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
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其中有過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在這些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的是過春節(jié)。
傳說海里有一個怪獸,叫“年”,它一到除夕就會上岸傷人,所以人們都怕它。但是有一位老爺爺,在除夕的早時晨,在自家的門上貼了紅紙,到了晚上,“年”沖進院子,看見紅紙,怪叫了一聲,就猛沖了進來,這時,發(fā)出了鞭炮的.響聲,“年”嚇得倉皇而逃。進“年”就這樣來了。
過大年了,大家都穿了新衣服,大人們都在超市是辦年貨,我也在超市挑選我喜歡的食物,有燈芯糕、蝦米、糖,還買了心愛的書本。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準備做團圓飯了,我們一家人一邊吃團圓飯,一邊說說笑笑,我特別高興,因為過了年,我又長大一歲了,也長高了。大家吃飯后,一邊看春節(jié)晚會,到了12點,人們開始放鞭炮了,鞭炮的顏色可多了,有紅的、白的、紫的,金光閃閃,熱鬧非凡,我得了奶奶給我的超極大的大紅包,心里樂開了花。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真讓人幸福呀!我們要好好的繼承下去。
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2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豐富多彩!有猜燈謎、包餃子、舞獅、剪紙等等。其中,我最喜歡中國的書法,因為中國的書法博大精深,淵源流長。
書法是我國的'瑰寶。媽媽告訴我,歷代書法家有:歐陽修、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他們被稱為書法四體。媽媽曾經帶我去看過書法展覽,有些寫得方方正正的是楷書,有些寫得龍飛鳳舞的是草書。雖然有些我看不懂,但覺得很漂亮。媽媽說,中國的毛筆書法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我們要繼續(xù)發(fā)揚光大。所以我有空就向媽媽學習寫毛筆字。我體會到一個小小的點,看起來簡單,寫起來卻很難。要是握筆的姿勢、用筆的力度不對,字都寫不好的?磥韺懨P字也是一門學問。
我為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而驕傲,為中國古老的書法藝術而自豪。我愛中國的書法!
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3
看過這樣一幅漫畫,一位背著書包下學的小學生站在一個超大的嗽叭下面認真的豎著耳朵,聽那喇叭中幾乎是被努力擠出來的,極少部分的兒歌。我忽然意識到事情都在我無感覺中一點點的變化。
中國民間文化是最為豐富多彩的,最平凡而又最具傳奇色彩的。而歌謠也大都傳自于民間,童謠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學的童謠都是媽媽姥姥這兩輩人教給的,而弟弟則很少有人教,大都是從超市買回的卡片和磁帶上聽來的。漸漸的發(fā)現(xiàn),那熟悉的童謠已經都聽不見了。
現(xiàn)代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娛樂性質超強的'時代,童謠理所當然應該傳播得更廣。而相反的是現(xiàn)代娛樂性質的寶寶選秀一類的活動也變成了成人化的,像流行歌曲,流行服裝,都在兒童身上體現(xiàn)。而童謠則消失得無影無蹤。問那唱“玫瑰花”的小男孩,會不會唱童謠,他肯定會說“童謠,是龐龍唱的嗎?”我為之而痛心,而在痛心時也感到慚愧,我為自己不為保護中華民族文化努力而感到慚愧。那是我曾沒有認真對待過中國文化,我對不住自己的中國心。
中國文化將何去何從?從現(xiàn)在開始,去往永恒!
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4
春節(jié),是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是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是個又熱鬧又興奮的日子。那一天的慶祝活動真是豐富多彩,家家戶戶早早把房間打掃得干干凈凈,買來各種各樣的年貨,準備迎接新的一年。
除夕,又叫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要吃年夜飯。吃完后長輩們都會給我們發(fā)紅包,我美滋滋地拿著壓歲錢,這是長輩對我的.期望,也是他們對我的關心和愛護。然后,我們一家人都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
一會兒,爺爺說:“我們去放煙花了!蔽腋艹鋈タ,外面都在放煙花,讓我看得眼花繚亂。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12點,新年的鐘聲敲響了,這時又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五顏六色的煙花在天上綻放,把整個天空裝扮得絢麗多彩,來迎接新年的到來。
新年新氣象,在新的一年里,祝所有的小朋友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也祝愿所有的老師和家長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5
糖葫蘆的酸甜可口一直是很多人的最愛,男女老少鮮少有可以抵抗它的魅力的,特別是小孩子。其實糖葫蘆當中也蘊含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你發(fā)現(xiàn)了嗎?
