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馬俑導游詞(通用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旅游從業(yè)人員,常常要根據(jù)講解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游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那么優(yōu)秀的導游詞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導游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游詞 1
很榮幸和你們見面,我是帶你們參觀兵馬俑的導游,——小趙,本次參觀不要亂扔果皮和塑料袋,以免破壞自然環(huán)境。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臨潼縣城東,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氣勢宏偉,是全國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東發(fā)現(xiàn)三個大型陪葬的兵馬俑坑,并相繼進行發(fā)掘和建館保護。三個坑成品字形,總面積22780平方米,真是一個巨大的數(shù)字呀!坑內(nèi)置放與真人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共約7400余件。三個坑分別定名為一號、二號、三號兵馬俑坑。
下面我們來看看一號坑,一號坑最大,坑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現(xiàn)在坑內(nèi)有6000余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huán)形方陣?訓|端有三列橫排武士俑,手執(zhí)弓弩類遠射兵器,似為前鋒部隊,其后是6000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手執(zhí)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zhàn)車在11個過洞里排列成38路縱隊。南北兩翼的后衛(wèi)部隊。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馬高1.5米左右,身長2米左右,戰(zhàn)車與實用車的大小一樣。人、馬車和軍陣是通過寫實手法的藝術再現(xiàn)。秦俑大部分手執(zhí)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青銅兵器因經(jīng)過防銹處理,埋在地下兩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鋒利如新,它們是當時的實戰(zhàn)武器,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彩線挽成的結(jié)穗。、富軍吏頭戴長冠,數(shù)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胖瘦、表情和年齡有差異。統(tǒng)一六國之后實行全國征兵制,兵源來自全國各地,這恐怕是他們在臉型、表情、年齡上有差別的主要原因。工匠們用寫實的藝術手法把它們表現(xiàn)得十分逼真,在這個龐大的秦俑群體中包容著許多顯然不同的個體,使整個群體更顯得活躍、即真實又有生氣。
坑中步兵俑的`數(shù)量最多,約7000件,以地位高低區(qū)分,有軍吏俑和一般士兵俑兩大類。軍吏俑中又有高級軍吏俑(俗稱將軍俑)、中級軍吏俑和下級軍吏俑的區(qū)別。一般士兵俑中又有輕裝步兵和重裝步兵的區(qū)別。區(qū)別上述各類俑的主要標志是冠飾、甲衣和履等。
將軍俑也叫高級軍吏俑,是目前所知俑坑中級別最高者。將軍在戰(zhàn)爭中起舉足輕重,因而秦俑坑中將軍俑的發(fā)現(xiàn)也屈指可數(shù)。將軍俑和軍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區(qū)別是:將軍俑頭戴箸冠,軍吏俑頭戴版冠和云長冠,一般士卒則沒有以上兩種帽子,則戴介幘或束發(fā)挽髻。將軍俑除具有以上特點外,還身材魁偉、高大,上身戴有領花、肩花呢。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于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于陣表,身著輕裝戰(zhàn)袍,束發(fā)挽髻,腰系革帶,腳登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此姿態(tài)正如《吳越春秋》上記載的“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此正持弩之道也!绷⑸滟傅氖謩荩c文獻記載符合,說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發(fā)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一套規(guī)范的模式,并為后世所承襲。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作為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shù)量為最,可依著裝有異分為兩類,即戰(zhàn)袍武士和鎧甲武士。他們作為主要的作戰(zhàn)力量分布于整個軍陣之中。戰(zhàn)袍武士俑大多分布于陣表,靈活機動;鎧甲武士俑則分布于陣中。兩類武士皆持實戰(zhàn)兵器……
