天有哪些水果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秋天的水果”提問,導入活動。

  1.教師提問,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盡量想得與別人不一樣。

  教師:秋天到了,許多水果豐收了,有哪些水果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秋媽媽”,感知兒歌中的角色。

  1.教師身披大披風,將水果娃娃都藏在腹部,裝扮成秋媽媽,坐在幼兒的面前。

  教師:我是誰呀?我的肚子怎么樣?肚子里會有什么呢?

  三、教師邊做形體動作邊念兒歌,幫助幼兒感知理解兒歌的內容。

  1.“秋媽媽肚皮大”——手輕摸肚子。

  2.“生下許多果娃娃”——手做球狀動作,表示多。

  3.“蘋果、梨子和香蕉,還有石榴和葡萄”——逐一從披風里取出這些水果。

  4.“哎呀呀,哎呀呀,裝呀裝不下”——搖手。

  四、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并練習發(fā)準字音。

  用說給秋媽媽聽的方式,鼓勵幼兒學發(fā)音,盡量每一個幼兒都練習。

  五、教師指導幼兒邊玩游戲邊朗讀兒歌。

  1 . 教師以點兵點將的方式幫助幼兒分配好“水果”和“盤子”里的角色,扮演“水果”的幼兒分別戴上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頭飾,藏在老師的大披風里,扮演“盤子”的.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表示盤子。

  2 . 幼兒交換角色表演。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相互交換角色的交往情況,特別是水果頭飾的傳遞,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玩“水果商店”的角色游戲。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通過活動讓兒童初步了解繞口令的含義。

  2、在排圖講述中培養(yǎng)兒童的口語能力。

  3、在圖文閱讀中激發(fā)兒童創(chuàng)編繞口令的興趣。

  教學準備:

  1、人手一套圖片

  2、對繞口令有初步的.了解.

  教學過程:

  一、排圖講述

  教師指:今天老師帶來許多圖片,哪幅圖片是第一張,哪幅圖片是第二、三張?一起來排一排。

  二、圖文閱讀:

  教師指:排好了嗎?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三、創(chuàng)編繞口令:

  教師指:兒歌上一會兒說媽媽一會兒說娃娃,繞來繞去象繞口令,干脆我們來編個繞口令好嗎?

  四、比賽繞口令:

  教師指:你會說繞口令了嗎?來比一比,看誰說得好說得快。

  五、親子活動:還有哪些繞口令

  請在座的爸爸媽媽也來比一比,說說更多的繞口令。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10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專心地聽故事,感受作品中所表達不同情感-----樹媽媽和樹葉娃娃在一起的快樂情感和分離的悲傷情感。

  2.能試著說說,演演,并用歌聲表現故事中情感。

  活動準備:

  圖片三張,錄音磁帶(秋日私語),樹葉娃娃頭飾。

  活動過程:

  流程:欣賞配樂故事——再次欣賞故事(配畫)——師生雙向提問并學唱歌曲——故事表演。

  (一)欣賞配樂故事

  老師要給小朋友講個故事,故事的名稱就叫“樹媽媽和樹葉娃娃”,聽了這個名字,請你猜一猜故事里可能講些什么?

  1.欣賞故事。

  (1)提問:故事里講了件什么事情?(故事講了樹葉娃娃離開了樹媽媽,后來又回到樹媽媽身邊的事情)。

  (2)請小朋友再聽一遍故事,聽完故事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出來。

  (二)再次欣賞故事。(老師邊講邊配畫)

  1.幼兒自由提問。

  老師,幼兒共同幫助解決幼兒提出的問題。

  2.老師提問。

  (1)夏天的時候,樹媽媽的心情是怎么樣的?為什么?

  (2)秋天到了,樹媽媽看到樹葉娃娃都飄走了,她的心情又怎么樣?為什么?

