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活動方案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

時間:2023-06-11 11:05:56 活動方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范文匯編3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范文匯編3篇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 篇1

  活動時間:

  20xx年6月12日(星期五)上午8:30——10:00

  活動地點:

  幼兒園大門口(如遇下雨多功能廳)

  參與對象:

  中班組部分幼兒及家長

  活動形式:

  以班級為單位,每班一大幅畫,親子共同作畫

  繪畫主題:

  童心·同夢

  活動目標:

  讓家長和孩子在共同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放飛童心,夢想未來。在感受藝術(shù)美的'同時,使親子間情感的交融更加親密,使家園教育更加快樂、和諧。

  活動要求:

  1、繪畫內(nèi)容要結(jié)合主題,現(xiàn)場作畫。

  2、作品是幼兒和家長共同完成。

  3、畫面要整潔,布局要合理,顏色搭配協(xié)調(diào)。

  活動準備:

  白色長布每班一條,顏料、調(diào)色盆、顏料筆、鉛筆等。

  活動流程:

  1、各班教師交代介紹活動。

  2、幼兒、家長作畫,教師巡回指導(dǎo)。

  3、作品完成后整理畫具,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4、作品展示與欣賞:“童心·同夢”親子繪畫作品,展示在幼兒園過道內(nèi),老師、家長、孩子一起欣賞。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 篇2

  設(shè)計意圖:

  大班上學(xué)期,我們組織幼兒開展了“有趣的編織”“芒果美食街”等主題活動和區(qū)域活動,發(fā)現(xiàn)他們喜歡參與各類民俗活動,學(xué)習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的制作,欣賞民族歌舞等,這大大激發(fā)了教師繼續(xù)挖掘和利用民族地域文化資源的熱情。鑒于百色是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區(qū),百色的人口中壯族人口占了80%,社會文化中蘊含著濃郁的壯族文化特色,而壯族農(nóng)歷三月三的“歌圩節(jié)”也是當?shù)厝藰O其熟悉和喜愛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于是,我們便思考能否以“山歌”為切入點,設(shè)計一個民族特色主題活動。

  我們首先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歌圩節(jié)”的內(nèi)涵。廣闊的壯鄉(xiāng)素有“歌!钡拿雷u,自古以來,當?shù)厝藗儎谧髦嘞矚g對唱山歌,這種即興歌謠淳樸自然,曲調(diào)優(yōu)美,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改編后適合幼兒理解與欣賞。人們把對歌之處稱作“歌圩”(廣西地區(qū)稱集市為“圩”),而農(nóng)歷三月三的“歌圩節(jié)”在廣西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不亞于春節(jié)。節(jié)日里人們來到歌圩,除了對唱山歌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搶花炮、跳竹竿、舞彩龍等多種民俗活動,形成趕歌圩的熱鬧場面。這一天,人們會佩戴美麗的香包,家家戶戶還會煮五色糯米飯……其次,我們設(shè)計了調(diào)查問卷,請家長協(xié)助我們了解幼兒關(guān)于“歌圩節(jié)”的已有經(jīng)驗。接著,我們根據(jù)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將主題活動劃分為三個分主題:“三月三”“對歌樂”和“趕歌圩”,讓幼兒通過了解民俗風情、欣賞民間故事、學(xué)習民間歌舞表演、設(shè)計制作民族服裝等活動,感受廣西山歌的魅力,體驗壯族歌圩文化,孕育對家鄉(xiāng)的深厚情感。

  分主題一:三月三

  活動一:三月三的傳說

  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能完整、聲情并茂地講述故事。

  2.感受壯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萌生民族自豪感。

  準備: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通過多種方式收集、了解關(guān)于“三月三”的民間故事(通常包括“歌仙劉三姐”“英雄韋達桂”等故事版本)。

  2.與故事內(nèi)容或人物相關(guān)的圖片。

  過程:

  1.“三月三”故事會

  (1)組織談話活動,引出活動主題:“三月三”是一個熱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壯族有很多關(guān)于“三月三”的民間傳說,你們都收集或聽說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2)幼兒分組說一說自己收集到的故事,然后每組推選一名幼兒到集體面前來講述。

  (3)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個民間故事,為什么。通過談?wù)摴适氯宋锏男愿裉卣,引?dǎo)幼兒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勤勞、勇敢和智慧。

  2.“三月三”的習俗

  向幼兒介紹壯族“三月三”的節(jié)日習俗:做五色糯米飯、戴香包、搭彩棚、擺歌臺、拋繡球、碰彩蛋等。

  延伸活動:

  在圖書角參與“三月三”故事連環(huán)畫制作,教師從旁指導(dǎo)。

  活動二:香噴噴的五色糯米飯

  目標:

