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城景點介紹導游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長城景點介紹導游詞
長城景點介紹導游詞【1】
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聯(lián)盟侵襲而修筑的規(guī)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tǒng)稱。
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
現(xiàn)存的長城遺跡主要為始建于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寬4至5米。
長城橫貫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甘肅9個省、市、自治區(qū)。
長城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列為世界中古八大奇跡之一。
長城作為人類歷史的奇跡,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自古至今,長城一直為文人墨客所青睞:李白的“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維的“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名句,千載傳誦不絕。
而偶最喜歡的是毛主席的《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關于長城還有一個凄美的傳說:
古時候,孟老漢和姜老漢互為鄰居,僅一墻之隔。
一年春天,孟老漢在自己院中種了一顆葫蘆籽,經過澆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蘆秧長得肥壯、高大,從墻頭爬過去,到姜老漢的院里結了個很大的葫蘆,有幾十斤重。
等葫蘆熟后,姜老漢拿刀把它切開,突然見里邊躺著個又白又胖、非常可愛的女娃娃,姜老漢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村里人聽說后,紛紛前來觀看這新鮮事,可是孟、姜兩老漢卻因此產生了矛盾,吵得不可開交。
孟老漢非常堅定地說:“這葫蘆是我親自種下的,胖女孩該歸我。”姜老漢卻固執(zhí)地說:“這葫蘆結在我的院子里,這女娃該是我的。”吵了三天三夜,難解難分,毫無結果,后經村里人調解為:女娃娃屬于兩家共同的,輪流居住,共同扶養(yǎng),并取了個“孟姜女”的名字。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十多年過去了,孟、姜兩家老人為現(xiàn)已長大成人的孟姜女選了個丈夫叫范杞梁,選定良辰吉日,準備成親。
天有不測風云,成親之日,新郎、新娘正要拜堂,突然從門外闖進幾個衙役,一擁而上把新郎范杞梁當民夫抓走了。
原來,當時由于秦始皇在全國各地抽調大批民夫修筑長城,日日夜夜拚命干,民夫們被累死、餓死的不計其數(shù),為了加快工程速度,他們又到處抓民夫補充,范杞梁也被發(fā)配去充當修長城的民夫了。
轉眼一年過去了,范杞梁杳無音信,急得孟姜女飯吃不下,覺睡不著,不知如何是好,跟兩家老人商量后,決定去找丈夫,發(fā)誓找不到丈夫絕不回家。
她帶上干糧和給丈夫特制的御寒衣服上路了。
一路上,風吹雨淋、日曬風寒、饑寒交迫、步履艱難,經過千難萬險的萬里跋涉,她終于找到了修長城的地方,一打聽才知道,為修長城死了許多人,丈夫范杞梁早就累死了,并被埋在長城下,尸骨都找不到了。
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孟姜女頓時就傷心地痛哭起來,淚如泉,聲如雷,哭得驚天動地,天昏地暗,眼看著長城一段段的倒塌,哭到哪里塌到哪里,足有八百里長。
這下可急壞了工程總管,急忙去報告正來此巡查工程進展的秦始皇。
秦始皇趕忙去見孟姜女尋問根由。
一見之后,便被她的美貌迷住了,非要封她為“正宮娘娘”。
孟姜女雖然怒火滿腔,但還是壓住心頭仇恨,靈機一動,將計就計地非要秦始皇答應她三個條件,才能當“正宮娘娘”。
一要找到丈夫范杞梁的尸體;二要為其丈夫舉行國葬;三要秦始皇為范杞梁披麻戴孝、打幡送葬。
秦始皇聽罷孟姜女提的三個條件,思索片刻,為了得到美貌的孟姜女,便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孟姜女戴著孝拜了為筑城而死的范杞梁墳墓后,宿愿已償,面對滾滾的渤海,縱身一躍,投海自盡了。
北京附近有五段長城: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臺長城,金山嶺長城,居庸關長城。
人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登八達嶺遺憾”,那么首先讓我們參觀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位于北京延慶,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迄今為止,已有包括巴馬、尼克松、撒切爾夫人在內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覽。
