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敗訴者給法官送來感謝信
辦了外來員工養(yǎng)老保險,也有廈門藍印戶口,還補繳了保險費用,為什么不能按照廈門市城鎮(zhèn)職工的身份享受養(yǎng)老保險待遇?想不通的江女士起訴了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經(jīng)過審理,思明區(qū)法院一審判決江女士敗訴。她不但沒有上訴,反而在判決3天后送來了一封用毛筆小楷寫的感謝信,感謝法官在判決書中“說理到位”,讓她從困惑中解脫出來。
上周四,“用公開促公正建設核心價值――思明區(qū)價值觀論壇第38期”暨第九期“思法論壇”活動舉行,思明區(qū)法院的法官趙國軍在活動中講述了這個“案結事了人和”的鮮活案例;顒佑伤济鲄^(qū)委宣傳部、思明區(qū)人民法院舉辦。
趙國軍說,公開的程序設計和開放的庭審活動為法官洞悉案件事實、把準案件爭議焦點奠定了堅實基礎,也讓當事人“看得見法律”、“感受到公平正義”成為了現(xiàn)實。“將司法活動置于當事人和社會公眾監(jiān)督之下,才能有效促進司法公正。”雖然最終敗訴,但江女士感受到了公平正義,“雖敗猶服”。
此次論壇邀請了學界代表、人大代表、市民代表、法官代表,從不同的視角和多個層面探討了司法公開與司法公正的關系,彰顯了思明法院追求公平正義價值的不懈努力。
據(jù)主辦方介紹,此次活動也是為了響應和落實中宣部、最高法的通知,在全省全市率先搞好“用公開促公正,建設核心價值”主題教育活動,讓大眾化的“價值觀論壇”和專業(yè)化的“思法論壇”結合在一起,用公開促公正,對核心價值觀的建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聲音】
司法公開是最好的“防腐劑”
一次不公正的判決,遠比十次犯罪更嚴重。司法是我們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司法公正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底線,是法制的生命線。不僅如此,司法公正還是國家公信的基礎。用什么手段和途徑來實現(xiàn)司法公正?需要四個相互制衡的因素:獨立、制約、負責、職業(yè)化。而司法公開具有杠桿的作用,是最好的“陽光防腐劑”。
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黃健雄
當陪審員感受司法公正與公平
一開始我也誤以為人民陪審員是“陪而不審”,可當我成為人民陪審員后,我的想法就徹底改變了。開庭前,我要了解主要案情、庭審安排;庭審過程中要認真聽取案件的審理,有疑問也可以對庭審對象提出;合議環(huán)節(jié),我也有權提出自己的觀點,發(fā)表自己認為合乎‘公道’和‘良心’的評議。這讓我真正了解到陪審員的重要性,同時感受到了司法的公正與公平。
虎溪社區(qū)居民、人民陪審員――謝小茹
公開才能讓人感受司法公正
司法公開不僅是針對庭審活動本身,還體現(xiàn)在更廣義的方面――信息精準便捷地到達。就像“法庭義工”幫著河南司機“翻譯”,保證了信息的準確表達;思明法院在審判實踐中創(chuàng)新設立的網(wǎng)絡調(diào)解室,幫助遠在深圳的打工者討回工資。這2000元是打工者對這座城市的印象,是對司法公正的信賴和信心,只有公開的方式才能讓我們感受到司法公正。
思明區(qū)人大代表、廈門市首批道德模范――彭軍
【敗訴者給法官送來感謝信】相關文章:
法官感謝信01-09
給法官的感謝信12-12
給法官的感謝信06-01
(薦)給法官的感謝信11-10
致法官的感謝信06-03
對法官的感謝信12-12
給法官的感謝信(15篇)04-03
給法官的感謝信15篇01-13
法官感謝信(15篇)03-26
法官感謝信匯編15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