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會小調查報告精彩范文
調查報告是經濟寫作中常用的文種,以下是小編準備的社會小調查報告精彩范文,快一起來看看吧!
社會小調查報告精彩范文【1】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1、調查對象(居民)基本情況:
這次調查的220個居民住戶的220個居民其基本情況是:男150人,女70人,其中16-25周歲的11人,26-35周歲的39人,36-45周歲的70人,46-60周歲的77人,60周歲以上的23人;他們的文化程度是:大學及以上10人,大專11人,高中(含中專)53人,初中123人,小學20人,文盲半文盲3人;他們的職業(yè)與身份狀況是:干部14人,職員12人,務工農民33人,務農農民126人,經商農民2人,司售人員3人,個體工商業(yè)者4人,文教科衛(wèi)人員9人,私營業(yè)主4人,服務業(yè)人員3人,無業(yè)人員5人,離退休人員2人,其他人員3人;其居住地域和居住地情況是:居住城市的2人、城郊的1人,縣城的22人,居住在鎮(zhèn)的2人,居住在鄉(xiāng)村的193人;其中居住在封閉式管理的居民小區(qū)沒有,半封閉式管理的居民小區(qū)的22人,開放式居民小區(qū)的49人,其他地方的149人。這次調查對象的抽選,是按照市調查方案抽中樣本進行的,覆蓋面大,嚴格按方案要求,規(guī)范程序進行調查,力求做到調查結果客觀、真實、全面、可靠,在居住地、職業(yè)與身份、文化程度、年齡等方面均進行多層次、多界面的考慮,調查范圍遍及全縣所有鄉(xiāng)鎮(zhèn),不同類型村落和不同個體,有效保證了調查結果的`客觀全面和富有代表性。
2、對當前社會治安狀況的評價:
群眾對當前社會治安狀況的總體評價是,各級黨委、政府重視,各方協(xié)作配合,政法部門作為有力,使各項有關平安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構建工作,都能得到及時有效開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特別是為保證奧運會安全成功舉辦,我縣又啟動了書記大接訪、矛盾排查、全社會聯(lián)動互動等重大舉措,不僅有效保證了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而且有效保證了群眾生產生活安全及安居樂業(yè),保證了社會各個方面的和諧,進而保證了我縣經濟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步入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良性發(fā)展軌道,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群眾也是滿意的,調查結果顯示,綜合滿意度達到98.79%,表明當前社會治安狀況良好。具體情況是:
(1)對目前社會治安狀況的安全評價是:很安全的有77人占35.00%,安全的有78人占35.45%,一般的有62人占28.18%,較差的有3人占1.36%,很差的沒有占0.00%,滿意度為98.64%。
(2)對所在地社會治安狀況的評價是:很好的有87人占39.55%,較好的有84人占38.18%,一般的有46人占20.91%,較差的有2人占0.91%,很差的有1人占0.45%,滿意度為98.64%。
(3)對所在地治安狀況與去年相比評價:有明顯好轉的有89人占40.45%,有好轉的有93人42.27%,和以前一樣的有36人占16.36%,比以前差的有2人占0.91%,比以前差很多的沒有占0.00%,滿意度為99.09%。
3、對政法機關及綜治工作評價:
被調查者和群眾對政法機關與綜治工作的評價認為,總體情況不錯,政法隊伍素質在不斷提高,依法從政意識不斷增強,綜治工作力度在不斷增強,而且在執(zhí)法和工作過程中,注重規(guī)范性、嚴密性,注重預防為主教育為主,防、治(打)結合,注重講求治安實效,注重改造和教育并重及其效果,工作更具人性化更有感召力。具體調查情況是:
(1)對政法機關對違法犯罪活動打擊力度的評價:認為有力的有156人占70.91%,不太有力或基本有力的有53人占20.09%,不力的有11人占5.00%。
(2)是否經常見到派出所責任民警深入群眾的調查情況是:經常見到的有146人占60.36%,偶爾見到的有67人占30.45%,從未見到的有7人占3.18%。
4、調查者對受侵害情況及其解決途徑的影響、抉擇與反映。
關于群眾安全感情況的調查報告關于群眾安全感情況的調查報告(1)影響安全感因素的主要來源途徑是:經常聽到人們談論和新聞媒體報道社會治安狀況不夠好(主要是新聞媒體了解到)的有209人占95.00%,被調查者(或其家人)曾經受過不法侵害的只有3人占1.36%,親眼看到違法犯罪案件發(fā)生的只有7人占3.18%,居住地治安環(huán)境差的1人占1.45%,本地有黑惡勢力侵擾的也沒有。
