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神仙居導游詞 推薦度:
- 浙江神仙居導游詞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仙居的導游詞
仙居文化源遠流長,底蘊豐厚,早在4000-7000年前,就有人在這塊土地生息繁衍,小編收集了仙居的導游詞,歡迎閱讀。
仙居的導游詞【一】
我很久以前就想去大神仙居游覽一番了,但是一直沒機會,星期六終于可以去游玩一次了,我興奮得一夜都睡不著覺。
星期六早晨8點左右,我們一家人出發(fā)前往大神仙居。別人都是從一個叫官坑的地方上山,而我們卻是從神仙居景區(qū)的正門進入,其實也只是想多看些景點罷了。
敬畏“將軍巖”的威嚴,仰慕“睡美人”的美麗,祭拜“觀音洞”的虔誠,神仙居的處處景點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們,但是我們經(jīng)得住誘惑,拍了照片就不再逗留,匆匆往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大神仙居進發(fā)。突然,我在清澈見底的小溪里發(fā)現(xiàn)了一條類似鯰魚的動物,它通體漆黑,身長大約十厘米,有四只腳。我一看,這不是娃娃魚嗎?于是,我好奇地問爸爸:“爸爸,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娃娃魚?”這個問題把見多識廣的爸爸也給難住了,他慢慢地說:“這個嘛——看體形也像娃娃魚,可是娃娃魚發(fā)出的叫聲像嬰兒的啼哭,它并沒有發(fā)出啼哭,所以有待考證。”
從正門進入30分鐘左右就是一直通往山頂?shù)?臺階,我們走得越高,路就越窄,到最后竟然沒路了,有的只是一些荊棘小叢。放眼望去,只見千山萬嶺,連綿不絕,懸崖絕壁,高聳入云。每爬一段路,眼前的景色都會有所不同,同一塊巖石,換個角度就會看出不同的味道。到了山頂,我們長吼一聲,聲音回蕩在山谷之間,雖然大家都汗流浹背,但是我們臉上都還掛著登頂?shù)南矏偂?/p>
到達山頂后,我們眺望遠方,一條長長的棧道鑲嵌在懸崖峭壁之上,酷似一條巨龍,吸取天地精華,等到日后騰飛之用。這條鑲嵌在懸崖上的“天路”,是工人們一點一點辛辛苦苦地鑲到巖石中的,盡管現(xiàn)在已有欄桿保護,但是還有很多人都靠著棧道里面走。我們漫步在這條“天路”上,往下一看都覺得心驚肉跳。滿眼的“綠”盡收眼底,正在山底建設的小房子此刻都渺小得如卡片一般。
沿著棧道走著,走了一會兒,我們忽然發(fā)現(xiàn)一個由鋼筋交錯組成的觀景臺,我們興奮了起來,立刻跑到了觀景臺上。我往下一看,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我們幾乎是懸空站在觀景臺上的,這觀景臺離地面大概有30多米,為了測試一下它的高度,我撿了一根樹枝,向下扔去,竟然過了十幾秒才落地。站在觀景臺上,感受著大神仙居的神奇,轉(zhuǎn)身向四周遠眺,望著高聳入云的巖石,我終于親身體會到“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含義了。
走過了棧道,來過了觀景臺,接下來的著名景點應該就是那連通兩山長達400多米的鐵索橋了。因為風有些大,再加上鐵索橋還沒有完工,所以本來牢固的鐵索橋顯得有些搖搖晃晃。這讓我不禁聯(lián)想到了長征時“飛奪瀘定橋”的情景,想到長征,我又不禁念起了毛澤東的詩:“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當我們心驚膽戰(zhàn)地走過鐵索橋時,衣服早已濕透了大半。
走過鐵索橋,我們沿著山路,走上對面的山峰。沿路上,有幾個極具特色的涼亭,帶著雕刻的古色古香門頭煞是好看。對面的山峰,山勢險峻,往右是下山之路,往左是通往另外一個觀景臺的路。正當我們猶豫之時,從上面回來的幾個“驢友”跟我們說:“去那邊的觀景臺看看吧!不去就太可惜了,保準你們喜歡!”既來之則安之,聽了他們的建議,我們選擇了往左走,去觀景臺看看!
