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化作文
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dá)意的言語活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tǒng)文化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1
每年春節(jié),我都要隨爸爸媽媽回到故鄉(xiāng)都江堰,那里不光有秀麗獨持的巴蜀風(fēng)光,還有甜在我心里的糖畫。
清晨,淡淡的薄霧還沒從村莊上飄散,糖畫爺爺就推著小車走街串巷的吆喝起來:“糖畫喲,糖畫,快來買呀……”,聽到這一嗓子,屋前房后立刻就有小孩竄了出來,扯著爺爺奶奶的手,拽著媽媽的衣襟,從四面八方聚集,緊緊的圍著糖畫爺爺。
小孩咿咿呀呀地嚷著催促著,糖畫爺爺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停穩(wěn)小推車,從車下柜子里端出一個白磁板,又掏出一個小鐵鍋,慢悠悠坐下,開始用煤氣爐熬起糖稀來。眼看小鐵鍋里的糖稀色澤越來越紅艷,誘人的麥芽糖香勾走了圍觀者的魂兒,火候差不多了,糖人爺爺一聲令下:“轉(zhuǎn)轉(zhuǎn)盤咧”,混亂的人群頗像得到號令的士兵一樣,立刻在那畫著色彩艷麗的十二生肖轉(zhuǎn)盤前排起一條整齊的隊伍。小孩踮著腳,伸出白嫩嫩的小手,眼睛直勾勾地盯牢轉(zhuǎn)盤上最大的龍,撥動一下指針,攥緊拳頭連聲喊著:“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大龍、大龍!”指針晃晃悠悠掠過蝴蝶,掠過花籃,終于擦著大龍的邊兒停下,人群中頓時暴發(fā)出一陣歡呼。
“好,轉(zhuǎn)到個大龍,新年好運一條龍!”糖畫爺爺笑著祝福,?子一擼,便從小鐵鍋里舀出一大勺糖稀,腕子一斜,那琥珀般的.糖汁順勢流淌到白磁板上,糖人爺爺手速如飛,時而輕輕抖動,時而快速滑行,那糖流得或慢或快,慢時如琥珀滴珠落玉盤,快時細(xì)若游絲不斷絕,人們看得目不暇接,眼睛便隨那鐵勺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轉(zhuǎn)個不停。最后,糖畫爺爺手輕輕一收,那糖稀如踩剎車般停滯住,一條金燦燦、亮瑩瑩的大龍便平躺在白磁板上。糖畫爺爺拿根竹簽往龍身上一按,輕巧地一提,轉(zhuǎn)到大龍的小孩挺胸抬頭,滿面紅暈地在周圍一片艷羨中接過竹簽,卻怎么也不舍得下嘴。
不多時,走在街上人人手中都像捧寶貝似的捧著一只糖人,他們?nèi)缃鹕暮溽嘣诠枢l(xiāng)的大街小巷,編織起濃濃的鄉(xiāng)間年味。
每年回到都江堰都要品一品甜蜜蜜的糖畫,才知道印在糖畫里的年有多甜。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節(jié),一想起來我就不由得想到一個食物-—粽子。端午的味道少不了粽子,端午的味道少不了溫馨,端午的味道少不了幸福。
早上一起床,我就賴在床上。過了一會兒我被媽媽的話吸引了,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jié),要趕快去爺爺家吃粽子。聽到這句話后,我急忙起來洗漱后去了,爺爺一看見我就說:“快吃,剛做的粽子!蔽一剡^神說了一句端午節(jié)快樂后急忙開始吃了。吃完后感覺很舒服。
到了下午,我又“偷吃”了一個,剝開粽子皮,鮮紅的大棗就浮現(xiàn)在眼前了,接著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飄來。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一口咬下去粽子就少了一半。我這專注的吃著,沒注意到爺爺在旁邊,我暗暗地說:“遭了,被發(fā)現(xiàn)了。”但心里還是感覺非常溫馨,非常快樂,非常幸福的。
今天是我感覺最好的一天,我的粽子記憶永遠(yuǎn)都不會忘,今天我體會到端午的味道—真好!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3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傳統(tǒng)的民俗文化,但是最傳統(tǒng),最民俗的那就是――春節(jié)。
在我們中國,春節(jié)是我們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節(jié)日。傳說,在很久以前有個叫“年”的怪獸,它非常兇猛,吃人、毀壞房屋、禍害莊稼,人們都害怕它。有一天,在外打獵的人要點火,不小心燃燒到了竹筒!芭尽钡囊宦暟涯陣樑芰,漸漸的人們發(fā)現(xiàn)“年”有三怕:怕響、怕火、怕紅色,所以每當(dāng)“年”來時,人們都點爆竹、貼對聯(lián)、穿紅衣服,又稱春節(jié)為“過年”。
現(xiàn)在,春節(jié)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飯。每當(dāng)過年時,街上分外熱鬧,有賣年貨的、賣年畫的、賣衣服的,各個五花八門。街上的人們個個精神飽滿、喜氣洋洋。這時候家里的婦女可要忙嘍!她們要趕做年夜飯、包餃子。各家都傳來酒菜的香氣,其余的人都在忙著貼對聯(lián)、貼“!弊帧⒛戤,“!弊钟姓N的,倒著貼的,裝飾的家里別具一格,特有過年氣息。
除夕夜。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一家人快樂地吃著年夜飯,在外打工的人們除非萬不得已,都會趕到家里吃團圓飯。
