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西瓜蟲

時間:2023-11-15 14:05:58 煒玲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西瓜蟲(精選10篇)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西瓜蟲,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西瓜蟲(精選10篇)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西瓜蟲 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感知西瓜蟲的主要外型特性及其生活習性。

  2、對小蟲子產生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放大鏡、畫紙、筆、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論西瓜蟲。

  1、教師出示西瓜蟲的圖片,引出話題:

  “你們認識西瓜蟲嗎?”“你知道西瓜蟲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蟲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討論怎樣去捉西瓜蟲。

  1、教師:“幼兒園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蟲?我們到什么樣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蟲?

  2、教師:“我們捉西瓜蟲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蟲時需要注意什么?

  三、幼兒在園內自由尋找西瓜蟲。

  教師鼓勵幼兒結伴去找西瓜蟲,并提醒幼兒聽到信號就結合。

  四、交流捉西瓜蟲的經歷。

  1、教師“你們找到西瓜蟲了嗎?怎么發(fā)現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2、教師小結:西瓜蟲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

  五、觀察西瓜蟲并進行交流

  1、引導幼兒借助放大鏡觀察西瓜蟲。

  教師:“西瓜蟲這么小,我們能看的清嗎?可以用什么工具讓我們看清它?

  2、引導幼兒自由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

  3、教師帶領幼兒自由觀察“西瓜蟲的頭上有什么?是什么樣的?西瓜蟲的身體是什么樣的?(教師可讓幼兒自由說)

  六、引導幼兒畫西瓜蟲,并記錄自己的觀察發(fā)現。

  教師:“今天西瓜蟲跟我們一起玩,我們給這位小客人畫個像吧!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西瓜蟲 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感知西瓜蟲的特征和生活習性。

  2、產生對抓西瓜蟲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小鏟子、盛西瓜蟲的器皿、放大鏡。

  2、幼兒用書。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生活活動在發(fā)現區(qū)增添放大鏡,引導幼兒觀察西瓜蟲、蜻蜓、蟬等動物,激發(fā)幼兒對動物的興趣。

  活動過程第一階段

  1、引導幼兒討論西瓜蟲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請幼兒說說自己認識的西瓜蟲,知道西瓜蟲都做哪些事情?它喜歡生活在哪些地方?

  2、啟發(fā)幼兒討論怎樣去捉西瓜蟲。

  幼兒園戶外那些地方會有西瓜蟲?我們到甚么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蟲?捉西瓜蟲需要帶哪些工具?應注意什么?

  峽山區(qū)岞山街道岞山幼兒園教師備課卡活動過程第二階段1、幼兒分4-5組自由在園內尋找西瓜蟲。

  2、請幼兒交流捉西瓜蟲的'經歷。

  是怎樣發(fā)現西瓜蟲的?在哪里找到的?是不是和剛才說的地方一樣?

  教師小結:西瓜蟲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

  3、引導幼兒運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蟲并進行交流。

  你發(fā)現了什么?西瓜蟲的頭上有什么?是什么樣子的?西瓜蟲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西瓜蟲有幾只腳?他的腳長在哪里?是什么樣子的?當它碰到危險時,會怎樣?縮起來的時候,它像什么?

  4、請幼兒模仿西瓜蟲的樣子,尤其是遇到危險后,縮起來的樣子。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西瓜蟲 3

  設計意圖:

  我們幼兒園擁有寬大的草坪,有多條小路,有樹林、山坡。到了春天,草綠了,桃花開了,一些小蟲子也出來了。孩子們很愛在草坪上玩過家家、挖土、玩沙。有時老師會聽到幾個男孩子說:“老師,我捉了一只西瓜蟲!币闷渌⒆佣紒碛^看,都來找西瓜蟲。西瓜蟲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小蟲,因名字感覺親切,還會像變魔術一樣變成西瓜樣子,一直受到孩子們的關注。

  西瓜蟲為什么會變成西瓜樣子?在哪里容易找到西瓜蟲?西瓜蟲吃什么?……等問題都是孩子們愛問的問題。教師由此設計了科學活動“有趣的西瓜蟲”引導孩子們在觀察中了解、認識西瓜蟲的秘密。

  活動目標:

  1、喜歡觀察小蟲子,對小蟲子產生探索的興趣;

  2、認識西瓜蟲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習性;

  3、學會使用輔助工具(放大鏡)研究西瓜蟲。

  活動準備:

  1、課前幼兒捉到西瓜蟲裝在觀察瓶中;

  2、放大鏡、透明塑料杯、每人一份。

  3、西瓜蟲圖片課件,多媒體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介紹小伙伴,了解西瓜蟲的生活環(huán)境及名稱

  今天小朋友到這里來玩,還帶了一個小伙伴呢。誰來介紹一下你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為什么叫這個名字?(那我也叫它西瓜蟲吧。)

  你是在哪里找到這個小伙伴的?這些地方是干燥的還是潮濕的?原來西瓜蟲喜歡住陰暗、潮濕的地方。姜老師告訴你們,西瓜蟲還有一個大名,學名叫“潮蟲”。

  二、觀察西瓜蟲,認識西瓜蟲的身體、外形特征和習性

  1、我們的小伙伴太小了,用什么可以幫我們看得更清楚呢?——放大鏡

  現在你可以用放大鏡觀察西瓜成身上有什么?(它背上有什么、頭上有什么?有多少對腳呢)

  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教師指導觀察,了解幼兒觀察情況

  2、交流西瓜蟲的外形,西瓜蟲為什么會蜷起來?

  讓我們的.小伙伴休息一下,我們輕輕坐到這邊來。

  提問:你看到西瓜蟲身上有什么?

 、倌阒滥倪吺穷^嗎?

 、谀銛登逅袔讓δ_嗎?

 、畚鞴舷x為什么可以蜷起來?

  小結西瓜蟲外形:

  頭、觸角、軀干、許多節(jié)、七對腳

 。ㄒ陨线呏v邊看圖片)

  3、西瓜蟲什么時候會蜷起來?它為什么要蜷成球形?

  西瓜蟲真的死了嗎?

  教師小結:西瓜蟲蜷起來是為了躲避敵害,假死。是一種自我保護。

  你還知道什么動物會這樣自我保護?

  4、跟西瓜蟲游戲

 。ù髩K積木,紙棒)

  你可以把小伙伴請出來玩一玩,在手上、地上、玩具上,你也可以用小棍在西瓜蟲的小房子里玩。你可要照顧好你的小伙伴,別把它弄丟或踩到了。

  幼兒自由玩蟲。

  5、結束

  1)我們要帶小伙伴回去了(集中幼兒)

  2)你跟西瓜蟲玩的快樂嗎?我們玩了昆蟲,要把手洗干凈。

  活動延伸:

  1)你知道西瓜蟲吃什么嗎?它是益蟲還是害蟲?

  2)我們回去喂西瓜蟲就會知道答案了。

  3)這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小朋友要耐心觀察,看誰先發(fā)現西瓜蟲的秘密。

  活動反思:

  首先,從內容選擇、材料準備方面來看。孩子們很喜歡小動物,西瓜蟲因為會蜷起來而顯得很有趣,又不咬人,男孩、女孩都不會太害怕。西瓜蟲很容易找到,材料準備上,每人一只蟲、一個觀察盒,方便孩子仔細觀察、親自操作。

  在探究西瓜蟲為什么會蜷起來這一過程中,讓每位孩子照顧好自己的小伙伴,介紹伙伴的名字,既拉近了孩子和西瓜蟲的關系,又反映了孩子對西瓜蟲已有的經驗、認識。認識西瓜蟲首先從觀察身體結構開始,觀察西瓜蟲實物,用放大鏡能看得更清楚。看圖片可以準確的認清頭、觸角、幾對腳和變成球形的樣子。孩子們很驚喜地發(fā)現西瓜蟲身上一條一條的線。認識西瓜蟲也是為探究西瓜蟲為什么會蜷起來做準備。因為西瓜蟲的身體特征才使它可以蜷起來。

  在“假死”討論這一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對“危險—自我保護”討論不夠,教師就在操作活動中再引導、觀察、討論。跟西瓜蟲做游戲孩子們可開心了。利用積木、紙和筆,讓西瓜蟲爬、滾、比賽,讓西瓜蟲的有趣發(fā)揮得更好,還有幾個孩子自發(fā)地給西瓜蟲畫像,把自己的認識展示出來。

  總的來說,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在原有認識基礎上提升了經驗,知道了“潮蟲”這一名字,對西瓜蟲的生活環(huán)境、西瓜蟲的身體和“假死”等都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這一活動激發(fā)了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欲;顒又,孩子和老師、孩子和蟲、孩子之間親近、愉悅,樂于探索,較好地達到了三個目標。課后,孩子們對興趣更濃了,紛紛要求帶回家去喂養(yǎng),延伸活動很自然。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西瓜蟲 4

