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媽媽的心有多高讀后感范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媽媽的心有多高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媽媽的心有多高讀后感范文1
最近我讀了趙定軍的報告文學(xué)《媽媽的心有多高》,感動于報告文學(xué)中的媽媽的所作所為。
這是一位身有殘疾,卻自立自強的堅強媽媽,她的名字叫趙定軍。她,出生于1951年,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自幼因患小兒麻痹后遺癥需架拐行走。當(dāng)過工人,后通過自考取得大專學(xué)歷。先后為《三月風(fēng)》、《盲人月刊》雜志編輯。1999年發(fā)表長篇自傳《媽媽的心有多高》,獲評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全國婦聯(lián)授予“首屆中國十大杰出母親”稱號;20xx年她再度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母親”。
趙定軍把自己帶血的奮斗和與女兒一起走過的不平凡歲月,寫成了《媽媽的心有多高》一書。此書展示了一個三口之家的每個成員對生活的全方位闡釋,這里有媽媽對女兒的愛,子女對媽媽的理解,妻子對丈夫的'深情,丈夫?qū)ζ拮拥那樯睢?/p>
人們總是在不濟的命運面前怨恨、抱怨,從來不去審視自己心態(tài)。想想趙定軍,靠非凡的毅力堅持自考,實現(xiàn)了記者、作家夢想。又用頑強的毅力陪同女兒走過風(fēng)風(fēng)雨雨,她的女兒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北京醫(yī)科大學(xué)。
讀《媽媽的心有多高》會讓我們從普通人的身上受到很多教育,讓我們懂得如何去教育子女,如何去愛別人,讓我們懂得在生活中如何去付出,怎樣去堅強,怎樣去奮斗。相信凡是讀了《媽媽的心有多高》一書的讀者會以更新、更積極地方式去生活。
媽媽的心有多高讀后感范文2
看完這本書,我得雙眼濕潤了,我想到了自己的媽媽。其實,作者筆下的這些故事,是我們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都經(jīng)歷過的。年幼時的貪玩、年少時的反叛,也曾讓我們的媽媽為此操碎了心。我想到了時,家里那臺靜悄悄的電視機;想到了臉盆里消失不見的臟衣服;想到了考場外,媽媽遠遠守候的身影……這一點一滴的小事,都飽含著媽媽的愛女之情。當(dāng)我們漸漸的長大,不再是媽媽懷里撒嬌的小孩子時,媽媽用自己的智慧牽引我們?nèi)フJ識這個世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會我們的道理。至始至終,媽媽的愛就這樣伴隨著我們,我們?nèi)リJ過成長中的種種困難,最終成為一個有理想有知識的親年。這個過程有著媽媽無數(shù)的心血與艱辛;這個過程又有著媽媽美好的憧憬與期望。
作者在結(jié)尾寫道:養(yǎng)育孩子并不是為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只是想讓孩子懂得,人的是非常短暫而寶貴的,要好好珍惜每一天;養(yǎng)育孩子,也不是為了“養(yǎng)兒防老”,它的`真正意義在于整個過程之中,一點一滴感受著孩子的成長,體驗一次生命的過程。這就是一位母親最高的心愿;這就是,不求回報只為付出。我汗顏了,作為子女,或許我們也曾在節(jié)假日給媽媽送上一份禮物;或許我們根本就沒有做過什么。我們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如魚得水。新事物新朋友占據(jù)了我們太多的時間。而有關(guān)于成長的一點一滴小事似乎也漸漸的淡去。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也不該忘記,是媽媽給了我們生命,是因為有了這顆無畏的慈母之心,呀呀學(xué)語的嬰兒才得以長大成人。
好書就像醇酒,要慢慢的品嘗才能體會到深淺與濃度……感謝這本書!讓我重新經(jīng)歷了成長的過程,體驗到了這字里行間濃濃的母愛!
