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理護理在圍手術期的應用
心理護理在圍手術期的應用
【關鍵詞】 圍手術期;心理護理;整體護理
心理護理是在護理過程中,通過人際交往,行為影響,以及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實施的最精心的護理技術及促進其康復的方法和手段。
手術是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圍繞手術前、手術中及手術后,直至病人基本康復的圍手術期全過程,病人會產(chǎn)生各種心理負擔。
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護理學的發(fā)展,手術室護士的工作由傳統(tǒng)的手術間配合醫(yī)生手術的責任制護理模式逐步轉變?yōu)橐圆∪藶橹行牡恼w護理模式,圍手術期消除病人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幫助病人順利度過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在全方位、多層次的整體護理中尤其凸顯重要性。
近年來,結合臨床我們開展整體護理工作,現(xiàn)談談心理護理在圍手術期的應用體會
1 術前護理
1.1 注重舉止言談及儀表
手術室護士的儀表、服裝、言談、風度尤其是面部表情是病人最早接受到來自護士的第一信息,良好的第一印象,能使護士在短短幾分鐘內(nèi)贏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
當護士的態(tài)度和藹親切,充滿了對病人的關切和同情時,會使病人感受到在本院手術深受關注和重視,既滿足了病人的心理需要,又增進了對護理人員的認同和信任,達到緩解病人的緊張情緒,為能進一步順利地與病人溝通起到了心理支持的作用。
1.2 加強與病人溝通
術前巡回護士在訪視病人前,應仔細查閱病人的病歷,與管床醫(yī)師、護士取得聯(lián)系,參與術前討論,充分了解病人基本情況,包括年齡、體質(zhì),有無感染、藥敏史,女性病人的月經(jīng)史,術前準備情況如藥敏試驗、皮膚準備、交叉配血等并進行全面的術前評估。
到病房訪視病人時,要像對待親人一樣關心安慰病人,通過細心觀察,了解分析病人的顧慮,耐心聽取病人的意見和要求,對手術的安全作出肯定的保證,從以下幾個方面與病人溝通。
(1)護士要面帶微笑,用親切、和謁、恰如其分的語言作自我介紹,說明訪視的目的,以取得病人信任。
(2)根據(jù)不同層次的病人以不同方式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和設施、麻醉種類和術式。
首先可利用圖片等,讓病人對手術室的環(huán)境和結構有一定的了解,減少對環(huán)境的陌生感和神秘感。
其次結合術前宣教內(nèi)容,指導術前飲食,告知病人術前8 h禁食、4 h嚴格禁水的胃腸道準備的意義,次日術前應取假牙,進入手術間不能攜帶(佩戴)手機、手表、首飾等物品,手術體位、心電監(jiān)護設備的意義及配合等術前、術中的一些相關注意事項,運用認識行為技術,使病人主動自我松弛,減輕病人因約束帶固定或心電監(jiān)護、測壓等而產(chǎn)生的恐懼心理和不安全感,影響手術的進行。
(3)介紹主持手術和麻醉醫(yī)生、護士的資歷,技術水平,讓病人增加信任感和安全感。
對大手術、疑難病例手術,并告訴病人其手術是通過醫(yī)生多次討論后定下的最佳方案,以增加病人戰(zhàn)勝病疾的信心。
必要時,請有相同經(jīng)歷的病人,現(xiàn)身說法,讓病人克服心理障礙,積極配合手術。
鼓勵病人說出術前內(nèi)心感受,有針對性進行解釋,但要注意不要妄加評論,以免產(chǎn)生負面影響,讓病人感受到對于他的手術,已經(jīng)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4)作好病人家屬的思想工作,動員家屬一起來鼓勵病人,解除病人因經(jīng)濟問題或術后自理能力缺乏而產(chǎn)生的心理壓力。
2 術中護理
2.1 接病人進人手術間前,巡回護士要提前做好術前準備。
保證環(huán)境整潔、無菌、無血漬,避免給病人感觀的刺激。
對該病人手術所需用物如麻醉機、心電監(jiān)護、電刀、器械、敷料等提前準備到位,并檢查性能是否完好、有無失效,避免拖、拉聲響等給病人帶來聽覺上的刺激和造成手術準備不充分的顧慮而影響病人的情緒。
保持室溫,控制在20~24℃,相對濕度50%~60%,冬天應注意保暖,給病人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
2.2 病人進人手術間進行各項查對無誤后,繼續(xù)鼓勵他們,特別是老人和小孩,要象對待父母和兄妹、兒女一樣的給予更多的關心。
攙扶病人到手術床上時,可以讓病人用手觸摸手術床,攙扶動作要輕柔,避免拖、拉等強硬手法。