  【教案目的】

  1、學習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感知西瓜蟲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2、產生對捉西瓜蟲的探索興趣。

  【教案準備】

  小鏟子、盛西瓜的器物、放大鏡。

  【教案流程】

  活動第一階段:

  1、引導幼兒討論西瓜蟲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請幼兒說說自己認識的'西瓜蟲。知道西瓜都做哪些事情?他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

  2、讓幼兒討論怎么樣去捉西瓜蟲。幼兒園戶外哪些地方會有西瓜蟲、我們到什么地方去找西瓜蟲?捉西瓜蟲需要帶哪些工具?應注意什么?

  活動第二階段:

  1、幼兒分組自由在院內尋找西瓜蟲。

  2、半小時后請幼兒交流捉西瓜蟲的經歷。你是怎樣發(fā)現西瓜蟲的?在哪里找到的?

  教師小結:西瓜蟲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

  3、引導幼兒運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并進行交流,西瓜蟲頭上有什么?身體是什么樣子的?有幾只腳?它的腳長在那里?當它碰到危險時會怎樣?

  4、請幼兒模仿西瓜蟲的樣子、尤其是遇到危險后縮起來的樣子。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西瓜蟲 5

  設計意圖;

  夏季天氣炎熱,孩了們在學習夏天的時候.聯想到可以用游泳、吃冰棒、吃西瓜、喝飲料等方式讓自己涼快起來。其中西瓜是大家熟知、喜愛的水果。我設計“西瓜”的主題,是深入開展季節(jié)系列的活動。讓幼兒在—定的經驗積累基礎上,進行想象、理解。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熱情;引導幼兒相互學習;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提高數學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教學目的:

  1、鼓勵幼兒應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從中體驗快樂。

  2、學習圓形的二、四等分的方法。培養(yǎng)大膽的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情景表演道具、頭飾等。

  2、購買西瓜的錄像帶、電視機、幼兒填寫的調查表。

  3、顏料、排筆、白紙、紙西瓜(每人一張)、剪刀。

  4、各品種西瓜若干、紙杯若干。

  教學過程:

  1、幼兒觀看情景表演:“西游記”片段,激發(fā)幼兒興趣。并幫助表演人物想出把西瓜搬走的方法。

  2、幼兒動手操作,學習二、四等分的方法(對折、撕、剪均可)。

  3、觀看錄像帶,回顧分西瓜的過程。談談自己的感受,并介紹填寫調查的表格。分享學習經驗。

  4、介紹自己帶來的西瓜,鞏固其特征及用途。與同伴一起品嘗西瓜的美味。

  5、搬運西瓜。自由選擇活動區(qū)活動。

  活動延伸:

  1、開設表演區(qū)域,學習“西游記”的片段。激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表演的欲望。

  2、開設計算區(qū)域,鞏固分類、點數和二、四等分的操作。

  3、開展體育活動“運西瓜”。

  4、玩角色游戲“賣西瓜”,通過模仿成人的活動,豐富幼兒的社會經驗,提高相互合作的能力。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西瓜蟲 6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大膽地為小螞蟻搬運西瓜想辦法。

  2、嘗試用西瓜皮為小螞蟻制作禮物。

  活動準備:ppt課件、音樂、一個西瓜。

  活動過程:

  一、出示畫面,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誰?(螞蟻)

  二、演示課件,引導幼兒想象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幼兒的發(fā)散思維。

  1、師:在一個炎熱的夏天,小螞蟻們在外面去找吃的,他們找呀找,找呀找,終于找到了一樣好吃的東西!小朋友猜猜看他會找到什么好吃的?(幼兒泛講)

  2、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螞蟻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出示課件西瓜)螞蟻們大口大口的吃起了西瓜:“哇,真好吃啊!”小朋友猜猜看螞蟻心里會怎么想?(幼兒講述)螞蟻它是怎么搬的?(學動作)(有的`推)

  3、師:螞蟻們推呀推,推呀推,怎么也推不動,螞蟻們都累倒了,這時有一只螞蟻跑了,它會去干什么?(跑回家把所有的螞蟻都叫來幫忙)

  4、師:成群的螞蟻都來了,他們一起來搬西瓜,他們都用了哪些辦法搬西瓜?(幼兒看圖講述)可是西瓜那么大,螞蟻那么小,螞蟻們能把西瓜般走嗎?讓我們一起來給螞蟻想想辦法。(討論)