  (3)小樹葉聽到了樹媽媽的歌,它們是怎么做的?什么是安慰?(讓媽媽快樂起來,高興)。

  3.幼兒學唱。

  (1) 請你們來當關心媽媽的小樹葉,唱歌給媽媽聽,你們聽,樹媽媽唱起了傷心的'歌謠。(老師唱第一段,幼兒唱第二段)

  (2) 媽媽知道你們的心里也很難受,可是,如果讓媽媽看到你們這么難受,媽媽也會怎么樣呢?請那么把難受的樣子藏起來,拿勇敢的樣子在唱歌媽媽聽一遍。

  幼兒再次練習。

  4.學說安慰媽媽的話。

  現在媽媽有點放心了,你們再來說一句安慰媽媽的話,讓媽媽更加高興一點。

  5.第二年春天到了,樹葉娃娃有沒有回來?現在樹媽媽的心情又 怎么樣了?

  (三)故事表演。

  你們喜歡小樹葉嗎?我們就來表演這個故事,請你們打扮一下(拿胸飾)來當可愛的樹葉娃娃、老師演樹葉媽媽

  集體表演。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動物胎生、卵生的兩種生殖方式及其發(fā)育過程。

  2、嘗試在協(xié)商中共同探索關于動物的奧秘。

  活動準備:

  配對圖片黑板

  活動過程

  一、媽媽和娃娃配對

  1、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一些動物媽媽和動物寶寶,看他們都在這兒呢?都有誰來了呢?

 。ㄉ厦嬉慌攀絼游锿尥蓿旅嬉慌攀莿游飳殞殻

  2、玩了一會之后,這些糊涂的娃娃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了,讓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好不好,把娃娃送到媽媽的身邊。

 。ㄓ變悍纸M操作,媽媽和娃娃圖片操作)

  3、分享配對好的媽媽和寶寶

  現在哪個小組愿意來把自己的結果告訴大家。

  有分歧的來討論。

  4、單老師看到了有的媽媽和娃娃很容易找到,但是有的就有點不一樣了,有的媽媽和娃娃長的很象,有的則娃娃小的時候是不象媽媽的,長大后才象媽媽。

  二、了解動物媽媽生寶寶的兩種方式

  1、看小小雞和媽媽母雞的.樣子就不一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母雞媽媽是怎么生出雞寶寶的。

  請幼兒根據視頻描敘。

  雞媽媽是先生蛋——蛋變成小小雞——小小雞再長成雞

  (結合圖片展示)

  2、和雞一樣,先把生出來蛋寶寶或卵,再孵化長成小寶寶的動物我們都叫它是卵生動物。

  3、那么你知道還有誰也是象雞媽媽一樣,也是卵生動物的呢?

 。u、鴨、鵝、魚,鳥、蟬蒼蠅等等)教師分類粘貼

  其實在動物世界里,除了雞、鴨、鵝是卵生的,各種各樣的鳥類,魚類,還有昆蟲他們都是卵生的動物。

  4、所以的動物媽媽都是這樣生寶寶的嗎?當然不是,那他們是怎么生寶寶的。

  5、出示小鹿的圖片。

  原來向小鹿一樣小寶寶直接媽媽的肚子里長成,然后再生出來的動物,我們叫它們是胎生動物。那你知道哪些動物是胎生的動物呢?

  三、幼兒嘗試分類

  1、剛才我們知道了動物有是卵生的動物和胎生的動物,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動物分分家,

  分卵生和胎生

  2、我們人是卵生的還是胎生的呢?

  3、小刺猬和烏龜是卵生的還是胎生的呢?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12

  一、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能說出爸爸媽媽是怎樣關愛自己的。

  2、了解不僅人愛自己的孩子,動物也愛自己的寶寶。

  3、學說兒歌。

  二、活動準備:

  1、圖片

  2、彩筆

  3、圖書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你能說一說爸爸媽媽是怎樣愛你的嗎?引導孩子說一說。

  2、出示圖片:小朋友有自己的爸爸媽媽愛,動物寶寶們也有自己的媽媽,它們的媽媽也很愛它們,來一起看一看動物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寶寶的。

  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并讓幼兒一起說一說:大象媽媽、小雞媽媽、袋鼠媽媽、鱷魚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小寶寶的。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寶寶的?

