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家長會交流發(fā)言稿
在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發(fā)言稿,發(fā)言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zhì)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那要怎么寫好發(fā)言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家長會交流發(fā)言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家長會交流發(fā)言稿1
各位爸爸媽媽:
晚上好!
這篇發(fā)言稿是我們夫婦和孩子一起商量著寫的,是我們共同的想法。
在我們家庭里,每個人的意見都被重視。尤其我們夫婦很少忽略孩子的意見,而是盡量傾聽他的想法,尊重他的意見,爸爸媽媽說的并不一定對。我們培養(yǎng)孩子其實也沒什么特別的心得,今天因為接受老師布置的任務,我們整理了一些日,嵤,就用“三要三不要”作為串聯(lián)線索來跟家長們分享我家育兒故事之初一版。
先說三不要。
一不要:我們盡量不做孩子能做的事。比如早上叫早這件事。孩子一上初中,我們商量好,孩子自己開鬧鐘起床,爸爸媽媽不管。孩子會說,我睡得很沉,根本鬧不醒的'。我們就跟他說鬧鐘叫一遍就起床,遲到責任自負。當然,我和他爸爸真不叫他。有幾次,眼看著6點20了,早飯都快涼了他還不起。他爸爸非常擔心,就要去叫他。被我拖住了,說,寧愿讓他現(xiàn)在遲到,被老師批評,對他成長有好處。他將來還要外出求學,還要成家立業(yè),難道你一直跟著去叫他?務必給他犯錯從而成長的機會。說來也奇怪,孩子知道我們鐵定了心不叫早,就真能每天聽著鬧鐘起床。至少目前還沒很晚過,當然不能保證他將來一定不會。如有遲到,請老師務必批評,這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
二不要:我們盡量不做老師的事。比如孩子學習這件事。這簡直可以說是現(xiàn)在家庭的頭等大事了,我們當然也很重視。按說我們夫婦都是高中老師,有些科目現(xiàn)在還是可以幫孩子看一看,講一講的。但我們有話在先,不懂問老師,爸爸媽媽不管。我是英語老師,但既不教他認單詞,也不教他語法。因為我們認定,這些知識,學校都會教,而且老師絕對認真教、反復教,如果我教給他了,那他上課干什么,恐怕未必會認真聽課了,甚至可能養(yǎng)成上課走神的毛病,那就真壞了。
三不要:我們盡量不輕易否定孩子的想法。有時孩子有些想法提出來,我們雖然一開始覺得不妥,但也盡量同意。比如他愛好體育運動。周一晚上他會叫他爸爸帶他去體育館打球一個多小時。雖然作業(yè)可能還未完成,但我們也尊重他的意愿。逐漸地,他會自覺自愿在周一抓緊在校里時間,基本吃晚飯前能做好。他還有看球的愛好。最近恒大足球參賽,他一場也沒拉下,甚至有一次是凌晨三點的直播。他很想看,又擔心我們不同意,便在當天主動跟我們說他的計劃:吃晚飯前作業(yè)完成,再看會兒課外書,7點半前保證睡覺,自己開鬧鐘凌晨三點起床。我們痛快地答應了。因為我們覺得投給孩子信任一票,給他自我鍛煉機會,他就能逐漸學著自主安排,這對孩子可持續(xù)發(fā)展很寶貴。
再說三要。
一要:一家人要盡量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比如玩游戲這件事。據(jù)說聰明的孩子大多喜歡玩電腦游戲,尤其男生。如果你家女孩也喜歡玩游戲,那真要祝賀你。首先這不是件壞事,最起碼孩子聰明、不笨。但這件事情我們也擔心,萬一把握不好度,好事變壞事。所以我們就跟孩子約定,只有周末可以玩,而且不能超過晚上十點。他很高興,也一直信守承諾。但上了初中,他開始飛快地長個,聲音也開始變粗,我都有點不適應,也有點不安。因為孩子外在的成長我們看見,但他內(nèi)心的成長變化更大更快,卻又沒那么外顯可見。比如有一次,他在爺爺奶奶家過夜,打電腦游戲玩得忘乎所以,凌晨十二點還在奮戰(zhàn)。爺爺奶奶跟我們告狀,我們就按照與他事先的約定,取消下周末的打游戲時間作為懲戒。