冰糖葫蘆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食,它酸甜可口,男女老少都喜歡吃。它不但好吃,而且好看,紅彤彤的山楂果整整齊齊的排列在竹簽上,外面裹著晶瑩透明的糖漿。插在粗糙的稻草棒上,沿街大聲叫賣。這一串串糖葫蘆既像結滿碩果的小樹,又像孔明的草船借箭。到了現(xiàn)在,糖葫蘆的種類發(fā)展的很多,有桔子的`,有草莓的,還有獼猴桃的……好吃極了!不過我最喜歡的就是,有好多水果串在一起的---水果大串聯(lián)。
看著五顏六色的冰糖葫蘆,我忍不住買下一串,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先是嘎嘣脆的糖漿,然后就是香甜的水果,真好吃呀!香脆的糖漿甜極了,酸甜的水果味在嘴里彌漫著,又互相融合著,真是一種難以形容的好吃。
糖葫蘆象征著幸福和團圓,它在北宋時期就十分有名。距今有九百多年的歷史了,可想而知當時的街市是多么的熱鬧!大家都爭先恐后地買著冰糖葫蘆。
關于糖葫蘆的傳統(tǒng)文化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去深究,相信不用我多說什么,你一定也能了解!糖葫蘆象征著幸福和團圓,我喜歡糖葫蘆。
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6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可多了!我一下子還說不完,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中國的陶瓷藝術吧!
中國傳統(tǒng)陶瓷藝術,尤見裝飾匠心。中國傳統(tǒng)陶瓷裝飾形式,大體上有刻鏤、堆貼、模印、釉色、化妝土、彩繪六類型。圖案紋樣裝飾于陶器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上就已出現(xiàn)。
先民們感受生活的自然現(xiàn)象創(chuàng)造出波拆紋、圓形紋、編織紋等圖案,以二方連裝飾形式呈現(xiàn)在陶瓷器物上,在西安半坡遺址出土一件繪有精美的人面和魚紋的彩陶盆是新石器時代彩陶中的精品。陶器上的紋飾體現(xiàn)了先輩們對于自然和人自身觀察的結果,陶工們對于點、線、面的熟練融合,對于花紋繁密的組合,以及對于旋紋與孤線的審美感,不但表明了他們對于自然和人類自身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還表明了自然界已經脫離了他們的原貌,增加了人的思想和人的`想象力,以及人對自然的美化和崇拜。
商、周時代是以青銅器為時代標志的歷史階段,這一時期的陶瓷紋飾和青銅器飾相似,刻紋白陶的燒制成功是制陶工藝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用高嶺土制坯,燒成的溫度達1000多攝度,素潔可愛的造型與優(yōu)美的紋飾相結合,逗人喜愛。追溯中國歷史各個時期的陶瓷產品,陶瓷裝飾有兩大特點:一類是以適合陶瓷器皿上進行工藝轉換表現(xiàn)形式;另一類是以中國繪畫形式在陶瓷器皿上進行工藝轉換表現(xiàn)形式。
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陶瓷的故事是多么有趣啊!陶瓷還是我國最為大的創(chuàng)造呢!
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7
轉糖畫是民間藝術之一,糖畫又稱“糖影兒”、“糖餅兒”、“轉糖”,相傳它是在古代“糖丞相”制作技藝的基礎上演化出來的。
有一天,媽媽帶我去兒童公園玩。我看來看去,看到了一個老爺爺身邊有一個大轉盤,轉盤上畫了很多動物,有燕子的、蝴蝶的、小兔的、鳳凰的、大龍的、小蛇的、孔雀的……過了一會兒,一個小妹妹吧自己的媽媽拉到了大轉盤前,小妹妹說:“媽媽我想吃。”她的媽媽說:“好的,給你買一個!毙∶妹米叩睫D盤前一轉,轉到了一條蛇,老爺爺拿起勺子,勺子上有著熱乎乎的'糖稀,在大瓷盤上飛快地畫了一條小蛇就做好了,再用鏟子壓一壓,拿一根竹簽再一壓就好了。用鏟子再把糖畫的底下一戳一個完整的糖畫就做好了。我看見了也把媽媽拉過去買了一個。我一轉轉到了一只鳳凰,老爺爺又舀了一勺糖稀飛快地給我做了起來,做完了我拿去屬于我自己的糖畫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這個民間藝術轉糖畫真有趣呀!