兵馬俑坑中的每乘戰(zhàn)車前都駕有四匹陶馬。陶馬的大小和真馬相似,身長約2.10米,通高1.72米。四馬的造型基本相同,均剪鬃縛尾,舉頸仰首,張口作嘶嗚狀。中間的兩匹服馬雙耳前聳,目光前視;兩側(cè)的驂馬脖頸分別向外側(cè)微微扭轉(zhuǎn)。
秦始皇陵文官俑是兵馬俑中的一個奇特種類,數(shù)量稀少。文官俑恭謙而立,低眉頷首,腰掛書刀、背背砥石,整裝在崗。
今天的旅行到此結(jié)束,我們度過了愉快的一天,歡迎你們再來美麗的西安,再來看著舉世無雙的兵馬俑,希望我還做你們的導游!再見!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游詞 2
今天我將帶領大家去參觀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秦俑博物館是一個專題性的遺址博物館,是我國封建社會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的一個陪葬坑。在參觀秦俑博物館之前,我想應該先向大家介紹一下秦始皇這個人。
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創(chuàng)立者,也是一個文武雙全的皇帝。他姓嬴名政,于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趙國的都城邯鄲。他執(zhí)政以后,經(jīng)過十年的浴血奮戰(zhàn),統(tǒng)一了全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quán)制的封建王朝——秦朝。他設立了郡縣制,廢除了分封制;先后在全國范圍內(nèi)統(tǒng)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軌和法律制度。他認為自己功過三皇,德高五帝,又因為是第一個皇帝,所以便自稱為始皇帝。他在統(tǒng)一全國以后,對內(nèi)發(fā)展農(nóng)桑,對外發(fā)展經(jīng)濟,并且采取遠交近攻的政策,使國力不斷強盛。同時,他為了抵御匈奴的侵擾,還修筑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秦始皇身材魁梧,大腹便便,同時也是非常殘忍,暴虐,冷酷無情的。他“焚書坑儒”這一專制舉動,使我國古代文化典籍受到嚴重的摧殘。他曾征集了幾十萬刑徒為自己修建了“覆壓三百余里”的阿房宮,他大興土木給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負擔,所以歷史上也稱秦始皇為暴君。不過,秦始皇也是非常勤勉的。他曾經(jīng)五次出巡天下,于公元前210年的7月,在出巡途中,暴病死于河北的沙丘,終年50歲。死后葬于驪山腳下的陵墓之中。
秦始皇帝陵南靠驪山,背面與渭水相鄰。據(jù)史書記載:“驪山山南多美玉,山北多黃金!鼻厥蓟收秦澠涿烂嵩谶@里的。現(xiàn)在我們就來到了秦始皇陵,我們看到的這個巨大的封土堆,就是秦陵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陵墓的規(guī)模是相當浩大的,在當時修建這么巨大的一個陵墓,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驪山的河渠是南北方向流的,為了防止流水沖跨陵墓,將它們都進行了人工改道,改為東西向流,另外,驪山是一座土山,對當時修建秦陵來講,就相當缺乏石料,需要從渭北等地運來。而當時沒有先進的運輸交通工具,這些全部都要靠人力來搬移,可見當時修建這座陵墓的艱難了。
秦陵的地宮現(xiàn)在雖然還沒有發(fā)掘,但是已經(jīng)發(fā)掘了秦陵的一個陪葬坑,那就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秦俑坑是1974年時,由西楊村的幾個農(nóng)民在抗旱打井時以外發(fā)現(xiàn)的?脊艑W家根據(jù)發(fā)現(xiàn)時間的先后,把它們編為一、二、三號坑。秦俑坑是秦軍的縮影,它生動的再現(xiàn)了當時秦國兵強馬壯的威武場面。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就是一號坑,它是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它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相當于兩個足球場的面積。一號坑是由步兵和車兵組成的軍陣。所謂軍陣就是部隊在作戰(zhàn)或駐守時的一種排隊的方式。一號坑是以長方陣的排列方式,由前鋒、主體、側(cè)翼、后衛(wèi)四部分組成。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面東而立的就是前鋒部隊。南、北、西端各有一排面外而立的武士俑是側(cè)翼和后衛(wèi),他們是為了防止敵人旁敲側(cè)擊和從背后偷襲。中間有38路面東而立的縱隊,是由步兵和騎兵組成,構(gòu)成了整個軍陣的主體。從這里也體現(xiàn)了古代兵書中所講的“前后整齊,四方為繩”的軍陣。