媽媽的心有多高讀后感范文3
“大學(xué)的路真遠,遠得要走十八年;大學(xué)的路真近,近得就在你的一言一行之間。從這個角度講,沒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成功的父母。”這是本文作者,一個殘疾母親——趙定軍的心里話。
看完了這本書,我的眼眶不知濕潤了多少次,我被本書中的主人公殘疾母親——趙寶軍在苦難的命運面前,始終高昂著不屈的頭顱,頑強地和命運抗?fàn)幹瑸楦淖冏约旱拿\鍥而不舍地奮斗著的精神深深感動著,也被她這種熱愛生命,自強不息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著。在我看來,這本小說的文筆算不上一流,藝術(shù)性也不是很強,令人感動的更多地則在于故事本身。文中作者用細膩委婉的語氣講述了她獨特的奮斗經(jīng)歷——二歲起就得了小兒麻痹,作者自兩歲殘疾,飽償人間冷暖。她曾兩次報考研究生而不得志,也曾參加了七年成人自考才畢業(yè);她曾因生活困窘而被“請”到大街上……還講述了她養(yǎng)育女兒的千辛萬苦,曾為先天不足、后天多病的女兒操碎了心,帶領(lǐng)女兒順利地通過初考,中考及高考的全部過程,展現(xiàn)了她自強不息的精神世界。她的成功,來自于知識,是知識改變了她的命運!她不僅成功地使女兒考上了北京四中,后又考上了理想的大學(xué),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姑娘。她自己還靠自學(xué)取得了學(xué)歷,靠著自己的作品闖進了以前被人們視為殘疾人禁區(qū)的記者行業(yè),由一個“連普通女人都不如”的殘疾媽媽成了一名女記者,成了一個讓女兒自豪的母親,成了一個讓所有身體健全的人無不為之嘆服的女強人。她通過自強不息,努力奮斗完善了自己的一生。自考,是鋪就她人生之路的基石,更是她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橋梁。
這本書由一段段原計原味的生活細節(jié)構(gòu)成,有苦惱,有歡樂,有失敗,有成功,平實感人。品讀著作者平凡故事的同時,也留給了我更多的思考。我,一個身體非常健全的人,雖然在參加工作后也相繼續(xù)取得了大專學(xué)歷,但我就此而滿足于現(xiàn)狀了,從此在求學(xué)的道路上停止了繼續(xù)求索的腳步。面對趙寶軍獨特的奮斗經(jīng)歷,我自覺汗顏,沒有理由停止前進的腳步。在知識的浩海中我更應(yīng)該努力求索,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一個人,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他的生命才會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只有知識才能激活他的內(nèi)心世界,才能從弱小走向強大,從卑微走向崇高。英國詩人維尼曾經(jīng)說:“平凡的人聽從命運,只有強者才是自己命運的主宰!睙o數(shù)的事實也告訴我們,只有憑百折不撓的勁頭,辛勤的汗水和機智的大腦,去主宰自己命運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健全的人和殘疾人的區(qū)別只在于肢體而不在于思想,懂得了什么是自強不息,讓我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從而喚起我更積極地去面對人生。人生苦短,每一寸光陰對于我都是十分寶貴的,我應(yīng)該更加熱愛這個世界,熱愛我的生命。我更應(yīng)該靠自己頑強的努力,為自己贏得一份實實在在的幸福,靠自己不息的奮斗,改變自己的命運!