才往上爬了100多米,我們就看到了觀景臺,那是一個修筑在一條“龍”上的觀景臺。我們穿過“龍背”,來到“龍頭”,也就是觀景臺。在觀景臺上,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天柱巖——大神仙居的一個著名景點。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仰望天柱巖,如今平眼就能看見,卻別有一番滋味:現(xiàn)在的天柱巖如同觀世音娘娘雙手合十,低頭冥思一般。在云霧飄渺的時段,半個巖都被圍繞在霧氣中,若隱若現(xiàn),讓人仿佛進入了世外桃源。
我們游覽完大神仙居,就要打道回府了,下山本沒有路,我們硬是在叢林中開辟了一條蜿蜒的小路,這讓我想到了魯迅爺爺?shù)拿?“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蔽覀円宦沸⌒闹斏鳎碌,在回去的路上,我們竟然看到了幾棵從巖石中迸發(fā)而出的松樹,看到這幅景象,我心中佩服得五體投地。真可謂“山峰峻如華山,松樹奇如黃山,霧景美比三清山”啊!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边@句詩在我的腦海里久久揮之不去——這句詩用來形容現(xiàn)在的大神仙居最貼切不過了。
仙居的導游詞【二】
仙居文化源遠流長,底蘊豐厚,早在4000-7000年前,就有人在這塊土地生息繁衍,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下湯新石器遺址與河姆渡、良渚文化的遺址相比毫不遜色,相繼顯露了中華早期文明曙光。據(jù)下湯遺址考證,距今6-7千年前,在永安溪中下游西部的河谷平原上,就已聚居著仙居人的祖先——甌越族人。在東晉穆帝永和3年,仙居立縣,名樂安。隋、唐間幾經(jīng)廢置,五代后唐于成五年,因治理盂溪水患樂安縣改名永安縣。人們以此希望永保平安。仙居建縣于公元347年,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宋真宗趙恒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衛(wèi),而多神仙之宅”,下詔命名為仙居,意為“仙人居住的地方”。立縣至今已有1600多年。(境內(nèi)有距今約7000多年新石器時代的下湯原始社會村落遺址。)
仙居是個“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區(qū)縣,全縣總面積為1992平方公里。行政區(qū)劃:7鎮(zhèn)10個鄉(xiāng)3個街道辦事處,722個行政村。全縣總?cè)丝?6.1萬,常住人口36.77萬人,常住人口密度為185人/平方公里。漢族約占99%,土著少數(shù)民族有畬族等。
仙居山川疊翠,風光旖旎,以其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文化史跡遍布全境。地上地下文物資源豐富,現(xiàn)有省級文保單位5處,縣級文保單位26處,現(xiàn)已收藏文物器件2000多件。有朱熹講學過的桐江書院;還有高遷古民居及宋窯遺址等。宋張君房的《云笈簽》天宮地府圖中,把括蒼洞、麻姑洞、丹霞洞分別列為道家第十洞天、第二十八小洞天、第十福地。東漢興平元年(194年)興建的石頭禪院(今名大興寺)為臺州第一個寺院,寺外有現(xiàn)存世界上最大的晉代摩崖石刻“佛”字。歷代人才輩出,唐代著名詩人項斯,全唐詩收錄其詩一卷,歷代流傳逢人“說項”經(jīng)典佳話。宋代名臣吳芾敢直諫秦檜賣國專權(quán),遭貶后,著《湖山集》被收于《四庫全書》。元代著名鑒藏家柯九思,深得元文宗賞識,在元代藝術(shù)史和鑒藏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明代吳時來敢直諫嚴嵩,頗有政聲。晚唐有著名詩人項斯;宋代食用菌專家陳仁玉寫下了世界第一部《菌譜》;為世界最早的食用菌專著。元代大畫家奎章閣監(jiān)書博士柯九思善詩文、工書畫,時人稱為“三絕”;現(xiàn)代出了玻璃雕花大師吳子熊、書法家徐子久等。