二要:我們盡量要在孩子面前夸老師,從而引導孩子進一步信任、尊重并愛戴老師。當然老師并不是完人,說和做也并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正規(guī)學校老師,師范院校畢業(yè),都是大學生,而且工作以后業(yè)務素質(zhì)、師德師風也一直在培訓進修。親其師,信其道,父母具體夸夸老師能幫助孩子學習生活形成良性循環(huán)。我參加初一第一次家長會,認真記筆記;氐郊遥宿D(zhuǎn)述家長會內(nèi)容,還跟孩子說,你們班主任老師認真負責的精神是很少見的,而且很有教育智慧,還給家長們推薦了閱讀書目,真是一位敬業(yè)的好老師啊。媽媽要把這些書買來,也要好好學習一下。數(shù)學老師正如你說,講話有激情又幽默,你上課一定開開心心就學到知識了。英語老師是個男生,這可是稀缺資源!再者,媽媽聽他講英語學習方法,真是說到點子上了。老師還推薦了牛津書蟲等課外有聲讀物,其實你已經(jīng)在開始聽讀了,很有幫助。科學老師要求嚴格,思品老師親切可愛。你們老師都這么優(yōu)秀、負責,你真是很幸運啊。
三要。盡量要做好孩子的表率,這可能說說容易、做做最難。我和他爸爸做得也非常不夠,但我們盡量在努力。首先,我們希望孩子孝順,所以我們自己要對長輩孝順。比如我上周出差一周,最后一晚特地去當?shù)氐谝话儇浗o兩邊爸媽各選了一款冬裝。回來他們一試穿,大小正合適。長輩們嘴上連說不要,還怪我亂花錢,其實心里很甜蜜欣慰。平時長輩說話,我們也有聽不進的時候,但我們總是想,長輩對小輩總是真心的,我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即可。所以無論長輩說什么,我們一般總會說好的、是的。所以孩子也很少跟我們吵嘴頂嘴。其次,我們希望孩子學習鉆研,所以我們自己也盡量鉆研業(yè)務、終生學習。再者,因為希望孩子將來能收獲家庭幸福,所以我跟他爸爸也逐漸更能體諒對方,少吵架,珍惜擁有。他爸爸每天五點半起來給我們做早飯,從不抱怨。而且我不會開車,電瓶車也不會,因此家里各種接送都由他爸爸承擔。家里有事、或親戚朋友需要幫忙,他爸爸總是沖在最前面。所以孩子很崇拜爸爸,常常說要象爸爸一樣,做個真正的男子漢。
各位爸爸媽媽,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也是我們自己成長成熟的過程,學習不僅僅在書本上,更在每一天生活中。很多家長做得都比我們家更好。比如我們家長群里經(jīng)常有交流,有的家長常常帶孩子旅游、長見識,有的家長手把手教孩子做題,有的家長一直在看書學習、探索適合自身情況的教子方法。這些都值得我們家學習。
最后我列出幾本我反復翻閱并深受啟發(fā)的家庭教育類書目,以及我家孩子的部分閱讀書目供大家參考。因為實際上,我們做家長的總有局限性的,有時自以為正確,實則不然。我跟他爸爸也經(jīng)常講,我們兩個,最多就是高中老師的知識和眼光,但古今中外一本本好書卻是孩子們一輩子的人生導師。
七年級家長會交流發(fā)言稿2
各位家長:
你們好!
我是xxx。
很高興在這里結(jié)識各位家長,我受七年級二班班主任xx老師委托,在這里和大家共同探討交流孩子的學習問題。
有些認識的家長,見到我總是說,你們是怎么教育的孩子,學習總是那么好?其實讓我系統(tǒng)地說,我真不知道從何說起,想到哪里說到哪里吧,我們就一塊交流探討一下:
一提到孩子學習,可能許多家長都感到一肚子無奈:孩子腦袋夠用、挺聰明,但就是壓根不愛學習,對學習完全提不起興趣;
孩子不聽話,討厭學習,一提到學習就討價還價,說多了就翻臉,跟大人對著干;
學習成績上不去,大人急得直上火,說得口干舌燥,孩子卻一點不往心里去,也不知道著急;
看電視、玩游戲永遠沒個夠,作業(yè)不提醒不做,不盯著不寫,只要大人一轉(zhuǎn)身,他就玩自己的去了;
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寫作業(yè)永遠是磨磨蹭蹭,明明一個小時就能做完,回回都要拖到半夜,大人也跟著累個半死;
以下可能是許多家長普遍存在的疑慮:
孩子學習不積極,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講,愛講話、開小差,怎么能讓孩子主動學習?
孩子粗心馬虎,考試不是看錯就是看漏,明明簡單會做的題也丟分,怎樣培養(yǎng)孩子良好學習習慣?
