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交通安全標語爭議
交通標語“請勿笛笛”惹爭議
近日,有市民來電反映,中山北路上九龍湖附近的一些交通標志上提示語“請勿笛笛”,不符合語言習慣,存在語法錯誤。記者采訪了中國礦大和江蘇師大的幾位專家,專家表示有待商榷,不過作為公告語,需嚴謹規(guī)范嚴肅。
■市民
不符合語言規(guī)范
昨日下午,記者驅(qū)車來到中山北路九龍湖附近,看到此處的許多交通標志牌上,三分之二的位置被建材商的廣告位置所占,下方幾個黑體大字特別醒目:“禁鳴區(qū) 請勿笛笛”。
市民王女士電話里稱,自己的文化水平雖然不高,但總覺得這樣的提示語言不太符合規(guī)范,雖然也能看懂是請勿鳴笛的意思,但覺得不舒服。記者現(xiàn)場采訪幾位過路群眾,很少有人關心提示語言的內(nèi)容規(guī)范與否,“只要能看懂就行”,但有一些市民稱,既然是公共場所的提示語,就應該規(guī)范才對。
■專家
可用“請勿滴滴”
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的王躍平教授稱,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規(guī)范,名詞是不能作為謂語的。而擬聲詞嘀嘀等副詞可以作為謂語,如果為了口語化、人性化,可以使用副擬聲詞嘀嘀作為謂語:“請勿嘀嘀”這樣使用,否則就不符合語法習慣。王教授還稱,有關部門對時下的交通提示語應進行統(tǒng)一規(guī)范,既為提示語注入一些人性化的溫馨含量,也防止提示語出現(xiàn)語法錯誤,使之在溫馨中不失嚴肅,真正發(fā)揮好安全提醒和警示等功能。
中國礦業(yè)大學文法學院的管教授對此發(fā)表看法稱,古代漢語里,有用名詞作為謂語的,這樣使用,雖然不符合現(xiàn)代語法習慣,但語言這個東西最大的特點就是約定俗成,如果大家都認可了,便是規(guī)范的,只要大家能看懂,這樣使用也未嘗不可。
中國礦業(yè)大學文法學院專門研究語言學的李老師也表示,在網(wǎng)絡語言里和口語表達中,這樣使用,只要是你說我懂,不存在完全的語法錯誤,但作為政府職能部門的公告語言,一般表述要符合規(guī)范,做到嚴謹、規(guī)范、嚴肅。
■交巡警設施大隊
政工科設置的
記者隨后就此現(xiàn)象采訪了市交巡警支隊設施大隊,一位警官告訴記者,這種提示語不是他們設置的,而是由交巡警支隊政工科設置的。記者隨后多次聯(lián)系市交巡警支隊政工科,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大城小議
忘憂草:道路交通提示牌上的提示語,多是用鮮血和生命代價換來的科學總結(jié),是寶貴的經(jīng)驗。像“寧停三分 不搶一秒”、“出行多點小心 家人少點擔心”等,都通俗易懂,讓人過目不忘。
想哭就哭:隨著時代的變化,以人為本越來越受到重視,溫馨的人性化提示語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在此人文背景下,過去一些帶有“嚴禁”之類口氣的提示語已不合時宜,一些溫馨口語化的提示語面世。從這個角度講,上述那些“請勿笛笛”之類的提示語,是不乏創(chuàng)新意味的。
來來往往:時下也有一些地方的交管部門,片面追趕時髦和新潮,在提示語上出現(xiàn)了濫用網(wǎng)言網(wǎng)語等現(xiàn)象。如:“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能打醬油”、“今天你遵守交通規(guī)則有木有啊”等;這些提示語,看似很潮很俏皮,實際上卻讓人費解發(fā)懵,不符合語法習慣。作為公共的交通提示語,通俗易懂溫馨的同時,不能過于滑稽和出現(xiàn)語法錯誤。
引起爭議的交通安全標語
1、帶走人們笑容的不是車禍,而是漠視交通法規(guī)的頭腦。
2、交通復雜地段,車輛隨意調(diào)頭、亂停亂放,違法!——也是缺乏公德的不文明行為!
3、車是“麻木”,人身安全的意識不可麻木。無論殘疾、貧困…,均不是麻木車載人的合法理由。
4、世人都說幸福好,唯有平安少不了;世人都說平安好,唯有謹慎少不了。
5、講公德,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守交法,人人平安家家平安
6、和諧交通,杜絕違法雜音;精彩人生,莫因事故謝幕。
7、等一等就安全了,讓一讓就過去了,忍一忍就和諧了。關愛多一點,危險少一點。
8、人車互讓,得到的是和諧;爭道搶行,缺失的是公德。
9、駕車容易,上路不易,且行且珍惜
10、安全駕駛,文明出行 如此——安好
11、駕車上路,不掛牌照 你——弱爆了
12、禮讓他人,善待自己,交通安全需要你我的努力
13、親,說你呢。——行經(jīng)交叉路口請減速慢行
【交通安全標語爭議】相關文章:
交通安全標語08-04
交通安全的標語01-09
交通安全標語01-15
校園交通安全標語09-22
注意交通安全的標語11-02
交通安全日的標語11-26
交通安全簡短標語01-10
交通安全提示標語12-28
2023交通安全標語02-10
交通安全標語簡短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