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的觀后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1984》的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984》的觀后感1
詭計得來的終究不是真的。如果你希望看到女俠打來打去,大殺四方,對不起,那你可能要失望了。這也是為什么網(wǎng)上評分兩極分化的原因。大部分評分低的原因不外乎這部電影文戲太過冗長。
但是我很喜歡這部電影,甚至愿意給它四顆星。《神奇女俠》第一部是在20xx上映,作為dc口碑的翻身之作,它自然是很不錯的。第一部是黛安娜初出江湖,是從一個不諳世事、單純的女孩成長為一個女英雄的故事。這是她的成長。作為一個系列的第二部,再用同樣的成長那就沒什么意義了,所以第二部時間設定在了1984,她在這里也將面臨新的成長與挑戰(zhàn)。因為有人還沒看,我就不劇透了。
電影講的故事其實電影開頭的一句話就能概括:用詭計得來的'永遠不是真實的。無論是男反派還是女反派都能說明這一點。
這部電影依然是由前作導演繼續(xù)執(zhí)導,是女導演。作為女性,作為女性英雄的導演,她出發(fā)的視角都不同于男性導演。正如男人最了解男人,女人也最了解女人。導演塑造出來的形象也更符合女性對女性英雄的期待和對男性的期待。不論男女主的塑造,我都很喜歡。黛安娜和史蒂夫的感情線我也很喜歡。史蒂夫在第一部里對黛安娜說:我拯救今天,你拯救世界。這一部也能算是對這句話的再現(xiàn)。黛安娜那么喜歡史蒂夫,但也只能放棄愿望,讓他離開。她不得不放,她是神,注定要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苦,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也正是因為她能忍受這些,所以她才是神。女導演并沒有將史蒂夫弱化,他理性冷靜,內(nèi)心強大,他和黛安娜是旗鼓相當?shù)膼矍。所以他都選擇了犧牲。第一部時懟臉拍了派派的藍眼睛,像海水一樣的藍眼睛,當時我在電影院看時,就感覺淪陷在他的眼睛里,黛安娜肯定也是就淪陷在這樣一雙眸子里。
說完了主角說反派,尤其是男反派,一看就是以川川為原則的,不論是神態(tài)手勢,還是語氣,都很川川,說great和廣告語時尤其像,看來川川果然很戲精。
《1984》的觀后感2
這個星期六我上完課,我和朋友一家共6個人一起看了一部動作電影《神奇女俠1984》。到了萬達,我們吃完飯因為還早就先去玩了一會兒,就等8點到來了,因為我們是8:05的電影票。
8點終于到了,我們來到了萬達國際影城,檢票入場,電影開始了!渡衿媾畟b1984》電影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五光十色充滿誘惑的80年代,神奇女俠戴安娜就住在華盛頓的一個賓館中。而她在博物館工作,過著與普通人相差無幾的生活,然而就在。阻止了一場看似平凡的搶劫案,后身邊的一切都發(fā)生變化,也就因為那一顆神言“愿望石”但它并非真正的愿望石。而是一顆貪婪之石。它表面上能讓人心愿望,但是也需要實現(xiàn)愿望的那個人相等的,甚至更多的代價更多,比如說健康,人性,生命,熱情……而這顆“愿望石”就在劫匪的`劫物品之中。
后來在一次宴會中。史蒂夫用以前與安娜告別時的動作:留下了自己的手表。并告訴戴安娜:“你來拯救世界,我拯救今天!钡姆绞健WC明了自己是史蒂夫的身份。嗯,沒錯。在《神奇女俠1》中。與敵人同歸于盡的史蒂夫他復活了,而他之所以復活,也是因為那塊“愿望石”,那是。大安娜無意中觸碰到“愿望石”許下了一個愿望,但也因為史蒂夫的到來,她的神力越來越少,本來不怕槍彈的肉身,但現(xiàn)在身體卻能被子彈所傷。后來也因為“愿望石”有了兩位全新的勁敵——與神奇女俠想作為朋友但又相殺的頂級獵食者豹女芭芭拉,以及掌握著能改變世界力量的麥克斯,他們之間又會展開什么事呢,我就不多講了。
看了這篇電影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界上是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你有所收獲,必然有所付出,它們是必然關系,而你不知道付出了什么,而卻有了收獲,那么在暗地里,你的付出可能比你所到的收獲還要多得多,那時就要小心了。
《1984》的觀后感3
這是一部科幻電影,讓人對人性的貪婪認識深刻。人生什么才是美好的,重要的,應該守護的?
