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者》讀后感 推薦度:
- 讀者讀后感 推薦度:
- 《寄小讀者》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有關(guān)讀者的讀后感
從學(xué)生時代看慣了金庸"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夢幻武俠小說到工作之初的"陳谷陳糠陳忠實、假煙假酒平凹"陜派寫實長篇小說。隨著網(wǎng)絡(luò)快餐文化的盛行,加上工作的繁忙,我很長時間沒有看長篇小說了。
一部凌云人寫凌云事的長篇小說《泗水年華》之前發(fā)表在凌云縣縣辦刊物《水源洞》上,當(dāng)時從友人處大致翻翻,對凌云民風(fēng)、民俗,歷史有些癡迷的我好想看下去,但一看作者不是凌云街上的"布樓"所寫,想來他們對千年古府的歷史,"布樓"的風(fēng)俗了解不深、不細,加上一開始出場人物是來自四川的楊懷忠父女倆,感覺怎么都不是寫泗城的人和事,所以并不再意《泗水年華》。
后來,紅豆社區(qū)句號發(fā)貼"《泗水年華》,一部凌云人寫凌云事的長篇小說誕生了!"看著精美的小說封面和介紹,就有一種閱讀的欲望。
那一天路過新華書店,只見鞭炮齊鳴,好一派熱鬧,原來是《泗水年華》一書首發(fā)儀式,本想住里擠一擠,討個簽名,然我已不是追星族了。第三天不自覺的走進久違的新華書店,買回一本《泗水年華》。
也許是"書非買不能讀也。"把書買回后正值春節(jié),難得的悠閑,不喝酒(酒量有限)、不賭博(沒錢)的我正好借機好好的看《泗水年華》。
正如李祚標(biāo)《序》中所言"與其說《泗水年華》是一部長篇小說,不如說它是一幅清末古凌云的水墨畫",我被這幅水墨畫深深的吸引了。
水墨畫的主景是泗城府,人物是茶癡楊素素。
"進入挹翠門,楊懷忠牽著素素的手走在鋪著尺余寬的雙行青石板路,街兩旁是人家戶,幾乎每一戶人家的門前都是一副相同的場景:包著帕子的漢子排坐在門前石條上,互相傳遞著水煙筒咕嚕咕嚕的吸著煙,幾個穿著黑斜襟上衣腳蹬繡花鞋的婦女則圍坐在火籠旁納鞋底。男人聊男人的,女人聊女人的,說說笑笑,互不干擾。"
"楊懷忠在街上轉(zhuǎn)了轉(zhuǎn),這里的每一條街都鋪著雙軌青石板路,光憑著青石板磨損成兩條石槽的痕跡就能看出,那上邊至少已歷經(jīng)幾百年的人足馬蹄的踩踏打磨。沿街而居的每一戶人家門前都用石條鑲成一尺來寬的溝。溝里流淌的是和穿城而過的河流一樣清澈剔透的水。不時有人從屋里走出來,蹲在屋前淘米洗菜。"
這畫是寧靜的。
是凌云的水墨畫一定少不了茶。
煮云居加上桂林斗茶一舉成名的茶仙楊素素,把凌云的茶及茶文化演繹得淋漓盡致。
而凌云的茶有了百歲盤根契公的大魔罐茶更顯得它的保健養(yǎng)顏功效。
是凌云的水墨畫一定少不凌云的風(fēng)景。而這風(fēng)景里的人一定少不了楊素素。茶仙楊素素總是與凌云的水景有關(guān),從壯族大年三十夜挑"乖水"的龍淵泉,連續(xù)寫出了靈洞泉、鳳凰泉、蒙泉等云名泉。哪怕是為了功名而凌晨趕到水源洞洗"圣水浴"的男人儀式也少不了素素。
是凌云的水墨畫自然也少不了凌云的風(fēng)俗,作者寫出了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依然還記得大年初一凌晨的"豬啊豬,跟我回家去啰"吆喝聲,把凌云的年味寫得讓我回到童年時節(jié)過節(jié)的美好時光。那那巴歌圩"撩娋"扔糖豆、瑤族的藍靛節(jié)攔路酒,娋尼出嫁、一祖的婚禮壯族婚俗寫得讓人歷歷在目。
這一幅凌云的水墨畫,這猶如凌云風(fēng)景名勝,民風(fēng)民俗教育的教科書。
【讀者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讀者》文摘11-21
小讀者的教案03-02
讀者閱讀心得02-25
讀者讀后感03-02
《讀者》讀后感03-30
讀者的讀后感03-08
《讀者》的讀后感11-18
朗讀者經(jīng)典語錄03-29
朗讀者播出時間11-15
朗讀者中的文章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