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就是一號坑的前鋒部隊。它一共是3排,每排70件,共210件。這些兵俑手中都持有強弓勁弩,都是以驍勇善戰(zhàn)而著稱于世的。他們在作戰(zhàn)時都不戴頭盔。頭盔本來是作戰(zhàn)時的一種最基本的防護裝備,但是秦國軍隊規(guī)定一律不準戴頭盔。所以歷史上稱他們?yōu)椤翱祁^”。由于“科頭”不戴頭盔便敢殺入敵陣,史籍上也稱他們?yōu)椤翱祁^銳士”。從這些“科頭銳士”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秦軍的勇猛和善戰(zhàn)了。
在一號坑以北20米處,是秦始皇兵馬俑的二號坑。它的平面呈曲尺形,面積為6000多平方米,是由步兵、騎兵、車兵和混和兵種組成的軍陣。他一共由四個小的單元構(gòu)成。這四個單元可以有機的構(gòu)成一個大的軍陣,也可以分開成四個獨立的小的軍陣。在二號坑中出
土了大量的陶俑,其中有將軍俑、跪射俑、立射俑、騎兵俑、鞍馬俑等。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就是一個從二號坑中出土的將軍俑。將軍在軍隊中具有特殊的身份,所以他處處顯得與眾不同?梢钥闯,他是一位久經(jīng)沙場鍛煉的指揮官。他手指前方,仿佛正在指揮千軍萬馬如何作戰(zhàn)。
三號坑位于二號坑以西、一號坑以北25米處。它的面積為520平方米,平面呈凹字形,是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小的一個。一共出土了四馬、一車和68個陶俑。這些陶俑的排列形式與一、二號坑完全不同是他們都是面向內(nèi)相向夾道式排列。他們手中所持的兵器也有不同。
一、二號坑中陶俑所持的兵器有長射兵器和短射兵器;但在三號坑中只發(fā)現(xiàn)了一種無刃兵器——銅殳。銅殳是一種用于儀仗的兵器,證明這里可能是一個地下軍隊的指揮部。
秦俑坑不僅是一座不朽的藝術寶庫,而且還是一座巨大的秦代武器庫。當時青銅鑄造業(yè)已是十分發(fā)達,制造出了各種精良的武器裝備,這也是后來秦軍取勝的一個重要因素,F(xiàn)在展示在各位面前的就是秦兵馬俑坑中出土的最引人注目的一把青銅劍了!扒嚆~”就是銅和錫的合金,因顏色青灰而得名。這把青銅劍已歷經(jīng)了2000多年,但是表面并沒有生銹,至今仍然是鋒利無比。在它剛剛出土時,專家們曾經(jīng)用它一次劃透了20張紙。即使現(xiàn)在的玻璃刀想做到這一點也決非易事。
秦俑坑中出土的這些兵器,有相當一部分顯示了當時兵器制造標準化已經(jīng)達到了相當先進的水平。在2000多年前,中國的冶煉金屬加工工藝以及技術標準化的管理水平就已經(jīng)是世界第一流的了。
好了,秦俑坑我們就先參觀到這里,下面我將要帶領大家參觀的是銅車馬展廳。
如果說秦俑坑是大中顯武的話,那么銅車馬展廳就是小里透文了。1980年12月份,在秦始皇陵西側(cè)20米處,發(fā)掘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的銅車馬。按照當時的發(fā)現(xiàn)的順序,它們分別被編為一號和二號銅車馬。這兩乘車都是駟馬單轅,呈前后縱向排列。前面的一號車為古代的“高車”,也叫“立車”,因為乘坐這輛車要保持站立的.姿勢而得名。一號車一共有1500余件金銀飾件,顯得華麗富貴。車上的這個華蓋是敞開的,具有遮陽蔽雨的功能;也可以更好的向遠處眺望,還可以隨時對付突發(fā)事件。圓形的華蓋與方形的車廂體現(xiàn)了古人的一種“天圓地方”的思想。這輛車上還配備有大量的武器。在車廂內(nèi)的箭中還發(fā)現(xiàn)有盾牌一件。截止目前為止,它是首次發(fā)現(xiàn)的、秦代的,同時也是迄今考古發(fā)掘中出土年代最早的,而且是形狀最完整的青銅盾牌。這一切都鮮明的表明了一號車是用來保護后面二號車安全的。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就是二號銅車馬了。這輛車叫“安車”,因為乘坐這輛車溫暖舒適而得名。這輛銅車馬的主體是由青銅鑄造而成,共有金銀飾件1720件,總重量達7公斤。其制作工藝之高超和造型藝術之精妙令人贊嘆不已。我們再來看一下二號車上的華蓋。華蓋的面積為2。3平方米,這個華蓋就像一個龜殼一樣,俗話說的好:“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這表明秦始皇希望自己永遠長壽。但是秦始皇當時乘坐的并不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種安車。據(jù)史書記載,秦始皇的車隊共有“九九八十一”輛車,而秦始皇乘坐的,則是由六匹馬駕轅的一輛純金的金根車。它可能也被作為秦始皇陵的一個陪葬品埋在了秦陵的附近,說不定到不久的將來便會發(fā)現(xiàn)。希望到時候各位能夠再來一睹皇家車隊的迷人風采。謝謝大家!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游詞 3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接下來我將帶大家游覽兵馬俑的一號坑,請大家跟我走不要掉隊。