  3、我們把動物媽媽愛動物寶寶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大家一起來說說吧!

  教師用各種方法讓幼兒學習說兒歌。(教師先說前句,讓孩子跟老師再一起說后句。教師和孩子再一起說,當孩子大部分都記住后教師挑選幾名幼兒背誦。

  4、讓幼兒畫自己喜歡的動物媽媽和動物寶寶。

  活動延伸:

  將幼兒畫的畫展示在大版面上讓全體幼兒欣賞。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13

  設計意圖:

  天真可愛的孩子們,最喜歡用五顏六色的畫筆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了。在畫水彩畫的時侯,孩子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找不到喜歡或需要的顏色。于是,根據幼兒好奇、好探索的特點,我設計了這堂關于顏色混合的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玩顏色混合游戲,激起幼兒對顏色的探究興趣,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和操作能力。

 。、鼓勵幼兒記錄活動中發(fā)現的問題。

 。场⑴囵B(yǎng)幼兒樂于關心和幫助別人的情感。

 。础⒃敢獯竽憞L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怠⒓ぐl(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裝著清水的瓶子若干個(上面有可變化表情的娃娃臉帖紙)

 。、可供幼兒記錄的水彩筆、記錄板等。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發(fā)幼兒初次操作混合游戲的興趣。

 。薄⑼ㄟ^“水娃娃”想變成“海媽媽”那樣顏色的愿望,激起幼兒第一次操作興趣。

 。病⒉僮鬟^程中,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同自己的做法。并從其中找出“深淺”兩種藍色進行對比。啟發(fā)幼兒總結出深淺變化是由于顏料投放的多少而決定的。

 。场熒餐僮鞲淖兺尥弈樖褂變后w驗到“幫助”的快樂。

  二、教師設疑:“小朋友,除了藍色,我們還能不能讓水娃娃再變成別的顏色呢?”激起幼兒繼續(xù)操作的興趣。教師提供幼兒所需的材料。操作時,注意指導個別能力差的幼兒。

  三、從操作中感受顏色混合的樂趣,并學會把活動中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下來。

 。、提出問題:“如果水娃娃們穿著這件衣服時間長了,想換一種顏色,那該怎么辦呀?”啟發(fā)幼兒大膽想像并肯定幼兒的討論辦法。

  2、教師先以藍色和黃色混合為例,帶起幼兒探究及操作的`興趣。

 。场⒐膭钣變簩⒆约喊l(fā)現的“顏色的密秘”記錄下來。(可以教師先演示記錄方法再幫助幼兒共同記錄)

  4、參觀記錄板上記錄結果,表揚幼兒并獎給每人一顆智慧星。

  四、游戲結束后,師生共同商量把漂亮的水娃娃送給其他班的小朋友。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都懷著好奇的心態(tài),主動地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這種興趣還可以自發(fā)的延伸到其它活動中,如:在美工區(qū),孩子們用不同顏色的橡皮泥調出自己喜歡的顏色。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14

  設計意圖:

  幼兒在享受成人的呵護時,其實也在渴望著當一回。本次活動旨在滿足幼兒這一成長中的心理需要。以幼兒最喜愛的角色游戲“娃娃社區(qū)”為載體,讓幼兒在成人的角色狀態(tài)中自然地學習掌握“使用勺子”這一基本生活技能,同時也體驗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會使用勺子。

  2、能按娃娃嘴巴大小選擇相應的勺子。

  3、體驗成長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用可口可樂塑料瓶制成的各種“可樂寶寶”(要求:嘴巴有大有小)。另外準備各種大小的勺子、各種豆子(黃色、紅色、藍色、綠色)。

  2、知識準備:認識幾種豆子、有一定的角色意識。

  3、環(huán)境準備:場景設置如下。

  活動過程:

  1、幼兒來到娃娃社區(qū),對生動可愛的“可樂寶寶”產生興趣。教師簡單介紹“蛙娃家”和“幼兒園”。

  教師:“瞧,寶寶肚子里空空的,餓極了。請能干的孩子去娃娃家當爸爸,媽媽;去幼兒園當老師,給寶寶們喂豆子吃!

