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獲獎感言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文章獲獎感言
文章獲獎是很驕傲的事情,文章獲獎感言如何寫,以下的文章獲獎感言,可以作為借鑒哦。
文章獲獎感言【1】
我叫xx,來自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是一名即將畢業(yè)的博士研究生,非常高興獲得此次大賽的一等獎,非常感謝各位評審老師,感謝你們對我的散文《沉重的肉身》做出的公正的、獨具慧眼的專業(yè)評判;同時,非常感謝本次大賽的主辦單位和協(xié)辦單位,感謝你們?yōu)槲覀冞@些在文學路上執(zhí)著前行的年青寫作者提供了一個如此高端的、寬闊的平臺。
與其他獲獎的朋友們相比,可能我占有一點年齡和閱歷上的優(yōu)勢,盡管我也是正宗的“80后”,盡管直到今天,我還是認為自己只是一個純粹的文學愛好者,一個永遠“在路上”的寫作者。
1998年,是我個人寫作史的開端,那一年我剛上大學,在家鄉(xiāng)的報紙上發(fā)表了第一篇散文。
十五年來,雖然我也寫作發(fā)表了五十余萬字的小說、詩歌、劇本、評論等等,但散文始終是我生命的第一需要,正如文學始終是我精神的第一需要。
去年,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名字叫《紙上還鄉(xiāng)》,這是一本關(guān)于故鄉(xiāng)、關(guān)于底層人的悲喜憂傷、生老病死的書。
在“自序”中,我這樣寫道:“我只能站在現(xiàn)實的此岸,匍匐著進行這樣一種既溫暖又艱難的紙上還鄉(xiāng)的歷程”。
可以說,這次獲獎的《沉重的肉身》依然是“紙上還鄉(xiāng)”的產(chǎn)物,與我的祖母、父母和自己有關(guān),與身體、生命、生活有關(guān),與時間、命運、靈魂有關(guān)。
我的導師童慶炳教授曾經(jīng)說過,“散文對于作家而言,就是你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寫完一篇,那體驗的一部分就被輸出過了,不能再輸出了!蔽蚁嘈胚@種判斷。
可以說,散文寫作是一種生命寫作,它應當傳遞作者本人的體溫、脈動和心跳,應當表現(xiàn)人們真切的感受、真摯的情感和真誠的意向。
對于今天在場的每個人來說,可能我們每天都在過著一種“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式生活,只不過我們不是在用語言寫作,而是在用自己的整個生命寫作。
作為文學研究者,我深深懂得“散文易學而難工”的道理,明白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距離;而作為文學寫作者,我更懂得生活永遠比散文更真實,比小說更虛構(gòu),比詩歌更跳躍,比戲劇更沖突。
所以,最后我想說的是:
如果自我是分裂的兩面,如果生活是狡猾的敵人,那么,就讓我們和敵人擁抱,與自己搏斗吧;
文章獲獎感言【2】
XX年4月17日至21日,我和來自湖北各地的14位同學一起,完成了北京之旅。
我們并不是去玩,而是共赴考場,參加第二屆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總決賽。
我在爸爸的陪同下,先到位于武昌的《少年作家》編輯部集合。
在那里,最先見到的是竇若娜。
她的額較窄,臉較寬,個子不是很高,看上去比我大不了多少。
我以為她是初一的,問過之后,才知道她來自咸寧,已經(jīng)讀初二了,她給我的最深印象就是說話很得體,并很幽默。
在去北京的火車上,她對自己的校長說:“你在學校里老是板著一張臉,別人都不敢接近你。一出校門,就露出狐貍尾巴來了!彼脑,讓那位姓毛的校長哭笑不得,卻使同行的人樂得哈哈大笑。
有時候,她說話很有見地。
在人民大會堂頒獎時,我沒有得到特等獎(只得了一等獎),很傷心,不知不覺中眼睛都濕潤了。
她對我說:“他們又不是天生的第一名,我們還有機會!”短短的一句話,讓我從悲傷中覺悟過來了。
我真佩服她!