  5、師:讓我們看看螞蟻們是用了什么辦法?(螞蟻們爬上了西瓜,把西瓜一塊塊挖出來,再一塊塊搬回家)

  6、師: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把西瓜背回家,有的把西瓜抱回家,有的把他放在頭上頂回家,大家拼命的般呀般呀,大西瓜終于搬回家了,瞧,螞蟻的家里放滿了西瓜,再也放不下了,那剩下的西瓜螞蟻就……(請幼兒說“吃掉”)他們吃的怎么樣

  四、給螞蟻送禮物

  師:螞蟻把西瓜吃完了,那我們想一想吃剩的西瓜皮可以做成什么禮物送給螞蟻呢?

  五、請幼兒吃西瓜

  師:小朋友看到螞蟻們吃西瓜,是不是也想嘗嘗呀?看!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份西瓜,我們拿著西瓜,請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與你一起分享吧。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西瓜蟲 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用水墨畫的方法表現瓜菜的外形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學習在運用濃墨淡墨的基礎上,初步體驗通過筆劃粗細,墨的干濕變化,表現出水墨的效果。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下筆,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表現能力。

  4、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用水墨畫的方法表現瓜菜的外形特征。

  2、難點:運用濃墨淡墨。

  活動準備

  黃瓜、西瓜實物,水墨畫范畫,宣紙,毛筆,墨汁,水彩顏料,洗筆盤,調色盤,報紙。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小朋友來猜一個謎語:一只圓圓的大皮球,幾條"蚯蚓"上面游,身上穿著綠衣衫,一刀切開見紅瓤。

  出示圖片。

  今天我們就用水墨畫的`方法畫西瓜和黃瓜。

  2、引導幼兒學習水墨畫的操作方法。

  運用濃墨、淡墨進行繪畫示范。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小朋友自己想一想,你得畫面上西瓜、黃瓜怎樣安排?

  可以畫圓圓的西瓜和切開的西瓜,涂上顏色,再把黃瓜畫的大一些,畫時要仔細,不能畫錯。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注意幼兒運筆和用墨的技巧,鼓勵幼兒大膽下筆,不能用筆在紙上涂擦,以免宣紙擦毛或破損。

  4、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鼓勵幼兒與鄰座的小朋友相互欣賞并講述故事內容,選出畫的最好的作品進行表揚并讓幼兒介紹作畫經過。

  活動反思

  整個過程小朋友氣氛都比較活躍,他們都能積極參與,親身體驗種西瓜的整個過程,老師也只是起到一種指導的作用。小朋友們都很高興,知道西瓜是藤打的,不是樹結的,得來不容易。當然,在課堂這么短的時間幼兒體會不出勞動的艱辛,我以后會經常帶他們到郊外,多長見識!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西瓜蟲 8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體驗閱讀的樂趣。

  2、能夠大膽與他人交流故事的內容和情節(jié)。

  重點: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難點:能夠大膽與他人交流故事內容和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螞蟻的生活習性、會唱《螞蟻搬豆》的歌。

  2、物質準備:螞蟻圖片、多媒體課件、大圖書、故事圖片人手1張。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和幼兒一起唱《螞蟻搬豆》的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提問:小螞蟻是怎樣把豆子搬回去的?請幼兒簡單說一說,教師及時鼓勵。

  3、小結:小螞蟻一起把豆子搬回了家。有一天它們又出去找食物,它們會發(fā)現什么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欣賞故事課件,理解畫面內容

  1、師幼共同欣賞故事課件,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操作ppt,逐頁為幼兒講述畫面內容。

  重點提問:它們發(fā)現了什么?它們是怎樣做的?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教師重點引導。

  2、集體閱讀繪本圖書,再次理解畫面內容。

  教師和幼兒利用大的繪本圖書再次閱讀,進一步理解故事的'內容。

  重點提問:小螞蟻自己搬不動西瓜的時候是怎樣做的?有哪些好辦法?