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8
我家掛著一個紅紅的中國結,下面吊著四個胖胖的大繡球,真可愛!微風吹來,大繡球像是在歡樂的跳舞呢!
你想知道中國結的來歷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吧!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裝飾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結繩記事,東漢鄭玄在《周易注》中道:“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它作為一裝飾藝術始于唐宋時期。到了明清時期,人們開始給結命名,為它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如:如意結代表吉祥如意;雙魚結代表吉慶有余,結藝在那時達到鼎盛。
我還知道中國結的特點呢!這個也來讓我來告訴你吧!敖Y”在中國象征力量,和諧,充滿溫暖的人際關系。給人一種親密,團圓,溫馨,美滿的感覺。
漫長的歷史使中國結積淀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純粹的文化精髓,和豐富的文化底蘊,觸摸中國結可隱約的品到遠古的神秘和東方的靈氣,散發(fā)著傳統(tǒng)芳香的中國結藝也許是沉淀得太久,它古香古色,讓人不禁神往。
我一定要好好珍惜我的中國結。
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9
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有許多種,比如元宵節(jié)吃湯圓,鬧花燈、端午節(jié)吃粽子等很多很多種。今天,我要講的是我姥姥家的一種傳統(tǒng)文化——過年吃餃子。
過年的時候,全家圍在一起包餃子,餡有很多種,有肉餡的、芹菜餡的、韭菜餡的等等,最后大人們會把一兩個硬幣放到餡里包進餃子里面,所以吃的時候要小心奧,但是誰吃到就會很高興,因為代表著這個人今年都會好運或著發(fā)財呢。我很喜歡這個傳統(tǒng)文化,因為我時常就有這個運氣啦!
當然,還有好多種,我還要說說端午節(jié)吃粽子呢!每年的農歷五月五就是端午節(jié)了,每家都會采來粽葉,包上糯米,里面再放點你喜歡吃的東西,煮熟了就很美味了,當然不光是為了吃了,是用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的。我最喜歡吃的是嘉興大肉粽了,一口咬下去,油而不膩,好吃極了。
怎么樣,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多吧,如果你知道,也寫下來吧!
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0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除夕。街上張燈結彩,人來人往,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對聯(lián),掛上了年畫,處處籠罩在一片歡樂之中。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吃著團圓飯,聊著天,真是其樂融融!最開心的就是我了,一個個大紅包都往我手上塞,當我拿著紅包時,真希望打開紅包,里面寫著“再來一包”,那就好了,哈哈!
吃過飯,我們全家一起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節(jié)目真好看,有小品、舞蹈、唱歌、魔術等。最有趣的是魔術,魔術師的兩只手翻過來推過去,一會兒變小球,一會兒變蘋果,看得我傻眼了。
新年的鐘聲快敲響時,我們一起喊“5,4,3,2,1,0”,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來到了,緊接著鞭炮一聲又一聲,一陣又一陣。這時,我和哥哥連忙跑到外面去觀看煙花,只見,一束束煙花像一顆顆五顏六色的流星,有黃色、綠色、紅色、藍色,各式各樣的顏色都有,一顆顆飛上天空,把漆黑的夜晚點綴成鮮花的.世界!