我們現(xiàn)在到了兵馬俑一號大坑,下面由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秦兵馬俑博物館位于西安市臨潼,秦始皇陵園東側(cè)1500米處。秦兵馬俑是一支完整的,陣容齊整、整備完善,威風凜凜,氣壯山河的隊伍,是秦始皇當年浩蕩的大軍的再現(xiàn),是一支“威武之師,”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北R俑在世界舉世無雙,絕無僅有的`。兵馬俑分為三個大坑,其中一號坑最大,共有六千多個,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秦始皇兵馬俑是在1974年發(fā)現(xiàn)的,隨后便建了一個博物館規(guī)模宏大,與1979年國慶節(jié)開放。
其中銅馬車是秦始皇五次巡游中坐的就是銅馬車,它的重量是1061.00千克,通高是152.00厘米,通長是225厘米。
一號坑最為雄偉。它是東排列著全身穿著戰(zhàn)袍的戰(zhàn)士俑210人,其余每排共2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計240人,組成的方陣后衛(wèi)。
好了一號大坑的講解就結(jié)束了,請大家自行游覽吧!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游詞 4
大家好!來到我們西安,當然要參觀“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啦!現(xiàn)在,讓我這個小導游帶領著大家一睹秦兵馬俑的風采!
首先,我們要去的是第一展廳,這里面放著兩輛車。這兩輛車可與眾不同。前面這輛車有四匹馬拉著,有一個人做在前頭控制著這輛車,而指揮者則坐在后面較舒服的地方,這里還有一把“先進”的傘。這把傘看似與我們現(xiàn)代的傘差不多,但傘柄上有一個東西被一拉后,這傘即分為前后兩半,前面那半應該是用來抵擋危險,后面那般應該會繼續(xù)立著用來遮擋陽光和風雨。
第二輛車也是很“先進”,竟然裝著保溫室,與空調(diào)房的功能差不多。這可能是秦始皇專有的吧。秦始皇擁有的可不止這兩輛車,還有七十幾輛,不過埋在地下等待著人們發(fā)現(xiàn)呢。
然后,我們就來到第二展廳。這里是一個大坑。秦兵馬俑身為戰(zhàn)士,守護著皇陵,目光直視,手本握兵器,只因項羽當時命人拿走。從遠處看,這些秦兵馬俑分為一條條,從局部看,這些秦兵馬俑也很整齊。他們神情各不相同,工匠們將他們雕的.惟妙惟肖,只不過他們都是丹鳳眼,可能因為古時男子以單眼皮為美吧。還有許許多多的兵馬俑在等待修復,專家們也在努力保護他們。我們現(xiàn)在走著的這個地方也是一座陵墓呢。
接下來,我們還要參觀埋在地下的秦時的建筑。這兒是指揮臺,這兒是攻打敵人的地方,這些是要通報情況的哨兵……
兵馬俑的參觀就到這里。謝謝大家。希望秦時建筑與兵馬俑的魅力能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再見!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游詞 5
歡迎乘坐開往秦兵馬俑的專車。我是郭昊天,你的導游。你可以叫我郭導或小果。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秦兵馬俑:
兵馬俑是秦始皇命工匠制作,為他陪葬的。他們被埋在離秦始皇陵不遠的地下。1974年2月,當?shù)剞r(nóng)民楊志發(fā)在秦始皇陵以東1.5公里處打井時,意外發(fā)現(xiàn)了和真馬一樣大的兵馬俑。此后,一個埋藏了2000多年的地下軍陣被挖掘出來,建成了博物館。秦兵馬俑由1號、2號、3號坑和兵馬俑組成。共有8000名陶器勇士和馬匹展出?磥砬厥蓟蔬是想在冥界一統(tǒng)天下,于是就用兵馬俑組成了一支強大的軍隊。
秦兵馬俑博物館快到了,請準備下車。好的,帶上你的貴重物品。下車后跟我來。
看,我們到了一號坑。1號坑是三個坑中最大的,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坑里還有6000多尊兵馬俑。接下來看看這些將軍俑:身材魁梧,身穿鸕鶿,身穿鎧甲,手持寶劍。他們第一眼就有很強的男性氣質(zhì),真的'很酷!還有那些騎兵俑,太可怕了。他們一上戰(zhàn)場就一定會去入龍,全力以赴為秦國耀武揚威!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2號坑,請看一下那些陶馬。秦始皇讓工匠制作四肢強健的陶馬時,他說他想展示秦國的力量,所以現(xiàn)在大家都能看到高大的馬,這是世界上最好的馬。這么壯的馬真的太棒了!
