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結題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項目結題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項目研究背景
。1)有部分任課教師對探究型課程的價值認識的不夠,傳統教育的理念還沒有完全轉變,表現對探究型課程的教學研究的不深,重視不夠,學習及領會《研究型課程指南》的原則比較少,特別是對初中學生“學習探究”的目標定位,還不是非常明確的,沒有落實好“跟著學、做中學及試著做”的遞進學習原則。
。2)部分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對探究型課程的特點把握的不夠,反映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沒有體現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開放性及生成性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教學形態(tài)與基礎性學科的差異不大。
。3)部分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對教學過程中的細節(jié)問題處理,思考的不多,效果也不好。
2、項目研究目標
。1)掌握探究型課程目標定位、課程特點與有效教學設計之間的關系、了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對本項目研究方向的論述。
(2)知道先進學校在探究型課程中有效教學設計方面的案例,并能結合自己學校的特點進行內化,遷移到自己的教學實際中來,形成有效的教學案例。
。3)了解探究型課程有效教學設計的原則、結構、模式和方法等問題,能具體的把握好對探究型課程有效教學的設計,設計過程符合‘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的原則,并能積累一定數量的有關項目研究方面的先進案例。
。4)掌握探究型課程有效教學的設計的評價指標及評價方法,能對探究型課程有效教學的設計進行發(fā)展性評價。能學習有關理論,并能將有關理論與探究型課程有效教學設計相結合。
3、項目研究過程的概況
。1)用科研模式來開展研修;
。2)做好項目研究的開題工作;
。3)確定子課題使研究更具體;
(4)重視使用文獻研究的方法;
。5)加強學員之間的研究交流;
(6)關注聚焦課堂多開展示課;
。7)重視專業(yè)引領提升研究水平。
4、從數據統計來看主要研究成果
通過對探究型課程有效教學設計的意義價值的再認識,在幾個階段的研修過程,重視學員的教學反思及合作反思,來廣泛驗證學員在研修過程中教學設計的有效性問題,在近兩年的時候里,在各類刊物上共發(fā)表文章8篇,有兩篇論文在市區(qū)獲獎,撰寫反思性的案例30多篇,工作室展示課15節(jié),市區(qū)級教學展示課5次,并多次在區(qū)級層面上進行交流。
5、幾個前提性的理論認識
。1)項目研究的理論依據:多元智能理論;建構主義理論;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
(2)對幾個關鍵詞的解釋:探究型課程;有效教學設計。
。3)教學設計要把握探究型課程的特點:關注符合探究型課程特點的設計、教學目標要求與基礎型課程不同。
(4)教學設計要注意目標定位問題:不同年級學習目標要求有所不同;課題在不同年級使用目標有所差異。
(5)教學設計要注意選題對目標的影響:選好題有利于落實循序漸進的原則;重視選題與學校的教育主題相結合;教學設計時要選擇課程資源豐富的課題。
6、對有效教學設計中幾個問題的研究
。1)促進自主性學習的策略問題
、俳處熍ψ龊脤W生學習的促進者
A、關注重視任務驅動的問題;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在最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是經常使用的,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的動機有一定的意義,其本質就是通過“任務”來誘發(fā),對學生自主性學習有驅動作用來,加強和維持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的欲望。學員在教學設計時嘗試了任務驅動教學方法,能注意對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都能有任務要求,對學習任務進行分解,而且學習任務與評價指標結合起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B、注意恰當的表揚學生的問題;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要善于積極的、恰當的和及時的表揚學生,有利于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維持和發(fā)展。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表揚的設計,蓋杰在他的《教育心理學》一書中指出:“表揚是一種最廉價、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激發(fā)學習動機的方法。”,據有關專家研究發(fā)現,如果教師對學生有積極地態(tài)度,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經常用語言、手勢等方式進行鼓勵性的表揚,學生就能盡情地表現自己,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從而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學習潛力,用內心的體驗與行為參與到學習中去。
C、如何激活學生學習的欲望問題;學員在展示課中注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設計,有利于激活學生學習的欲望。注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設計,有利于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去發(fā)現問題,也有利于學生圍繞問題來開展探究性學習,通過這樣一個過程來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種設計符合建構主義理論思想。