媽媽的心有多高讀后感范文4
看完這本書,我得雙眼濕潤了,我想到了自己的媽媽。其實,作者筆下的這些故事,是我們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都經(jīng)歷過的。年幼時的貪玩、年少時的反叛,也曾讓我們的媽媽為此操碎了心。我想到了中考時,家里那臺靜悄悄的電視機;想到了臉盆里消失不見的臟衣服;想到了考場外,媽媽遠遠守候的身影……
這一點一滴的小事,都飽含著媽媽的愛女之情。當(dāng)我們漸漸的長大,不再是媽媽懷里撒嬌的小孩子時,媽媽用自己的智慧牽引我們?nèi)フJ識這個世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至始至終,媽媽的愛就這樣伴隨著我們,鼓勵我們?nèi)リJ過成長中的種種困難,最終成為一個有理想有知識的親年。這個過程有著媽媽無數(shù)的心血與艱辛;這個過程又有著媽媽美好的憧憬與期望。
作者在結(jié)尾寫道:養(yǎng)育孩子并不是為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只是想讓孩子懂得,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暫而寶貴的,要好好珍惜每一天;養(yǎng)育孩子,也不是為了“養(yǎng)兒防老”,它的真正意義在于整個過程之中,一點一滴感受著孩子的成長,體驗一次生命的過程。這就是一位母親最高的心愿;這就是母愛,不求回報只為付出。我汗顏了,作為子女,或許我們也曾在節(jié)假日給媽媽送上一份禮物;或許我們根本就沒有做過什么。我們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活,如魚得水。新事物新朋友占據(jù)了我們太多的時間。而有關(guān)于成長的一點一滴小事似乎也漸漸的淡去。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也不該忘記,是媽媽給了我們生命,是因為有了這顆無畏的慈母之心,呀呀學(xué)語的嬰兒才得以長大成人。
好書就像醇酒,要慢慢的品嘗才能體會到深淺與濃度……感謝這本書!讓我重新經(jīng)歷了成長的過程,體驗到了這字里行間濃濃的母愛!
媽媽的心有多高讀后感范文5
雙休日,我讀了【媽媽的心有多高】這本書,看完后感觸很深,這是一位殘疾母親的自述,講述了她獨特的奮斗經(jīng)歷,也講述了她養(yǎng)育女兒的千辛萬苦,還講述了她如何帶領(lǐng)女兒順利地通過初考、中考及高考的全過程,展現(xiàn)了她自強不息的一精一神世界。
一個“連普通女人都不如”的殘疾媽媽,成了一名女記者,成了一個讓女兒自豪的母親。這是多么光榮、多么偉大的事啊!這位殘疾母親選擇了平淡而不平凡的一生。當(dāng)人處于困難時,要想和他人取得同樣的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勇氣和汗水。她人生的行囊里裝著不屈,聰慧,追求,熱一愛一,這不僅使她獲得了尊嚴,獲得了成功,也讓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延續(xù)。
這個實實在在的`、十分不容易的殘疾母親,在教育孩子及生活中,有苦惱、有歡樂、有失敗、有成功……她自強不息的一精一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我們要以她為榜樣,爭取做一個像她這樣母親。
媽媽的心有多高讀后感范文6
“大學(xué)的路真遠,遠得要走十八年;大學(xué)的路真近,近得就在你的一言一行之間。從這個角度講,沒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成功的父母!边@是本文作者,一個殘疾母親——趙寶軍的心里話。
看完了這本長達30多萬字的紀實文學(xué)后,我被本書中的主人公殘疾母親——趙寶軍在苦難的命運面前,始終高昂著不屈的頭顱,頑強地和命運抗?fàn)幹,為改變自己的命運鍥而不舍地奮斗著的精神深深感動著,也被她這種熱愛生命,自強不息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著,我的心猶如一團熾熱的巖漿在奔騰著。
在我看來,這本小說的文筆算不上一流,藝術(shù)性也不是很強,令人感動的更多地則在于故事本身。文中作者用細膩委婉的.語氣講述了她獨特的奮斗經(jīng)歷——二歲起就得了小兒麻痹,作者自兩歲殘疾,飽償人間冷暖。她曾兩次報考研究生而不得志,也曾參加了七年成人自考才畢業(yè);她曾因生活困窘而被“請”到大街上……還講述了她養(yǎng)育女兒的千辛萬苦,曾為先天不足、后天多病的女兒操碎了心,帶領(lǐng)女兒順利地通過初考,中考及高考的全部過程,展現(xiàn)了她自強不息的精神世界。