八達嶺長城有三臺兩墻組成,三臺分別是城臺,敵臺,烽火臺。
其中城臺構造的非常簡單,只是駐守的官兵避風寒的地方。
那敵臺的構造相對就要復雜一些,分為兩層,下層是由田,井,回,等字形組成,上層有垛口和望孔是觀察軍情和射箭用的,所以這里也具有防御敵人的功能。
烽火臺的建筑早于長城,但自長城出現(xiàn)后,長城沿線的烽火臺便與長城密切結為一體,成為長城防御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長城上,特別是漢代,朝廷非常重視烽火臺的建筑。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軍情報警的一種措施,即敵人白天侵犯時就燃煙(烽),夜間來犯就點火(燧)以可見的煙氣和光亮向各方與上級報警。
烽火臺警戒信號大致有六種,即:蓬(蓬草,有學者認為是草編或木框架上蒙覆布帛的籠形物)、表(樹梢,有學者認為是布帛旗幟)、鼓、煙、苣火(用葦桿扎成的火炬)、積薪(高架木柴草垛)。
白天舉蓬、表、煙,夜間舉火,積薪和鼓晝夜兼用;舉烽火以犯塞匈奴千人為界限,凡不滿一千人只燔一積薪;超過一千人燔二積薪;若一千人以上攻亭障時,則燔三積薪。
積薪之外,還附有舉蓬、舉表、舉苣火的不同規(guī)定;并因敵人犯塞方位不同和白天夜間的不同又有各自不同但很具體的規(guī)定。
看到烽火臺,自然想起“幽王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三年(前779),幽王姬宮涅驕奢淫逸,自從得到褒國進獻的美女褒姒后,封為寵妃,整天沉溺于佳麗之中,朝政荒廢。
褒姒生性不笑,面對宮中玉宇瓊樓,錦衣玉食,她毫無悅色。
褒姒美艷無比,但整天愁云密布成為一大憾事。
幽王欲睹褒姒笑容,大臣們想盡千方百計始終不得效果。
一天幽王出游驪山,佞臣虢石父獻出烽火戲諸葛侯拙劣計策,幽王決意一試,遂命點燃烽火。
各路諸侯見烽火報警,以為京城出現(xiàn)敵情。
迅速整裝帶兵而至。
見君臣安然無恙,且游興正濃,感到莫名其妙。
問其原因,對方笑而不答。
“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史記·周本紀》)。
看到這種場面,褒姒忍不住開懷大笑。
看到褒姒終于開了笑口,而且笑時姿態(tài)更美,昏君樂得忘乎所以。
風塵仆仆的諸侯終于明白,烽火報警,調兵遣將,原本為博寵妃歡心。
王命如山,無可奈何,只得怏怏離去。
為討褒姒再開笑顏,幽王故伎幾度重演。
后來褒姒生了兒子,幽王十分高興,取名伯服。
公元前774年,幽王廢了申王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為王后,伯服為太子。
同時重用善諛好利的奸臣虢石父為卿,國人怨聲載道。
申王后和宜臼把這些情況告訴父親申侯,申侯非常憤概,毅然聯(lián)合兩個諸侯攻打西周。
兵臨城下,宮涅慌忙命令點燃烽火報警。
屢受戲謔的諸侯以為又是昏君在討好美人,按兵不動,鎬京陷落,幽王被殺,西周300年歷史宣告結束。
位于關城東門路旁,有一塊巨石,傳說在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經過這里,曾經站在這塊石頭上回望京城,所以這塊石頭也就被叫做望京石。
關溝是燕山山脈和軍都山山脈的交會處,南起昌平區(qū)南口鎮(zhèn),西北到延慶縣八達嶺長城的城關,全長40里。
是中原地區(qū)通往西北高原的咽喉要道。
明代在這里布置了四道防線,分別是南口關,居庸關,上關,八達嶺。
在關溝中的疊翠山上,曾有金代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疊翠,可惜現(xiàn)在景觀已經不復存在了。
京張鐵路,由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第一條鐵路。
因為八達嶺地區(qū)地勢復雜,技術難點很多,所以詹天佑所設計的人字型鐵路,成功解決了車不能直接爬坡和轉彎的難題,而打通長達1091米的隧道也令中外人士嘆服。
現(xiàn)在在青龍橋火車站樹立的銅像就是詹天佑的,還有紀念碑。
除了八達嶺長城,很多人也喜歡到居庸關一游。
居庸關,它的名字起源于秦朝,以秦始皇遷徙“庸徒”在這里居住所以得名。
在關內,有一個著名的漢白玉石臺,就是云臺。
它是元代的一坐過街塔,上邊原來有三座藏式佛塔,在后來的地震中毀壞了。
明代又在原處]建立了泰安寺,而在康熙年間又被毀了,只留下現(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柱礎和望柱。
云臺的券門上刻有獅、象、四不象、金翅鳥等浮雕,分別代表了佛教密宗五方五佛的座騎,還有天龍八部護法天神的浮雕。
內壁上還有四大天王浮雕和神獸圖案,券頂上還布滿了曼陀羅的圖樣,花中刻有佛像,共2215尊。
還有六種文字鐫刻的《陀羅尼經咒》和《造塔功德記》,這些都是元代的藝術精品。
長城景點介紹導游詞【2】
hi!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導游,小姓唐,你們就叫我唐導吧。
旅途中,希望大家做一個文明游客,不要在長城上亂刻亂畫。
現(xiàn)在我們一起登上長城去感受一下它的雄偉吧!
