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卑與超越》讀后感 推薦度:
- 《自卑與超越》讀后感 推薦度:
- 《自卑與超越》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自卑與超越》通用讀后感范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自卑與超越》通用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自卑與超越》通用讀后感1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先生的書《自卑與超越》,其大意是:尋求獨有優(yōu)越感源于人生而有的自卑感,通過學會更好地合作將促使孩子實現(xiàn)具有真正生命意義的優(yōu)越感。 生命的意義在于樂于關(guān)注他人,渴望成為社會大家庭的一員,幻想為人類和社會貢獻自己的力氣。假如一個人可以與他人共享,且得到絕大多數(shù)人的認可,他的志向和行為都向著為他人貢獻的方向并為之努力,他的人生自然會朝著最能體現(xiàn)其生命價值的方向發(fā)展。 對于生命意義的相識,存在于“肯定正確”和“肯定錯誤”的兩端之間,這其中包含著每個人對于生命意義的理解。使我們對于生命意義的相識趨于正確的有效方法是培育個體與人合作的志氣和精神。
家庭是培育孩子與人合作實力的關(guān)鍵。母親要做到對孩子有愛好、為孩子著想。母親對于自己成長經(jīng)驗的認知,確定了她對于孩子的看法。母親要認可和激勵父親的合作實力,讓父親成為孩子的榜樣,另一方面,要讓父親的優(yōu)秀不對孩子形成過大的壓力。
學校對于培育孩子與人合作的實力也至關(guān)重要。不能用智商等評價指標限制孩子,要讓孩子客觀相識自己、獨立;在學校里建立同等的關(guān)系,使孩子樂于合作、為他人著想。幫助孩子找尋到愛好和自信。
作者在書中強調(diào)了青春期的重要性。孩子在青春期表現(xiàn)出的叛逆并不是孩子對父母看法的問題,而是源于孩子對父母始終不認同、直到有了對抗實力的時候才表達出來。如何幫助孩子正常度過青春期呢?家庭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化的時候,要培育孩子的合作意識,正常交往同性和異性,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就會正確理解“長大”,獨立拿捏好處理問題的“度”。
作者這樣分析犯罪行為。罪犯也追求優(yōu)越感,但是他的方向錯誤。他們不會合作。造成的緣由在于父母沒有教會孩子與人合作,甚至父母不想讓孩子對他人發(fā)生愛好。罪犯都是對社會無愛好、沒有合作精神、追求虛假優(yōu)越性的人。 對于阿德勒先生的理論,我的內(nèi)心有劇烈的共鳴。值得慶幸的是,我對孩子的哺育,遵循了阿德勒先生的理論。我重視對于孩子合作實力的培育,因為,我們生活在社會中,我們不能沒有與他人和諧相處的實力。我們對孩子的愛是為了分別,我始終在培育他獨立生存的實力。我將自己在原生家庭的經(jīng)驗作為參照物,不斷修正自己的哺育理念,關(guān)注對孩子性格的塑造。當孩子讀高校獨立生活后,他自然表現(xiàn)出被大多數(shù)人喜愛的性格,他樂于交往、樂于助人、自主學習、主動上進、獨立處事、堅持體育、感恩父母。 通過《自卑與超越》一書、第一次系統(tǒng)地領(lǐng)悟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先生的心理學觀點,我更加信服他的名言,“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自卑與超越》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超越自卑經(jīng)典語錄12-29
讀《自卑與超越》心得體會03-16
自卑與超越讀后感01-31
《超越自卑》讀后感02-18
《自卑與超越》讀后感03-07
超越自卑讀后感11-18
自卑與超越讀后感05-28
超越自卑讀后感作文05-28
阿德勒超越自卑讀后感05-28
《自卑與超越》讀書心得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