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貴州赤水丹霞的導游詞范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導游,時常會需要準備好導游詞,導游詞作為一種解說的文體,它的作用是幫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點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意義。那么什么樣的導游詞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貴州赤水丹霞的導游詞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貴州赤水丹霞的導游詞范文1
各位游客,歡迎你們參觀享譽天下的赤水丹霞奇觀。
赤水丹霞位于貴州省赤水市境內,是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其面積達1200多平方公里,是全國面積最大、發(fā)育最美麗壯觀的丹霞地貌。赤水丹霞與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丹霞、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大著名丹霞地貌景區(qū)組合成為“中國丹霞”,并在第三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四十個世界遺產、第八個世界自然遺產。
大家知道,丹霞地貌是我國南方紅色巖系發(fā)育的一種特殊地貌。它與古代丹霞分布地區(qū)沉積著厚厚的紅色地層有關,當紅色砂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巖層沿垂直節(jié)理方向發(fā)育,紅層便被切割成一片片紅色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形成我們如今看到的丹霞地貌。而赤水丹霞不同于國內其他地方之處,在于它屬于青年早期的丹霞地貌,也是丹霞地貌最美的階段。赤水丹霞不是單一丹霞地貌,而是結合了瀑布、濕地、山林等其他大自然的美景,森林覆蓋率超過90%,被稱為“綠色丹霞”和“覆蓋型丹霞”,這里有著大面積古老植被和各種珍稀瀕危動植物,使赤水丹霞更具生態(tài)價值和觀賞價值。赤水丹霞以其艷麗鮮紅的丹霞赤壁,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儀態(tài)萬方的奇峰異石,巨大幽深的巖廊洞穴,優(yōu)美迷人的丹霞峽谷等等,與綠色森林、飛瀑流泉相映成趣,形成了極高的旅游觀賞價值。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專家前來搜奇探勝,赤水丹霞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之美、獨特的地貌與景觀之美和它以亙古的存在方式演繹、保存的自然遺產品位,開始剝開被歲月層層包裹的外殼,逐漸得到揭示。中國當代丹霞地貌研究領域學術帶頭人黃進教授在多次考察赤水丹霞之后評價說,赤水丹霞地貌面積之大,發(fā)育之典型,當屬全國第一,是具有世界意義的寶貴財富。
朋友們,赤水丹霞是上蒼遺落在黔西北的一顆明珠,含情脈脈地迎接著成千上萬的游人雅士。赤水丹霞核心區(qū)面積為273.64平方公里,緩沖區(qū)為448.14平方公里,總面積為721.78平方公里,是中國丹霞景區(qū)中面積最大的丹霞景觀。赤水的典型丹霞地貌主要發(fā)育于赤水市南部地區(qū),赤水河將核心區(qū)分為東西兩片,東片核心區(qū)為172.22平方公里,緩沖區(qū)為194.73平方公里,是赤水丹霞地貌分布面積最大、地貌形態(tài)最典型的區(qū)域,主要包括葫市鎮(zhèn)以南、赤水河以東、習水河以西的地區(qū),主要為流水深度侵蝕切割形成的山原峽谷地貌。西片核心區(qū)為101.42平方公里,緩沖區(qū)為253.41平方公里,位于赤水河以西、風溪河以東的.赤水市西南部地區(qū),河流切割程度小于東片,以高原峽谷為主。赤水丹霞以幽深的峽谷、紅崖絕壁、溪流飛瀑以及茂密的森林和竹海等要素的有機組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觀,使游客如在畫境中游走,沒有一處不令人迷戀。
赤水丹霞具有突出于眾的美學價值。請看,赤水丹霞地區(qū)眾多的河流從山頂奔瀉而下,發(fā)育了典型的丹崖——峽谷地貌,山谷間有著數(shù)量眾多的梯級馬蹄形丹崖絕壁和瀑布群,丹崖赤壁發(fā)育的高度、寬度和體量之大,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這里有中國丹霞地貌上最大的十丈洞瀑布,高度達76米,寬度達80米,堪稱是丹霞瀑布的奇觀。享有“申遺主體景區(qū)”、“世界丹霞之冠”、“世界丹霞第一園”等諸多美譽的佛光巖景區(qū)位于赤水市元厚鎮(zhèn),距城區(qū)44公里,是世界自然遺產赤水丹霞的核心景區(qū)之一。佛光巖呈弧形,弧長1000余米,高300余米,早在侏羅紀、白堊紀時代就已形成,像是恐龍在滅絕前夕用以神秘的色彩。這里還有聞名遐邇的五柱峰、丹霞城堡、茶花林、絕壁巖穴等30多個靚景奇觀,由小金驛溝、世外桃源、太陽谷、犁轅溝、豹子溝等五大景段構成,面積為20平方公里,集新、奇、險、秀、幽、野六大特色于一體,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前來。佛光巖景區(qū)谷深坡陡,溪河縱橫,切割深度在500米至1300米之間,山峰多在1200米以上,斷巖嶂谷,高低懸殊。出露地面的侏羅紀、白堊紀紅色沉積巖,在風雨侵蝕、重力崩塌、差異風化等物理生化綜合作用下,形成寶塔狀、城堡狀、針狀、柱狀、棒狀、方山狀、峰林狀等無數(shù)奇異的丹霞地貌景觀,放眼望去丹巖絕壁、奇峰異石、崖廓巖穴比比皆是,美不勝收。
好了,以上簡要向大家介紹了赤水丹霞的風貌。相信大家來到這里,會看到自己心目中最美的丹霞。
祝你們旅程愉快!