好了,給你40分鐘自由看3號坑。40分鐘后,我們在一號坑再見。有孩子的父母應該照顧好自己的孩子,注意不要亂扔垃圾。解散!
秦兵馬俑觀光游到此結(jié)束。最后,我送你三個字:“源”,原文“,& quot邊”。第一句話,祝你大錢;第二個字,這次說的不好請見諒;第三個字,如果我們有緣,下次再見。很高興見到你們,謝謝!再見!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游詞 6
游客們,你們好!大家可以叫我張導,這是我們陽光旅行社的帽子,請大家戴上,便于辨認,我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景點是兵馬俑,希望大家在參觀兵馬俑的同時,渡過快樂的'時光!
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西安臨潼南約5公里。陵園規(guī)模宏大,近20000平方米,有50個籃球場那么大,陪葬品眾多,在1987年12月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大家進了拱形大廳,首先看到的是俑。它身材魁梧,頭戴鹖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tài)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jīng)沙場,重任在肩,經(jīng)驗豐富。
看完了俑,我們再觀看武士俑。武士俑平均身高約1.8米,它體格健壯,體型勻稱?此鼈兩泶⿷(zhàn)袍,披掛鎧甲,腳蹬前端向上翹的戰(zhàn)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fā),非常威風。
武士俑的旁邊就是騎兵俑。它們上身著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執(zhí)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沖鋒。
我們剛才參觀的是兵俑,接下來我們參觀馬俑。看陶馬跟真馬一樣大,每一匹都是形體健壯,肌肉豐滿,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
秦兵馬俑,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因為它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它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xiàn)了秦軍雄兵百萬,戰(zhàn)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
接下來是拍照時間,大家可以自由拍照,拍完后回賓館。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游詞 7
大家好!我是中山旅行團的導游李昕嶼!大家叫我小李導游好了!歡迎大家來到西安的秦兵馬俑!非常高興能成為你們的導游!
兵馬俑是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在我國西安的臨潼出土。好了,現(xiàn)在我們開始進入展廳參觀。請各位不要亂扔垃圾。保管好您的貴重物品。
大家請看,這就是一號坑!也是已發(fā)掘的三個俑坑中最大的一個。一號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0米,總面積1426平方米。此刻大家是不是對古人產(chǎn)生了敬佩之情呢?如果加上二號和三號坑面積的話,總面積高達兩萬多平方米呢!