大年三十的早晨,大人們、孩子們都很早就起來,送走今年的最后一天,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小孩子們跑到爸爸、媽媽的`房間,說一些吉祥的話,爸爸、媽媽就會拿出紅包給孩子們,這也是孩子們最快樂的一天,孩子們就會拿著紅包去買最喜歡的玩具和零食。大人們在那天會至親戚家去拜年或是在家做飯迎接客人。到晚上,大家都坐在一起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等待新年鐘聲的敲響,迎接新年的到來。
春節(jié)過去,不久就要迎接元宵節(jié)。
這就是我身邊的民俗文化――春節(jié)。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4
在夕陽將沒的夏日黃昏,悶熱依舊,我愿身著青羅綢緞,在紅木桌前,執(zhí)一本《詩經(jīng)》,品一杯龍井,看天邊紅霞似火,嗅池塘蓮清若水,聽屋前鳥鳴如歌,憶舊日傳統(tǒng)之優(yōu)雅,感舊日文化之清爽。
傳統(tǒng)文化似那柔柔絲綢,清涼我膚發(fā)。曾記否,唐時女兒家,以紗為衣,抱一把胡琴,彈奏之中翩然起舞,那蹁躚的羅衣,令多少男兒欣然神往。最為癡情的玄宗,為楊貴妃作《霓裳羽衣曲》,在國破之時,在美人墓前,再無半分帝皇豪情,再不見那羅衣下的嬌兒,他只能通過淚水來宣泄悲傷。幾分羨慕盧家兒郎,羽衣莫愁在其旁,柔柔的絲綢,似水的女兒家,這樣的活色生香,云霧繚繞的朦朦朧朧,幾分典雅令人動容。飄逸的絲綢,俊逸的男兒,這樣的風(fēng)度翩翩,輕盈跳躍的仙姿道骨幾分儒雅令人動容,這炎炎的夏日,有你,如何不是一種清涼?
傳統(tǒng)文化似那醇醇香茗,芬芳我肺臟。自絲綢之路始,茶便與中華二字緊緊捆綁,帝王之氣濃郁的龍井,君子之風(fēng)的碧螺春,富貴人家的鐵觀音,尋常人家的毛尖……茶,帶著濃濃古韻,從不曾離開我們視線。煩躁之時,泡一杯清茶,閑坐于椅或站立于某處,拋開厚厚的文檔,拋開苦悶的書海,不去想工作擾人,不去想生活壓迫,不去想學(xué)海茫茫,不去想人事糾紛,這一刻,只愿與這淡淡的香味融于一體,感受它于自己的享受。放縱于這絕妙的.時刻,這炎炎的夏日,有你,如何不是一種芬芳?
傳統(tǒng)文化似那悠悠詩畫,滌蕩我心神。忘不了,滕王閣上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忘不了,赤壁之下一句:“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忘不了,汨羅江畔一句:“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忘不了,蜀道旁一句:“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忘不了,肅肅邊關(guān)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忘不了,寂寞深院一句:“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忘不了閨房之內(nèi)一句:“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多少詩詞縱橫于歷史長流,再大的水流也沖不淡這美妙感受,這炎炎的夏日,有你,如何不是一種滌蕩?
傳統(tǒng)文化,一直都在,用心去傾聽,便能聽到它的低吟淺唱。說到底,最純正的那一份傳統(tǒng)文化,便是中國人血液中的溫婉與優(yōu)雅和對美的追求。所以,它未曾遠(yuǎn)離,它一直陪伴我們左右。而我們,僅僅需要的便是,在某個慵懶的黃昏,于激流之中駐扎,仔細(xì)的品味那一份古韻悠長。
傳統(tǒng)文化作文 篇5
十字繡在我國流傳已經(jīng)很久了,它是我國的一種傳統(tǒng)文化。我個性喜歡,因為我的媽媽是一位十字繡高手,她已經(jīng)繡過七八份十字繡的大型作品了。此刻,她又繡了“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有2米多長,74厘米寬,橋上、河上、地上、樹上、房子上、店里……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在上面了。
“清明上河圖”上,有挑擔(dān)的農(nóng)民,有趕驢騎馬進城去趕考的,還有走江湖的醫(yī)生,留著長胡子的道士呢!
這幅畫,有意思的是橋北頭的情景:一個人騎馬,因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對面來的一乘嬌子,就在那時,那個騎馬人一下子拉住了馬籠頭,這才沒碰上。但是,這么一來,卻把馬右邊的.兩頭小毛驢嚇得又踢又跳,站在橋頭欣賞風(fēng)景的人,被毛驢驚呆了,過了好一會才連忙回頭趕小毛驢。
我真佩服媽媽,她繡出了“清明上河圖”,傳承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傳統(tǒng)文化作文】相關(guān)文章:
作文:傳統(tǒng)文化10-07
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1-02
【精選】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07-13
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2-26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作文,傳統(tǒng)文化作文10-08
傳統(tǒng)文化 優(yōu)秀作文10-07
傳統(tǒng)文化的源頭作文10-07
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范文10-07
傳統(tǒng)文化話題作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