貴州赤水丹霞的導游詞范文2
十丈洞:
十丈洞景區(qū)是赤水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的王牌景區(qū),距赤水城區(qū)39公里,面積30平方公里。以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為特色景觀,擁有十丈洞大瀑布、中洞瀑布、奇兵古道、轉石奇觀、香溪湖、百畝茶花、石筍峰、億年靈芝、會水寺摩巖造像、紅軍標語等自然人文景觀。
十丈洞大瀑布堪與黃果樹大瀑布媲美,瀑布高76米,寬80米,比黃果樹瀑布高8米,僅窄1米,是我國最佳瀑布奇觀之一。
四洞溝:
四洞溝景區(qū),位于大同河支流,距市區(qū)15公里,主體景區(qū)以四個梯級瀑布為主;其附近的景點有天生橋、渡仙橋、鄭氏節(jié)孝石牌坊,以及兩岔河秀色風光,華平瀑布群,大水溝瀑布,石鼎山奇石、方碑云海、大同竹溪、千鶴島和千年古鎮(zhèn)大同場等。四洞溝內峽谷幽深,滿山滴翠、飛泉成瀑……萬般景色,千古奇觀,百樣風情,濃縮成一幅沒有敗筆的`景區(qū)。
神秘古堡丙安:
丙安景區(qū)位于赤水市西南,距城區(qū)24公里,面積68平方公里,以丙安古城堡,月臺楠竹林海為主體景觀,兼有瀑布飛泉、丹霞奇峰異石、高峽平湖、歷史文化勝跡、紅軍長征遺址等特色景觀的著名風景名勝區(qū)。
仙景瑤池月亮湖:
月亮湖景區(qū)海拔900多米,距赤水城區(qū)94公里,是以七里壩(月亮湖)、大閃坪、水茶溪三個景點為核心的人工湖泊群景區(qū)。景區(qū)以湖光山色為主體景觀,兼有摩崖石刻、瀑布、原始森林、丹霞地貌、紅軍長征遺址等自然人文景觀。
山顛澤園九曲湖:
九曲湖距城區(qū)54公里,面積30多平方公里,以九曲湖、蕨基壩、二郎壩、黑串孔等四個大型人工湖泊及配套水利設施為主體景點,兼有山顛湖泊群、原始森林、丹霞地貌、紅軍長征遺址、古樸民居等自然人文景觀。
中國侏羅紀公園:
中國侏羅紀公園距城區(qū)40公里,是世界上唯一的侏羅紀地球史跡自然生態(tài)園林。園內開辟了甘溝、大水溝、兩岔河三個景段供游人觀光游覽,面積38平方公里,以"古生物活化石"桫羅為主體景觀。
竹海森林公園:
竹海國家森林公園距城區(qū)40公里,占地面積10666公頃,其中楠竹面積3200公頃,內分3個景段,中心景區(qū)為野竹坪觀光休閑區(qū)。這是一處以竹海風光、瀑布群、原始森林、野生動物和丹霞奇觀綜合購成的秀美景段。
燕子巖森林公園:
燕子巖森林公園距城區(qū)25公里,總面積16萬畝,分別由燕子巖、皇水溝、石閃坪、恒山林海等四大景點構成。景區(qū)環(huán)境封閉、森林原始、生態(tài)系統(tǒng)完整、地勢險峻,風景旅游資源獨具魅力,氣勢恢宏,集科考、旅游、觀光、休閑于一體。是觀賞自然生態(tài)風光的理想勝地,也是科普考察的重要基地。
丹霞第一園五柱峰:
五柱峰景區(qū)西南距城區(qū)44公里,東南距元厚紅軍渡8公里,正北隔赤水河與九角洞景區(qū)相望,東南西三面與金沙溝桫羅國家級保護區(qū)相連。景區(qū)地處大婁山與北麓貴州高原向四川盆地急劇沉降地段,谷深坡陡、溪河縱橫、切割深度在500米至1300米之間,山峰多在1200米以上,斷巖嶂谷,高度懸殊。出露地層全是侏羅紀、白堊紀河湖相紅色沉積巖。形成無數(shù)奇異的丹霞地貌景觀,是丹霞地貌發(fā)育得最好,出露最齊,特色最典型的景區(qū)之一。