看著這么美的煙花,我陶醉了。
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1
我國歷史悠久,有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武術。武術是我國獨有的,外國人稱為“中國功夫”。
中國武術起源于古代戰(zhàn)爭。傳說炎黃時代,東方有個以野牛為族徽的蚩尤部落,崇尚武技,勇猛善斗,特別善于摔跌。他們頭戴牛角或劍戟樣的裝束,與人交斗時,除了拳打腳踢之外,他們善于抓扭、用頭頂觸對方,使對方不敢靠近,這就叫“蚩尤戲”。蚩尤的角抵是一種徒手搏斗,既可以用于戰(zhàn)場,又可以用于平時演練。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武術也進入新的`階段。戰(zhàn)國時期,諸侯紛爭,戰(zhàn)爭頻繁,士兵們在戰(zhàn)爭中掌握的一些搏擊競技技巧經過慢慢的發(fā)展與演化,就形成了后來的中國武術。
武術分為兩種,分別器械武術和拳術。器械武術:按照一定程式舞弄刀、槍、棍、棒等器械,形成固定的武術套路,就叫做器械武術。拳術:赤手空拳操練的武術套路、技法都稱拳術。拳術也有拳種、流派,如太極拳、長拳、形意拳、八卦掌、南拳、醉拳。
我喜歡武術是因為它可以用于進攻、自衛(wèi)、鍛煉身體。
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2
除夕,真熱鬧!人們忙得不亦樂乎,貼對聯(lián)又掛年畫,包餃子,大人們都忙著做著美味的晚餐。
我吃完了飯,爺爺走
了出來,一邊把手里的紅包給我,一邊說:“乖孫女,這是給你的壓歲錢!蔽医舆^大紅包,說:“謝謝爺爺!”各位長輩也紛紛給我了大紅包,我開心極了!我把大紅包放進口袋,拿起桌子上的打火機和“金山”!般y山”,跑到門口找了一個安全的地方,把“金山”點燃,只見它一瞬間飛上天空,變出不同顏色的山形狀,一下子照亮了我們的臉。我和妹妹一起高興地拍手叫好,接著點燃“銀山”, “銀山”也很美,我放完了煙花,該讓爸爸放了,爸爸拿出一大箱煙花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點著導火線,“嗖”煙花飛上了天,有的像一朵牡丹花,有的`像一個紅太陽,還有的像一張小花臉。美麗的煙花像天上的仙女撒下的花瓣。
除夕之夜還有個必不可少的節(jié)目— 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沙發(fā)上吃著水果,嗑著瓜子,時不時地發(fā)出歡快的笑聲,屋子里充滿了歡樂洋溢的氣氛。
啊,多么美好的除夕之夜!
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3
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就開始聽西方的輕音樂,稍微長大些便學唱外國歌,從簡單的“ABCD歌”到“My heart will go on”,把我們小時候學的童謠丟得一干二凈,這從一定角度映射了中國文化的衰落。
捫心自問,我們小時候的“丟手娟”、“找朋友”、“兩只老虎”等歌謠哪去了?為什么英文歌曲將兒時的歌謠這樣取代了,并且以這種方式?對于西方的文化我們采取積極接受的態(tài)度卻沒想到這種積極的態(tài)度將我們下一代甚至下下代對我們的.文化更加漠然。也許許多年后,他們會不知道“孔子”“李時珍”,也許他們會忘記自己的祖國文化源泉,甚至脫離祖國融入別的國度。
說實話,我兒時的夢想就是長大移民到美國,因為我不喜歡更談不上熱愛古老的中國。與此相比,更對美國感興趣,至今我仍這樣認為。如果這樣下去我會忘記很多很多值得懷念的東西。
唱起兒時的歌謠,一陣爽朗,趕快拯救中國的文化吧!否則,它會被我們淡忘,這不是一個單個中國人的事,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責任。只有共同用行動來表示,才能挽救這一切!否則,未來的我們會對過去的文化只能回憶,不能看到兒時的美好文化。行動吧!
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4
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了。每次中秋節(jié)晚上我和家人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著又大又圓的月亮。啊!桌上的月餅真多!有哈密瓜味的,有菠蘿味的,有五仁味的,還有豆沙味的……這么多各式各樣的月餅饞得我真流口水!
我選了一個豆沙味的,我咬了一口,叫道:“真好吃,真好吃!”爸爸看到了,說:“月餅的確很好吃,但你知道月餅的來歷嗎?”我說:“不知道,那你能講給我聽嗎?”爸爸說:“能!庇谑前职种v了起來。講完后,我終于明白月餅的來歷,原來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漸漸地在中秋節(jié)那天賞月和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它代表著平安,幸福,慢慢地,月餅也成為了節(jié)日的禮品。
月餅不但好吃,還有來歷,我喜歡中秋節(jié)!
三年級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5
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有許多許多。在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比如:十二生肖了、剪紙了、陶瓷了、國畫了、書法了······書法藝術是我最感興趣的'傳統(tǒng)文化。
從書中了解到,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歷史悠久,也是中國最引以為豪的文化瑰寶之一。書法大體可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五種,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我從小就非常喜歡書法,也特別想學它,可由于那時年齡小,老師把我拒之門外了,F(xiàn)在上學了,又看到班主任唐老師寫了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我羨慕不已,我心里又開始癢癢了,也想像老師一樣寫出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來。
我剛練毛筆字的時候,手中的毛筆總是不聽使喚,寫出來的字橫不是橫,豎不是豎,難看極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毛筆字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我寫的作品還在學校展覽呢!我自豪極了。
【三年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相關文章: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1-17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三年級作文11-21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1-03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作文11-21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小學作文12-11
小學三年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文07-29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8篇09-09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作文【推薦】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