  2、請1~2名幼兒探索喂“可樂寶寶”的方法,教師在一旁糾正講解正確動作。

  3、教師提出游戲要求:不撒飯,學說禮貌用語。

  4、幼兒自選角色,進人社區(qū),合作玩游戲“給寶寶吃豆子”,提供分層教學材料:能力弱:喂餅干、糖果能力中等:大勺、小勺能力強:筷子(極個別)

  5、比一比“誰的寶寶吃飽了”。

  活動延伸:

  1、幼兒操作熟練后可選用筷子或夾子夾豆子喂寶寶。

  2、給娃娃吃各種形狀的餅干,餅干形狀與嘴巴形狀要對應。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選材較為貼切,針對小班孩子好模仿好游戲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在游戲中體驗父母的辛苦,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以“情”貫穿活動的始終。游戲活動中,教師的提示語對游戲情節(jié)既有提醒作用,又有豐富內容的功能,但如何設計,還需再做斟酌。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2、認識秋天的水果,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

  3、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秋媽媽與果娃娃》背景圖一張。

  2、水果圖片、胸飾若干,自制水果筐一個。

  3、音樂《蘋果》。

  【活動過程】

  一、認識秋天的水果。

  1、小朋友們,你們看,秋天到了,樹上的蘋果都熟了,我們一起去摘蘋果吧。úシ乓魳贰短O果》,帶領幼兒表演)

  2、這紅紅的大蘋果是秋媽媽帶給我們的禮物(出示蘋果圖片),你們喜歡嗎?我們一起把它裝進筐!

  3、猜猜看,秋媽媽還會帶來哪些水果娃娃?(幼兒自由發(fā)言)

  4、秋媽媽到底會帶來哪些水果娃娃呢?你們想不想知道?那就把你們的眼睛閉上,我們一起來“變變變”。

  5、(出示梨子圖片)小朋友,把眼睛睜開吧,看看這是什么果娃娃?我們也把它裝進筐。

  6、你們想不想知道秋媽媽還帶了哪些果娃娃呀?快把眼睛閉上吧,我們再來變變變!你們看,你們認識這些果娃娃嗎?(出示香蕉、石榴、葡萄圖片)

  7、我們也把它裝進筐,哎呀呀,果娃娃可真多,筐子里裝也裝不下!

  二、學習兒歌。

  1、秋媽媽帶來了哪些果娃娃,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帶領幼兒學習“蘋果、梨子和香蕉,還有石榴和葡萄”)

  2、這其實是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就叫“秋媽媽與果娃娃”,現在聽老師朗讀一遍。

  3、剛才的`兒歌里說到了哪些果娃娃?這些果娃娃多不多?筐子里裝得下嗎?

  4、你們想學這首好聽的兒歌嗎?來,現在跟老師念一遍!

  5、你們說得真棒,現在請小朋友站起來和老師一起邊表演,邊念兒歌。

  三、游戲。

  1、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做果娃娃?老師在你們每個人的椅子下面放了一個果娃娃,快看看你是什么果娃娃?

  2、現在,我來做秋媽媽,要來找找我的果娃娃了。╔XXX在哪里)

  3、媽媽這里有一個大籮筐,我們一邊念兒歌,一邊把果娃娃裝進筐,看看媽媽會把那些果娃娃裝進筐!