  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結合圖片講述,體驗交流樂趣

  1、幼兒自選故事圖片和同伴進行交流,講述故事情節(jié)。

  2、教師及時肯定幼兒的表達和講述,用動作或語言支持幼兒的表達。

  活動延伸

  將繪本放在圖書區(qū),幼兒可以自己閱讀,逐步理解故事內容。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西瓜蟲 9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內容,體會螞蟻的情緒變化。

  2、感受小螞蟻聽從指揮、團結向上、不怕困難、積極解決問題的精神與態(tài)度。

  重點:理解螞蟻情緒的變化。

  難點:感受小螞蟻聽指揮、團結向上、不怕困難的精神。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初步理解繪本故事的內容。

  2、物質準備:繪本《螞蟻和西瓜》人手1份。

  活動過程

  一、通過集體回顧故事,引導幼兒體會螞蟻的情緒變化

  1、鼓勵幼兒跟隨教師一起模仿故事中的感嘆詞。

  2、引導幼兒跟隨故事發(fā)展共同討論、感受螞蟻的情緒變化。

  結合相關畫面分別提問:剛發(fā)現西瓜時螞蟻的心情是什么樣的`?搬不動時螞蟻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它們發(fā)出了什么聲音?叫來了伙伴后它們都想了什么辦法?它們搬動了嗎?發(fā)出了什么聲音?

  二、師生共同討論,幫助幼兒了解螞蟻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螞蟻不怕困難的精神

  1、請幼兒觀察、尋找繪本上螞蟻不高興的畫面。

  提問:小螞蟻什么時候不高興了?一共遇到了幾次困難?每次遇到困難后,是什么表情?之后它們?yōu)槭裁从指吲d了?它們是怎么解決問題的'?

  2、小結:小螞蟻遇到困難后,積極動腦筋想辦法,解決了問題,所以很高興。

  3、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圖畫中一只與眾不同的螞蟻——螞蟻隊長,感受到螞蟻隊長的領導和其他螞蟻的聽從指揮,體會整個螞蟻群體團結向上的精神。

  結合相關畫面分別提問:螞蟻遇到第一次困難時,是誰先搬的西瓜?是誰跑回螞蟻穴叫同伴來搬西瓜的?大家一起搬西瓜時,是誰站在最前面?用杠桿搬西瓜時是誰指揮大家?怎么搬也搬不動時,是誰想出來用鏟子鏟西瓜瓤這個辦法的?

  4、小結:戴黑帽子的螞蟻隊長,它不怕苦不怕累,事事沖在最前面,而其他螞蟻也能夠聽從它的指揮,大家很團結,所以,才能夠解決很多的困難。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內容,鼓勵幼兒跟隨教師一起講述自己熟悉的內容。

  活動延伸

  將繪本放在圖書區(qū),鼓勵幼兒繼續(xù)閱讀。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西瓜蟲 10

  一、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內容,對圖片內容進行合理的想像,并能用較為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圖片內容。

  2、能合理地為圖片排列順序。并使用完整連貫的句子編講合乎情節(jié)的內容,完整的講述整個故事。

  3、在參與活動過程中,體驗互相合作的快樂,懂得同伴間應互相幫助。

  二、活動準備

  ?西瓜船》課件、每組一套圖片(4張)和排序框、白板一塊。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把圖片按事物發(fā)展的邏輯順序進行排列并進行合理想象。

  難點:根據圖片內容想象并講述故事。

  四、活動過程

  1、設計生動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入主題。

  西瓜皮可以用來做什么?

  2、觀察圖片一,引導幼兒學習按事物發(fā)生的經過進行排序。

 。1)發(fā)生在什么地方?

  (2)圖片里有誰?

 。3)他們在干什么?

  3、觀察圖片二,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內容。

  (1)發(fā)生在什么地方?

  (2)圖片里有誰?

  (3)他們在干什么?

 。4)他們表情是什么樣子的.?會說什么?

  4、觀察圖片三

 。1)發(fā)生在什么地方?

 。2)圖片里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5、觀察圖片四,理解圖片內容。

  6、幼兒分組,合作將4幅圖片進行排序。

  (1)按照圖片的順序,創(chuàng)編故事內容并講述。

 。2)請每一組派代表分享本組創(chuàng)編的故事。

  7、教師示范講述故事。

  8、給故事起名字。

  五、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活動區(qū)中用操作卡排圖講述故事。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西瓜蟲】相關文章:

西瓜蟲作文02-24

大班有趣科學活動教案03-31

大班語言西瓜教案04-02

大班音樂活動《螢火蟲》的教案(精選10篇)11-17

切西瓜大班活動教案(通用12篇)09-01

科學活動教案大班教學反思03-03

科學活動《我的牙齒》大班教案11-30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01-26

教案大班科學活動《好喝的飲料》反思03-14

大班科學活動主題教案(精選11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