D、教學設計重視興趣因素的挖掘;探究型課程是追尋興趣的學習活動,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挖掘興趣因素,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也有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初中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求知欲旺但不能持久的特點,在多次開展探究性課題探究以后,且在基礎課程學習繁重的情況下,一部分學生出現了厭倦的情緒,主要表現在學習活動積極性不高,活動不能主動參與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工作室學員在項目研究中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采用了以下方法。首先學員丁老師在一節(jié)展示課中積極嘗試了在導入教學的新穎設計,通過班級布置精美的照片及裝飾,創(chuàng)設出引發(fā)學生興趣的問題情景,給學生以比較震撼的視覺沖擊的方法,進一步激發(fā)了她們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趧(chuàng)造條件設計出學生喜歡的學習活動:
A、關注《活動表》的開發(fā)問題;在探究型課程的教學設計中,精心設計一些恰到好處的學習《活動表》,有利于學生自主性學習能力的提高,也是開發(fā)課程資源,對開展有效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每個探究性課題都可以開發(fā)出許多《活動表》來,來支持各種活動的開展。從某種意義上講開發(fā)《活動表》就是開發(fā)開發(fā)各種活動。建構主義認為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架”,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意義構建!爸Ъ堋痹馐墙ㄖ袠I(yè)中使用的“腳手架”,這里用來比喻對學生解決問題起輔助作用的框架。
B、注意學習材料對學生的刺激作用;一節(jié)有效教學設計與有特定的情境和充分的材料都是不可少的。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得好:“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毙聲䦟W校吳光偉老師的展示課的課題是:《常見花卉酸堿指示劑的實驗》,在課堂教學中他本人及學生,都帶來了許多與本節(jié)課有關的各種實驗材料,學生面對各種各樣的酸堿指示劑的實驗材料,這些材料刺激了學生的眼睛,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活躍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學生動手實驗活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所以,人們要想深入了解和認識事物,就必須親自參與嘗試、體驗、親自去做,學習印象就非常深刻。
C、注意降低學習難度的教學設計問題;在教學設計中注意讓學生努力一下就能成功的設計。每個學生都有想成功的愿望,但學生間存在著智力上的差異,目前在基礎型課程中是一張試卷,在分數面前人人平等,這種應試教育是不符合多元智能理論的。但是探究型課程之所以受學生喜歡,一方面是探究型課程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對知識掌握的目標要求不高。
D、鼓勵教師開發(fā)實驗類探究性課題:學員丁正芳老師開發(fā)了實驗類探究性課題,課題是:“電池浸出液對白菜種子萌發(fā)影響的探究”,這類探究性課題有利于學生開展動手實驗活動,是探究型課程中重要的學習領域之一。
。2)小組合作有效性的問題研究
A、組建小組及分工應注意的問題;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問題涉及方方面面,其中組建小組及小組分工對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也有很大的影響。
B、嘗試自愿情況下的自由組合;工作室活動在建德學校開了一節(jié)區(qū)級教學展示課,這節(jié)展示課是由我設計的,探究性課題是“我校初一學生日常飲用水的調查”,在開課前王俠老師對本節(jié)課進行指導,工作室學員來校聽了課后,針對我的展示課中的有效教學問題進行了研討。
C、對小組合作的任務要求問題;工作室學員在討論小組合作有效性的問題時,針對目前小組合作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有一部分學生是“合而不做”,小組里面就幾個同學來做,針對這一問題大家在研討中認為,既要有對小組集體的合作要求,也要有對組員的基本要求,這樣才能做到有合有分。
D、指導學生學會合作技巧的問題;工作室學員在子課題研究中發(fā)現,目前許多學生雖然參與了小組合作學習,但對怎樣合作的技巧問題卻了解的不多,往往在課堂學習中出現許多不會合作的問題。當然,良好的合作學習技能,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教師長期不懈的對學生進行訓練的結果,沒有經過訓練的合作小組是散亂的,是沒有合作學習效果的。
E、如何選擇恰當的合作時機問題。工作室學員在總結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案例時感到,選擇恰當的合作時機是很重要的,不是所有的學習過程都需要小組合作的,教師要根據學習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恰當的合理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教學設計運用信息技術的幾點思考
養(yǎng)成利用信息技術備課的習慣問題;研究怎樣使用信息技術來備課的問題;解決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的問題;重視開發(fā)信息技術資源的一節(jié)課。
。4)解決探究型課程有效教學的評價問題
反思以往評價方面的案例受到了啟發(fā),工作室學員們在前期研討中針對上面問題感到,在探究型課程教學中開展發(fā)展性評價,是落實《課程指南》的需要,也是有效教學及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需要,在合作反思中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達成了兩點共識,一是,注意學習《課程指南》并作為研究如何解決評價問題的指導思想。二是,改進后的評價方法要具有科學性、可操作性及新穎性等特點,而且也是學生喜歡使用的一類評價方法。在研究中使用‘積分評價表’,在使用‘積分評價表’中不斷的進行研究,這樣經過不斷的研究,不斷的完善《積分評價法》的過程,也是學員不斷成長的過程,同時也能使這種評價方法,在教學實踐中發(fā)揮出激發(fā)學生內驅力評價功能。注意《積分評價法》與《檔案袋評價》的有機結合。
7、教學設計關注教學模式使用問題
8、本項目研究的結論與啟示:
A、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B、有效設計要重視團隊作用;
C、“行動研究法”有利于項目研究;
D、重視激發(fā)學員研究內驅力。
【項目結題報告】相關文章:
創(chuàng)新項目結題報告范文03-29
科研項目結題總結報告05-23
結題報告的格式及如何寫結題報告10-07
課題結題報告05-27
教學課題結題報告范文教學課題結題報告06-16
課題結題報告范文03-11
小課題結題報告03-07
小學課題結題報告02-01
結題報告格式范文10-07
心理課題結題報告10-07