仙居長期的民間文化活動,如卷地龍、長板龍、跳跳馬、疊羅漢,以及各類民歌小調(diào)久傳不衰。近年挖掘、整修、創(chuàng)新的有:長板龍燈、“退彈蝦”、長旗燈、水口山卷地龍、五獅挪球,參加臺州市民間藝術(shù)大賽獲金獎、銀獎殊榮;仙居無骨針刺花燈,參加全國民間藝術(shù)博覽會獲金獎,并被專家們稱為“中華瑰寶”、“中華第一燈”。2000年6月文化部授牌仙居縣為“中國民間藝術(shù)之鄉(xiāng)(針刺無骨花燈)”。有填補中國東南空白、具有重大考究價值的春秋時期廣度古越族文字和漢代朱溪巖畫;有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照明路燈——石柱燈;有至今尚未破譯的國內(nèi)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皤灘古鎮(zhèn)更是一個罕見的古建筑群,規(guī)模宏大,建筑精致,保存完整,有“江南第一古鎮(zhèn)”、“華東第一古街(龍型)”、“中國唐宋元明清時代的民俗民居活標本”之稱。景星風景區(qū)于2002年9月14日對外開放。總投資3000多萬元開發(fā)的景星巖風景區(qū)2002年5月17日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景區(qū)位于仙居城西27公里處,總而積27.3平方公里,海拔742米,與神仙居景區(qū)相鄰。景星巖整座山體南北長而東西狹,首尾昂起,象一艘巨型的大輪船停泊于此,兩臺高速電梯將您直送景區(qū)鬼斧神功的奇峰峭壁,使得仙臺鹿頸亭、響鈴巖、神龜探月等景點更加維妙維肖,綺麗如畫的`翠竹秀林構(gòu)成了這里奇特景觀。景星巖景區(qū)不僅自然景觀秀麗,同時有著十分豐富的人文景觀及燦爛的歷史文化,唐代以來就有宏大的凈居寺,全國罕見的和尚圓寂塔,集日月星辰之靈氣的風水寶地讀書堂等名勝古跡源遠流長。開發(fā)后的景星巖建有全世界高山上最長的望月長廊(2廊5廊8廊米),典雅幽靜的望月樓、夢月樓、奔月樓(客房),古色古香的醉月樓(餐廳),另有詩意的休閑中心,風情無限的頌月場(娛樂),景星巖景區(qū)是旅游、休閑、度假、會議的最佳去處。
仙居的導游詞【三】
仙居,好地方呀!一定得去”這是從仙居旅游回來的朋友告訴我最多的一句話。如今我也來到了這里,望著這被眾人所夸的寶地,心中的喜悅可想而知。剛到那兒便直奔“神仙居”,那兒也許是最能表現(xiàn)這塊寶地的地方。
神仙居的水真清呀!不大的湖面,卻“裝”滿了水。這水猶如一面未經(jīng)磨拭的鏡子,把陸地,天上,水里的景物照的一片光亮。你瞧!這碧綠的山,這蔚藍的天,這五彩斑斕的魚……在神仙居里的水的照耀下變得更加光彩奪目。
神仙居的水真秀呀!五彩斑斕的魚在湖中來回穿梭,紅的、藍的、黃的、綠的、紫的……真是各式各樣,好似一朵朵爭奇斗艷的花朵。棕黑色的鵝卵石也在小魚的襯托下,顯得潔白純凈。再加上旁邊五彩繽紛的花花草草和高大挺拔的大樹,真是美不勝收!
神仙居的山真綠呀!山上栽著許許多多的樹,爬到山的最頂端望下看,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像條龍似的.繞在山丘上。 晚上,一片片綠色的葉子在晚風中飄溢,回蕩。讓人仿佛身臨其境!
但我最喜歡的而是神仙居里的奇峰。
神仙居里的奇峰類型眾多,姿態(tài)各異。有的像只毛筆高聳入云,想要把天頂破;有的如一只烏龜,站在懸崖上凝視遠方,好似在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有的像只老鷹,舒展雙翅,準備翩翩起舞,似乎是想展示展示自己的本領(lǐng);還有的……這些奇峰不僅表現(xiàn)出大自然中的無窮奧妙,還展示出了我國人民的智慧在閃現(xiàn)出耀眼的火花!
這次仙居之行,讓我真正的明白了“人在畫圖中”的含義。哦,親愛的神仙居,神仙居!
【仙居的導游詞】相關(guān)文章:
(精選)浙江神仙居導游詞01-27
浙江神仙居導游詞06-21
神仙居住的地方作文10-09
游仙居神龍谷作文05-25
風景秀麗的神仙居作文10-09
廣東深圳導游詞_導游詞04-24
寫頤和園的導游詞-北京導游詞07-24
清東陵導游詞-河北導游詞07-24
經(jīng)典導游詞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