游客們,你們知道嗎?長城是我國古代一座防御力極強的工程,它興建于秦始皇年代,長城有一萬三千多里長,據(jù)粗略計算,長城還能繞地球一圈呢!怎么樣,夠驚人吧!
各位游客們,請看我們腳下的長城。
我們單看這些數(shù)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多少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才凝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游客們,現(xiàn)在讓我來給你們細細地講一講關于長城的故事,你們可要仔細聽噢!傳說中有一對金龍玉女下凡,男的叫萬善良,女的叫孟姜女。
當他們要結婚時,秦始皇派官兵們把萬善良捉去修長城。
孟姜女在家里苦苦地等著自己的夫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孟姜女始終沒有等到夫君。
于是孟姜女給夫君做好寒衣,萬里尋夫,來到長城腳下。
不料,夫君早已成了一堆白骨,在悲傷之下,孟姜女哭倒了長城,自己也成了望夫石。
這就是著名的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大家聽了這個故事,是不是對長城又有新的認識呢!
‘不到長城非好漢’,現(xiàn)在大家都當了一回好漢,我們的瀏覽到此結束了,祝你們旅途愉快,謝謝!
嗨,游客們。
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劉,大家可以叫我劉導。
我將帶領大家去瀏覽氣魄雄偉的長城。
Let’s go!
朋友們,這就是長城,它是在公元前五世紀到前三世紀修建的。
那時各國諸候為了互相防御和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擾,在各自領地上修筑了防御用的城墻。
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用三萬多人力,十多年時間,把原來秦、趙、魏、燕、齊等國所筑的城墻加以修繕并且連接來。
現(xiàn)在我們通常說的萬里長城是指明朝修建的西起甘肅省的嘉峪關,東到瀕臨渤海灣的河北山海關,中間主要關口有:山海關,嘉峪關,玉門關、居庸關、紫荊關,偏關,雁門關,平型關,娘子關,橫亙七個盛市,全長六千七百多公里。
萬里長城工程堅固,氣勢雄偉,蜿蜓起伏,勢若游龍,是中國最有價值的歷史文物和旅游勝地。
呀,時間不早了,大家該吃午飯了。
走,吃北京鴨去。
因為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痹诖蠹页燥埖耐瑫r,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傳說在秦朝,有一個叫孟姜女的姑娘。
知書達理,伶俐非凡。
她嫁給了蘇州的范喜良。
那年,秦始皇召集百萬民夫修筑長城,范喜良也被抓去了。
半年多過去了,已經是冬天了。
孟姜女決心千里迢迢為丈夫送寒衣,到那里才知道丈夫已經死了,她便哭了起來,哭倒了好多里長城。
無數(shù)具白骨暴露在長城腳下,孟姜女想:“即使見不到活的丈夫,也要把丈夫的尸骨帶回去!
【長城景點介紹導游詞】相關文章:
長城景點介紹導游詞范文10-05
長城景點的導游詞10-09
景點長城導游詞作文03-29
長城景點導游詞(精選16篇)01-10
長城導游詞400字景點10-09
景點介紹導游詞11-11
介紹長城導游詞07-22
介紹長城的導游詞01-24
長城介紹導游詞03-01
蘇州的景點介紹導游詞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