大家看,這種陶俑,名為將軍俑,他頭戴著鹖冠,手里握著一把銀光閃閃,透露著寒氣的寶劍,一看就是要為秦國統(tǒng)一天下做殊死拼搏。
大家請看這就是武士俑。他們好高呀!其實,武士俑平均身高達1.8米,身材魁梧。他們個個披著鎧甲,腳蹬戰(zhàn)靴,手持兵器,好像隨時都準備上陣殺敵。
我想大家也都累了,休息半小時。
所有人集合了!我們現(xiàn)在繼續(xù)參觀?炜矗@騎在馬上的人,是什么的呢?原來,這就是騎兵俑!他上身穿短甲,下身穿緊口褲,右手持韁繩,左手持弓箭,后背背著一桶使用的.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沖殺。這陶馬與真馬一般大小,每匹馬的肌肉可豐滿了,好像號角一吹,它就會踏上征程。
好了,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那么快。謝謝你們對我的信任,希望下次再相遇,再見!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游詞 8
大家看,這偉大的歷史遺跡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了!我們的西安臨潼有三個秦兵馬俑傭坑,共有三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nèi)的兵馬俑近八千個。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馬俑當然也最多,有六千多個呢!一號坑上面已經(jīng)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
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就會看見坑里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像是秦始皇當年統(tǒng)率的一支南征北戰(zhàn)、所向披靡的大軍。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游詞 9
我是你們的導游張,我將帶你們?nèi)⒂^兵馬俑,F(xiàn)在大家都看到了秦兵馬俑,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掘出三個俑。雖然只有三個,但這三個坑的總面積接近2萬平方米!它有50個籃球場那么大,坑里有近8000個兵馬俑。
三個兵馬俑坑中,1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觾(nèi)還有6000多尊兵馬俑。根據(jù)身份的不同,出土的陶俑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如將軍俑、軍官俑、武士俑等。不僅服飾、牙冠、神態(tài)不同,千人俑的姿勢也不同,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秦始皇為什么要用士兵和他一起陪葬?這一直是個謎。有人說:“秦始皇生性多疑,生前非常害怕被暗殺。這一點在荊軻刺殺秦王這件事上可以充分體現(xiàn)出來,所以他造了那么多兵馬俑來自衛(wèi)。還有人說:“秦始皇是神學家,怕在陰間遭到報復,所以造兵馬俑保護自己。
不僅如此,秦始皇還在兵馬俑中設置了大量的機關。至于這個說法是對是錯,目前還沒人知道。
我的介紹到了,游覽期間請注意安全,不要把果皮紙屑等雜物扔進俑坑。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游詞 10
大家好,我是這次帶你們參觀兵馬俑的導游,可以叫我小葉。
瞧!那就是傳說中秦始皇的兵馬俑了,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你們有誰知道它的占地面積有多大呢?沒錯,大概有50個籃球場那么大,也就是約22000平方米,它分為三個坑,按兵馬俑現(xiàn)有排列形式推算,這三個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多件,戰(zhàn)車100輛左右,戰(zhàn)馬差不多100匹。陶俑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在1974年,驪山鎮(zhèn)附近的村民在村南打井時發(fā)現(xiàn)了幾個陶俑,引起了考古學家注意,于是就使得兵馬俑重見天日。
看!那個時弓兵俑,他們穿著輕裝戰(zhàn)袍,連手勢都是最規(guī)范的,眼睛直直盯著遠方,仿佛準備著開弓放箭。瞧!那個是武士俑,他們精神抖擻地站在最前方,眼中沒有半點畏懼,像是準備立一個一等功升官發(fā)財呢!那是騎士俑和車兵俑……還有這個三號坑是世界考古史上發(fā)現(xiàn)時代最早的軍事指揮部,整個陣容為凹字形,指揮部獨立出來可以研究制訂嚴密的作戰(zhàn)方案,更重要的是指揮將領的人身安全有了進一步的保證。
兵馬俑分為車兵俑、立射俑、跪射俑、武士俑、軍吏俑、騎兵俑……對了,你們有沒有注意兵馬俑每個人的'臉型、發(fā)式裝束、神態(tài)手勢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不相同。雖然年代久遠,顏色也在出土時被氧化了,但古代匠人在手法上注重傳神,構(gòu)圖巧妙,技法靈活,從已整理出土的陶俑、陶馬來看,幾乎無一雷同,正因為如此,秦兵馬俑才會被稱為世界奇跡。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下次見。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游詞】相關文章:
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導游詞06-09
秦始皇陵兵馬俑導游詞6篇04-19
陜西秦始皇陵兵馬俑英文導游詞(精選9篇)10-24
秦始皇陵的導游詞01-09
陜西秦始皇陵導游詞05-22
陜西秦始皇陵的導游詞范文04-14
介紹陜西秦始皇陵的導游詞范文06-15
兵馬俑導游詞05-12
兵馬俑的導游詞06-22
兵馬俑導游詞初中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