女俠在小時候訓練時,好勝心強烈,一次比賽中她投機取巧,雖然第一個回到起點,但卻被教官教育。這不是真正的勝利,不能得到榮耀,人生是為真正的榮耀做準備,真相是應該堅持的。
女俠在1984年看到那塊許愿石,夢想成真地見到了已死去的男友。
女俠的同事芭芭拉總被人看不起而受欺負,她許愿要像女俠一樣厲害,她就真的實現(xiàn)了,打扮越來越漂亮,也越來越強大。
一個男主持人如愿以償與許愿石成為一體,于是,為所欲為,做盡壞事,讓世界上每一個人都向他許愿,讓他們夢想成真,世界陷入一片混亂。
但是,這塊許愿石是謊言之神的詛咒,一切都是虛幻的`景象,真相被每個人自己拋棄。最致命的是人實現(xiàn)了愿望,他身上最寶貴的東西將丟失,無論他有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最美好寶貴的是什么。
女俠失去了力量,不再那么強大。
芭芭拉失去了熱情、快樂、人性的美,而變得兇惡、無情,濫殺無辜。
那個男主持人失去了健康,身體越來越弱。但他讓別人實現(xiàn)愿望來索取他們的健康,而又讓自己變得強大,他終于變得最強大。
女俠的男友讓女俠放棄愿望去拯救世界上的人們,就像她所崇拜的女神一樣,為了別人犧牲自己。她放棄了愿望,男友消失了,她把真相告訴了大家,讓人們放棄愿望,回到真實的生活中去,真實本身就是美好的東西,千萬不要丟棄。
芭芭拉強大無比,但最終敗在放棄愿望的女俠手下。男主持人因看到自己唯一的兒子面臨自己所作所為造成的危險之中,最后的親情讓他放棄了自己稱霸世界的愿望,回到了兒子的身邊。
一切都恢復到本來的面目了,人們因放棄貪婪,放棄沒完沒了的愿望,放棄得到許多,還要再得到更多的想法。開始享受生活的快樂時光,真相本身就是快樂幸福的,虛假的一切都是泡影。
發(fā)現(xiàn)自我的美好之處,尋找自我心靈的天地,保有自我的品質(zhì),實事求是地生活,本就是最幸福的,為什么非要把功名利祿這些身外之物作為畢生的追求呢?
人們的愿望應是數(shù)不勝數(shù)的美好,而不是貪婪無盡的欲望。
《1984》的觀后感4
對于我而言,第一感官上《1984》與所看的電影《發(fā)條橙》格外相似,不過一個是極度壓抑下的情緒解放,一個是過度作惡的孩童,兩者都在受到外界的強烈壓迫,最終被改造成了適合該世界的模樣,史密斯先生從最早的真理部工作中還能尋找到一些對于過去的記憶,但隨著老人們的不斷死亡和對老大哥的畏懼之情,將自己的記憶進行刪除,只保留了一部分的感知,麻木的活于世上,史密斯先生的轉折則在于遇到那位女士,燃燒了愛意,兩人同樣都對該世界有著敵視成分,最終兩人幽會與古董店的閣樓上,那里沒有老大哥的電屏約束(畫作偽裝),兩人以為過上以前的生活,喝著以前的咖啡,聊著過往的歌謠,最終也被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了巨大的轉折,被灌輸以前的.歷史并不再存在,只有當下統(tǒng)治階級所構想的敵人與思想,那句標語“戰(zhàn)爭即和平”也極大的諷刺,戰(zhàn)爭只是為了消耗多余的物資,統(tǒng)治階級則保持舊世界的生活,底層和中產(chǎn)則物資匱乏,變成受人操縱的槍,自己的孩子也變成上層的工具,無休止的戰(zhàn)爭只會一直進行下去,為了消耗人們過剩的思想。最終主角成為了沒有人格思想的人偶,對未來不報希望,只麻木活于世上,與女主也無法燃起愛意,性只是老大哥的工具。
發(fā)條橙則是在主角本身“人性為惡”的前提下去進行,在影片的前半段都表現(xiàn)其惡劣行為,之后則被人強制無休止觀看惡影片三天,使其對惡有惡心反應,最終專家則宣稱自己治好了他,這兩者都是在自身的天性之上被惡意矯正,最終形成他們所希望的造型,我認為都是背離其天性而為,雖被矯正,但仍會復發(fā),需要的是社會條件(這句話是屁話),社會條件不會被個人所影響嗎?這個我還不得而知,不過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之間的矛盾,以及現(xiàn)在部分畸形的集體主義仍需思考。
自己現(xiàn)在的思路還不好,就在這上面亂寫,也是自己的不知天高地厚,不過這個思路和文筆還需要慢慢來,所以還是要自己慢慢的去提高,加油,我一定是最胖的,不過我一定會慢慢成為壯壯的自己,而不是一身肥膘肉,那么最后一句結束語。
【《1984》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1984甲午大海戰(zhàn)》觀后感(精選16篇)07-27
[觀后感]長征觀后感03-31
紫日觀后感_觀后感_04-07
哪吒觀后感《哪吒》的觀后感02-28
家教講座觀后感|觀后感11-17
《時間的答案》觀后感材料觀后感04-04
電影《江姐》觀后感范文_觀后感_03-31
《羅馬》觀后感羅馬觀后感作文05-22
京劇觀后感現(xiàn)代京劇觀后感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