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單位訃告相關(guān)格式介紹
訃告也叫訃文,又叫“訃聞”,是人死后報喪的兇訊。“訃”原指報喪、告喪,也指死者親屬向親友及有關(guān)方面報告喪事用的文書的意思,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單位訃告相關(guān)格式介紹,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訃告的概念
訃告又稱“訃聞”、“訃文”!坝嚒痹笀髥实囊馑迹褪菍⑷怂懒说南蟾娼o大家。訃告是機關(guān)、單位、個人,把某人去世的不幸消息向死者的親戚、朋友、家屬發(fā)出通告性文書。生死是人生中的大事,人死之后,機關(guān)、單位或死者親屬一般要進行一些悼念活動,來表示對死者的哀悼之情、寄托哀思,上至國家領(lǐng)導(dǎo)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如此。自古以來,人們在進行悼念活動時已形成了一些較為穩(wěn)固的形式,然而對于這些文體的寫作情況,人們卻知之較少,此文將就有關(guān)的一些文體的寫作格式和要求進行專門介紹,以期對大家有所幫助 。
(二)訃告的分類
訃告通常而言有三種形式。
(1) 一般性訃告:普通公民去世,用此訃告發(fā)布消息。
(2) 公告式訃告。
(3) 簡便式公告:作為一般消息曉諭社會,告知個人。 訃告的分類不同,寫作方法和內(nèi)容格式也稍有不同。為了給
大家一個完整全面的認識,我們將分別予以介紹。
(三)一般性訃告的格式寫法及注意事項
一般性訃告是最常見的訃告形式。主要內(nèi)容一般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 標題
標題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由文種名稱組成,在頭一行中間寫上“訃告”二字。另一種由死者名和文種名共同構(gòu)成,如“魯迅先生訃告”。
標題一般要字體略大于正文字體,或者給標題字加黑。
2. 正文
訃告的正文通常要寫出下面幾項內(nèi)容:
首先寫明死者的姓名、身份、死因、逝世的日期、具體時間、地點、終年歲數(shù)。這里需指出的是,終年也有的寫為享年,意思是享受過的有生之年。享年一般用于自己的長輩或人們所敬重的老者。終年指死時已活到多少歲,終年的用法較為廣泛,不帶有感情色彩。
然后簡介死者生平主要經(jīng)歷及政治、學(xué)術(shù)、藝術(shù)、技術(shù)方面的主要成就。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死者的經(jīng)歷是其代表性的經(jīng)歷,而不是其個人履歷的一種復(fù)寫。
最后告知吊唁、追悼會的時間、地點、接送車輛安排等其他有關(guān)事宜。
3. 落款
訃告的落款署明發(fā)訃告的單位、團體或個人的名稱或姓名,以及發(fā)訃告的時間。
(四)訃告的形式
。1)一般式訃告。這種訃告是人們常用的訃告。它的寫法是:
、僭陂_頭一行中間寫“訃告”二字,或在“訃告”前冠上死者的姓名,如“xxx訃告”。字體要大于正文的字體;
②寫明死者的姓名,身份,因何逝世,逝世的日期、地點、終(享)年歲數(shù)。
、酆喗樗勒呱剑睾喡越榻B死者生前具有代表性的經(jīng)歷;
、芡ㄖ跹,開追悼會的時間、地點;
、菹嚓P(guān)圖片 文字 視頻都可以發(fā)布。
(2)公告、宣告式訃告。這種訃告隆重、莊嚴。一般用于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和國內(nèi)的重要人物或影響大人物。它是由黨和國家機關(guān)、團體作出決定發(fā)出的。公告、宣告式訃告的寫作:
、贅顺霭l(fā)公告或宣告的單位名稱和死者的姓名。
、跇嗣魑姆N“公告”或“宣告”;
、壅膶懝婊蛐鎯(nèi)容:
a、公布死者逝世的消息。如死者的職務(wù)、姓名、逝世原因、時間、地點以及終年歲數(shù);
b、簡介死者生平和對死者的評價,以及對死者表示哀悼之詞;
c、署明公告或宣告時間。
(3)新聞報道式訃告
這種訃告作為一則消息在報紙上公布,旨在讓社會各界人士知道。這種訃告的內(nèi)容和形式都很簡單,但也有的報道得較詳細。
(五)要求
1、訃告必須在遺體告別儀式之前發(fā)出,以便死者親友與有關(guān)方面人士及時地做出必要的準備,如送花圈、挽聯(lián)等。
2、訃告只能使用黃、白兩色紙,長輩之喪用白色,幼輩之喪用黃色。
3、訃告必須使用黑色,四周加黑框,以示哀悼。
4、訃告的語言要求準確、簡練、沉痛、嚴肅。
特別提示:現(xiàn)代的書面語與20世紀50年代前的書面語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在訃告中常用的“先考”(已去世的父親)、“先妣”(已去世的母親)早已被“先父”、“先母”所代替。
【單位訃告相關(guān)格式介紹】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訃告的格式及相關(guān)示例范文01-04
訃告格式及范文03-13
逝世訃告格式11-24
農(nóng)村訃告的格式11-13
訃告的格式及范例10-26
訃告的格式寫法10-26
單位請假條格式相關(guān)范文通用03-24
訃告標準的格式范文03-30
訃告寫法和格式03-03
單位訃告范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