  4、果娃娃裝滿筐了,我們把它裝上火車,送到超市吧!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能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發(fā)準"生"、"裝"等字音。

  2、運用聽說游戲的方法感知、理解兒歌內容。

  3、感受豐收的喜悅。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活動準備:

  1、金黃色的大披風一件;筐子一個。

  2、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

  3、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了解兒歌中的角色,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身穿大披風,披風下藏著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等水果,扮成要生寶寶的秋媽,提問:我是秋媽媽,我的.肚子里有什么?幼兒猜測。

  二、教師邊表演邊朗誦兒歌,初步欣賞、感受兒歌內容。

  念到"秋媽媽肚皮大"時,雙手做表示大的動作,輕輕拍拍自己的肚子。

  念到"生下許多果娃娃"時,做表示許多的形體動作。

  念到"蘋果、梨子和香蕉"時,從披風下拿出蘋果、梨子、香蕉放在筐子里。

  念到"還有石榴和葡萄"時,從披風下拿出石榴、葡萄放在筐子里。

  念到"哎呀呀,哎呀呀裝呀裝不下"時,將從披風下拿出的水果放在筐子旁邊,表示水果滿的放不下。

  三、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并練習發(fā)準字音。

  秋媽媽肚皮大,她要干什么?(糾正發(fā)音:生)秋媽媽生下了哪些果娃娃?這么多果娃娃能裝得下嗎?(糾正發(fā)音:裝)

  四、教師幼兒邊玩游戲邊學習朗誦兒歌。

  教師分配角色,扮演"蘋果、梨子、香蕉、石榴、葡萄"的幼兒帶頭飾藏在老師的披風下面;扮演"筐子"的幼兒圍坐成一個圓圈。

  教師帶幼兒邊朗誦兒歌邊做游戲。

  五、幼兒交換角色表演。

  活動反思

  讓幼兒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這樣可以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水果的認識。從而體現活動的趣味性以及幼兒在活動中的主動性,使幼兒學的開心,學的輕松。

  《娃娃和媽媽》教案 篇1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28)天,一年共365天。

  2、通過游戲,知道日歷等是記錄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他們的方法。

  3、培養(yǎng)觀察和想象能力,發(fā)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外型不一的房子12間,分別是一月到十二月,年歷、臺歷、掛歷圖片各一份。

  2、小字卡(年月日)和數字卡片(12、28、30、31、365)鉛筆、人手一份。

  活動重點:

  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動難點:

  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特別小的又是哪個月?

  活動過程:

  開場語: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你們想知道是誰嗎?老師告訴你們,是要去年媽媽家里做客。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年媽媽圖片,讓小朋友認識年媽媽。

  2、請幼兒觀察年媽媽的房子,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3、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孔钚〉氖悄囊蛔?

  4、年媽媽為什么蓋這么多的房子呢?下面講述故事。

  二、講述故事《年媽媽和他的娃娃們》,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

  1、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她有多少個日娃娃?

  2、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3、大月的房子有哪幾座?為什么大月的房子比較大?(大月的房子里住著31個日娃娃)

  4、小月的房子有哪幾座?為什么小月的房子比較?(小月的.房子里住著30個日娃娃)

  5、最小的房子叫什么名字?為什么它最小呢?(二月的房子里住著28個日娃娃)

  6、教師小結:年媽媽有365個日娃娃,她為他們蓋了十二座房子,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是大月,他們的房子里住著31個日娃娃,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是小月,他們里面住著30個日娃娃,二月最小,他的房子里住著28個日娃娃。

  三、游戲活動

  請幼兒上臺扮演月房子,說說你是幾月,你的房子里有多少個日娃娃,就是多少天。

  四、出示各種各樣的日歷、臺歷和掛歷,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認識。

  1、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認識年份、月份。

  2、幼兒嘗試在年歷上找自己的生日或是一些節(jié)日(如五一、六一)

  五、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六、猜謎語結束:有個寶寶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脫一件,年底只剩一張皮。(打一物)謎底:年歷

【《娃娃和媽媽》教案】相關文章:

秋媽媽與果娃娃小班語言教案 幼兒園中班語言《秋媽媽和果娃娃》教案01-14

《表情娃娃》教案02-11

《紙娃娃》教案03-22

《有趣的娃娃》教案10-09

洋娃娃教案12-21

《好娃娃》教案01-29

風娃娃教案02-09

大班舞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通用12篇)10-12

跳舞娃娃活動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