  1.感受“三月三”制作糯米飯、吃糯米飯的歡樂氛圍。

  2.了解從植物中獲取染料的過程,感受壯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準備:

  1.糯米(幼兒淘好并浸泡一定的時間),用植物制成的染料,制作各色染料的植物,舂、搗用的工具。

  2.小盆5個,電磁爐,蒸鍋。

  過程:

  1.神奇的染料

  (1)出示制作染料用的植物,讓幼兒聞一聞植物的清香,認一認不同植物的外形特征等。出示已經(jīng)制作好的染料,幫助幼兒理解這些染料就是用這些植物制成的。

  (2)出示舂、搗用的工具,讓幼兒試著舂一舂、搗一搗,感受植物做成染料的奇妙過程。幼兒端出已洗凈、浸泡好的糯米,分成五份分別浸到各色染料中,并持續(xù)浸泡一段時間。

  2.香噴噴的糯米飯

  現(xiàn)場煮熟后,教師和幼兒圍坐在一起品嘗,還可按當?shù)亓曀渍菏持ヂ榉鄣茸袅希栽鎏韯e樣的風味。

  延伸活動:

  1.在接近“三月三”的日子里,提示家長帶幼兒到附近的菜市場了解制作五色糯米飯的各種植物,感受家家戶戶準備過節(jié)的熱烈氣氛。

  2.把舂、搗用的工具和各種植物投放在“小餐廳”角色游戲區(qū),也可投放各色膠泥,讓幼兒制作“五色糯米飯”。

  3.在科學(xué)區(qū)投放舂、搗用的工具,鼓勵幼兒尋找、收集自然界中的各種花草,舂一舂、搗一搗,配制自己喜歡的植物染料。

  活動三:美麗的香包

  目標:

  1.了解香包的由來和作用。

  2.學(xué)習制作香包的方法。

  3.體驗兩兩合作的快樂。

  準備: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香包,在活動室布置一個香包展覽區(qū)。

  2.布料、硬紙板、剪刀、彩線、珠子、彩穗等。

  過程:

  1.美麗的香包

  (1)與幼兒一起欣賞展覽區(qū)的香包,引發(fā)幼兒制作香包的愿望。讓幼兒了解香包是壯族人民節(jié)日里佩戴在身上用以寄托美好愿望的飾物。香包里的花瓣、香料、藥材等有提神醒腦、預(yù)防疾病的作用。

  (2)引導(dǎo)幼兒觀察香包的外形特點,說說香包要用哪些材料制作。

  2.制作香包

  幼兒兩兩合作,運用剪、貼、纏、繞等方法進行創(chuàng)意制作,感受壯族飾品特有的裝飾方法。教師巡回指導(dǎo)。

  3.作品展示

  鼓勵幼兒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延伸活動:

  1.在科學(xué)區(qū),鼓勵幼兒利用收集來的花草、樹葉等自由配制香料,對比不同材料搭配后散發(fā)的不同香味。

  2.把制作好的香包投放于“小劇場”,幼兒可在表演對歌時進行適當裝飾,增添表演的趣味。

  活動四:三月三,歌圩樂

  目標:

  1.了解“歌圩節(jié)”的由來及內(nèi)容,感受壯族特有的民族風情。

  2.初步體驗對歌時一問一答的特點。

  準備:

  1.歌圩節(jié)活動的視頻或課件。

  2.電影《劉三姐》中的經(jīng)典對歌片段《什么結(jié)子高又高》。

  3.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了解“三月三”節(jié)日的`活動內(nèi)容。

  過程:

  1.有趣的歌圩

  (1)開展談話活動,輪流說一說自己了解到的“三月三”節(jié)日的活動內(nèi)容。

  (2)播放歌圩節(jié)活動的視頻或課件,和幼兒一起觀看其熱鬧的場景,引導(dǎo)幼兒回憶以往過節(jié)的經(jīng)歷,幫助幼兒了解歌圩節(jié)豐富的活動內(nèi)容,知道“三月三”這一天,除了家家戶戶要蒸五色糯米飯和做彩蛋以紀念祖先和招待親友外,人們還會舉行盛大的“歌圩”活動,“對歌”是其中主要的演唱形式。

  2.我來學(xué)對歌

  (1)播放電影《劉三姐》的經(jīng)典對歌片段,幫助幼兒了解何為對歌。

  (2)播放音樂,請幼兒分成兩隊結(jié)伴學(xué)習對歌。

  延伸活動:

  在語言區(qū)中嘗試用一問一答的方式進行“你說我猜”的游戲,進一步感受對歌的形式。如:“什么飛呀飛上天?小鳥飛呀飛上天。什么動物跳跳跳?小白兔呀跳跳跳!痹诖嘶A(chǔ)上.請幼兒分享、表演自己和同伴的創(chuàng)作,教師進行記錄,匯編成《對歌集》,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以不斷豐富《對歌集》的內(nèi)容。

  分主題二:對歌樂

  活動一:猜一猜,唱一唱

  目標:

  1.學(xué)唱歌曲《對歌》。

  2.進一步熟悉對歌的演唱形式,通過剪影表演體會合作的快樂。

  準備:

  自制的影幕(飾有歌詞中出現(xiàn)過的石坡、小河、大樹等背景)、歌曲中各個角色的剪影。

  過程:

  1.有趣的剪影

  (1)出示剪影表演的影幕,激發(fā)幼兒觀看剪影表演的興趣。

  (2)出示歌曲中各角色的剪影,請幼兒猜一猜分別是什么角色。

  (3)結(jié)合剪影表演示范演唱歌曲。

  2.唱一唱、演一演

  (1)通過提問、討論幫助幼兒了解歌曲中對唱的形式’:分為兩隊,一隊問,一隊答;各隊既可以集體演唱,也可以推選代表演唱。

  (2)再次利用剪影表演,請幼兒根據(jù)剪影角色出場的提示,嘗試演唱與各角色對應(yīng)的歌詞。在表演過程中,教師可靈活操作,以增加幼兒邊猜邊唱的趣味性。

  (3)請幼兒分為兩隊分別扮演歌曲中的角色,表演對歌。

  延伸活動:

  1.在美工區(qū),鼓勵幼兒剪下收集來的廢舊圖書中的各種人物形象,并貼上小竹簽,做成剪影角色。

  2.將自制影幕和剪影角色投放到“小劇場”,鼓勵幼兒編排不同的對歌故事,以豐富“小劇場”的表演內(nèi)容。

  3.鼓勵幼兒和同伴分享自己創(chuàng)作的剪影故事,幫助幼兒用文字進行記錄,進一步豐富《對歌集》。

  活動二:細話歌

  目標:

  1.初步了解百色那坡細話歌①的特點,知道緊繃的繩子能傳播聲音。

  2.制作傳聲筒,享受探究的樂趣。

  準備:

  繩子、紙杯若干,傳聲筒一副。

  過程:

  1.欣賞細話歌

  (1)兩位教師手持傳聲簡表演壯族細話歌,引發(fā)幼兒興趣。

  (2)介紹細話歌的特點,引導(dǎo)幼兒初步了解傳聲筒的作用。

  2.學(xué)習制作傳聲筒

  (1)制作前的討論。請一名幼兒嘗試將一根繩子拿在手里搖晃,聽一聽繩子能否發(fā)出聲音。再請一名幼兒用雙手將繩子拉直,另一名幼兒用手在繩子中間做提放繩子的動作,聽一聽繩子能否發(fā)出聲音。

  (2)制作活動。在兩個紙杯底部分別打一個小孔,將棉線的兩頭分別從兩個小孔中穿過后綁在牙簽上,固定在紙杯底部。

  3.游戲:細話歌

  請兩名幼兒利用自制的傳聲筒以一唱一聽的方式嘗試表演細話歌。

  延伸活動:

  1.在科學(xué)區(qū)探索棉線、塑料繩、電線等不同材質(zhì)的傳聲效果。

  2.在“小劇場”利用傳聲筒和同伴結(jié)對表演細話歌,感受這種特別的對歌方式。

  活動三:歡樂敲擊

  目標:

  1.了解銅鼓的造型與發(fā)聲特點。

  2.感受兩兩合作擊打節(jié)奏的樂趣。

  準備:

  1.關(guān)于銅鼓②圖片和銅鼓演奏的音頻、視頻。

  2.教師利用廢舊材料自制的銅鼓。

  3.一段適合用銅鼓演奏的壯族民間樂曲。

  過程:

  1.神奇的銅鼓

  (1)播放銅鼓演奏的音頻,請幼兒猜一猜是什么樂器發(fā)出的。告訴幼兒壯族人民在節(jié)日里對唱山歌時會用鼓敲起節(jié)奏,表達歡快的心情。

  (2)出示銅鼓圖片,請幼兒觀察后說說銅鼓有怎樣的特點。

  2.合作敲擊

  (1)播放銅鼓演奏視頻,請幼兒注意觀察演奏時兩人是怎樣配合的。

  (2)出示自制的銅鼓,請幼兒兩兩結(jié)對,嘗試合作表演。

  (3)示范兩兩合作的敲擊方法,引導(dǎo)幼兒在模仿學(xué)習的基礎(chǔ)上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敲擊出不同的音色。