貴州赤水丹霞的導游詞范文3
赤水丹霞地貌的形成的發(fā)展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即古湖沉積期、抬升剝蝕期、幼年丹霞期以及青年丹霞期。
古湖沉積期
三疊紀中晚期的印支運動,使得四川中臺坳發(fā)生斷陷下沉形成巴蜀古湖,在三疊紀晚期至白堊紀期間一直處于的內陸湖盆環(huán)境,并沉積了厚達上千米的紅層和含煤組合,為后期赤水丹霞地貌的發(fā)育準備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抬升剝蝕期
白堊紀末期的燕山運動使得四川中臺坳脫離內陸湖盆環(huán)境,原來在巴蜀古湖中沉積的巨厚紅層暴露地表,并在第三紀期間連同其南側的黔北臺隆經歷了較長時間的間歇性剝蝕夷平過程,形成了多級地形起伏較和緩的夷平面。地形上整體表現(xiàn)為東南高、西北低。
青年丹霞I 期
進入第四紀后,受新構造運動的影響,貴州高原掀斜式抬升,導致赤水丹霞的地貌向回春方向發(fā)育。四川盆地受到強烈擠壓,其邊緣地區(qū)擠壓尤為強烈。由于四川盆地剛性較強,褶皺發(fā)育較差,上升幅度不大,大多數(shù)地區(qū)地層傾角較為和緩,但陡頃的X節(jié)理極為發(fā)育。赤水丹霞所在的四川盆地南緣地區(qū)的侏羅系、白堊系紅層受貴州高原的迅速抬升影響,發(fā)生顯著上升。貴州高原和四川盆地在地勢上的高差進一步拉大。赤水河及其支流受此影響強烈下切,產生繼承性發(fā)育,并沿大型節(jié)理塑造出較深的峽谷,第三紀形成的`古夷平面開始解體。
但因下切侵蝕的時間不長,溝谷不深,許多地區(qū)還保留了大面積連片的高原面,臺地的四周因重力崩塌的影響,開始發(fā)育出一些赤壁丹崖,但高度均不大。
青年丹霞II 期
隨著赤水河及其支流的不斷下切,丹霞地貌向深性發(fā)育。東部核心區(qū)山頂高度基本一致(1400~1500m),古夷平面依稀可見,山原峽谷型丹霞景觀十分典型!癡”形丹霞深谷的數(shù)量大大增加,深度也較前一階段大很多,溝底至山頂?shù)南鄬Ω卟钜话憧蛇_數(shù)百米。作為赤水丹霞代表性景觀的丹霞崖壁不論是數(shù)量和還是高度方面,均較前一階段有很大的發(fā)展,高達數(shù)百米的丹崖隨處可見。西區(qū)處于回春發(fā)育的青年早期階段,分水嶺地區(qū)保留了較大面積的高原面,但周邊地區(qū)已開始遭受較為強烈的切割而趨于破碎,但峽谷的深度和空間分布密度遠不及東部核心區(qū),形態(tài)上屬于典型的高原峽谷型丹霞地貌,和東部核心區(qū)形成了較為明顯的空間反差。
【貴州赤水丹霞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貴州赤水導游詞05-20
丹霞山導游詞06-09
遵義赤水風景區(qū)導游詞06-13
有關赤水的導游詞(通用6篇)05-31
廣東導游詞丹霞山08-21
廣東丹霞山導游詞04-22
韶關丹霞山導游詞04-25
貴州的旅游導游詞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