她的成功,來自于知識,是知識改變了她的命運!她不僅成功地使女兒考上了北京四中,后又考上了理想的大學(xué),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姑娘。她自己還靠自學(xué)取得了學(xué)歷,靠著自己的作品闖進了以前被人們視為殘疾人禁區(qū)的記者行業(yè),由一個“連普通女人都不如”的殘疾媽媽成了一名女記者,成了一個讓女兒自豪的母親,成了一個讓所有身體健全的人無不為之嘆服的女強人。她通過自強不息,努力奮斗完善了自己的一生。自考,是鋪就她人生之路的基石,更是她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橋梁。
這本書由一段段原計原味的生活細節(jié)構(gòu)成,間或閃現(xiàn)著作者對生活的真誠感悟,平實而感人。品讀著作者平凡故事的同時,也留給了我更多的思考。我,一個身體非常健全的人,雖然在參加工作后也相繼續(xù)取得了大專和本科學(xué)歷,但我就此而滿足于現(xiàn)狀了,從此在求學(xué)的道路上停止了繼續(xù)求索的腳步。面對趙寶軍獨特的奮斗經(jīng)歷,我自覺汗顏,沒有理由停止前進的腳步。在知識的浩海中我更應(yīng)該努力求索,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一個人,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他的生命才會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只有知識才能激活他的內(nèi)心世界,才能從弱小走向強大,從卑微走向崇高。英國詩人維尼曾經(jīng)說:“平凡的人聽從命運,只有強者才是自己命運的主宰!睙o數(shù)的事實也告訴我們,只有憑百折不撓的勁頭,辛勤的汗水和機智的大腦,去主宰自己命運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感謝作者讓我懂得了健全的人和殘疾人的區(qū)別只在于肢體而不在于思想,懂得了什么是自強不息,讓我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從而喚起我更積極地去面對人生。人生苦短,每一寸光陰對于我都是十分寶貴的,我應(yīng)該更加熱愛這個世界,熱愛我的生命。我更應(yīng)該靠自己頑強的努力,為自己贏得一份實實在在的幸福,靠自己不息的奮斗,改變自己的命運!
媽媽的心有多高讀后感范文7
《媽媽的心有多高》一書,是一位殘疾母親的自述,講述了她獨特的奮斗經(jīng)歷,也講述了她自己養(yǎng)育女兒的千辛萬苦,還講述了她如何帶領(lǐng)女兒順利地通過初考、中考及高考的全過程,展現(xiàn)了她自強不息的精神世界。
讀完之后,在我內(nèi)心深處久久不能平靜,非常非常敬佩這位殘疾母親。而被她那種熱愛生命、熱愛生活,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感動,在苦難的命運面前始終不低頭,用她頑強的毅力和命運拼搏,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奮斗著。
這位母親自兩歲殘疾飽嘗人間冷暖。她曾兩次報考研究生而不得,也曾參加了七年成人自考才畢業(yè);她曾生活困窘得被“請”到大街上,也曾為先天不足、后天多病的女兒操碎了心,她的女兒體弱多病,又得了血小板減少癥、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牙齒反咬合造成的“大舌頭”,還曾被嚴重燙傷,遇到了車禍……在她成長的'過程中,她也像其他孩子一樣,曾經(jīng)追歌星、貪玩、不愛學(xué)習(xí)、和家長頂嘴,也有過青春期反抗……
書中寫道,這位殘疾母親為了幫助女兒解決口齒不清的問題,聽說通過學(xué)習(xí)音樂,可以鍛煉聽力,如果孩子的聽力提高了,說話不清楚的問題自然就會解決了。她和丈夫商量,為了孩子,咱們咬咬牙,買一架鋼琴。結(jié)果他們?yōu)榱撕⒆铀奶幗桢X,買了一架鋼琴。還有,他們一家三口住在簡子樓里,緊緊15平米的房間,吃喝住全部在這里,自從孩子上學(xué)以后,沒看過電視,而且當(dāng)兩個人有事要商量時,他們就跑到大街上,等商量完后再回家,生怕影響孩子學(xué)習(xí)。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她說:十八年了,我都不敢回過頭去看,自己是怎么拉扯著孩子走過來的。對于一個女人來說,拉扯這樣一個體弱多病的孩子本來就不容易了,而我連一個最普通的女人都算不上。有位朋友曾經(jīng)問我:“在那種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你想過自殺沒有?”我從自己的記憶當(dāng)中翻來覆去地檢索著,我也奇怪,自己當(dāng)時怎么從來沒有想到“絕望”兩個字?丈夫說:“因為咱們身邊有一個女兒!边@,就是問題的答案。是的,一個女人,一旦有了孩子之后,她的生命就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孩子,激活了女人的慈母之心。只要有了這顆無私無畏的慈母之心,一個女人就能從弱小走向強大,從卑微走向崇高。