  (4)播放樂曲,請幼兒聽辨樂曲節(jié)奏,嘗試和著音樂合作敲擊。

  延伸活動:

  1.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奶粉罐、餅干筒等圓形包裝帶到班上,并展示各種銅鼓圖片,鼓勵幼兒在美工區(qū)自己設(shè)計、制作銅鼓。

  2.在“小劇場”,引導(dǎo)幼兒用自制的銅鼓嘗試表演《對歌集》中的內(nèi)容,感受在銅鼓伴奏下對唱的樂趣。

  分主題三:趕歌圩

  活動一:趕歌圩

  目標:

  1.感受歌圩的熱鬧情景,體驗壯族人趕歌圩時熱切期待的心情。

  2.用身體律動表現(xiàn)“趕”的動作。

  準備:

  1.樂曲《趕歌圩》的音樂碟及舞蹈《趕歌圩》的影碟。

  2.繡球、熟雞蛋若干。

  過程:

  1.欣賞樂曲《趕歌圩》

  (1)和幼兒一起回憶曾觀看過的有關(guān)“三月三”節(jié)日活動的視頻,說一說其中的熱鬧情景。

  (2)欣賞樂曲《趕歌圩》,感受樂曲所表現(xiàn)的歡快、熱鬧的情景,引導(dǎo)幼兒體驗趕歌圩的人們急切、喜悅、期待的心情。

  2.體驗趕歌圩的快樂

  (1)請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想象趕路的情景,用走、跑、跳等各種身體動作表現(xiàn)趕路的樣子。

  (2)請幼兒分段欣賞舞蹈《趕歌圩》,說說舞蹈里表演了什么樣的情節(jié),是用什么樣的動作進行表演的,體驗音樂及舞蹈中表現(xiàn)出的人們的各種情緒。

  (3)請幼兒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欣賞心得在樂曲伴奏下自由表演。

  (4)請幼兒說說到了歌圩會進行什么樣的活動。接著,在樂曲伴奏下進行拋繡球或碰彩蛋的游戲,體驗趕歌圩的快樂。

  延伸活動:

  1.在戶外活動中開展拋繡球的游戲。

  2.建議食堂工作人員為幼兒準備熟雞蛋作為午點,借此機會進行“碰彩蛋"的游戲,體驗“三月三”的民俗風情。玩法:幼兒自由選擇同伴,手握雞蛋邊念“碰碰碰,碰出好運氣”,邊相互碰撞,誰的雞蛋碰碎了就要送給對方吃,兩個都碎了就相互交換吃。

  活動二:我的節(jié)日盛裝

  目標:

  1.了解壯族服飾的特點,嘗試設(shè)計壯族特色的服飾花紋。

  2.感受壯族服飾的美,萌生對壯族服飾的喜愛之情。

  3.體驗自主設(shè)計與制作的樂趣。

  準備:

  1.組織幼兒去博物館觀賞壯族服飾。

  2.壯族服飾花紋圖片或?qū)嵨铩?/p>

  3.長方形紙條、水彩筆。

  過程:

  1.民族服飾真好看

  和幼兒一起回憶“趕歌圩”視頻中人們的穿著,說一說在博物館看到的民族服飾的特點,幫助幼兒了解趕歌圩時人們的著裝特點。

  2.我是小小設(shè)計師

  (1)出示壯族服裝、壯錦袋等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服飾圖片,引導(dǎo)幼兒欣賞服飾上的花紋,說一說它們的特點:有規(guī)則的連續(xù)的“回”字形、三角形、“凸”字形等紋樣。

  (2)幼兒嘗試繪畫和設(shè)計,教師巡回指導(dǎo)。

  (3)展示幼兒的作品,鼓勵幼兒相互欣賞并介紹自己的設(shè)計。

  (4)教師向幼兒發(fā)出穿上節(jié)日盛裝參加“趕歌圩”活動的邀請。

  延伸活動:

  1.把相關(guān)圖片和創(chuàng)作材料投放到美工區(qū),鼓勵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設(shè)計與制作民族服飾花紋。

  2.在家園宣傳欄中貼出“趕歌圩”活動的預(yù)告,請家長幫助幼兒一起收集廢舊的包裝紙、布料等,配以幼兒在集體活動和區(qū)域活動中設(shè)計的花紋,以家庭為單位設(shè)計與制作民族服裝,使幼兒進一步萌生對即將舉行的“趕歌圩”活動的期待之情。