孩子浮躁、學東西都是三分鐘熱度,動不動就想放棄,怎么樣鼓勵孩子,讓他有持久的學習動力?
孩子平時挺努力,輔導班、家教也上了不少,但一到考試就不行,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
大人工作忙,沒時間管孩子,文化水平又有限,怎么說孩子才肯聽,該怎樣輔導孩子學習?
這些問題也是我亟待解決的,我深深理解家長的痛苦和糾結(jié):
我也當過8年的教師,5年的班主任,雖然沒有直觀的辦法一下徹底解決以上問題,但我把這幾年的一些做法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沒有誰愿意天天數(shù)落孩子,可是養(yǎng)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尤其身處一個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成功不容易,不成功更難!就算不指望孩子成名成家、大富大貴,但誰忍心自己的孩子將來庸庸碌碌、一事無成,眼巴巴羨慕別人的光鮮和幸福!
但是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中存在著誤區(qū):
誤區(qū)一:用成績好壞衡量孩子。
家長朋友們站在長遠的角度上去想一想,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到底有多少差距。難道沒上大學孩子一輩子就沒出息了嗎?
絕對不是!只要把孩子教育好了,不管做什么都是有出息的。人的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絕對不是你在小學、大學所得的分數(shù)決定的。分數(shù)對于孩子來說很重要,但是不能因為孩子分數(shù)低就認為孩子沒出息。請家長一定要改一改判斷成功的標準。孩子分數(shù)高是成功的標準之一,但是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是必然的標準,更不能當做是惟一的標準。否則你的孩子就會受到無數(shù)的傷害,因為任何一次考試只有一個第一名。如果一個班里有30名學生,難道除了第一名,其余的29個孩子都是笨蛋嗎?都是失敗者嗎?絕對不是!所以我有一種自我解嘲說法:其實當?shù)谝幻泊_實不容易,因為他走得很辛苦,往前面一看,一個追趕的人都沒有,往后面一看,全班都在追自己,追的自己半死不活,所以第一名沒有什么好當?shù)。當最后一名多幸福呀,往前一看,都是被自己追的半死不活的人,往后一看,一個追自己的人都沒有,你想這種生活多瀟灑呀!當然這種觀點不能和孩子說,你一定要學會怎么鼓勵孩子。這次考倒數(shù)第一,下次我會鼓勵他考倒數(shù)第二,這次他考20分,下次我會鼓勵他考30分。千萬不要說你的孩子,這次考了60分,你告訴他下次不考90分就別進家門。你這么說,有的孩子當然會拼命學,但有的孩子拼了命也到不了90分,那他怎么辦呢?難道真的不讓他進家門么?你肯定讓他進家門,讓他進家門就意味著你說話不算數(shù),孩子以后就知道了,我爸爸媽媽是說話不算數(shù)的,那我以后就無所謂了,他反正不會不讓我進家門,父母就這么被孩子刺中了。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記清楚,絕對不能讓孩子吃住你,絕對不能要什么給什么。教育孩子和馴養(yǎng)動物是一模一樣的,現(xiàn)在很多做父母的還不如動物園的馴獸員。馴獸員馴動物有兩種方式,第一,鼓勵,絕對的鼓勵;第二,限定,甚至是懲罰。我曾經(jīng)問一個馴養(yǎng)海豚的馴獸員,為什么他訓的海豚能從水中躍出,并從那么高的圈鉆過去?他說其實海豚開始是不會做的,他先把這個圈放在水里面,被訓的海豚誰鉆過去就給它一條魚吃,沒鉆過去的就不給吃。海豚也不笨,很快明白了吃魚的方法,后來海豚就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當然動物肯定不能像我們?nèi)艘粯幽敲绰斆,比如說我告訴你,這個圈你鉆過去,我就讓你上北大,你肯定就鉆過去了,因為你知道這個東西對你有利。海豚不會知道利益的關系,但是海豚明白一個道理,只要我鉆過這個圈我就有魚吃,沒鉆過去就會挨餓。緊接著馴獸員就把這個圈提出水面一半,讓海豚繼續(xù)鉆。海豚發(fā)現(xiàn)圈不在水中了,只能跳過去。逐漸的`,圈被不斷提高,大概要提10—20次,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海豚跳圈的訓練就完成了。大家有沒有注意,在看海豚表演的時候,凡是從那個圈跳過去的海豚一定會游到馴養(yǎng)員的身邊去要魚吃,因為它知道每次跳過去都能吃到東西。