然而,她成功了。“知識改變命運”,她不僅成功地使女兒考上了北京四中,后又考上了理想的大學(xué),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姑娘,自己也由一個“連普通女人都不如”的殘疾媽媽成了一名女記者,成了一個讓女兒自豪的母親。
讀完這本書,讓我懂得什么是自強不息、鍥而不舍的頑強精神。人生苦短,一寸光陰一寸金,我應(yīng)該更加熱愛這世界,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積極地去面對人生。
媽媽的心有多高讀后感范文8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家庭生活是一項十分繁瑣、細小、平凡而又極負責(zé)任的工作,"這不是幸福幽會的短暫的幾小時,而是終身。這是一部巨大的無可比擬的創(chuàng)作,是精神勞動,是一種毅力。"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那種繁忙與瑣碎是之前難以想像的,而這就是那原汁原味的生活。
舉書上的例子,作者懷孕8個月時走夜路掉進了一人多深的窨井;小囡囡生下來只有2400克,母親直到第8天才見到自己的孩子;因為經(jīng)濟困難沒有錢買米粉和果汁,只能用普通面粉蒸熟了再加到牛奶里當(dāng)米粉喂,用芹菜、菠菜等給孩子煮菜汁當(dāng)果汁喝;秋天沒有毛褲只能給孩子穿棉褲,被幼兒園老師誤解:由于自己身體活動不便使孩子被開水燙了;孩子鼻孔里弄進了榛子殼,在醫(yī)院取出后老師點藥水過量又導(dǎo)致孩子昏迷;孩子第一次進洋快餐店舍不得用漂亮的餐巾紙而偷偷地保留下來;販明信片賣給鄰居家的小朋友;因為腳掌長了一個疙瘩而疑為大;被自行車撞成骨折不得不休學(xué)一年。
這些事情看似是從一個特殊家庭中流淌出來的,我想:其實所有的家庭都有過其中的片斷,都是一個日子一個日子走過來的。孩子在一個問題又一個問題的不斷出現(xiàn)和解決中長大。父母更是在一個困難又一個困難被戰(zhàn)勝之后成熟起來。
但是,這本書絕不僅僅是些家長里短,在平凡、瑣碎、艱難的生活中,一種精神的力量一直在支撐著這個家庭,母親的腿雖然殘疾,但她的那顆心始終沒有屈服。
作者趙定軍自兩歲殘疾,飽嘗人間冷暖。她曾兩次報考研究生而不得,也曾參加了七年成人自考才畢業(yè);她曾生活困窘得被"請"到大街上,也曾為先天不足、后天多病得女兒操碎了心:她的女兒囡囡從小體弱多病,又得了血小板減少癥、類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牙齒反咬合造成了"大舌頭",還曾被嚴重燙傷,遇到了車禍……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也像其他孩子一樣,曾經(jīng)貪玩、厭學(xué),也有過青春期反抗。
她說:"18年了,我不敢回頭去看,自己是怎么拉扯著孩子走過來的。對于一個女人來說,拉扯這樣一個體弱多病的孩子本來就不容易了,可我,連一個最普通的.女人都算不上。有一個朋友曾經(jīng)問我:在那種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你想過自殺沒有?這個問題使我愣住了。我從自己的記憶中翻來覆去地檢索著,我也奇怪,自己當(dāng)時怎么從來也沒有想到"絕望"兩個字?丈夫說:因為咱們身邊有一個女兒。這,就是問題的答案。是的,一個女人,一旦有了孩子之后,她的生命就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孩子,激活了女人的慈母之心。只要有了這顆無私無畏的慈母之心,一個女人就能從弱小走向強大,從卑微走向崇高……"
她說,我記不清自己失敗過多少次,但我不能停止奮斗,因為我身邊有一個女兒,我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
先考上北京四中,再考上北京醫(yī)科大學(xué)的女兒,顯然早已明了媽媽的良苦用心,在一次高中作文課上,女兒在班上高聲朗讀著她寫媽媽的一篇作文:"……我的媽媽,就是這樣一個人———命運只能把她消滅,卻永遠不能把她打倒的人!我敬佩我的媽媽!"