  3.把幼兒自制的民族服裝分類投放于“小劇場”供幼兒表演時穿戴,以豐富“小劇場”的活動內(nèi)容。

  活動三:熱鬧的歌圩

  目標:

  1.體驗民俗風情,萌生對民族文化的喜愛之情。

  2.感受對歌的快樂。

  準備:

  1.在“小劇場”活動和制作民族服飾的過程中引導(dǎo)幼兒和同伴相約結(jié)好對子。

  2.各小組分頭設(shè)計展板。

  過程:

  1.情景游戲《趕歌圩》

  (1)引導(dǎo)幼兒利用桌子、小組展板和其他裝飾物搭建自己小組的“歌棚”。

  (2)各小組分別到“小劇場”選擇自己需要的樂器、服飾等,同伴間互相幫助進行裝扮。

  (3)在《趕歌圩》樂曲的伴奏下,大家一起表演趕歌圩的情景,進入自己小組的“歌棚”。

  (4)教師作為主持人講解“歌圩”的規(guī)則:以拋繡球的方式?jīng)Q定挑戰(zhàn)的隊伍,哪隊接到繡球就要與對方比賽對歌:得勝一方獲得拋繡球的權(quán)利,可自由選擇下一組對手。教師引導(dǎo)幼兒靈活運用小組、個人等不同的對唱形式,鼓勵幼兒大膽運用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曲來對歌。

  2.“歌王”頒獎典禮

  (1)請幼兒用投票的方式推選歌王,并給歌王頒發(fā)獎品。

  (2)鼓勵幼兒和同伴相互贈送自己制作的香包、壯錦袋等飾物,真切感受壯族人的歌圩風情。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 篇3

  為了緊密和家長溝通,結(jié)合家長做好學(xué)生思想工作,加強學(xué)生管理,特組織本次活動。

  一、活動目的

  1、加強和家長聯(lián)系,取得家長的支持,加強學(xué)生的管理。

  2、通過本活動達到,學(xué)生親子體驗,端正學(xué)生生活態(tài)度。

  3、增強學(xué)生團體意識,調(diào)動學(xué)生的積極性。

  二、活動安排

  1、熱身活動:通過鼓掌、仰臥起坐,相互鼓勵,突破自我。

  2、盲人啞巴:通過肢體交流完成任務(wù),體驗感恩、責任、珍惜。

  3、愛的體驗:通過愛的體驗,學(xué)會被愛、學(xué)會愛人。

  4、體驗交流:家長鼓勵學(xué)生,學(xué)生答應(yīng)家長,內(nèi)心反省共同成長。

  三、活動措施

  1、邀請家長:發(fā)邀請函,個別電話邀請,耽誤一天,失去的可能是100-200元錢,但孩子有一點變化都是這些錢買不來的'。

  2、活動時間:20xx年12月29日上午9點歷時:3小時

  3、活動場地:教室

  4、活動記錄:錄像、照相

  5、活動道具:床墊子、同心桿、遮眼罩、臉盆、礦泉水瓶等。

  四、活動準備

  1、黑板上寫上“愛的體驗”

  2、計算機、音響、資料(用于背景音樂)

  3、人員:李老師、班主任、學(xué)生會干部5人(工作人員)

  4、場地:桌子撤出,只留下凳子,每人一把擺在四周,中央空出來作為活動場地。

  5、攝像:攝影:

  6、邀請人員:

  7、道具:眼罩、桿、墊子(學(xué)生自己帶)、盆、礦泉水瓶、吃飯盆和勺子、兩張紙、呼啦圈等

  8、哨子一個

  9、學(xué)生穿校服

  10、培訓(xùn)服務(wù)人員

  五、開場白

  尊敬的各位家長:

  非常感謝您的理解、支持,謝謝你們!

  我知道這一聲謝謝不能表達我對您的謝意,也彌補不了給您帶來的各種不便。但我希望在這次活動,我們能有深刻的人生體會。

  我的愿望是:在這次活動中讓我們靜下心來,放松自己,放下我們身邊的如意與不如意;讓我們的心軟下來,隨著活動而動,去參與、去體驗、去感悟開心,就綻放的笑;感動,讓淚自然的流;別刻意,別控制,別阻止。

  最后的收獲會因你心境的不同而不同,把心定住,這次活動只屬于你我,關(guān)掉手機,這段時間只屬于你我。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09-30

幼兒園的親子活動方案05-04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06-22

幼兒園親子活動策劃方案11-09

實用的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11-07

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通用11-16

幼兒園狂歡親子活動方案11-25

幼兒園大班親子活動方案10-01

有關(guān)幼兒園親子活動方案10-10

幼兒園中班親子活動方案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