對病人進行擺手術體位和約束帶固定時,要解釋這是為了安全和充分暴露手術野的需要,應盡量使病人感到舒適、安全,避免造成神經(jīng)、肌肉損傷。
手術未消毒前,避免過多暴露而造成心理壓力,滿足病人自尊的需要。
2.3 巡回護士進行麻醉護理穿刺等操作時,要向病人做好解釋,輕聲與病人交談,分散其注意力,操作時告知病人,讓其有心理準備,要穩(wěn)、準、輕、快,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操作。
麻醉后,要協(xié)助麻醉醫(yī)師擺好舒適的體位,告訴術中如何配合醫(yī)生,并站在病人身旁,對于過于緊張的病人,可以握住他們的手。
2.4 手術過程中保持安靜,嚴格遵守保護性醫(yī)療制度,巡回護士除供應所需用物和定時檢查輸液、電極板使用情況外,盡量站在病人頭側,特別是清醒的病人,給予適當?shù)恼疹櫤凸膭,如握住他們的手,出汗或嘔吐及時給予擦試,滿足病人舒適的需要。
腹腔手術時,教會他們?nèi)绾畏潘梢耘浜厢t(yī)生。
特別緊張的病人,可以和他們談論一些輕松的話題,分散其注意力,教會他們自我控制,以提高對手術的耐受力。
但不要談論與手術無關的事,即使是全身麻醉的病人也有一過性的存在意識,醫(yī)護人員不負責任的議論,不僅給病人心理上造成不良刺激,也會影響醫(yī)護人員在病人心目中的形象,甚至引起醫(yī)療糾紛。
2.5 輕拿、輕放器械,避免碰撞聲造成病人的感觀刺激,增加其恐懼感。
2.6 手術結束后,協(xié)助醫(yī)生擦干凈切口周圍的血漬,包扎傷口,穿好衣褲.滿足病人整潔、舒適、自尊的需要。
3 術后護理
3.1 對手術結束意識清醒的病人,要盡快告知他們手術順利和成功,此時是病人最想聽到的,也是心理上的最大安慰。
3.2 返回病房的病人,要告訴病人和家屬如麻醉術后體位、疼痛部位以及尿管、引流管術后不適等應注意的事項及早日下床的意義,穩(wěn)定病人情緒,讓病人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預祝他們早日恢復健康。
若術后療效不佳和預后不好,不宜直接將事情告訴病人,可通過家屬采取合適的方法酌情告知。
3.3 針對不同的手術性質(zhì)及不同的康復程度,作好出院后的康復指導,詳細交代和說明出院后的注意事項,使病人出院后保持情緒穩(wěn)定,促進健康。
4 體會
手術治療作為一種有效的外科治療手段,治療的同時也給病人帶來了精神和軀體的創(chuàng)傷。
不論病人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性格類型,面對手術都會存在一定情緒緊張、害怕、焦慮不安、恐懼、絕望等心理反應,這些情緒變化可致內(nèi)分泌系統(tǒng)釋放兒茶酚胺增加,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加快,不僅直接影響到麻醉和手術的實施,也會造成心梗、腦梗等嚴重并發(fā)癥[1-2]。
作為一名手術室的護士,要求不僅應有高度的責任心,豐富的醫(yī)學知識和嫻熟的技能,還必須掌握豐富的醫(yī)學心理學知識,了解不同病人的心理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護理,既可消除手術病人不良的心理刺激,協(xié)調(diào)和提高機體各種機能,又架起了護士和病人一座互通心聲的橋梁,讓病人達到最佳心理狀態(tài),能夠順利接受和配合手術,使病人術后早日康復[3]。
總之,心理護理是整體護理的核心內(nèi)容,在圍手術期全期護理中采取科學的心理護理措施,讓患者得到人性化的關懷和照顧,滿足患者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完整的高品質(zhì)護理是現(xiàn)代護理模式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周郁秋.護理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54.
[2] 朱丹,周力.手術室護理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49.
[3] 劉艷杰,陳榮菊.巡回護士對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技巧[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2):71.
【心理護理在圍手術期的應用】相關文章:
下肢靜脈曲張圍手術期的護理的論文10-07
生物工程角膜移植術的圍手術期護理的論文10-08
胃腸外科圍術期護理質(zhì)量的制約10-26
無縫護理模式在小兒外科手術護理中的應用10-26
護理標識在手術室護理的應用觀察論文10-12
乳腺癌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