優(yōu)秀的母親并不能保證孩子不出現(xiàn)問題,而在于孩子出現(xiàn)問題后能夠細致地分析,并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囡囡學(xué)習(xí)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可到中考時,"一模"、"二模"卻掉到了十幾名,尤其是"二模"離中考不到10天了。在這10天里,由于母女的共同努力,孩子的情況發(fā)生了變化。還有,囡囡患上血小板減少癥,母親帶領(lǐng)孩子經(jīng)過兩年多的鍛煉終于戰(zhàn)勝了病魔;及時地阻止孩子到布滿電線的地下室里玩;矯正孩子的"大舌頭"等等。這本書里的故事是從母親懷孕開始到女兒高中畢業(yè)結(jié)束,因此我覺得各個年齡段孩子的父母以及他們的孩子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感受。特別是那些漸漸長大起來,與父母的溝通開始出現(xiàn)障礙的孩子,從這本書里能更多地知曉父母的心。
雖然這本書里對囡囡的父親李哲民著墨不多,但我仍能感到李哲民是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父親,面對殘妻弱女,他毫無怨言。在他的身上體現(xiàn)了堅實而深沉的父性美,許多成功的教育來自于這位父親。
全書由一段段原汁原味的生活構(gòu)成,間或閃現(xiàn)作者對生活的真誠感悟,平實而感人。讀著這本書,會發(fā)現(xiàn)一個實實在在的、十分不容易的殘疾母親。她靠自己真誠的愛心,得到了一份最珍貴的愛情;靠自己無私的母愛,養(yǎng)育了一個優(yōu)秀的女兒;靠自己頑強的努力,找到了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她為自己贏得了一份實實在在的幸福!讀這本書不是在讀,而是在體驗作者的生活,用心感受媽媽的心。
感謝作者讓我懂得了健全的人和殘疾人的區(qū)別只在于肢體而不在于思想,懂得了什么是自強不息,讓我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從而喚起我更積極地去面對人生。人生苦短,每一寸光陰對于我們都是十分寶貴的,我們應(yīng)該更加孝敬我們的父母,熱愛這個世界,熱愛我們的生命。我們更應(yīng)該靠自己頑強的努力,為自己贏得一份實實在在的幸福!
媽媽的心有多高讀后感范文9
一位詩人曾說過:"千淘萬濾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讀過《媽媽的心有多高》后,我更深刻領(lǐng)會了這句話的涵義,這是一位殘疾母親的自述,講述了她獨特的奮斗經(jīng)歷,也講述了她培養(yǎng)女兒的千辛萬苦,最終培養(yǎng)出了一個健康、美麗、優(yōu)秀的女兒(考上了北京醫(yī)科大學(xué))的感人事跡。
當(dāng)我讀到女兒因為高一沒認真學(xué)習(xí),荒廢了學(xué)業(yè)。在高一暑假期間,作者(當(dāng)時已四十七歲)頂著烈日炎炎,拖著殘疾多病的身體,既要工作、做家務(wù),每星期還要擠出兩個半天,倒乘幾路公共汽車陪女兒去補課,我震驚了!我的媽媽身體健康,每天緊張的'工作,繁瑣的家務(wù),我的教育,都感到心力交瘁,更何況對于一名殘疾母親來說呢,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呀!
看完這本書,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人跌倒了不可怕,如果能堅強地站起來,就是成功的。就像這位母親一樣,雖然身體殘疾,但她不僅自己成為一名女記者,也把女兒培養(yǎng)成一名優(yōu)秀大學(xué)生。
【媽媽的心有多高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心有責(zé)任作文10-08
英文簡歷的要求有多高10-26
心有點刺痛隨筆10-07
心有靈犀作文04-14
心有余悸隨筆05-28
心有余悸作文10-15
七夕表白成功率有多高10-10
心有余而力不足隨筆10-07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句子07-19
心有千千結(jié)隨筆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