從上面海豚的例子中家長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鼓勵和限定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十分重要。比如說孩子得了0分,你要鼓勵孩子下次考到10分,那孩子一想,考到10分還是挺容易的,你就可以加些條件。比如說這個孩子愛吃麥當勞,你就可以把它當成一種誘惑,答應孩子考到10分,就帶他去吃麥當勞,然后再把孩子的分數(shù)一點一點加上去。比如說你的孩子考了60分,你千萬不要說下回你要考到90 分,或者把孩子臭罵一頓。你要對孩子說,60分已經(jīng)不錯了,下回你能不能考到70分,我不把你跟班里的同學比,我只看你今天要比昨天進步,你明天要比今天進步,這個孩子的分數(shù)在潛移默化中就上去了。他每上去一點,你都要鼓勵他。當分數(shù)考得更低的時候,你要告訴孩子,這次可能是偶然的失誤,爸爸媽媽支持你,千萬不要傷害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誤區(qū)二:輔導不了成為不能教育孩子的理由。
許多家長在輔導孩子上總是覺得自己的只是已經(jīng)不夠,輔導不了孩子的學習了,無論是做作業(yè)還是檢查孩子作業(yè)都草草了事。根本不看,就直接給簽字了。豈不知,孩子不按時完成作業(yè),就是家長在這樣一次次的應付中養(yǎng)成的習慣。輔導不了學習,最起碼把孩子的作業(yè)從頭到尾看一遍,讓孩子感覺到家長很重視,每次完成作業(yè)時他會感覺到:家長每次都看我的作業(yè),檢查的那么詳細,我一定要好好的完成。久而久之(3個月)就能養(yǎng)成認真對待和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也就是說,這3個月我們作為家長要堅持下來,以后你就省事了。在完成家庭作業(yè)時,決不能放任自流。
在鼓勵的同時,父母也要給孩子定規(guī)矩。我兒子特別喜歡看電視、上網(wǎng)、玩手機,以前玩總是沒節(jié)制,我們害怕影響他的學習和身心,就規(guī)定了日常和周末上網(wǎng)和看電視的時間,每次玩不超過1小時,慢慢養(yǎng)成習慣了,就不用家長跟在屁股后面總說。直到現(xiàn)在眼睛近視了,他自己也感覺到以前的任性,造成了今天的后果,現(xiàn)在除了上網(wǎng)查點東西,自己不會主動去開電腦了。只要是正確的事情,父母都要鼓勵孩子,同時要給孩子定規(guī)矩。立了規(guī)矩以后,父母一定不能隨便更改,更改就會出現(xiàn)問題。
會愛才是真愛,不會愛就是傷害
中國的家長無疑是世上最愛孩子的,然而,有太多的家長“無證上崗”,生生將愛變成了傷害:孩子的聰穎天資被“不知不覺”地埋沒了。其實家長自己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學校主要負責傳授孩子知識,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內(nèi)動力”源于家庭教育,同樣一顆種子,在貧瘠或肥沃的土壤中成長,其結(jié)果必然是天壤之別,而正確的家庭教育就是催發(fā)動力,造就人才最好的土壤!“內(nèi)動力”被激活的孩子,從心里明白“學習不是為了應付老師和家長”,不用催,不用盯,他們會自動自發(fā)學習,勁頭十足,成績突飛猛進“管孩子不如懂孩子,懂孩子才能幫孩子!” 的確,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這種“內(nèi)動力”,關鍵看家長能不能找對“鑰匙”,激活孩子成才的“發(fā)動機”家長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信仰”,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全部和將來!我們必須堅信孩子身上有著巨大潛能,堅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會有出息,成為我們最大的驕傲。
歲月無情,孩子成才黃金期一生只有一次,稍縱即逝,培養(yǎng)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培養(yǎng)孩子更不能瞎折騰走彎路——————孩子誤不起!
讓我們共同學習,努力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讓我們的孩子更自信,更優(yōu)秀,更有出息。
【七年級家長會交流發(fā)言稿】相關文章:
家長會經(jīng)驗交流發(fā)言05-16
家長會交流發(fā)言稿03-03
家長會家長交流發(fā)言稿01-19
家長會交流育兒心得發(fā)言稿05-18
家長會的交流發(fā)言稿(精選22篇)03-17
家長會的交流發(fā)言稿14篇03-12
家長會交流發(fā)言稿15篇03-14
七年級家長交流發(fā)言稿07-24
初中家長會交流發(fā)言稿范文通用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