(2)影響安全感的治安問題的調查情況是:交通事故的有115人占52.27%,公共秩序混亂的有58人占26.36%,火災的有38人占17.27%,刑事犯罪的有9人占4.09%。
(3)最擔心受到不法侵害的地方的調查情況是:偏僻路段的有76人占34.55%,沒有擔心地方的有54人占24.55%,公共汽車的有29人占13.18%,商場或集貿市場的有23人占10.45%,住宅周圍的的有13人占5.91%,自己家里的占的有12人5.45%,繁華街區(qū)的有11人占5.00%,其他的(意外傷害)有2人占0.91。
(4)今年以來遭受不法侵害情況及種類的調查情況是:未遭受過的有218人占99.09%,遭受過一次的有2人占0.91%,且2起1起是被扒竊1起是意外侵害,無重大惡性傷害事件。
(5)對遇到矛盾糾紛解決途徑先找:社區(qū)(村)協(xié)調解決的有192人占87.27%,政法機關解決的有10人占4.55%,政府有關部門解決的有13人占5.91%,通過其他渠道解決的5人2.27%。
(6)目前增加安全感最急需解決的問題的調查情況是:加強青少年教育的有42人占19.09%,公正執(zhí)法的有40人占18.18%鼓勵見義勇為者的有35人占15.91%,加強外來人員管理的有26人占11.82%,改進警察裝備的有23人占10.45%,加強巡邏的有22人占10.00%,提高警察素質的有17人占7.73%,迅速破案的有8人占3.64%,增強街面警力的的有3人占1.36%,改善警民關系的有2人占0.91%,其他(傳統(tǒng)教育)2人0.91%。
5、對一些社會問題的關注程度及影響社會治安因素感受情況的調查是:
(1)如對社會風氣、社會治安、腐敗問題、教育問題、物價問題、環(huán)境污染、貧富差距、就業(yè)失業(yè)、xxx、住房、征地搬遷、安全生產、食品衛(wèi)生、醫(yī)療保險以及其他等15個問題的關注情況是:物價問題第一占20.45%;就業(yè)失業(yè)問題第二占16.82%;食品衛(wèi)生第三占11.36%,教育問題第四占9.55%,環(huán)境污染第五占9.09%,腐敗問題第六占8.18%,醫(yī)療問題第七占7.27%,貧富差距問題、社會風氣問題并列第八占6.36%,安全生產問題第十占2.27%, 社會治安問題、住房問題并列第十一占0.91%,征地搬遷問題第十三占0.45%,安xxx以及其他問題,已得到重視并解決的較好,不成為關注的焦點。
(2)對影響公眾安全和社會治安現(xiàn)象的情況我們進行了不嚴重、不太嚴重、一般、比較嚴重、很嚴重、不了解六個層次的詳盡調查,從群眾感受的嚴重程度看,影響治安的不安定因素正在逐年趨好,不安定因素所占比重越來越小。具體情況是:黑惡勢力犯罪第一占1.36%,入室盜竊、外來人員違法犯罪、賭博現(xiàn)象、xxx現(xiàn)象排在并列第二占0.91%,攔路搶劫犯罪、治安傷害并列第六占0.45%,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現(xiàn)象、吸毒販毒現(xiàn)象、殺人綁架等惡性犯罪群眾無很嚴重情況的反映。
社會小調查報告精彩范文【2】
一、調查基本情況
(一)調查內容 主要內容涉及本區(qū)群眾對居住小區(qū)及周邊地區(qū)治安狀況感受、對治安狀況基本評價、影響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及對治安問題的建議。
(二)調查樣本 全區(qū)樣本量有效調查戶為2300戶。每個街鄉(xiāng)鎮(zhèn)調查樣本量在100-150戶之間。每個社區(qū)、村保證至少7個樣本量。
(三)調查方法 以街鄉(xiāng)鎮(zhèn)居、村委會常住戶為樣本框,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取覆蓋21個街鄉(xiāng)鎮(zhèn)的被訪戶,利用計算機輔助電話系統(tǒng)進行調查。 (四)被訪者基本情況 從調查對象居住地看:在街道居住的戶占70%,在河西兩鎮(zhèn)居住的戶占10%,河東三鄉(xiāng)村居住的戶占20%; 從調查對象性別看:男性占40.7%,女性占59.3%; 從調查對象年齡看:年齡在18-70歲之間。其中:18-25歲占12%,26-55歲占71%,56-70歲占17%。
二、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二季度被調查對象認為居住地社會治安狀況“安全”的占93.4%,“不安全”的占5.4%,“說不清楚”的占1.2%。 與一季度相比,認為二季度社會治安狀況“有明顯好轉”的占52.4%,“和以前一樣”的占44.7%,“比以前更差”的占2.9%。
具體情況如下:
(一)各街鄉(xiāng)鎮(zhèn)安全感及增減變化 調查結果顯示:有13個街鄉(xiāng)鎮(zhèn)的群眾安全感超過全區(qū)93.4%的平均值。其中4個街鄉(xiāng)鎮(zhèn)安全感均超過97%,依次是王佐鎮(zhèn)、長辛店鎮(zhèn)、宛平地區(qū)、云崗街道,滿意度分別是99.1%、99%、98.4%、97.0%。安全感在全區(qū)平均值以下的有8個街鄉(xiāng)。 根據(jù)對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群眾安全感連續(xù)調查,發(fā)現(xiàn)第二季度,有10個街鄉(xiāng)鎮(zhèn)安全感上升,分別是長辛店鎮(zhèn)、方莊地區(qū)、南苑鄉(xiāng)、太平橋街道、盧溝橋鄉(xiāng)、王佐鎮(zhèn)、馬家堡街道、長辛店街道、云崗街道和南苑街道;11個街鄉(xiāng)鎮(zhèn)安全感下降。
(二)不同群體的安全感 1、男性安全感高于女性 男性安全感為94.5%,女性為92.8%,男性比女性高1.7個百分點。 2、青年人的安全感較高。18—25歲年齡段群眾安全感為96%;56—70歲年齡段群眾安全感最低,為87%。 3、受教育程度高的群體安全感高 受教育程度為大學本科及以上的群眾安全感最高,為97.8%,大專、高中、初中和小學文化程度的安全感分別為96.2%、95.4%、93.1%、90%。
三、群眾對當?shù)厣鐣伟矤顩r的基本評價
(一)過六成群眾在居住周邊能見到社區(qū)民警 在問及“在您居住的社區(qū)能否看到社區(qū)民警”時,有35.9%的群眾回答“經常見到”;有29.1%的群眾回答“偶爾見到”;有35.0%的群眾回答“從未見過”。
(二)過九成的群眾在近三個月沒有遭受入室盜竊的侵害在問及“近三個月,您及家人有沒有遭受過入室盜竊的'侵害”時,97.8%的群眾選擇“沒有”;2.2%的群眾選擇“有”。
(三)九成的群眾在近三個月沒有遭受自行車、汽車被盜 在問及“近三個月,您及家人有沒有發(fā)生過自行車、汽車被盜情況”時,90%的群眾選擇“沒有”;10%的群眾選擇“有”。
(四)超八成群眾受到不法侵害時會選擇報案 當受到不法侵害時,選擇“報案”的群眾占87%;選擇“看情況再說”的占12%;選擇“不報案”的占1%。
四、影響群眾安全感的兩大因素
(一)流動人口 在問到“影響我區(qū)社會治安的原因”時,63.6%的人選擇了“流動人口太多”,居第一位;“貧富差距過大” 和“對犯罪打擊力度不夠”也是影響社會治安的重要因素,所占比重分別為16.6%和10.1%。
(二)盜竊搶劫和寵物傷害
在眾多影響群眾安全感的因素中,“遭遇盜竊搶劫”所占比重為36.2%,居首位;“寵物傷害”次之,占21.1%。
五、群眾對社會治理的建議
1、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 調查結果顯示:63.6%的戶認為流動人口太多嚴重影響了社會治安,“外來人口潛在危險”也是僅次于“盜竊搶劫”和“寵物傷害”的另一大因素。所以被訪者建議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
2、小區(qū)實行封閉式管理 調查結果顯示:53.6%的戶所在小區(qū)未實行封閉式管理或沒有專人值班,主要集中在花鄉(xiāng)、南苑鄉(xiāng)、右安門街道、南苑街道及東鐵營街道。不實行封閉式管理的小區(qū),出入人員混雜,影響群眾安全感。所以,被訪者建議實行小區(qū)封閉式管理或者設有專人值班。
3、加強法治道德宣傳教育 從調查結果看,寵物傷害是影響群眾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損壞公共設施、遇到危險不能互相幫助也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群眾的安全感。所以,被訪者建議通過各種形式的法治道德宣傳,提高民眾素質,自覺管好寵物,保護公共設施,維護社區(qū)環(huán)境。
4、增加執(zhí)法部門警力 調查顯示,三成多的被訪者在社區(qū)內從未見過民警,1/3的人在社區(qū)內偶爾見到民警。調查中,被訪者建議關部門應增加警力,增加巡邏次數(shù),保證居民安全。
【社會小調查報告精彩】相關文章:
小調查報告03-23
社會實踐報告精彩05-19
小調查作文06-11
環(huán)境小調查作文04-19
最新暑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精彩01-12
精彩藥學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4-04
大學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精彩01-30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表精彩02-20
關于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精彩12-30
暑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精彩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