另一個讓我佩服的是熊瓊霞,尤其是她平時文靜,說話大膽,是許多人不及的地方。
她一個人從鄂州來到武漢同我們匯合,既沒有老師陪同,又沒有家長跟隨,也是很要勇氣的。
她還從來不說一句多余的話,除非有必要說才說。
別看她平時話少,但是在正規(guī)的場合,她卻能積極舉手發(fā)言,而且說得非常流暢、精彩。
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能說得這么好,是多么有口才啊!此外,她還有一個特點:只要有一絲希望就不放棄。
那天晚上,帶隊的黃總讓我們寫第二天在頒獎大會上的發(fā)言稿,她睡著了不知道,次日知道后,就連忙寫。
我說:“時間不多了,寫不完的!彼f:“只要還有一分鐘,就有機會寫完!彼K于在頒獎大會快要開始的時候?qū)懲炅恕?/p>
對我最有鞭策的,則是來自通山縣的徐陽,因為她只比我大一個月。
那天在武漢的會議室里,由于大家剛剛走到一起,黃總就讓我們介紹自己,以便彼此了解。
會議開始時,她還沒有來。
她來了之后,剛坐下,就臨到她發(fā)言了。
她馬上站起來,從自己的姓名、愛好說起,一直說到她的學校和老師,而且講得非常好,即形象又生動。
我發(fā)現(xiàn)她個子很高,說話時臉有點紅。
會后聽她的老師說,她的各門功課都很好。
而我的英語成績總是不理想,我今后一定要把英語成績補上去!全面發(fā)展,才有把握考上一所好大學,才有更多的成功機會。
從北京回到武漢時,徐陽還對我說:“高昂,下次北京再見!彼倪@句話雖然很短,卻顯示出了她的信心。
憑她的冰雪聰明,我也相信她下次還會到北京參賽。
我今后一定像她一樣,勇于挑戰(zhàn)自我,使自己更有理由相信自己。
讓我感到最親切的,則是咸寧的陳威。
他是高中組的學生,長得特別帥。
在北京,我們同居一室。
他始終像大哥哥一樣照顧我,什么時候該吃飯了,什么時候該集合了,什么時候該洗澡了,經(jīng)常對我提個醒。
這次來北京,他帶著一部照相機,是那種裝膠卷的。
為了幫同學們留下珍貴的紀念,他一有空就拍照。
我由于年齡最小的緣故,同大家一起,毫無拘束,偶爾還做出一些搞笑的動作,沒想到都被他偷拍了。
黃總見他拍得多,怕給他增加經(jīng)濟負擔,就把他拍的膠卷都要去,幫他洗。
回到家后,我收到黃總寄來的一大疊照片,每一張上面的我,都是怪模怪樣的,看得我自己都忍不住大笑起來。
看來,陳威真把我當成了好玩的小弟弟。
孔子說過這樣一句話:“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要向這此英才看齊!
文章獲獎感言【3】
今天,我的文章《網(wǎng)海情波》在中國煤炭新聞網(wǎng)獲得獎金為50元的優(yōu)秀獎。
這是我第一次在文章評選中獲獎,心里十分興奮、激動。
我的勞動成果被評委欣賞,這是對我的寫作能力的肯定。
它必將激勵我去搞好寫作,寫出更多的優(yōu)秀文章,做出更多的成績。
此時,我不禁回想起自己走過漫長的6年自考之路。
我先后一次性通過了19科課程,我吃了多少苦呵,三言兩句豈能言表!此時,我欲語淚先流,心里血潮翻滾,思緒萬千!
自學的歷程多么痛苦而充實,漫長而持久。
一張張書頁、一本本書籍,在多少個春夏秋冬中翻閱而過,一年年青春韶華也在寒來暑往中漸漸遠去。
忘不了那酷暑炎炎的日子,屋里一片酷熱,別人在涼風習習的河邊乘涼,而我卻赤裸上身,端坐書桌前,沉迷于書中的黃金屋中;忘不了那寒風肆虐、草木皆霜的夜晚,屋里極度冰冷,別人早已進入甜甜的夢鄉(xiāng),而昏黃孤燈下的我,卻身批厚襖,腳穿棉鞋,在一篇篇文學作品中冥思苦想,揣摩著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章的思想意蘊。
忘不了春花爛漫時,別人舒舒暢暢的春游,我卻孤獨的在枯寂的屋子里,翻看一本本厚厚的自學教材。
忘不了秋高氣爽,秋陽暖暖的日子,別人在飄滿落葉的金黃色樹林里盡興的暢游、高談闊論,而孤獨的我只有老老實實的在沒有音樂、沒有電視的屋子里,認認真真的看書、做筆記。
6年的寒窗苦讀,終于換來了一張自考大專文憑和一個教師資格證,當然我也獲得了很多知識和寶貴的做人道理;同時也為日后的寫作訓練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這令我深感欣慰;盡管其間,我痛苦的感受了一次公務員考試失敗和5次教師招聘考試失敗的苦澀滋味。
今天,我的文章獲獎絕不是偶然,而是付出大量血汗的必然結(jié)果。
回首痛苦而漫長的6年的自學道路,我懂得了吃苦耐勞和執(zhí)著追尋夢想的深刻含義。
今后,我唯有繼續(xù)苦苦拼搏,才能在人生風雨之后,看見亮麗迷人的炫目彩虹。
【文章獲獎感言】相關(guān)文章:
文章獲獎感言06-18
獲獎感言10-26
獲獎的感言09-22
銷售的獲獎感言06-27
服務獲獎感言06-26
獲獎感言范文12-25
年會獲獎感言01-27
員工獲獎感言11-10
護士獲獎感言10-26
征文的獲獎感言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